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節日端午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5篇)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

盼望着,盼望着,我終於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中華傳統節日綜合實踐活動。在老師給我們分組後,我分到了端午節組。我忙着收集資料,並認真做着記錄,準備向全班展示我的活動成果——糉子。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我們仙居的習俗是吃糉子和插艾草。關於糉子還有一個傳說呢!愛國詩人屈原在投江自盡後,愛戴他的百姓爲了不讓魚蝦吃他的身體,往河裏投食物,把魚蝦引走。到了後來,人們在端午節就用包糉子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

在奶奶的幫助下,我們買齊了包糉子的材料。開始包糉子嘍!我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馬上拿起糉葉就開始包起來了,結果剛把糯米放進去,糯米就漏出來了。奶奶笑着說:“包糉子要一步一步來,不能太急,你剛纔糉葉沒摺好,所以糯米纔會漏出來。”我不好意思地點點頭,開始學着奶奶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包起糉子來。先摺好糉葉,再舀一勺糯米放進去,再放進一個蛋黃和一塊豬肉,再放一勺糯米。然後小心地把糉葉一道一道摺好,注意翻轉時一定要小心,不然就會功虧一簣要重新包過啦。最後再用一根細線,小心地一圈一圈繞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到了最激動人心的展示環節,我把煮好的熱乎乎的糉子放在保溫桶裏帶到學校去。在展示的時候,我把我包糉子的步驟告訴大家,並且讓大家品嚐我的蛋黃豬肉糉。看到同學們一個個像個小饞貓一樣地狼吞虎嚥,我心裏別提多開心了。

中華傳統節日源遠流長,我們炎黃子孫一定要把它們傳承下去!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2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支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這首是宋朝詩人文天祥寫的,寫了當時發生在端午節的一件事。

說起端午節,它還有一個小故事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吧,“從前在春秋時期懷王有一位大臣,他的名字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主力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這個文章的主人公屈原是怎樣的人呢?這個問題就留同學們一起討論吧!下面就讓我來講講我家過端午的習俗吧!

說端午節的時候吃糉子也是一種習俗,就讓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家是怎樣包糉子吧!

第一步:先將糉葉放入鍋內煮嫩,然後將五穀和糯米加在一起煮。

第二步:拿出已經煮好的幾片糉葉搭在一起,中間在放五穀和糯米。

第三步:將既有瘦肉也有肥肉的豬肉切好,放入五穀的中間(記住是橫着放哦)。

第四步:將缺口補好,用糉葉包好,並用繩綁好。

第五步:向鍋裏倒點水,用小火來煮,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煮好的糉子十分香,我家包的糉子不像別人包得像三角形。我家包的糉子從上面看,像長方形;從前面看,像三角形。咬一口味道香噴噴的。

我喜歡在家裏過端午節,更喜歡家裏的糉子!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到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把準備好的糉葉和糯米拿出來包糉子。關於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

據說,楚王聽信別人的謠言,連續多次放流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對自己的國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殺。因爲當時屈原很有名氣,所以許多百姓划船來救,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屈原的屍體。百姓們怕河裏的魚吃了屈原的屍體,便從家裏拿來米團,投入河中,漸漸地就演變成了我們所知道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來到奶奶家,“新鮮的糉子來嘍!”只聽奶奶這麼一吆喝,我和媽媽頓時來了食慾,糉子的形狀各式各樣,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等等,還有一些我說不出是什麼形狀的。不僅糉子的外觀千奇百怪,糉子裏面包的東西也多得五花八門,有臘肉,有鴨蛋黃,有綠豆,有紅豆……每個糉子都香氣逼人,讓人看見了就有一種迫不及待的想馬上咬一口的感覺。我剛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說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糉子,我們打開電視,啊!上面正播放着賽龍舟時的場景,那熱鬧的畫面緊緊地吸引着我,我們爲勝利的隊伍喝彩和鼓掌。

過端午節還要吃五黃:鹹蛋黃,黃鱔,雄黃酒,黃瓜和黃豆。聽媽媽說吃了五黃就會歲歲平安。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而古老的節日,這是我度過的端午節,同學們你們度過的端午節又是怎樣的呢?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4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每年的端午節。

今天我要和家人們一起包糉子了!奶奶先給我做了一個示範,並知道我做了一個,一開始我覺得十分簡單,可是,一離開奶奶的指導,我自己包時,手卻怎麼也不聽使喚,總也包不好,裏面糯米好似不聽我話,一下子“跑”了出來,真是個不聽話的小孩,後來我又認真學了一遍,首先把竹片浸泡在水裏,再撈出來,然後把它折成一個三角,接着把糯米倒進去,最後把繩子紮緊,繞幾個圈,最後打個活結就完成了。我做了三個,雖然不是很好看,但是是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是覺得很開心,過了一會兒,一桌的菜都上了,糉子還沒來,我焦急的等待着,終於一股清香撲鼻而來,糉子端上來了,我和弟弟爭先恐後的搶着吃,真美味!果然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感覺就是不一樣,我們開心的吃着端午節的團圓飯,一家人有說有笑,熱熱鬧鬧!

