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學誦讀作文合集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學誦讀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國學誦讀作文合集十篇

國學誦讀作文 篇1

國學經典傳承着悠悠古國幾千年的燦爛文明,記載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識精髓,它爲炎黃子孫書寫出最爲驕傲的一筆。在我還對周圍一切都懵懂無知的時候,媽媽就常在我耳邊經常誦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稍懂事時,媽媽又給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從此以後我便深深地愛上了國學經典。

先前我是個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業時不緊不慢的,甚至邊做邊玩,媽媽的嘮叨聲和爺爺的教誨聲不絕於耳,成爲我學習、做作業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那時的我不但沒有改進,反而覺得非常反感。自從暑假媽媽陪我重溫了《論語》、《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誦讀後,我才意識到自己以前錯得多麼的厲害。

《論語》裏有一句:“學而不知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深深的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學習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僅靠認真,學習不會有多大的進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卻不認真,成績也不會好。只有兩樣具備,才能取得好成績。現在我做作業時,剛想偷懶,就會想起《論語》的這句話,馬上收起了玩心,專心做作業,它爲我敲響學習的警鐘,時刻縈繞在我耳邊伴我成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儘可能的幫父母做點我力所能及的家務。放學後,我會給辛苦了一天的媽媽捶背……《三字經》裏不是說過“香九嶺,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嗎!何況自從我得了“過敏性咳嗽”以來,媽媽每天晚上沒睡幾個小時,還怕咳嗽耽誤了我的學習,每天晚上抽出時間給我輔導功課,並鼓勵我注意身體和學習兩不誤,媽媽還要上班,雖然累,卻沒有一絲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給予的,難道我不應該孝順他們嗎助人爲樂、尊師愛教、愛護公物、勤儉節約都是好的優良品德。作爲我們新時代的小學生更要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要從身邊的一些所謂“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

國學經典,不但給我學習、生活帶來了幫助,還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是我生命裏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來的路就算再崎嶇坎坷,我也會迎難而上!

國學誦讀作文 篇2

在電視《國學小名士》的影響下,我望着書架上陳舊的《孔子》《唐詩宋詞三百首》,在意識地驅動下拿起書本,輕輕地吹去灰塵,耳邊響起輕微而美妙的風聲,重溫了過去的聖賢經典,感受美妙的傳統文化。

我在每個靜謐美妙的傍晚總是雷打不動的守候在電視機前,滋滋有味地觀看《國學小名士》。

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在這個節目中,最讓我銘記難忘的是無人監考的那場節目。在參加考試時,一位身着黑色衣服的“小黑”比參賽選手似乎更惹人注目,在考試進行的時候,監考老師的離開讓我詫異不已。原來,監考老師離開也並非巧合,原來是爲了測驗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果然,“小黑”開始“行動”了,他竟然明目張膽的向另一位考生望去,真是“膽大包天”啊。最最另我吃驚地是,幾乎全部的選手都把自己的答案毫無保留的提供給了“小黑”。我坐在電視機前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換做是我,我會怎麼做?答案已似乎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要從中汲取道理,我們不能成爲這樣的人,也不能成爲提供答案的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我們在今後的考場上,不管是否有老師的監督,我們都要把誠信作爲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自己要把誠信作爲無形的老師,人人平等,不能作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用自己的汗水換回自己應得的成績。

最使我目瞪口呆的環節就是“我愛記詩詞”了,當選手說出來一句句流暢優美的詩詞時,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我不得不感嘆自己是“井底之蛙”了,浩大的書海之中,我讀過得詩詞數量是多麼渺小啊!同時,我也爲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大河中優秀詩人的偉大詩詞而驕傲!

面對“躺”在地下的垃圾,你會在意嗎?看着電視機屏幕的畫面,只有一位同學注意到並且拾起了垃圾,而電視屏幕前的我卻羞愧不已,紛飛的思緒把我拉回那一天——。

花兒散發着陣陣清香,鳥兒輕哼着動聽歌曲,真是畫畫的好地方。“啪”一個紙團的落下打破了這美好的意境,而這不文明現象的製造者就是在一旁揮灑顏料的我,花兒停止散發着陣陣清香,鳥兒停止哼唱動聽歌曲,我卻絲毫沒有在意的繼續畫畫。我無意中回頭,看見了一個帶着紅領巾的女孩,她輕輕地撿起了紙團,丟進了不遠的垃圾箱外,我的目光與女孩清澈美麗的目光相撞,我急忙低下頭,羞愧不知不覺的映掛在我的臉上,語無倫次地連聲說:“謝謝謝謝謝謝,啊,對不起。”腦海裏久久迴盪着女孩的一句“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是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不就是體現在這些方方面面嗎?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接班人,我們要把我們炎黃子孫的優良傳統發揚起來,在日常的生活中,言行一致,不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美德的種子在你我心中發芽吧!

