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寫法及範文

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知識歸類

議論文寫法及範文

一、記敘文基礎知識

(一)記敘文的特點

1、概念:以記敘、描寫爲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爲主要內容的文章。

2、分類:

A、按樣式分:通訊、回憶錄、遊記、新聞、參觀訪問記、民間故事。

B、記敘內容分:寫人、敘事、寫景、狀物。

(二)記敘的要素和人稱

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A、時間:一般用時間詞表示;也有的間接表示事件的發生時間。

B、地點:單一地點,事件在一處發生;還有的事件隨情節發展而轉換。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主要人物往往體現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幫助形成完整的情節,並對主要人物起襯托作用。

D、起因:指引發事件的原因,一般在開頭,也有在後頭(倒敘)

E、經過:指事件發展的過程,複雜事件的經過往往包含若干階段,可先概括再綜合。 F、結果:指事件的結尾,一般也用記敘描寫的表達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如以抒情議論結尾的不能當作結果。

記敘的人稱:

A、第一人稱:以“我”、“我們”的身份敘述。“我”是其中的一個人物,文章記敘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想,容易使讀者產生真實而親切的感覺。文中如有心理活動描寫必定是“我”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動只能是“我”猜測的,不可直接描寫他人的心理活動。

B、第二人稱:出現在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中,出於直接抒情的需要。但記敘文通篇一般不採用第二人稱。

C、第三人稱: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把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經過告訴讀者。文中每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稱謂,沒有“我”這個代詞。其好處在於人物事件的展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比較廣闊的活動範圍,便於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現文章主題,文中每個人物的心理活動都可描寫。

(三)記敘的順序

記敘的順序指記敘文材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爲順敘、倒敘、插敘。

1、順敘:記敘的材料按時間推移、地點轉移和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來敘述的方法。 用順敘寫的文章、層次、段落和事件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可從時間推移、程序推進、空間轉換等標誌着手,理清思路。

2、倒敘:先把事件的結果寫出,或先把後發生的事(或是某個突出的片斷或結局)敘述,然後再按事情的發生發展記敘,最後落到結果,使首尾呼應。其注意點:

①開頭一般先寫結果,或是由眼前的事物引起回憶;

②開始追述時,文章一般要用一兩句話表明以下要追述以往的事;

③追述部分仍按時間順序寫。

插敘:在順敘過程中插入與中心思想有關的事件。分析插敘要把握兩點:一是轉入插敘的過渡句。二是由插敘轉到順敘的過渡句,它們銜接要自然、完美。閱讀時要注意插敘前後的過渡性文字。插敘的作用是對主要情節或人物描寫起補充、襯托的作用。

(四)記敘的中心與材料

1、記敘的中心:就是作者憑藉記人寫景,給景狀物告訴讀者,自己對生活的看法。

2、中心的把握:

(1)、內容:一是文章所表現的主要內容,二是作者的感受、文章的意義。

(2)、方法:

抓具體材料: 寫人爲主的,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從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和思想意義入手;敘事爲主的,通過事件的起因、經過與結果進行歸納,從把握文章通過敘寫的事件所要說明的道理入手;寫景狀物爲主的,要根據所描寫景物的特徵,把握文章通過寫景狀物抒發的感情進行分析歸納。

抓記敘的要素:如:寫人爲主的材料主要有:①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②人物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表現③人物間的相互關係④作者對人物的態度感情.記事爲主的材料主要有:事件的發生、發展、結果②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③場面、細節描寫④作者對事件的態度.寫景狀物爲主的材料有:①景物特徵②景物與人的關係③景物描寫中包含的思想感情④作者對景物的態度感情

抓關鍵性詞句

(五)記敘的詳略

確定記敘的詳略標準應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詳寫:就是具體細緻地記敘描寫,使文章中心突出,形象生動感人。一般說來,與中心關係密切,最能表達中心的材料要詳寫。

略寫:是簡潔地介紹某一問題或某些情況,使主體全貌清晰,文章結構完整,敘事脈絡清楚。略寫的材料,一般是與中心關係不太的,起輔助、補充、突出中心的作用。

(六)記敘文中的表達方式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爲主要表達方式,另外還用到議論,說明和抒情。

1、記敘: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紹給讀者,寫出人的活動,事件的發展情況。可分爲概括敘述和具體敘述。其作用是使讀者對人物活動和事件發展的全貌有個清晰的瞭解。

