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記事散文

北方人看山看水看田野,感受山的起伏綿延、水的源遠流長和田野的無邊無際。而來到江南看古城看水鄉看遊船,則體會到了城的古樸、水的柔情和船的風韻。

烏鎮記事散文

烏鎮稱得上是最具江南風情特色的水鄉古鎮。

在風吹楊柳,萬樹花開的陽春三月,沐浴着撩人的春風,伴隨着斜陽的餘輝,我拜訪了嘉興烏鎮。

拜謁古城,烏鎮並非是第一座。鳳凰古城,麗江古城,束河古鎮,都是很值得一看的古城古鎮。走過看過之後,每一座古城都有它不同的風貌,每一處古鎮都有它不同於別處的特色。每一次走進古城,都是懷着對古人的敬仰,對歷史的崇敬,對先人的敬重,而小心翼翼地走進讓我欣喜,讓我動情的街巷,去輕踏腳下沉默了千年的青古板,去輕撫已經剝落了漆色的窗格和門楣。走進烏鎮也是此,雖然都是古城或古鎮,但烏鎮卻是別具特色的水鄉古鎮。

烏鎮,一座孕育着千年底蘊的古鎮,曾經多少次在電視畫面中出現,多少次面對報刊上的一張照片引發出我的許多聯想,想象着哪一天我走在烏鎮的石板路上,坐在搖過石橋下的烏篷船上,或站在民居前的河岸邊,我想我一定會醉在烏鎮的天地間。而今天,當我真的站在了烏鎮的石橋上,站在了水鄉的小河岸邊,面對青瓦白牆的民居和綠樹碧水的春色,特別是河面上輕輕搖過的烏篷船,我彷彿面對一幅流動的水墨畫,自己就是那畫中人;又彷彿走入了世外桃源,只瞬間就清空了我頭腦中的許多閒散雜事,讓我如入仙境一般飄搖欲墜;抑或穿越到了富庶繁忙的吳越水鄉,讓我不知今昔是何年,不知身居在何處;又彷彿走入了夢中一般,夢裏不知身是客……夢醒之後,端起相機,貪婪地拍攝着眼前的古宅民居,小橋流水,拍下水繞小鎮流,船在橋下行的美麗畫面。

烏鎮之所以近年聲名鵲起,很多因素就是因爲有着流經小鎮的河水。人們在享受城市高樓,以及建在城市中的假山噴泉之後,紛紛走出圍城,去尋找自然的,真實的,歷史的,古樸的,傳統的且具有文化氣息的歷史古蹟。而烏鎮正是人們心中嚮往的拜訪之地。

烏鎮的河,處處顯示出一種文化情愫。河繞着街巷,街巷臨着河,河於烏鎮,是血脈,供養着小鎮千百年來生生不息;是生命,展示着江南水鄉的一種獨特風采。烏鎮的西市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條支流,千百年前,烏鎮因爲京杭大運河而興盛,這裏距離人間天堂的杭州只有幾十公里之遙,可以想象在那個以水運爲主的年代裏,烏鎮會是怎樣的繁華。如今繁華逝去,卻又因爲曾經的繁華而引來如潮的遊人,烏鎮今天的雄風再起,又何嘗不是大運河的源遠影響呢?

沿街的河,沿河的街,街巷之間的連通自然離不開橋。走在烏鎮的沿河岸邊,一座座石橋是與古鎮的河水相呼應的美麗風景,橋就成了烏鎮景區內最好的觀景臺。站在橋上觀看南來北往的小船,欣賞街市之間的河水,觀賞依水鱗次櫛比的兩岸人家,讓人盡情地感受水鄉的多姿多彩和風情萬種!

走在隨風搖擺着楊柳的小河岸邊,一側是古色古香的民居,一側是緩緩的運河流水,偶有小船從河中劃過,穿過美麗的拱形小橋,向遠方搖去。看着佇立了千百年的古鎮民居,感受着小橋流水幽幽,讓人身心蕩漾的烏篷船,還有岸邊的垂柳和長廊,很是羨慕生活在這裏的居民,羨慕他們悠閒而灑脫的慢生活,也羨慕他們每天在這裏享受着潺潺流水,享受着古鎮的文明氣息。

走下了橋頭就是烏鎮的街巷,巷子裏歷經了千百年的石板路,不知經歷了多少或激烈或纏綿的風雨,承載了多少或匆匆或悠閒的足履,今天它們依舊在靜靜地等待着一場江南細雨,等待着來自天南海北的邂逅。

烏鎮有着典型的江南街巷特點。街巷中的每一所民房,每一扇門窗,每一處檐角,無一不是精雕細刻,盡顯着江南所特有的細膩和精美。在烏鎮的記憶中,有過曾經的繁華與輝煌,輝煌過後便悄悄地隱退於人們的視線中。今天,當我們懷着涉獵歷史,尋找曾經繁華的心態漫步在蜿蜒幽深的青石小巷中,當年光耀門庭的朱漆門楣和精心雕刻的房樑檐角已經滿身斑駁,風光不再。然而,它們經歷了千年的興衰榮辱之後依然默默而安逸地堅守在小橋流水的一方土地上,從容面對緣聚緣散,淡看春秋花開花落。

走進巷子深處,去探索它的古樸和原始。腳下的石板,沒有過多的踩踏,小巷中民房的檐角與門窗都是那樣的真實與質樸,沒有任何的修飾,沒有任何的點綴和渲染,一窗一門都是那樣的端莊典雅,風情別緻,氣質不俗,展現着水鄉獨特的古香。直到走至那片遍地黃花的龍形田,感受到瀰漫着淡淡花香的油菜花,才似乎從久遠的歷史中穿越回來,回到現實中的春色裏,在古鎮的邊緣去感受那一襲花香,在花香中去體味水鄉的風情。

