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子飄香端午到散文

端午臨近,空氣中到處瀰漫着糉葉和艾草的香氣。香氣氤氳中,七彩的絲線、香草、香荷包、虎頭鞋等,便擠滿了小街的兩側,孩子們牽着媽媽的手,蹦蹦跳跳地來到攤前挑選着,攤主們熱情的招呼着……此情此景中,不得不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端午節的那種情景。

糉子飄香端午到散文

小時候,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便打好糉葉,用滾水氽一下,綠瑩瑩的糉葉透着清綠,飄着清香,着實可愛,接着便開始忙着去淘糯米,洗紅棗,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便開始包糉子了。老家的人大多包三角形的糉子,個兒大,敦敦實實的樣子。只見媽媽的手兒靈動着,彎彎繞繞之間,便把那綠的葉,紅的棗,白的米,包成了有角有棱、結實飽滿的糉子了。我們在旁邊也躍躍欲試,開始媽媽叫我們幫着理糉葉,就是把煮過的糉葉按紋理順序依次排好,對摺一下,這樣大人們包起來就省了許多事情。後來,我們也學着包了起來,居然也包成了,真是喜不自禁。糉子包好後便放入大鍋裏,又放入洗淨的雞、鴨、鵝蛋,架起火燒個滾透。於是,慢慢地家家廚房裏的糉香味便瀰漫了開來。小孩子們便翹首等待着,等着大人們把煮好的糉子拿出,先去剝一個嘗一嘗,糯米的綿軟夾着棗兒的鮮甜,伴着糉葉的清香,那滋味真是百吃不厭。

歡樂隨着糉子的清香一直漫延着,最讓我們興奮的還是端午當天。清晨,大人們都會早早起身,去山上採摘帶着露水的艾草、菖蒲、三七等草頭,並用毛巾收集一些露水,讓我們洗眼,據說這樣小孩子們不會害眼病。端午那天還要把一些艾草和菖蒲插在門口,大人們說這樣可以避邪,餘下的便會先在太陽下曬曬,然後在臨近正午時分放在水中燒熱,讓我們洗個艾葉澡。

洗過澡後,便可以換上早就備好的新衣服,這時大人們就會用七彩絲線扣成索,佩上漂亮的'香囊爲我們帶在脖頸上。據說這香囊裏面裝着的是硃砂、雄黃、香草等物。小孩子搞不懂爲何要這樣做,反正只是覺得撲鼻的香氣,還微微有些沖人,於是滿心的喜悅裏便不由得夾雜了一些神祕感。這時大人們還要把七彩的絲線,仔細地扣在孩子們手腕和腳腕上,形形色色,光彩奪目。此刻,孩子們心中的歡樂已達到極點了。這時候女孩子們最大的心願便是早些踏出家門,讓所有人看見她的新衣裳。

在家裏吃過糉子,臨出門總要選出幾隻漂亮的鴨蛋或雞蛋,裝入幾天前就用綵線編好的蛋網裏,帶上自己用小花布做成的心形香荷包,掛在襟前的扣子上,裏面是一股迷人的藥香味。就這樣子帶着滿身的香氣,灑下一路的歡悅,走進了學校,那時候的第一節早自習課是不上的,我們用彩筆在蛋上描畫出各種圖案,便開始了“碰蛋”比賽,堅持到最後不壞的雞蛋便是優勝者。老師縱容地看着我們鬧着玩着,同桌對同桌,前座對後座,還有極個別的小頑皮,滿教室亂飛,專趁人不注意時給別人的雞蛋以“致命一擊”。這個遊戲的結局總是皆大歡喜,因爲不管輸贏,最後總是要笑逐顏開的吃下那鴨蛋或雞蛋。

寫到這裏,微笑不覺浮上了嘴角。端午節又要到了,明天就要帶着孩子去細細地挑選一個漂亮的香囊,煮上一鍋香香的糉子,再細細地品味一下那糉子的清香,順便把當年孩提時不曾明白爲何要過端午的典故與孩子們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