2、描寫:在敘述過程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用一些修辭方法對人物,事件和景物加以具體形象的描繪,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避免了單純記敘的平淡枯燥。描寫分爲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人物描寫包括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環境描寫分爲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其作用可交代背景、襯托人物、發展情節、渲染氣氛。

3、說明:補充記敘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

4、議論: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進直接對敘述內容發表見解、判斷、表明態度,或從個別事物中說明它的普遍意義,使讀者加深理解。

5、抒情:作者在記敘基礎上抒發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

(七)記敘文的寫作特色

選材剪栽、詳略搭配、結構安排、表達方式及語言運用。

(八)記敘文的語言特徵:

①具體生動、形象鮮明 ②合乎語法規律和邏輯順序,並適當運用比喻、誇張、排比、對偶等修辭方法以及反問、疑問等句式,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二、議論文的文體知識。

1、議論文的概念:

議論文是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議論文是以理服人。

2、議論三要素:

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論點: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闡述和證明的主張和看法,是文章的靈魂。一篇議論文,一般只有一箇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的`。

如何找中心論點呢?

A.看文章的標題。議論文的標題有論點型和論題型兩種類型,此法適用於論點型議論文,如《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B.在正文中找體現作者主要觀點的句子,此法適用於論題型的記敘文。議論文的中心論區一般在開頭部分,如《談骨氣》。開篇就是“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便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有的中心論點在結尾,如《紀念白求恩》號召大家學習白求恩同志“毫不自私自利的精神” ,是結論,也是論點;還有少數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在文中,如《想和做》一文先針對生活中常遇到的現象“空想”和“死做”提出論題,進而提出中心論點“想和做是分不開的,一定要聯結起來”。

② 論據: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正確的理由和依據。任何論點,只有被充分的根據作證明後,纔會有說明力;沒有根據的論點,既使正確,即使深刻,也不能說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觀點態度的同時,,也必須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據,比如贊成什麼,爲什麼贊成,認爲某個現象不好,根據是什麼,這樣才能做到有根有據,以理服人。

議論文的論據可分爲以下兩種類型:

A.事實論據:事實論據包括史實、典型事例、統計數字等。如《談骨氣》中文天祥寧死不投降、齊人餓者不食嗟來之食、聞一多面對國民黨特務的手槍拍案而起,就是三件事實。

作爲事實論據的材料必須真實、確鑿、並且有代表性,所選的事例和觀點要統一,否則就失去了事實論據的說服力,影響了議論效果。

B.道理論據:包括被實踐檢驗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論述、格言、諺語以及自然和社會科學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明確道理論據要注意:描述性的話,即便是領袖和名人說的也不能算作道理論據。如《儉以養德》中所用的魯迅和高爾基的話都是描述性的話,魯迅的話展示了他節儉的生活作風;高爾基的話展示了列寧節儉的生活作風,二者都是事實論據。

③論證:議論文中的論點和論據,是通過論證組織起來的,論證是聯繫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係紐帶,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議論文的論證過程按其中心論點的出現部分可分爲兩類:

A.演繹論證:即中心論點出現在開頭,先擺論點,後襬論據,也即議論文常用的思維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談骨氣》就是這種論證過程。演繹論證是把論點放在開頭,開門見山,先聲奪人,使所論證的觀點主張更突出,旗幟更鮮明,使論據的選擇有理可依,緊緊圍繞中心。

B.歸納論證:即是擺事實,再得出結論。如《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先提出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的問題,然後闡述了中國古代文化背景、儒家教育理論、中國教育現狀、科學發展進程、現代社會發展趨勢等。其間列舉了反面事例,如王陽明的觀點、自己在美國長大學物理的事例;也舉了正面事例,如對竹子的正確研究方法等事例,最後自然而然地歸納出本文的論點:我們應該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學,還是研究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這種論證過程,以真實可靠的道理和事實開路,水到渠成,得出論點,使人不可辯駁。

3、議論文的論證方式:

議論文的論證方式有以下兩種:

①立論:直接提出並闡明論點的論證方式叫立論。用這種方式寫作的議論文被稱爲“立論文。” 《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就是一篇立論文。

②駁論:通過反駁對立的論點來闡明自己的論點的議論方式叫駁論。這類議論文常稱爲“駁論文” 。

閱讀“駁論文”,首先要弄清文章反駁的觀點,如《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針對當時有些人散佈中國人對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觀論調進行批駁。

其次,弄清反駁的方法,一般有三種方法: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由於議論文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有機構成的,因此駁倒了論據或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