國學誦讀作文 篇3

揮汗如雨,金桂飄香,在這個喜悅的季節裏,讓我們掀起誦讀經典的高潮,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經典文化,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經典的傳承。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園。中華傳統文化凝聚着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記載着中華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經典文化的結晶,是建設文明社會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情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國學經典,文化蘊含豐厚,蘊藏着豐富的文明禮節和做人道理。如《論語》中所記載的孔子的許多循循善誘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爲至理;也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說法。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爲壑。令吾子以鄰國爲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這件事講了白圭總自以爲是,自私自利,只圖個人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到別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現。孟子則用和藹的態度、尊敬的言辭批評了白圭自以爲是、以鄰國爲壑的錯誤做法,體現了孟子的仁愛思想。主要啓示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顆仁愛的心,處理事情的時候既要有利於自己,又要有利於鄰居,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體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母愛如空氣,陽光和水,擁有他就擁有了世上的珍寶,什麼也不能換取,她卻讓平凡的生活充滿色彩。但沒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寶,也不過是一堆貨物而已。母愛神聖、淳樸,只求給予,不求回報。但我們一次次的辜負她,只求索取,不求報答。可惡的我們卻將母親一聲聲甜蜜的問候當做一次次煩躁的嘮叨,將母親一次次的關心當做是一種施捨……蒼天無情,世間萬物,唯獨將母親漸漸變老。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此孝順的孔融,一個只有四歲的小孩都知道孝順和謙讓。孝順是一個人的品德,謙讓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當今社會發展較快,但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素質越來越低,都遺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現在一個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會做到孝順和謙讓。好聽的話語誰都會說,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所以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都是蒼白的。經典文學都是易學難行。放眼望去,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古代詩人雖然生活貧困,但精神的財富戰勝了生活的貧寒。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財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氣。

《三字經》運用事理並舉的方法,以大量典故、故事,蘊含了我們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可以說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經典詩文感人肺腑,中華美德動人心玄,《三字經》就是教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怎樣對待人與事,如何找到人生的座標,如何培養道德情操的。

“頭懸樑,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是《三字經》中兩則多麼激勵人勤奮學習,發憤圖強的典故呀。當我讀到這兩句時不禁感慨萬千,在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條件優越,不愁吃穿,整天就沉迷網絡遊戲、電視,很多的孩子都成了熒屏兒童。現在的孩子很難理解典故中古人那奮發學習的決心。因此,作爲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經典詩文中的故事來教育學生,還應該在經典詩文典故的基礎上予以拓展,結合學生的實際,結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去教育學生,去塑造他們的靈魂,爲孩子的終身打下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礎。

經典誦讀可以提高我們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養,通過誦讀經典可以使我們瞭解中華文化歷史,豐富我們的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讓經典浸潤人生,傳承國學文明。

國學誦讀作文 篇4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名言,古詩詞,經典故事,我覺得這本書特別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因爲每首古詩都有註釋,文章還配有插圖,所以它不僅使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更能讓我們深刻的讀懂文章的內涵,這不正是我們所喜歡的愉快閱讀嗎?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自信不疑”這一單元,它用許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語故事,以及古詩來教育我們:人要樹立起自信心,失敗了不能氣餒,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讀了之後,我受啓發很大,我本身是一個膽小的人,處處都愛面子,競選班幹部時,我很想當,但又怕落選,結果看到別人當選之後那開心的樣子,我心裏卻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敗啊,從今以後,我一定要膽大起來,自己想做什麼就大膽去做,因爲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嘗試,才能做得更好!

閱讀時,我還積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語,如“天生我才必有用”,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胸有成竹”、“果於自信”、“捨我其誰”、“集思廣益”等,這些對我們拓寬知識,,提高寫作都有很大幫助,同學們以後可要多多積累喲!

茫茫書海,好書難求,願《國學經典誦讀》這樣的'好書多起來,也願讀這樣好書的讀者多起來,拓寬知識,豐富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寫作,好處多多,同學們,快快行動吧!

