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槲包散文

每到端午節期間,各式各樣的糉子開始出現在超市和食品市場。看到糉子,不由想起家鄉的槲包。那粘粘的小米,醇香的味道,實在令人懷戀。

家鄉的槲包散文

家鄉地處豫西伏牛山區腹地,不產大米,也沒有大筍葉,但產有穀子。所以過端午節很少吃糉子,而是家家戶戶都吃自己加工的槲包。

槲包是用家鄉大山上的槲樹葉,包上小米、豆子加工而成。家鄉人世世代代端午節都包槲包,即使家境再貧,也要包上一些。端午節包槲包,成爲世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的風俗習慣。當然,還有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的意思。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來臨,鄉親們家家戶戶都爲過節而忙活。大人們上山採摘槲葉,找碾子脫穀皮。爾後在端午節前兩天,便開始包槲包。

包槲包可算是一門藝術,包一捆槲包要經過八道工序,一般要兩個人來完成。技術高的,一個人也行。所以,家鄉有“槲包好吃難加工”的說法。包槲包時,要先把採來的、有兩個巴掌大的槲葉浸泡,再把兩個葉面相對,磨去上面的絨毛。把脫了皮的小米淘洗乾淨,泡一些小豆、蠶豆,有的還泡一點板栗,準備好扎捆槲包的繩子(一般用馬蓮葉、小筍葉、葛條等)。包時,先取兩三片槲葉攤在手上,在泡小米的盆裏撈一把小米,抓一把豆子。將小米、豆子包成長方形,只完成了一半。把包好的一半讓小孩或者老人拿着,然後再包另一半。最後兩半相對合一,用繩子捆紮好,一個槲包就包好了。繼續再包下一個,直到把泡好的小米、豆子包完。全部包完後,把槲包一排一排放進添有水的大鐵鍋裏,蓋上鍋蓋,便開始蒸煮。大約4個小時,便會聞到一種槲香味,槲包就蒸煮熟了。撈出來,控幹水。拿一個解開繩子,拆開槲葉,只見黃黃的小米粘在一起,裏邊夾雜着豆子,象是點綴着幾個花朵。更有一股醇香味撲鼻而來,真可謂“未曾入口醉三分”。把槲包攤在桌子上,放一些白糖,用筷子夾着吃。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煞是饞人,比起糉子來還要好吃幾分。鄉鄰們還把各自的.槲包相互贈送、嚐鮮,有的還作爲禮品送給親戚、朋友。而且槲包越溜越好吃,有的把槲包放在涼爽處、冰箱裏,可以吃半個月。記得小時候,但每到端午節,父母總要或借或買一點穀子,給我們兄妹包槲包吃。母親在包槲苞時,我還給做下手,拿半個槲苞,增加包的速度。

幾十年來,我到過大半個中國,在外過了不少端午節。但吃的都是糉子,從沒見過槲包。看來,槲包還是家鄉獨有的特產,亦是家鄉人最愛吃的一種“土特食品”。我國著名翻譯家、作家、盧氏籍人曹靖華先生,還把槲包作爲盧氏家鄉的山珍寫在書中。十年前,家鄉的槲葉經過加工,還出口到日本用於包裝食品,深受日本消費者歡迎。現在,家鄉富餘了,也能吃上南方的糉子。但傳統的節日,傳統工藝沒有忘。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仍會買小米,買豆子,買槲葉,包槲包的,這已成爲家鄉世代的傳統習慣。

雖然多年沒吃過家鄉的槲包了,但我童年時代跟着大人們上山採摘槲葉,推石碾子脫穀皮,幫母親包槲包、吃槲包的情景卻永遠不會忘記。因包槲包是家鄉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工藝,槲包裏不僅僅包的是小米,而且還包着家鄉人民辛勤的汗水。它曾帶給我多少節日的歡樂,溫馨的親情。並給故鄉飲食文化中,增添了一朵靚麗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