瞧!過端午節多好呀!不僅可以和家人們歡聚一堂,還有很多好吃的,尤其是美味的糉子,希望下一個端午節趕快到來!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5

端午節快到了,大街小巷飄着一股濃濃的'香氣。

傳說屈原跳河而死,百姓們都到汩羅江邊憑弔,漁夫們在打撈屈原的遺體時,有一個人準備要把飯糰丟進河裏,說是讓魚蝦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身體了。後來怕是被龍蛇所食,人們用竹葉包飯,外纏彩絲,漸漸的流傳下來就成了糉子。

有一次,我去奶奶家包糉子,我要看看奶奶是怎麼包的,只見他的手裏拿着綠色的竹葉,捲成一個三角形,一隻手緊緊地夾住,另一隻手往竹葉裏面灌米。接着抓住葉子一折一疊一裹,再用彩絲一紮,一個完整的糉子就完成了。

我學着奶奶的動作,可是這個葉子總是包不好,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包好了三角形,我再往裏面灌點兒米。哎呀!米放多了,我正想嘆氣時,奶奶把我的糉子重新包了一下。我看的非常用心,奶奶也教的很用心。我知道怎麼包啦!我學着奶奶的動作一點一點的完成,一個糉子就包好了。雖然沒有奶奶包的那麼漂亮,但是我也很滿意。

我吃着我親手包的糉子。真是清香撲鼻,軟糯可口。

這個端午節過的太有意義了,我不僅懂得了它的由來,還親手包了糉子。真是太有趣啦!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習俗有划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包荷包等等……,這些活動可是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下面我就來介紹我家是怎麼包糉子的吧!包糉子可有趣了。媽媽特地從超市買來包糉子的材料,開始包糉子了,我把糉子葉捲成一個錐形,往裏倒入米,沒想到米從一個洞裏又漏了出來,沒辦法,前功盡棄了,只好重包了,我又按上次的步驟弄了一次,後來的幾步不知怎麼包,糊里糊塗的弄了弄,包好之後,好像糉子在和我作對似的,越看越不順眼,一點兒也不像糉子,反倒像個紙團。我灰心喪氣地走到媽媽跟前,媽媽聽了我的“苦訴”,不禁捧腹大笑,看了我“煞費苦心”做出來的“作品”,更是哭笑不得!

端午節不但包糉子有趣,看划龍舟更有趣呢!來到外公家附近的一條河邊,可熱鬧了,用“人山人海”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再加上5月份本來就比較炎熱,身上好像在冒火似的,可熱了!有的人在爲自己隊加油打氣,有的人在搖扇子,還有的人在緊張地看着龍舟比賽。我呢?我在和姐姐邊聊天邊看,偶爾爲自己隊加加油,有時也心不在焉、東張西望。

端午節雖然只是這些民間習俗,但也非常有趣,真希望每天都是端午節!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7

我們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重陽節、中秋節、春節。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你想知道我們家是怎麼過端午節嗎?想知道的話,那就往下看吧!

在這一天,媽媽早早地起牀,她對我說:“快起來幫我一起包糉子吧!”我說:“好的。”我一骨碌地爬起來,穿好衣服,去洗手,準備開工。這時,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對媽媽說:“我還不會包糉子呀!您怎麼叫我來和您一起包呢?”媽媽說:“今天。我是來叫你包糉子的。”我聽了之後開心極了。媽媽一邊說一邊做示範,我照着媽媽的樣子認真地包了起來。媽媽先把一片糉葉捲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舀一勺糯米放進去,加了一些好吃的材料後又舀了一勺糯米鋪滿,最後用一根繩子把糯米綁緊,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我看媽媽包得那麼輕鬆,我也試着嘗試一下,可是那糉葉像是故意和我作對似的,一直在漏糯米,我氣得都快瘋了。再經過不斷地嘗試後,我終於包了一個還算像樣的糉子,我覺得這是我第一次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我幫媽媽包好糉子之後,就去鄰居家玩。我看見鄰居家的爺爺一手拿着一瓶酒,一手拿着一捆草,他先將一捆草沾了一下酒再灑出去,我問爺爺說:“你爲什麼要在家門口灑酒呢?”他說:“這是雄黃酒,灑在地上,蛇蟲就不會過來了,這樣就不會有危險了。”

端午節還有很多要做的事,比如:賽龍舟、插艾草、用五味草煮雞蛋、洗草水澡、換新衣......

