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原文、譯文、註釋、賞析

所思原文、譯文、註釋、賞析1

原文:

苦憶荊州醉司馬,謫官樽酒定常開。

九江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

可憐懷抱向人盡,欲問平安無使來。

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澦堆。

譯文:

想你想得好苦啊,荊州的醉司馬!你貶官以來定會經常以酒澆愁。

九江的太陽沉落之後,你在哪家酒店醒過來?一枉觀是你常去之處,在那裏你曾悶低低地睡過多少回?

可憐你把心事向人說盡,卻無人理解;我總想打聽你的消息,卻無信使往來。

因此只好拜託錦水攜帶我的兩行淚,一路慎重東行順利通過灩澦堆。

註釋:

苦憶:指苦苦的思念。荊州:唐代州名,治所在荊州(今湖北江凌縣)。司馬:指作者友人崔漪。

謫(zhé)官:這裏指崔漪由吏部貶荊州司馬的事情。樽(zūn):酒杯。定:表示是料想中的事情。

九江:即荊州。《尚書·禹貢》:“過九江至於東陵,”注云。“江分爲九道,在荊州。”

一柱觀:觀名,在荊州。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鎮守江陵的時候所建造的。

錦水:錦江,杜甫創作此詩時的居住地。將:攜帶。

瞿(qú)塘: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四川奉節縣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寧河口。灩澦(yàn yù)堆:在瞿塘峽口,到荊州的必經之地,最爲險要。

賞析:

全詩全用虛寫,通過虛擬的情景來展示崔漪在貶謫生活中的落拓不偶,愁苦孤寂,從而表達了詩人對這位朋友的思念和關切。

首句點題:“苦憶荊州醉司馬”。既是說“苦憶”,則就決非一般的思念。志同道合、交誼深厚的朋友,總希望能經常見面,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那也希望能經常通信以慰離懷;假如山長水遠,天各一方,連通信都不可能,那就只有在心中默默地反覆地思念,即所謂“苦憶”了。作者這時大約正聽到崔漪由吏部貶謫爲荊州司馬的消息,所以稱“荊州醉司馬”。“司馬”而說“醉”,可見這位崔漪平時是極愛喝酒的。第二句,“謫官樽酒定常開”,是對上句內容的進一步補充。“謫官”與“荊州司馬”相應,“樽酒”和“醉”相應。“醉”而因“謫官”,可見他的飲酒是有其難言的苦衷的。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由於社會制度的根本缺陷,許多賢能之士常常是壯志難酬,遭遇坎坷,在這種情況下,借酒澆愁便成了他們排遣懷才不遇的優憤和抒發對現實不滿的一種方式。“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是借酒澆愁的名句。這種對統治階級表示不滿轉而向“醉鄉”中逃避的態度,雖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這種消極的態度,又顯示了它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崔漪的所謂“醉”,正是這樣一種情況。“定常開”當然是詩人的想象之詞。不寫自己對友人遭貶謫深表同情,而只寫想象中友人在貶謫後借酒澆愁的情景,這就獲得了意在言外的效果。“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盡,斯爲妙諦”(樑廷楠《曲話》),通過這兩句,可以體會到詩人對友人思念的厚重,而且感到他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頷聯緊承第二句,描寫崔漪“樽酒”常開的醉態:“九江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九江”,“一柱觀”,都是切“荊州”,崔漪的所在地。“醒何處”,“眠幾回”,都是寫其沉醉的狀態,語言都極形象生動,它和作者《飲中八仙歌》寫李白酒後狂放的形象:“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可謂異曲同工。其實,崔漪之所以沉醉於酒,向“醉鄉”中逃遁,正是對統治階級壓抑人才的不滿與反抗,是他心情苦悶和激憤的表現。這兩句筆致灑脫,情態逼真,宋朝大詞人柳永也許從這裏受到啓發,寫出了“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樣兩句千古傳誦的名句來。當然,柳詞是借悽清寂靜的氣氛,來渲染主人公的孤零之感,和此篇的主旨不盡相同,但卻可藉助這種情況,來進一步挖掘此篇這兩句詩所蘊藏的感情和意境。

