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雛鷹路優美散文

風雨雛鷹路優美散文

小慧的家,在武功湖畔。她總是獨自一人,在湖畔靜靜地坐着,看朝陽,看落日,看飛鳥,看歸帆。她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朋友,她是一隻孤單的雛鷹。她只能對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傾訴心中的情感,打發無聊的時光。武功湖,在她的心中,已不僅僅是一個湖泊,而是她的親人和朋友。湖岸的青草、蘆葦、小樹,還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花,甚至一隻螞蟻、一隻蝴蝶,都是她親愛的夥伴。

她很羨慕那些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他們可以任性,可以撒嬌,可以哭,可以笑,而她不能。她的父母已離開她很久了,她已記不清他們的模樣了。有一次,她忍不住跑去問她那年邁的爺爺:“我爸爸媽媽去哪裏啦?”爺爺愛撫地摸着小慧的頭,長嘆一聲說:“他們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小慧仰着頭,忽閃着眼睛,充滿期待地問:“那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呀?我好想他們!”爺爺眼圈紅了,聲音哽咽地說:“快了,等你長大了,他們就回來了。”

小慧天天盼着自己快些長大,因爲到了那時,她就可以見到她親愛的父母了,別人就再也不會罵她“野丫頭”了。

小慧掰着手指計算着日子,在漫長的等待中,日子像流水一樣,靜靜地逝去。她一天天長大了,爺爺卻一天天變老了。小慧的父母仍然沒有歸來,事實上,爺爺知道他的兒子早已沒了,媳婦也拋下小慧走了。但,小慧不知道,她心中的希望,一直都在,這是她生命的`支撐,而對於爺爺而言,小慧的成長,是他活下去的理由。

就這樣,爺孫倆在湖畔破舊的矮屋裏,相依爲命,艱難度日,一個滿含希望,一個負重前行。小慧很懂事,她幫着爺爺打理家務,燒火做飯,看牛餵豬,日子倒也過得平靜。

可是有一天,大約是她讀三年級的時候吧,她姑姑急匆匆地來到學校,要接她回家。原來,她爺爺去世了。到了家裏,看着黑黑的棺木,看着躺在棺木中的爺爺,她哭了,哭得歇斯底里。她知道,這棟破舊的矮屋裏,唯一的溫暖,將永遠離她而去了。她在心裏喊着:“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呀?”姑姑哭了,抱着小慧哭了。姑姑的心裏很痛,也很無奈,因爲她已經遠嫁他鄉,她無力安排小慧的生活。

處理完爺爺的後事之後,接下來,村幹部組織小慧的叔公、姑姑等親戚,坐在一起,開始商量小慧的未來生活。經過協商,決定小慧由叔公監護,其他親戚幫襯一些。小慧的生活,總算有了着落。

小慧的遭遇,引起了學校和社會的關注。班主任對她呵護有加,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每個學期都給她,市交警支隊女民警給她送來了書包,小曾超市老闆給她送來了牛奶、衣褲、鞋子和生活用品。小慧變得更加懂事了,開朗了,臉上綻放着笑容,洋溢着自信,學習成績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我彷彿看到,一隻雛鷹,歷經風雨後,在燦爛的陽光下,自由飛翔。

正在讀初中的小芳,近來,父母離婚了,她很苦惱,也很無奈。其實,她的父母不是她的親生父母,只是她的養父母,她到現在也不知道她的親生父母是誰。因此,確切地說,她只是他們的養女。對於親生父母,她也試圖去打聽,去尋找,但人海茫茫,又沒有什麼確鑿的線索,所以,這件事也只好作罷。

她父親已經七十多歲了,母親也有六十多了,一家三口,住在鄉下一間破舊的土胚房裏。父親遊手好閒,喜歡打牌喝酒,脾氣又暴躁,經常打罵頭腦有些不大清楚的母親。母親實在忍受不了父親,只得與他離婚了。但是,母親孃家是回不去了,所以,現在父母還是前後屋在一個村子裏住着。小芳是判給母親撫養的,母親腦子不大好使,再加上年紀也大了,生活非常清貧。小芳就這樣苦惱地活着,看不到一丁點希望。其實從她記事時起,她就是這樣苦惱地活着,她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

小芳跟班主任說:“我一到臨近開學的日子,心裏總是心驚膽戰的。”她說這話時,語氣是平淡的,神情是無奈的。因爲擔心無錢交學費,怕再也沒有書讀了,所以“心驚膽戰”!這是何等的悲涼和無助啊!

她是喜歡讀書的,平時愛看小說,甚至也寫一些文字,不過,她不是爲了拿去發表,而是記錄自己的心境,以便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用來慰藉自己那顆孤獨的心。她愛畫畫,還在學校的繪畫比賽中,獲過二等獎呢。她至今還記得,那張獎狀,是她和母親一起,端端正正地貼在了廳堂的牆壁上。可是,現在她不能畫了,因爲她沒有錢去買畫筆、畫板和繪畫紙,她只能偷偷地將當畫家的夢想,珍藏在心裏。

她現在只想好好讀書,她希望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然而,一想到未來,她還是很茫然,很忐忑。她不知道,她考取了高中後,是否有錢去讀?爲此,她還問過班主任:“高中,有助學嗎?”她接着說:“我希望去讀高中、讀大學。”說這話時,她眸子裏發出異樣的光彩。班主任不忍心吹破她希望的肥皂泡,安慰她說:“辦法總會有的。”

是啊,辦法總歸是會有的,在國家助學政策日益完善、精準扶貧如火如荼的今天,像她這種建檔立卡戶子女,未來應該是可期的。

我彷彿看到,一隻歷經風雨的雛鷹,正迎着燦爛的陽光,在藍天下自由飛翔。

小麗,初中生,她個子不高,很調皮,說話做事大大咧咧,像個假小子,臉上始終掛着笑容,看上去是個很陽光的女孩。這是她在學校裏給我的第一印象。

後來,從班主任處得知,她的家境很差,生活艱辛。原來,她的父親腳有些殘疾,腦子也不大靈光,又沒有什麼技術專長,靠親戚朋友帶挈,在外做點小工。他一年也賺不了幾個錢,據說,一年也就六千來塊錢吧。她母親是個,生活都不能自理,父親不在家時,做飯洗衣就得靠小麗了。

每週一,小麗早早地起牀,給母親做好了飯菜後,才匆匆趕往學校。週二,晚上回家,她又得給母親做好吃到星期五的飯菜。有一次,小麗週五至週日去縣裏參加中學生運動會了,週六那天,她父親給學校打來電話,問小麗怎麼沒有回家,害得她母親餓了一天,只得叫鄰居送晚飯對付一下。

小麗在家裏要忙裏忙外,所有的家務都是她一個人扛。小小年紀,養成了堅毅、忍耐的品格。她沒有怨恨,沒有自卑,她知道,家庭無法選擇,唯有更加努力她的家纔有希望。所以,我們看到的小麗,總是陽光、樂觀的,她的笑容,就像朝霞般絢爛。

好在,現在她家是建檔立卡戶了,社會各界關愛,她倍感溫暖。她暗暗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爲小家,也爲大家。

我彷彿看到了,風雨中的小麗,像一隻雛鷹,正勇敢地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