這個端午節真的是讓人很開心啊!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洋。”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逢端午節,人們會吃糉子,插艾葉,賽龍舟,戴香囊,喝雄黃酒。我知道把糉子投入江河,是爲了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喝雄黃酒,是爲了驅蟲避邪。南方人在端午節的時候,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但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聽我媽媽說我小時候過端午的時候,還要穿百獸的衣服來避邪。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爲什麼要賽龍舟呢?我想知道個究竟,便好奇地去問媽媽。

“媽媽,媽媽,端午節的時候爲什麼要賽龍舟呢?”我好奇地問媽媽。

“這個說來話長。”媽媽慢理斯條地對我賣起了關子,“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屈原雖忠事楚懷玉,卻遭遇排擠。楚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饞言而流放,最終投汩羅江而死。人們聽了,悲痛欲絕,便把船做成龍的樣子來撈救投汨羅江的屈原。後來,賽龍舟這個習俗便流傳開了。”

“哦,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典故啊!”我感嘆道。

瞭解到了這麼多端午節的習俗,好期待端午節的到來。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9

端午節快到了,我感到特別高興,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包糉子的過程,體現着樂趣。

每年的端午節一到,奶奶在前一天晚上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奶奶和媽媽一起包糉子。綠綠的糉葉里加上大棗和糯米,抱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一個小時之後,奶奶把糉子撈出泡在備好的倆個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剝開竹葉,咬上一口白白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聽老師講;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一天當作節日,有吃棕子、賽龍舟等習俗。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把用紅紙剪的公雞貼在門上都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子只是模仿着去做,不懂其中的含義。大人在我們的手腳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一直帶到六月初六,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的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是那些精美的鐲子的替代品。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快樂啊!糉子飄香、大紅公雞、五彩絲線心中別有一番滋味。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0

端午節有一個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他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但因奸臣詆譭而屢遭貶謫,楚國被滅後,他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人們非常懷念他,於是就把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定做“端午節”。

端午節有很多流傳下來風俗,有吃糉子、賽龍舟、帶香袋等。我最喜歡包糉子啦,首先把大米、花生、豆沙、紅棗放入鍋中加水泡。然後把糉葉放入鍋煮煮殺菌。最後用糉葉將食材包起來,用細細的線繩紮起來,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再煮40分鐘就做好了。這樣包出來的糉子非常好看,翠綠的糉葉包裹着雪白的大米,散發出一陣陣的清香,鮮嫩的紅棗包裹在大米中,真好像潔白的美玉里鑲嵌着幾顆深紅的瑪瑙,咬上一小口,甜而不膩,香氣撲鼻。我不但喜歡做糉子,還喜歡做香袋,我做出來的香袋顏色各不相同,有紅的、紫的、黃的、粉的,上面繡着不同的圖案,煞是好看。

在端午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裏,我們既做了好吃的糉子,又做了好看的香袋,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充實而且有意義的端午節。

我愛端午節!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1

x月x日那天我早早的起了牀,走到廚房正看見母親、奶奶和爸爸在熱火朝天地不知道在做什麼?

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在包糉子啊!我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節啊!我去洗了手,擠進母親和奶奶的中間,只看見一些綠綠的葦葉、黃黃的糯米、紅色的豆子和一捆捆線。我尋問奶奶糉子到底怎麼做?奶奶用柔和的聲音說:“首先把葦葉圍成一個漏斗形狀,把糯米放進去,然後按住再裹起來,最後用線捆起來。看一個糉子就做好啦!”我看着奶奶的做法也隨手拿起了兩片葦葉開始包了,我好不容易把葦葉包成了一個漏斗形狀了,我把糯米放進了皺巴巴的葦葉裏。

咦,爲什麼糯米會從下面漏出來呢?我低頭一看原來底下有一個很小的洞,我輕輕地把葦葉收緊一些,可是天不從人願葦葉破了。“唉!”我開始不耐煩了,母親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對我說:“寶貝,別灰心,多做幾次就會了。”說着母親拿起葉子包了起來,看,小巧玲瓏的葉子在母親的手中變成了一個綠油油的大糉子。我驚呆了,母親包糉子的速度竟然這麼快。我暗暗下決定:我一定要把這糉子給包好!

