江南烏鎮散文

我對烏鎮的瞭解源於文學巨匠茅盾,這位出生在烏鎮的文壇泰斗在其作品中充滿了對江南水鄉的描寫,他筆下的烏篷船、石橋、老街,那些迷人的江南景色,給人留下數不盡的嚮往。正是讀了他的作品,自年少時就對烏鎮充滿了嚮往,可是很多年都未成行,但對江南水鄉的嚮往,卻隨着時光的推移日益劇增。於是利用今年假期,踏上了烏鎮之行。

江南烏鎮散文

烏鎮不大,但是河多、橋多、古建築多,進入烏鎮你就行在水上,住在水上,烏鎮境內河道如織,石橋縱橫,高牆深巷,水閣飛檐,古塔高聳,到處呈現典型的江南水鄉的景緻。它美麗、安靜、富饒。

進入烏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形態各異的石橋,駝峯般的石橋橫臥在車溪河上,雖經過千百年的歲月滄桑,卻依然矗立在那裏,笑迎來訪的賓客,坐在石橋上迎面飄來溼溼的涼風,偶有三三兩兩身穿藍花布,手持紅綢傘的姑娘,從身邊經過,綠水映照紅傘,蘭花襯托古橋,恍惚中彷彿走入戴望舒的《雨巷》......。

過石橋漸漸走入石板小街,放眼望去彷彿時光逆轉回到了數百年前,一排排青石瓦房,一頭枕着碧水,一頭搭在岸上,青瓦蓋頂,雕沿畫廊,老屋已經數百年風雨滄桑,那褐色的雕花窗櫺,似乎訴說着那數不盡的遠古故事。讓你不由地踏着數百年前的石板路,沿着時光的隧道找尋逝去的蹤跡。雕花門窗,滄桑斑駁的古磚廊檐,無不透出江南濃烈的'古典氣息和地靈人傑的優雅。

街西頭,便是文學巨匠矛盾的故居,它坐北朝南。這是一幢面寬四間,前後兩進,中隔狹長小天井的兩層木構架清代普通民居,分東西兩個單元。客堂內天然幾、八仙桌,茶几椅子,屏條字畫,一應俱全,先生當年吃飯的碗,還放在原來的餐桌上,先生的書房依然透出嫋嫋墨香,除了後來添上的銅像外。一切都如先生離開時的樣子。透出一股書卷氣。

走累了,拐進臨河的茶館,要一杯菊花茶,邊飲茶邊欣賞兩岸雕樑畫棟,迷人風光,我夢中的江南,如詩如畫。烏鎮的美,是可見的,也是可聞的,走在石板橋上不經意間傳來陣陣酒香,擡頭看燈籠搖擺,酒旗獵獵,進去飲一杯當地的三白酒,淡淡的青色的酒,飲入喉間醇香綿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杏花細雨的江南,這性情溫軟的米酒、黃酒,陪伴了多少留戀此間的文人墨客,寫下了多少膾炙人口的文章。

流水蕩蕩,櫓聲陣陣,千百隻烏篷行在碧水之上,穿梭石橋之間,搖櫓大叔哼唱着醉人的歌謠,烏篷船在水上飛行,帶你領略兩岸迷人的風光。

夕陽戀戀不捨墜入天邊的樹梢,黃昏的輕紗慢慢掩上石橋、老屋。華燈初上,千萬只紅籠映紅了烏鎮,走進江南水鄉夜色,又是一番迷人的風景,這也是烏鎮最是迷人的時刻,雕欄畫檐,五彩絢爛。

乘夜色坐在烏蓬船上,沿河觀賞,一杯清酒,幾盤江南特有的小菜,朋友們聚在一起,談笑 風生。間或拍一下夜景的江南。間或聞琵琶古箏演奏一曲,綿綿清歌。

融入鄉間水鎮,沒有太多的奢侈,只是讓你承載更多的溫暖。忘了許多的煩惱,放佛置身世外。

作者;張照準,筆名:紫荊藤、紫金藤、山靑石、陌上迎春開等,現供職於臨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