“可憐懷抱向人盡,欲何平安無使來。”頸聯由虛到實,直接點出“苦憶”的因由。關於前一句,過去有不同的理解。如楊倫認爲這一句是就崔漪說的,意思是說崔漪以前曾向詩人盡情地傾訴過他的懷抱,他說:“此‘人’字,當即指自家(指詩人)。”王嗣奭則認爲這一句是就詩人說的,“因憶之苦,故終逢人便抒懷寄訊,終不得達,故‘可憐’。”王嗣奭的理解當然是有毛病的,因爲下句已明明點出“欲向平安”,如果上句“抒懷寄訊”,下句又“欲問平安”,這樣一來,上下兩句意思就完全相同了。而上下兩句意思重複乃是唐人律詩的大忌,杜甫當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楊倫的說法也不是沒有可議之處。他指出這一句是指崔漪,這是正確的,但說“向人盡”就是“向我盡”,就缺乏有力的根據了。這兩句實際是“彼此互言”,上句是說崔漪性格豪放,壯懷大志,雖向人傾訴無遺,但卻無人理解,無人同情,所以說“可憐”;下句說自己雖然十分理解他,關心他,但山長水闊卻又無信使往來。兩句之中真有無限淒涼,無限同情。全詩至此由豪放而轉爲悽側,從而爲下聯苦憶淚零、欲借江水以通情思埋下伏筆。

尾聯直接抒發強烈的感情。人隔兩地,信使不通,傷懷念遠,只有靠錦江的流水帶着自己相思的雙淚,滾滾滔滔,經過瞿塘峽口,一直流到荊州去。這兩句化景物爲情思。將一種無可奈何的思念之情表達得十分具體形象。楊倫說:“二句即太白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之意。”這是很對的。“苦憶”之情,無可告訴,無人理解,惟有託之流水。通過詩人的豐富想象,本來無知無情的錦江之水,竟變成了一個瞭解自己、同情自己的知心人,它願意繞過艱險的灩澦堆,將自己的相思淚,送往遙遠的荊州,帶給那位不幸遭貶的朋友,這是非常感人的藝術形象。

這首詩在寫作上的特點和《月夜》相同,都是用虛擬的辦法來抒寫相思之情。開頭“苦憶”二字,即通貫全篇,從第二句開始,轉入對崔漪貶謫後醉酒情態的描寫,完全出於想象。本是虛寫,卻用“九江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這樣的具體細節來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彷彿實有其事。苦憶淚零,本是實情,卻又設想錦江之水能將相思之淚殷勤送去,則又化實爲虛,顯得十分空靈。這種虛擬的手法,爲古代詩人所習用。例如王維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即是一例。但是把《所思》和《月夜》相比較,由於所懷對象和詩人當時所處環境的不同,因而兩首詩所描寫的側重點和表現角度也就不完全相同。詩人寫《所思》的.時候,正羈旅在西南,天涯漂泊,情懷本已落寞,念及往日友好的政治遭遇,心情自然更加難堪了。詩的主要篇幅是通過想象正面描寫“醉司馬”崔漪的種種醉態,曲折地揭露當時政治的黑暗與腐朽,表達詩人對醉司馬的深切同情。全詩八句一氣呼成,結尾兩句更是悠揚跌宕,一唱三嘆,將自己對好友的一片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詩的筆調雖詼諧調侃,實際上感情卻極憤激沉鬱,這種悲慼的感情,由於是用詼諧與曠達的筆調來描寫的,因而使人更覺沉重深刻。全詩的風格蒼涼感慨,委婉沉鬱,這是由於詩人所懷對象乃是一位遭遇坎坷的友人。如果將《所思》和《月夜》兩相對讀,不但可以從中學習詩人表達感情的不同藝術技巧,而且可以藉此瞭解杜詩的多樣風格。

所思原文、譯文、註釋、賞析2

1、作品介紹:

《君子有所思行》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4卷第2首。此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社會的一種認識及基於這種認識所持的生活態度。詩人認爲, 月圓則虧,日中則昃,物盛則衰,人壯則老;故勿積財,勿懼死,有酒當飲,及時行樂。

2、原文:

君子有所思行

作者:唐·李白

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

憑崖望咸陽,宮闕羅北極。

萬井驚畫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

伊皋運元化,衛霍輸筋力。

歌鐘樂未休,榮去老還逼。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

不散東海金,何爭西飛匿?

無作牛山悲,惻愴淚沾臆。

3、題解:

《樂府古題要解》:《君子有所思行》,陸機“命駕登北山”,鮑照“西上登雀臺”,沈約“晨策終南首”,其旨言雕室麗色不足爲久歡,晏安鴆毒(貪圖享樂等於服毒自殺),滿盈所宜敬忌,與《君子行》異也。

4、註釋:

