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性散文寫法

議論性散文是中學考試中的重點,瞭解它寫法對同學們有一定的幫助。相關內容,歡迎查看!

議論性散文寫法

議論性散文成爲了“後話題作文時代”高考作文中流行的文體,簡單的“三段論”,排比開頭排比收。相對於規範的議論文來說,議論性散文取材自由,結構靈活,所受限制較少, 考生很容易把平時的閱讀寫作積累在考場中釋放,援筆成文,寫出一篇較成功的作文。但物極必反,大量議論性散文的出現,也帶來了很大的不良導引,以致現在中學生議論性散文寫作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和弊端,下面簡要談談議論性散文寫作應避免的五種情況。

1、忌套用材料,一味模仿

套用材料主要是指不少考生相信“萬能開頭”“萬能結尾”之類的話或一味套用高考優秀作文裏面的語段或論據,造成“你用我用他也用”的千文一面的狀況。主要表現有三種:

(1)套用“開頭”或“結尾”。有的語文教輔書上有所謂的“萬能開頭”“萬能結尾”,不少學生如獲至寶,作文時經常套用,如出現最多的開頭是這 樣的排比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餘輝,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採擷其中最重 的——毅力。(“毅力”可以換成其他詞語)出現最多的結尾是:“藍天若水,紅葉如魚,我聽見金屬的音響一聲聲穿越了山林。”

(2)套用高考優秀作文裏面的語段或論據。近幾年高考出現了一批借評價名人論述觀點的個性化作文,如2002年山東一考生的滿分作文《刺 秦》,2003年北京一考生的滿分作文《十個海子的復活》,2004年重慶考生的滿分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和《獨上高樓》,2005年河北考生的滿分作 文《菊花?淚水》,2005年四川考生的滿分作文《在忘記與銘記的兩岸》《永遠的蘇武》等,不少考生靠背過幾篇類似的文章,寫什麼話題都引用名人事蹟,尤其是李白、陶淵明、蘇軾等文學家的事蹟,出現了一大批讓閱卷老師“頭大”的作文。

(3)套用流行材料。生活中剛出現的東西固然算新,若大多數考生都用,就會失去新鮮感,考場議論文論據的使用忌諱“扎堆”。如近幾年央視每年推出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固然好,但人們太熟悉,已成爲廣大考生背誦的材料,有些考生寫什麼作文都用當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頒獎詞幾乎成了“萬能論據”。

有位作家曾說過,第一個把女人比喻成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喻成花的.人是庸才,的三個把女人比喻成花的人則是蠢才。劉墉在《創造與闡述》中說:“第一等人創造,第二等人闡述,第三等人模仿。”如果一味套用,不知創新,一味地“拿來主義”,只能讓自己的思維僵化,如何寫出有新意的文章?考生必須養成勤讀書報的好習慣,勤於積累,不斷充實自己的“素材庫”,在作文時方能駕輕就熟,左右逢源,寫出有新意的文章。

2、忌盲目抒情,感情虛假

話題作文主要考查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想認識水平,有些考生寫不出對話題所反映現象的深刻認識,便用抒情文段來湊字數。這種盲目抒情的文字大多 來自時下流行的高考滿分作文或某些報刊登載的所謂精彩文段中,如: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 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 它們與話題作文的議論毫無聯繫,考生只以爲它有文采便拿來使用,卻適得其反。

還有些考生平時沒有豐厚的積累,缺少對話題的深刻理解,考試時臨時拼湊一些句子,或讚美老師多麼辛苦以博得閱卷教師的好感,或緊跟當前政治形勢發一番假、大、空的議論,等等,不一而足。如2005年遼寧一考生的《今年花勝去年紅》的第二段:

今年考生增至十六萬之多,比去年同期增長几百個百分點,這意味着什麼,預示着什麼?意味着振興東北需要我們的力量。這可喜可賀的數字正孕育着無 限的生機,我們的遼寧又向前邁出了一步,依舊穩坐東北三省的龍頭老大這把交椅。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80年代後的我們有信心超越 前輩們,有能力完成各項被指派的任務,有決心爲我省乃至我們的祖國寫一頁光輝的歷史!

這一段文字看似扣題,實則望文生義,是典型的假、大、空文章,最後被判爲四類卷,一點也不冤枉。

議論性散文不是抒情散文,抒情的文字儘量要少,決不能無病呻吟,故作深沉。也不能頭腦簡單,譁衆取寵,感情虛假。

3、忌羅列事例,不會分析

羅列事例是指考生寫作文時從時下流行的一些低淺俗濫的閱讀文選中搬出一個個小故事,逐個背寫在作文裏,議論的語段過少甚至沒有,只在結尾時用一兩句話聯繫話題的情況。

議論性散文以議論爲主,所寫事例要概括而形象,並有到位的分析議論,這種以事例代替分析的現象,反映了部分考生認識水平不高,不會分析的現狀。 這類考生要學會辯證分析,多讀一些規範的議論性文章,掌握一般的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列舉事例之後,必須扣住話題進行分析,使文章始終圍繞中心論證。文段扣 題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首句扣題、議論描述性扣題、結句扣題。容易犯羅列事例毛病的考生,尤其要注意學會結句扣題,如2005年山東滿分作文《盡顯雙贏智 慧》中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