國學誦讀作文 篇5

週三的讀書節經典誦讀比賽,我、李葳、佳琪、小未,從週一開始想動作,經過一番改動,在週二開始緊張地排練,並期待着比賽……

週三,雖有小雨作伴,經典誦讀比賽還是在第三節課時成功舉行。也怪,沒上臺前我還萬分緊張,可一上臺,那些緊張、害怕都一下子泡沫般地消失了。

隨着二班的表演結束,我們緩緩上場。佳琪、小未兩位女生上前一步,開始了我們的表演。不知爲何,心中突然平靜了許許多多,注視着臺下的觀衆。“女慕貞潔,男效才良”,她們後退一步。我與李葳梯形上前。“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信使可復,器欲難量”,伴隨着我們優雅的動作,後面的兩位女生也一併上前,與我們排成直線,齊讀“墨悲絲染、詩讚羔羊。景行維賢、克唸作聖。德建名立,行端表正。”最後,我們用一個抱拳和一個揮手,結束了表演。然後坐下觀賞其他班的表演。並在最後,四年段六個班合爲一個大集體。不知爲何,這次,我竟有了一種奇特的、說不出的感覺。或是自豪,也或是開心,與上臺時的平靜完全相反。

那朗朗上口的千字古文,在我退場之時,在幾天之後,依舊映在了我的心上。這會是一個有趣的回憶。

國學誦讀作文 篇6

或許風只是稍縱即逝,但湖水知道它來過,給行人帶來了清涼;或許花只是絢爛一時,但泥土知道它來過,給世界帶來了芬芳;或許人生只是短短數十載,但很多人知道他來過,因爲他們筆下的書籍早已成爲經典,流芳百世。

每一縷星光都閃爍着如歌的往事,每一個清晨都預示着無限的啓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回頭望,一路上的點點滴滴,如同沙灘上的腳印,真真實實地刻在心頭,時刻提醒着我:我們在成長。

人生,就是一節在鐵路上飛馳的列車,而我,則是那個懷裏抱着書本的乘客,瞳孔裏紛飛着黑玫瑰般的鉛字,望着窗外那飛舞的人生,不停地轉動的時光,我陷入了深思……經典,彷彿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開書本,一切的煩惱憂愁,都離我而去。在我的腦海中,只剩下那壯闊浩瀚的故事,一次次衝擊着我的心房。

讀到《大學》,我懂得“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善”。只有現擁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革舊圖新才能達到最好的境界。在文章中,“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稱爲解決自己浮躁的方法。

修身是“八目”中的核心;“八目”包含着“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只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做到了,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事物要看實質,只有擁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才能確立正確的目標。只有確定目標,志向堅定,才能鎮靜不燥的心安理得的思慮,進而得到收穫。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呼?”我相信,每個人在努力之後,都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大甲》曰:“顧是天之明命。”“天之明命”是指上天平等賦予每個人的德性。它強調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於後天的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導致了人們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異。因此“皆自明也”,是說要我們自己加強自身的修養才行。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一個目標,低着頭去努力,也許某一天,當你擡起頭的時候,目標就在咫尺之間,不要遠望目標,那樣只會讓自己感覺遙不可及,要“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在做學問的時候,只要像打磨美玉一樣,反覆琢磨,就能將自我修煉成人生的最高境界。成長的旅程中,我們需要的是從容地經歷,平靜地感知,勇敢地面對。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若成長是一篇著作,那麼煩惱便是藏在段落深處的錯字;如果成長是一張白紙,那麼煩惱便是附在背面的一個瑕疵。

在成長的歲月裏,我一直享受着讀書所帶來的快樂。翻開書本,我默默地成長,合上書本,我看見百變的人生。

一本本經典讓我們成長,看懂人生中的花開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長的腳步。

經典,伴我一生!

國學誦讀作文 篇7

伴隨着時光老人的腳步,一個愉快祥和的春節過去了,我們跨進新的一年——猴年,又迎來了新學期。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裏,學校用金鑰匙爲我們開啓了新知識的大門。

新學期、新起點、新氣象,我們的國學誦讀課也換上了新裝,爲了調動我們學習的積極性,讓我們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國學,我們的國學誦讀課安排在了大課間活動中,大課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國學誦讀課的內容也由原來的《三字經》、《弟子規》換爲了《新三字經》。

爲什麼要傳承國學文化呢?何爲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爲國學?不就是那經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啓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弟子規》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爲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爲友。《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現在我們手中捧得這本《新三字經》,是一部人人能看的懂的三字經、是一部符合時代精神的三字經、是一部尊重中國傳統道德的三字經。聽!國學老師張老師、邵老師帶領同學們的誦讀:春日暖,秋水長,和風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棟樑。

我們在朗讀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時,不僅能夠識字認字,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良好的人文素養、心理品質、道德品質和人生修養。

