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抒情散文

“這件衣服怎麼又漏棉花了”奶奶過一段時間就會因爲爺爺的棉衣穿太久補了太多次而埋怨爺爺。

我的爺爺抒情散文

“孩子們明明給你買了新的,怎麼就不穿呢?”“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這件棉衣我穿習慣了,貼身的衣服還是要原來的纔好。”爺爺的回答總是堵得奶奶不知道說什麼,最後只得去臥室找針線盒默默地再幫爺爺把衣服補上。

爺爺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人,身爲一名共產黨員,經常叮囑我們小輩要秉持勤儉節約,樂於助人的高尚品德。雖然反反覆覆說了很多次,但我從不厭倦,依然側耳傾聽。當然,不光是這些,還有爺爺過去的故事呢……

爲別人點燈,照亮他人

爺爺在工作上從來都是一絲不苟,當然,工作的同時,也不忘記幫助身邊的人。爺爺曾經有一段在教育考試院工作的經歷,負責高校招生和錄取工作。那個時候,爺爺就爲很多學生參考考學志願,當然也幫助不少家境困難的學生創造了很多升學機會。到現在,依舊有很多當年在爺爺的幫助指導下考上大學的學生,帶着自己的父母前來看望爺爺,回憶他們當年的'考學往事和近些年來自己在各自領域的成長道路。

於我而言,在高一時候發生的一件事讓我至今印象深刻。有一位哥哥第一年高考沒有考上,非常着急,聽聞爺爺的工作經歷便找到爺爺幫忙。記得那天是週五,按照慣例,我和父母一起回到爺爺家。走到門口,早已聽到爺爺在和那位哥哥的談話。推門進去,爺爺一本正經地坐在沙發上,侃侃而談,宛如一個學者在講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少兩人從成績談到報考專業一直到未來的發展目標,爺爺將很多問題都考慮地細緻入微,哪位大哥哥簡直聽得入了迷。

不知過了多久,到了晚飯時間,談話已近尾聲。送走哥哥一家人後,大家便開始吃飯。家人們開始對剛纔的事情詢問,爺爺正準備開口,可是隻能看到嘴裏說話的口型,完全聽不到聲音,只有斷斷續續從嗓子裏發出來的簡單幾個音節。爺爺暫時失聲了,講了一下午的話,再加上了年紀大的關係,嗓子已經不能夠支持長時間的負荷。我看在眼裏,不知應該怎麼辦,家裏人紛紛給爺爺遞水。打那之後的一週時間裏,爺爺都很少在說話,漸漸地嗓音恢復到了原來的狀態。這件事讓我更加佩服爺爺,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精神,還有對待他人的熱情,拼盡全力的做事態度,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沒過多久,傳來了那位哥哥的消息,最終他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後來聽說哥哥大學畢業後,獲得了保研資格繼續深造。

爺爺經常說,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人,便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在我眼中,爺爺好似一座燈塔,照亮了在考學路上迷失方向的學子們,給他們指引,帶他們走上更加光明平坦的未來之路,從前也是,現在亦如此。

每有患急,先人後己

爺爺在一所大學擔任教師,教授政治經濟學,作爲一名共產黨人,他默默無聞,先人後己。得到了學校很多老師的讚譽。

九十年代初,各單位出臺房屋分配政策。爺爺憑藉資歷與教齡本是屬於第一批分配編制裏面的人,但聽聞有的教職工因爲家裏人患病醫療負擔過重,愣是把指標讓給了別人。直到後來,爺爺和奶奶才從原先的筒子樓搬到了新樓房。

奶奶因這件事沒少埋怨過爺爺,可是爺爺每次說起這段往事都會告訴我們。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如果有人比你遇到的問題還要多,還要難,在你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不遺餘力伸出援手,爲的不是回報,而是那份助人爲樂之後的安穩和快樂。

隨着歲月的流逝,爺爺年紀大了,在外讀書的我每逢週五都會撥通電話,問候爺爺奶奶。有一次,我感覺爺爺的耳朵逐漸聽不大清楚了,需要很大的聲音纔可以聽到。我突然意識到,曾經推着二八式自行車,帶着我去公園玩兒,去農貿市場買小烏龜,偶爾還會去飾品店買東西的爺爺老了。就像歌中唱的那樣,慢慢變老……

有的時候,爺爺可能自己意識到,在電話那頭故意不接電話,讓奶奶接,可越是這樣,我越是不知道說什麼。我只能在電話這頭默默地流淚,想着趕緊放假,回去看望我的爺爺。

爺爺一直秉持身爲共產黨人的基本做人原則,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猶如燈塔照亮他人,光亮雖然微小,但在黑暗中足以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這便是一個普通共產黨人的生活,雖然平凡,但是絢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