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譚嗣同原文及翻譯

這首詩以表達了詩人希望潼關將士以史爲鑑的憂國之情。本文潼關譚嗣同原文及翻譯由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潼關譚嗣同原文及翻譯

這是杜甫非常著名的一首詩,也是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別”之一。其原文如下:

潼關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爲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爲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潼關吏翻譯:

士卒勞役是多麼勞苦艱辛,在潼關要道築城。大城比鐵還要堅固,小城依山而築,高達萬丈。請問潼關吏:你們重新修築潼關是爲了防禦叛軍嗎?潼關吏邀請我下馬步行,爲我指着山隅爲我介紹情況:“那些防禦工事高聳入雲端,即使飛鳥也不能越逾。胡賊來犯只要據守即可,又何必擔心西都長安呢。您看這個要害的地方,狹窄到只能一輛車子通過。在戰事緊急時揮動兵器拒守,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敗仗,唐軍死傷極多,慘死黃河。請囑咐守關諸將領,千萬別蹈哥舒翰倉促應戰的覆轍。”

潼關吏字詞解釋:

⑴潼關:在華州華陰縣東北,因關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⑵草草:疲勞不堪之貌。何:多麼

⑶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上句言堅,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萬丈餘。

⑷備胡:指防備安史叛軍。

⑸要:同“邀”,邀請。

⑹連雲列戰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關吏的答話。連雲言其高,戰格即戰柵,柵欄形的防禦工事。

⑺西都:與東都對稱,指長安。

⑻丈人:關吏對杜甫的尊稱。

⑼艱難:戰事緊急之時。奮:揮動。

⑽桃林二句: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靈寶縣以西至潼關一帶的地方。三年前,佔據了洛陽的安祿山派兵攻打潼關,當時守將哥舒翰本擬堅守,但爲楊國忠所疑忌。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關督戰。哥舒翰不得已領兵出城,結果全軍覆沒,許多將士被淹死在黃河裏。

⑾哥舒:即哥舒翰。

潼關吏主旨:

此詩借潼關吏之口描述潼關天險,表達了詩人對當初桃林一戰潰敗的遺憾,希望守關將士們一定要以史爲鑑,好好利用潼關天險保衛長安的安全。

潼關吏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詩題下有小注:“安祿山兵北,哥舒翰請守潼關,明皇聽楊國忠言,力趣出兵,翰撫膺慟哭,而出兵至靈寶潰關遂失守。”

杜甫在公元758年六月至公元759年秋,任華州(今華縣)司功參軍。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遺,因直言進諫觸怒權貴,被貶到華州。公元758年底,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之戰爆發,唐軍大敗。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爲,感慨萬千,便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並在回華州後,將其修訂脫稿。

潼關吏賞析: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這兩句引出了“潼關吏”。胡,即指安史叛軍。“修關”何爲,其實杜甫是不須問而自明的。這裏故意發問。而且又有一個“還”字,暗暗帶出了三年前潼關曾經失守一事,從而引起人們對這次潼關防衛效能的關心與懸念。這對於開拓下文,是帶關鍵性的一筆。

接下來,應該是潼關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並不急於作答,卻“要(邀)我下馬行,爲我指山隅”。從結構上看,這是在兩段對話中插入一段敘述,筆姿無呆滯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這兩句暗承了“修關還備胡”。杜甫憂心忡忡,而那位潼關吏看來對所築工事充滿了信心。他可能以爲這個問題不必靠解釋,口說不足爲信,還是請下馬來細細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關吏的話,他首先指看高聳的山巒說:“瞧,那層層戰柵,高接雲天,連鳥也難以飛越。敵兵來了,只要堅決自守,何須再擔心長安的安危呢!”語調輕鬆而自豪,可以想象,關吏說話時因富有信心而表現出的神采。他又興致勃勃地邀請杜甫察看最險要處:老丈,您看那山口要衝,狹窄得只能容單車通過。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八句,“神情聲口俱活”(浦起龍《讀杜心解》),不只是關吏簡單的介紹,更主要的'是表現了一種“胡來但自守”的決心和“艱難奮長戟”的氣概。而這雖然是通過官吏之口講出來的,卻反映了守關將士昂揚的鬥志。

緊接關吏的話頭,詩人卻沒有讚語,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爲詩人並沒有忘記“前車之覆”。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靈寶縣以西至潼關一帶地方。三年前,佔據了洛陽的安祿山派兵攻打潼關,當時守將哥舒翰本擬堅守,但爲楊國忠所疑忌。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關督戰。哥舒翰不得已領兵出戰,結果全軍覆沒,許多將士被淹死在黃河裏。睹今思昔,杜甫餘哀未盡,深深覺得要特別注意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慎”字意味深長,它並非簡單地指責哥舒翰的無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觸及了多方面的歷史教訓,表現了詩人久久難以消磨的沉痛悲憤之感。

與“三別”通篇作人物獨白不同,“三吏”是夾帶問答的。而此篇的對話又具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是在對話的安排上,緩急有致,表現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態。“修關還備胡”,是詩人的問話,然而關吏卻不急答,這一“緩”,使人可以感覺到關吏胸有成竹。關吏的話一結束,詩人馬上表示了心中的憂慮,這一“急”,更顯示出對歷史教訓的痛心。其次,對話中神情畢現,形象鮮明。關吏的答話並無刻意造奇之感,而守關的唐軍卻給讀者留下一種堅韌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兩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猶如戰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爲“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爲“詩聖”,他的詩被稱爲“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表現了作者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