1)、紫閣句:言終南諸峯,連綿不斷。紫閣,終南山山峯名。以日光照射,呈現紫色而得名。在陝西戶縣東南。終南山,秦嶺主峯之一。在陝西西安市南。

2)、青冥句:謂青蒼幽遠的山色,直接天邊。青冥,青蒼幽遠的山色。

3)、宮闕句:言皇城中宮殿羅列。北極,本是北極星,後以喻帝居。宮闕,即帝王宮殿。帝王宮門有雙闕,故名。闕,城門、宮門兩邊的高臺。

4)、萬井句:謂房廊屋舍,鱗次櫛比,繁華如畫,使人吃驚。井,古制八家爲井,後因指鄉里、人口聚居處。

5)、九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6)、渭水句:言渭水清如銀河。

7)、朝野二句:言從地方到朝廷,文士、百官衆多,衣冠華美,呈現出太平景象。文物,文人、學士。赩赩(xīxí),光色盛美的樣子。

8)、伊、皋二句:謂文臣掌管教化,武將捍衛疆土。伊即伊尹,商湯臣,佐湯伐夏桀,致於(達到)王道。見《史記·殷本紀》。皋即皋陶(gāoyáo),舜之臣,掌管刑獄之事。《史記·五帝紀》:皋陶爲大理。元化,帝王之德化。衛、霍,指漢武帝名將衛青、霍去病。輸筋力,以武功報效朝廷。

9)、歌鐘二句:謂在無休止的娛樂中,不知不覺已到老年。歌鐘,本指編鐘,後泛指樂歌。榮去老還逼,青春易逝,衰老易來。

10)、圓光二句:謂月圓則虧,日中則昃,喻物盛則衰。

11)、不散二句:謂不應愛惜金錢,隨時光的流轉而死去。東海金,《漢書·疏廣傳》:疏廣,東海蘭陵人也。爲太守五歲,上疏乞骸骨(因年老請求退職),上以其年篤老(甚老),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廣既歸鄉里,日令傢俱設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相與娛樂。數(shuò)問其家,金銀尚有幾所(幾許),趨(疾走)賣以共具。曰:“此金者,聖主所以惠養老臣也,故樂與鄉黨宗族共享其賜,以盡吾餘日,不亦可乎?”

12)、無作句:謂不要因怕死而痛哭流涕。《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一》:(齊)景公遊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流蕩)去此而死乎?”淚沾臆,淚沾胸。臆,胸。

5、翻譯:

紫色臺閣連綿直到終南山,天際一片青冥色。倚憑丹崖遠望咸陽城,宮闕羅列北極。

街道如萬井畫出,九衢如弦筆直。

渭水如銀河清秀,橫垣天際奔流不息。

朝野文花鼎盛,衣冠光色鮮豔。

廄馬散佈連山,軍容威震絕域。

文有伊皋大運元化,武有衛霍貢輸筋力。

歌舞鐘樂日日不休,但嘆榮華逝去老來歲月相逼。

月光猶有圓缺盈虧,太陽也已過中午。

散盡東海那麼多黃金,也難以不讓夕陽西下。

何必作牛山之悲,惻愴之淚沾滿衣襟,要遵守自然規律。

6、賞析:

此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社會的一種認識及基於這種認識所持的生活態度。詩人認爲, 月圓則虧,日中則昃,物盛則衰,人壯則老;故勿積財,勿懼死,有酒當飲,及時行樂。

詩分兩段。“輸筋力 ”以上十四句爲第一段,是寫景敘事部分。寫京城長安山河壯麗, 宮闕巍峨,市井繁華,道路整飭,武備充分,文治武功。 反映出盛唐時期太平樂年,國力強盛的景象。這一部分又分爲兩層。“流不息”以上八句寫山川形勝,城闕市容。青蒼幽遠的終南山既是長安的背景,又是詩人遠眺長安的處所。以下景物,盡是遠眺所見:宮闕羅列,萬戶櫛比,道路筆直,渭水清澈,如河漢在天。

“輸筋力”以上六句寫國力強盛,文治武功。廐馬連山,軍容壯偉,代表武備不懈,國防強大;文臣如伊尹、皋陶,武將似衛青、霍去病。“歌鐘”以下八句是議論抒情部分。前四句 言人生易老,物盛則衰。“不散”二句勸人勿吝金錢,及時行樂。末二句言面對死亡,應慷慨無畏。

全詩的主旨由議論表明,描寫敘事則是議論的基礎。本詩是詩人對自己觀點的表白,是對衆人的奉勸,也是對當政者的警告。唐王朝的命運,充分證明了詩人的遠見卓識。唐開元、天寶間確是如日中天,但當安史亂起,頃刻間土崩瓦解,一蹶不振。

7、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爲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緻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於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8、繁體對照:

君子有所思行

作者:唐·李白

紫閣連終南,青冥天倪色。

憑崖望鹹陽,宮闕邏北極。

萬井驚畫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銀河清,橫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廄馬散連山,軍容威絕域。

伊臯咴,霍輸筋力。

歌鍾樂未休,榮去老還逼。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

不散東海金,何爭西飛匿?

無作牛山悲,測愴淚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