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儉望門投止》原文閱讀及譯文

張儉亡命困迫①,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後流轉東萊,止李篤家。外黃令毛欽操兵到門②,篤引欽就席曰:“張儉負罪亡命,篤豈得藏之!若審在此,此人名士,明廷寧宜執之乎?③”欽因起撫篤曰:“蘧伯玉恥獨爲君子,足下如何專取仁義! ”篤曰:“今欲分之,明廷載半去矣。”欽嘆息而去。篤導儉以北海戲子然家⑤遂入漁陽出塞。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連引收考者布遍天下,宗親並皆殄滅,郡縣爲之殘破。儉與魯國孔褒有舊, 亡抵褒,不遇,褒弟融,年十六,匿之。後事泄,儉得亡走,國相收褒、融送獄,未知所坐。 融曰:“保納舍藏者,融也,當坐。”褒曰:“彼來求我,非弟之過。”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 一門爭死,郡縣疑不能決,乃上讞之,詔書競坐褒。及黨解,儉乃還鄉里,後爲衛尉,卒,年八十四。夏馥⑦聞張儉亡命,嘆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禍及萬家,何以生爲!”乃自翦須變形,入林慮山中,隱姓名,爲冶家傭,親突煙炭,形貌毀瘁,積二三年,人無知者。馥弟靜載縑帛追求餉之,馥不受曰:“弟奈何載禍相餉乎丨”黨未解而卒。

《張儉望門投止》原文閱讀及譯文

【註釋】①張儉:當時知名的“黨人”。因檢舉宦官侯覽的罪行,被誣陷遭追捕。②外黃令: 應作黃令。黃,縣名,當時屬於東萊郡。③明廷:對縣令的尊稱。④蘧伯玉,名瑗,春秋時 衛國的賢大夫。⑤戲子然:姓戲,名子然。⑥讞:評議罪案。⑦夏馥:當時爲指爲“黨魅”。

16.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融送獄,未知所坐(定罪) (2)儉與魯國孔褒有舊(故交,老交情)

(3)馥弟靜載縑帛追求餉之(給予財物)⑷足下如何專取仁義(獨佔)

17.下列各組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2分)

A.欽因起撫篤曰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B.欽嘆息而去 黨未解而卒

C.郡縣爲之殘破 後爲衛尉

D.莫不重其名行 妾當其辜

18.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5分)

⑴若審在此,此人名士,明廷寧宜執之乎?

如果確實在這裏,此人是名士,明廷抓他難道是適宜的嗎?(‘‘審”、‘‘寧”、判斷句各1分)

⑵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人逃死,禍及萬家,何以生爲!

災禍是由自己招來的,白白地牽連良善無辜,一人逃命,禍及萬家,這樣活下來也沒有意思!(“作”、“何以……爲”各1分)

19.“張儉亡命”過程中寫孔家“一門爭死”的作用。(2分)

張儉逃亡孔褒全家爭死表現人們對‘‘黨人”的同情和支持。

20.聯繫全文內容,評價夏馥的言行。(3分)

要點:夏馥認爲,如果因逃亡而連累他人,寧可不活。所以隱姓埋名,艱難求生,拒絕弟弟的幫助;爲了不牽累無辜的人。(2分)表明他的人格品行更在張儉之上。(1分)

【參考譯文

張儉逃亡,困急窘迫,每當望見人家門戶,便投奔請求收容。主人無不敬重他的聲名和德 行,寧願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險也要收容他。後來他輾轉逃到東萊郡,住在李篤家裏。外黃縣令毛欽手持兵器 來到李篤家中,李篤領着毛欽就座以後說:“張儉是揹負重罪的逃犯,我怎麼會窩藏他!假如他真的在我這 裏,這人是有名的人士,您難道非捉拿他不可? ”毛欽因而站起身來,撫摸着李篤的肩膀說:“蘧伯玉以單 獨爲君子而感到恥辱,你爲何一個人專門獲得仁義? ”李篤回答說:“而今就想和你分享,你巳經獲得了一 半。”於是毛欽嘆息告辭而去。李篤便引導張儉經由北海郡戲子然家,再進入漁陽郡,逃出塞外。張儉自逃 亡以來,所投奔的人家,因爲窩藏和收容他而被宮府誅殺的有十餘人,被牽連遭到逮捕和審問的'幾乎遍及全 國,這些人的親屬也都同時被滅絕,甚至有的郡縣因此而殘破不堪。張儉和魯國人孔褒是舊友,當他去投奔 褒時,正好遇上孔褒不在家,孔褒的弟弟孔融年僅十六歲,作主把張儉藏匿在家。後來事情被泄露,張儉雖然得以逃走,但魯國宰相將孔褒、孔融逮捕,送到監獄關押,不知道應該判處誰來坐罪?孔融說:“接納張儉並把他藏匿在家的,是我孔融,應當由我坐罪。”孔褒說:“張儉是來投奔我的,不是弟弟的罪過。”負責審訊的宮吏徵求他倆母親的意見,母親說:“一家的事,由家長負責,罪在我身。” 一家母子三人,爭相赴死,郡縣宮府疑惑不能裁決,就上報朝廷。靈帝下詔,將孔褒誅殺抵罪。等到黨解除以後,張儉才返回家鄉,後來又被朝廷任命爲衛尉,去世時,享年八十四歲。當初,夏馥聽到張儉逃亡的消息,嘆息說:“自己作孽,應由自己承當,卻憑空去牽連善良的人。一人逃命,使萬家遭受災禍,何必活下去!”於是他把鬍鬚剃光,改變外貌,逃入林慮山中,隱姓埋名,充當冶鑄金屬人家的傭工,親自挖掘煙炭,形容憔悴,爲時 二三年,沒有人知道他是誰。夏馥的弟弟夏靜帶着縑帛,追着要饋贈與他。夏馥不肯接受,並且對夏靜說:“你爲什麼帶着災禍來送給我? ”黨還沒有解除,他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