烏鎮是個有故事的地方。平緩流動的河水,坐落在河水之上的拱橋,行進在河水中的烏篷船,河邊的民居,還有腳下光滑的青石板,它們都默默記錄着烏鎮的歷史,書寫着與烏鎮相關的故事,見證着烏鎮的榮辱興衰,也向今天的人們講述着烏鎮的煙雨滄桑。

烏鎮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世外桃源,而是一處有生活,有文化,有歷史的古鎮。一座座古老的民居,一處處原始的手工染房,還有讓人聯想到當年經濟繁華的當鋪、藥店和郵局等舊址,這些都充分展示了烏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澱。中國山水詩派開創者謝靈運,唐朝書畫大家裴休,宋朝詩人陳與義,著名作家孔另境等,都在這裏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或遺址,而家喻戶曉的文學巨匠茅盾更爲烏鎮濃濃的文化氛圍增添了光彩。

走進位於西柵景區的“茅盾紀念館”,展櫃中茅盾中小學時期的習作和他創辦《小說月報》的原件及部分手稿,以及他在各個時期發表和出版的著作,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茅盾的成長與烏鎮是分不開的,他的.作品《子夜》、《林家鋪子》,影響和激勵了多少人立志從文,以文抒懷,啓迪和鼓舞了多少人對文學的熱愛。

位於西市河畔的老郵局,可謂烏鎮的一道風景。一處郵局若在別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在烏鎮卻有着它不同的意義。烏鎮有着悠久的郵政歷史。唐朝時候的烏鎮因爲大運河穿鎮而過而成爲一個商業繁榮的小鎮。到了元朝,烏鎮就有了傳遞文書和信件的水驛。時至今日,烏鎮老郵局依舊演繹着古時的通郵方式,在這裏購買一張明信片或者寄出一封信,蓋上烏鎮的郵戳,就會通過郵運船碼頭,將信件寄回家鄉或郵寄給親朋好友。

烏鎮是古老的,是沉睡的,不,應該是甦醒了的,是近些年才甦醒了的。是緣於人們對古鎮的尋覓,對古鎮的追崇,還是源於電視劇《似水年華》中那個大男孩給我們講述的愛情故事。沉睡了多年的街巷終於被遊人打破了一如既往的閒適與寧靜,古老的烏鎮在如潮的遊人面前重現了童顏,瓦片間與青石板上淡淡的苔蘚在遊人熱切的注目中煥發了新的生機。

感受烏鎮的現代氣息,還要等到夜幕降臨,華燈初放的時候。

坐下來歇歇腳,感受一下古鎮的靜美和夜色的朦朧,等待最美的夜晚來臨。

斜靠在河邊臨街的長椅上,凝望河面,河水慢慢地涌動着,小船也慢慢地在河中劃過,是那樣的悠閒,心也隨之悠閒下來。離開喧囂而繁雜的城市,來到寧靜的小鎮,身也輕鬆,心也放鬆。或許,今天烏鎮水墨畫般的風景和悠閒而寧靜的慢生活是現代都市人對遠離喧囂或追尋古老而原始的一種渴望吧。

深思間,烏鎮的燈火已經輝煌了。兩岸的店鋪、木樓、堤岸、水上的石橋拱橋、河中的烏篷船,以及烏鎮最高的建築白蓮寺塔上,到處都佈滿了豔麗的彩燈。彩色的燈光已將烏鎮裝點成了一個夢幻世界,烏鎮的夜晚也更加展示了她迷人的水鄉風韻。此時,行走在河岸,或坐在河邊,美麗的燈光映在水中的倒影,描繪出撲朔迷離的燈光水影,給人以無盡的遐思和想象的空間,讓人更加迷戀着這水鄉小鎮。

一直沒有停歇的相機,鏡頭又對準了烏鎮的夜色,在美麗的燈光中,捕捉眼中最美麗的畫面。

烏鎮,像許多古鎮一樣,有穿過小鎮的河水,有臨水而建的民居,有小船在拱橋下穿行……與別處古城古鎮相比,烏鎮唯獨缺少了濃濃的商業氣息,也許這就是烏鎮所特有的真實吧。

而沿河僅有的幾處歌吧酒吧,或許能把遊人從數百年前的穿越中拉回到現實。當然,瀰漫着現代氣息的酒吧開設在古鎮有些不適宜,但如今許多古城古鎮似乎已經把歌吧酒吧當成了一種招牌,甚至打出了期待一種豔遇的誘惑。或許如此現代是迎合一種時尚,或許更多的是爲了年輕人的需求吧。不過,只這幾處歌吧酒吧,也讓烏鎮的夜晚有了生命,有了顏色,有了活力。

走過烏鎮之後,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就要告別烏鎮了,心中總有一絲不捨。是眷戀,是纏綿,抑或是真心喜愛上了這裏……站在烏鎮鎮標的牌坊前,我想,烏鎮,一塊古老神奇而又美麗非凡的土地,是一處很容易就會讓人喜愛並留戀的地方,喜愛她的古樸,留戀她的原始;喜愛她褪了顏色的門窗,留戀延伸到水面的小木屋;喜愛古鎮中的河水,留戀河水輕搖的烏篷船。沒來烏鎮之前,心中總有一種期盼;來到烏鎮,心中就多了一道風景。走過看過之後,畢竟是要離開的。走出烏鎮的瞬間,忽然覺得夜色中的我已經和它一起慢慢相融,仿佛經歷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