看,我讀懂的東西還不少吧!《國學經典》讓我收穫人生智慧,踏上絢麗多姿的人生之旅。

國學誦讀作文 篇8

諾大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優秀的文化是我們的老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它們流傳了成百上千年,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自這學期以來,學校裏掀起了一場國學經典誦讀的熱潮,每天一到午間會時期必定是此起彼伏的朗朗讀書聲。常是《弟子規》讀完後緊隨着《三字經》就來了,從不間斷。從“弟子規,聖人訓。”到“勿自暴,勿自棄。”再從“人之初,性本善。”到“勤有功,戲無益。”讓我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感受其中的儒家風範——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完美人生理想;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爲處世修身原則。在這裏,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傳統美德;在這裏,我們可以瞭解更多能人志士努力的詳細過程;在這裏,我們可以獲得更多平常不曾有過的領悟。例如,什麼纔是真正的孝心?我們平日裏外出時有沒有什麼做得不妥當的地方?我們要怎樣做纔不會讓父母擔心?

我們可以從經典中學會做人處事的人生哲理,也可以從中品味人間百態。或許你現在讀不出,理解不到,但,晉朝的陳壽在《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不理解,現在或許差的是時間的洗禮和社會的閱歷,但,這不代表着以後的我們也不能理解。

經典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把誦讀國學經典堅持下去,能使我們提高自身修養,道德品範,還可以使我們的氣質更高貴。經典能使我們內心平靜,淡泊明志。這是修養,是氣質,是境界,也是我們獲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因爲,只有這樣,不論處在何種境界,不論面對何種情況,也能以最冷靜的頭腦,最優雅的姿態完美解決。理想,志氣和勇氣固然重要,但,如果總是毛躁的處理事情,也成不了大事。這時則需要閱讀國學經典時的平靜,靜下心來把事情一件一件的仔仔細細的做好。

國學經典是我華夏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鑄就了許多偉人,成就了許多輝煌,締造了許多盛世,它們是我們的民族魂。讓我們一起習讀國學經典,傳承中國文化,實現民族復興。

國學誦讀作文 篇9

經典誦讀,是我們年段這屆讀書節的重頭戲。爲此,老師在班上充分地進行動員:“第一、第二拿不到,總要拿個第三回來吧!”她鏗鏘有力地用手比劃着說。

這次國學經典要朗誦《詩經》、《禮記》裏的一些篇目,它們都是含有大道理的精彩片段,比如《玉不琢不成器》,總讓我想起臺北故宮裏的那棵“大白菜”,它的質地本身並不好,卻在能工巧匠的手上變成了舉世無雙的傑作;每當我彈琴的時候,就想起了“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古人話說得真精煉,又讓人回味無窮!

爲爭取好成績,班主任安排了兩次彩排。開始的時候,大家念得有氣無力,就像電影裏的機器人一樣,永遠只有一個聲調,完全聽不出感情,又因爲人多,個個便拉長聲調,像夏天的鳴蟬,直叫人昏昏欲睡。黃老師一見不妙,心生“數計”,採用二重唱式、重複式、領誦式等種種辦法,來調節大家的情緒。果然,同學們一下子興奮起來,漸入佳境,神采飛揚:念《碩鼠》的時候,聽起來很是義憤填膺;讀《河廣》的時候飽含深情--,總之,誦讀比默讀大大地加深了我們對經典的感悟。兩次排練成效立現!

當我們排着整齊的隊列,男生着黑色西裝,女生穿白色毛衣,走上大講臺時,我們感到緊張又期待,緊張得面色嚴肅,但又期待能充分發揮我們的水平。音樂響起,抑揚頓挫、整齊又富有感情變化的朗誦聲迴盪在大禮堂,不知道古代的孩子和我們朗讀時是不是一樣呢?不過,經典在哪個時候讀都是魅力無窮啊!

比賽結果我們並不知道,但是比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感受到了國學的美,經典的永恆價值以及誦讀的意義。還有一個最直接的結果:我感冒了。

國學誦讀作文 篇10

今天,是大家千等萬等纔到了的一天,大家千辛萬苦練節目也是爲了這一天。因爲,今天下午兩點,經典誦讀比賽就要開始了,所以大家非常高興,都穿上了整潔、乾淨的校服。不幸的是,校服太瘦了,所以一蹲下,就破了。後來,爸爸過來了,褲子換了下來,就去練習了。吃完午飯,我回來了,當時,老師還沒來,教導處的鑰匙被借走了,後來,終於找到鑰匙了,開了門,我們就讀起了經典的書,過了一會,老師、同學們都來了,就開始化妝了,化完了妝,我們就來到了大禮堂,比賽開始了,一、二、三年級開始了激烈的比拼,我們是倒數第三個上臺的,所以我們可以坐在臺下看臺上的表演,我看着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曲,我非常緊張,到我們了,我們表演完。過了不久,比賽結束了。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贏並不代表一切,只要快樂,輸了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