經過幾十次的失敗我終於包出了一個像樣的糉子,不管它很難看,但是我還是很欣慰的,因爲它是我經過幾十次的失敗才包好的。

啊!這次的端午節過得真給力啊!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2

有的人喜歡喜氣洋洋的春節,有的人喜歡歡聲笑語的中秋,還有的人喜歡舉國同歡的國慶,可我最喜歡滿是艾草味的端午。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穿上新衣服跑到廚房看到爺爺奶奶正在熟練地包着糉子,我走過去對奶奶說:“奶奶,我也想包糉子。”奶奶說:“好啊,我來教你,但剛開始會有些困難。”奶奶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形,我照着奶奶地樣子捲了起來。接着,奶奶舀了一勺米,放上自己喜歡吃地料上去後,又鋪了一層米。我裝模作樣地舀了一勺米撒上去,不料,米從一個小洞裏漏出來,我趕緊再舀一勺米撒上去,這下糉葉終於變乖了,一粒米也沒有漏出來了。然後,奶奶把剩餘地糉葉折了下去,用繩子牢牢地綁住糉子,一個玲瓏嬌小的糉子就誕生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也包好了。這時,悲劇發生了,因爲我太着急了,糉子沒放料就綁繩子了,奶奶說:“沒放料的糉子,可以再煮熟的時候撒上白糖也很好吃。”我開心地點了點頭。

糉子煮好了,我拿起一個糉子解開糉葉,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地時候,滿嘴飄滿了白糖和糯米的味道。我頓時感到了幸福。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了。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3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等等,可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傳說在很久以前的農曆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聽見自己國家快要滅亡的消息後,憤怒交加,最後抱起一塊石頭跳入江河裏。

到了現在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被定爲端午節來紀念屈原。在這一天,包糉子,賽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奶奶在這一天也會把長長的艾條,高高的掛在家門口。

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糉子。雖然商店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奶奶包的糉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奶奶就會把包糉子的糉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糉子的原材料,糯米,肉,紅棗綠豆等等。接下來就是包糉子,首先奶奶都會拿兩三片糉葉,左手捏着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手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椎體的形狀。然後,往卷好的糉葉裏面放一根筷子,再往裏面放準備好的原材料。奶奶會邊包邊用筷子戳一戳,奶奶說,這樣會糉子更緊,更加好吃。最後再拿一片葉子蓋住糯米,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這樣一個有模有樣的糉子就包好了。糉子煮熟後,每次我都會迫不及待地把糉葉打開,那個香味噴鼻而來,金黃色的糯米看起來是那麼的誘人。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真是太美味了。每次我都會一年吃好幾個呢。

因爲我愛吃糉子,所以我喜歡端午節,真希望天天都過端午節。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4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逢端午,人們都要吃糉子,你們知道這是爲什麼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古時候,有一條惡龍,整天爲非作歹,攪得人們不得安寧。有時候,它會惡作劇,一連下幾天的雨,都快把村子淹沒了;有時候它又用身子遮住太陽,頓時昏天暗地;有時候它會一個接着一個的打噴嚏,就像是海嘯一般,房子被掀翻,路上行走的人們被捲起。還有時它會竄進村子裏,尋找三角形的東西,不管三七二十一,抓到就吃。

有一個人,特別喜歡畫畫。一次,他應朋友之邀做一幅畫。於是,他用三角形勾勒出了一個輪廓,正要繼續往下畫,突然飛龍一閃而過,一口把畫吞進了肚子,嚇得這個人一下子昏了過去。

待他醒來時,惡龍已經不見了,但畫也沒了!氣得他直跺腳!怎麼才能制服惡龍呢?突然一個念頭從他腦海裏一閃而過——只要把惡龍的嘴巴粘住,他就吃不了三角形的東西了!於是他開始用米包三角形的米團,而且一定要用糯米,怕龍發現,就又用蘆葦葉把糯米糰包得裏三層外三層。當惡龍再來找食吃時,發現了這些三角形的米團,開心得不得了,直撲過去,吃完後,它又看見那個人在畫三角,還想去吃,可是它的嘴巴怎麼也張不開了。

於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要吃糉子來紀念這一天。

傳統節日端午作文15

小朋友們,你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對啦,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天我們會賽龍舟、吃糉子,今天呀我就準備和媽媽一起學包糉子。

媽媽已經提前泡好了糉葉、糯米,還準備了一些其他配料。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先拿起糉葉,兩頭向上一卷,就捲成了一個甜筒似的形狀,接着往裏面裝糯米,再放入幾個紅棗,然後又放了一把糯米,用手輕輕壓一壓把表面鋪平,最後把糉葉摺好用繩子捆緊後,一個可愛的三角形糉子就包好了。看着媽媽行雲流水的動作,我心中暗暗讚歎,媽媽真是太心靈手巧了,終於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也勉爲其難地包好了一個。

包完糉子,我們開始煮糉子了,媽媽把糉子一個一個放進鍋裏,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好像在哼着小曲,大概一個小時後,香噴噴的糉子便煮好了。

聞着糉香,我早就饞得口水直流了,迫不及待地剝開糉葉,咬上一大口,糯米是香的,紅棗是甜的,香和甜的味道混在一起,十分可口。一旁媽媽還給我講起了故事,原來很久以前,有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而死,百姓爲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裏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並且競相划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便約定成俗在五月初五吃糉子、划龍舟,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吃着美味的糉子,聽着有趣的故事,我覺得這一天真是太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