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大道既隱原文及翻譯

《大道既隱》是一篇出自《禮記 禮運》的的文言文作品,釋義爲大道已經消逝了。《禮記》是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或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論說或解釋禮制的文章彙編,是儒家經典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今大道既隱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大道既隱原文

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 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以正君臣,以 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以功爲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衆以爲殃。是謂小康。

大道既隱譯文

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經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財產。人們各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把自己的兒女當作兒女,財物和勞力,都爲私人擁有。諸侯天子們的.權力變成了世襲的,併成爲名正言順的禮制,修建城郭溝池作爲堅固的防守。制定禮儀作爲準則,用來確定君臣關係,使父子關係淳厚,使兄弟關係和睦,使夫妻關係和諧,使各種制度得以確立,劃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爲自己建功立業,所以陰謀詭計因此興起,戰爭也由此產生了。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爲三代中的傑出人物。這六位君子,沒有哪個不謹慎奉行禮制。他們彰昌禮制的內涵,用它們來考察人們的信用,揭露過錯,樹立講求禮讓的典範,爲百姓昭示禮法的儀軌。如果有越軌的反常行爲.有權勢者也要斥退,百姓也會把它看成禍害。這種社會就叫做小康。

大道既隱選自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爲“經”,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說。《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光秦的其它典籍。相傳戴德選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爲《大戴禮記》;戴聖選編其中四十九篇,稱爲《小戴禮記》。

大道既隱註解

1、既:已經。

2、大人世及:大人,天子諸侯;世及,世代相傳。

3、睦:使……和睦。

4、紀:綱紀,準則。

5、知:通“智”。

6、著:明,說明,彰顯。以著其義:揭露。

7、勢:權勢。

8、常:常規

9、執:職位。

10、謂: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