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豬草散文

兒時記憶最深的就是和小夥伴們一同去村邊的山上打豬草。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很窮,家家戶戶都養豬啊羊啊。一來豬羊養肥了可以賣些錢用於貼補家庭生活,二來豬羊糞便發酵後可以用來種地,這可是上好的有機肥,比現在的化肥可好多了。我家也餵養了幾頭豬,除了每天給它們喂兩頓水食外,就完全靠我和弟弟們打豬草餵養了。

打豬草散文

雞叫三遍,天一朦亮,左鄰右舍的小夥伴就趕緊起牀,你叫我,我叫你,結伴而行,每個人都揹着一個小條筐,拿着一把小耪鋤,揉着尚未甦醒的眼睛,樂樂呵呵的上山了。這山叫二龍山,在村西約有兩裏遠的地方,山雖然不高,南北走向,遠處一看,還真像一條向北汲水的臥龍。山上野草萋萋,百花盛開,林木疊嶂,鷹飛鳥鳴,時不時看到野兔狂奔,一不留神,還會從腳下飛出一隻野雞,或爬出一條大青蛇。此時,男孩子們馬上會歡呼雀躍,亢奮不已,女孩子就不行了,個個膽戰心驚,有的哭跌喊娘。山上的野菜很多,有苦馬子、蒲公英、油碟猜、曲曲菜……品質最好的還是苦馬子菜,也就是小說《苦菜花》裏說的那種,小豬小羊可愛吃了,吃了也愛長肥瞟呢。

太陽升到一竿子高了,大家也基本上都把豬草打滿了框,小夥伴們又一起結伴下山回家,儘管露水溼透了褲腿,儘管泥土沾滿了全身,揹着沉甸甸的豬草,迎着一天初放的朝陽,個個興高采烈,滿臉紅光。偶爾哪位小夥伴還會悄悄的從衣兜裏掏出幾枚鳥蛋,詐嘰起來,大家你搶我奪,那個高興勁呀,就不用說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