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的議論文精選

端午節就要到來了,下面是相關的端午節的議論文,快來看看吧。

關於端午節的議論文精選

  端午節隨想作文

“端午節,豔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得蹦又跳。吃糉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永流傳。”

這是一首兒時奶奶教我唱的一首兒歌。那時的我還太小,並不理解那些複雜的習俗的意義,只記得天還未亮大人們便出了門,待我醒來後門前已掛了一些帶有香氣的草。

而我對端午節的最初認識,是我稍大一些,從爸爸在停電的夜晚,望着月亮,伴着蟲鳴,講述的童年往事中得到的。

在爸爸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和當時的我一樣,是一個充滿神祕與好奇又日日盼望的日子。每到那一天,家家戶戶齊聚在院子裏,剝開一個糉子,香氣瀰漫在空氣中。孩子們躺在老人的身邊,聆聽着聲聲蛙鳴。老人們搖着蒲扇,講述着那個百聽不厭的故事。

兩千多年前,中國大地上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深愛着祖國的詩人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懷着家仇國恨,抱石跳入了汩羅江。這位詩人就是屈原。愛戴他的百姓爲了不讓魚兒破壞屈原的軀體,紛紛將裹着糯米的竹葉投入江中,漸漸的就成爲了今天端午吃的糉子……故事講到這兒,老人們便會手指一顆明星,對孩子說:“看,那顆星星就是屈原。”孩子們便會隨着手指,若有所思地望着無邊的夜空。

現如今,又到了綠糉飄香的端午節,可又有幾個孩子對端午節有所期盼呢?吃着香甜的糉子,能否品出那段故事呢?遙望星空,是否能隔着霧霾看到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呢?

當韓國人將端午節申請爲非物質文化遺產時,網絡上有多少“憤青”猛然起身,抨擊韓國“不要臉”,將別人的東西說成是自己的,但卻沒有一個人在自己身上尋找錯誤,自我反思:這些原本就屬於我們的節日我們怎麼過的?又還記得什麼呢?

當你嘻嘻哈哈向朋友做惡作劇度過快樂的愚人節的時候,是否記得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呢?

當你在爲掛滿五顏六色的小禮物的聖誕樹新增裝飾的時候,是否記得再過幾天就是春節呢?

我們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節日呢?

說到國慶節先想到的是七天的假期,卻又有誰想想幾十年前革命的勝利呢;

說到春節先想到的是香噴噴的餃子,卻又有誰想想餃子包含的閤家團圓呢;

說到端午節先想到的是多樣的糉子,卻又有誰想想屈原的滿腔愛國豪情呢?

就像這樣,我們對於自己的節日只記住了能使自己開心的事情,卻忘記了它本身的意義。祖國的文化在慢慢流失,而一些人卻在當“網絡超人”,逞一時之豪氣,卻從不思考引起問題的原因。

高樓大廈在我們身邊不知不覺拔地而起,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尋覓到一條潺潺溪水環繞身邊,睜眼是一望無際的稻田,閉眼是淙淙水聲交織着悅耳蟲鳴的地方了。

是啊,時光的長河正浩浩蕩蕩地流向遠方,而端午節是否也在鋼筋水泥間被擠壓進這條長河中,越來越遠,越來越淡呢?

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父輩們小時那種對端午節的期盼了。我們身處的已不是那個只有端午節才能吃糉子的年代了。只要想要,各種形狀、餡料任你挑選。可即使是這樣,糉子已無法勾起我們的食慾,取而代之的是麥當勞、肯德基等洋食品。只要想聽,各民族、各語言的歌曲任你聽,可即使再美妙,也無法找回兒時奶奶教我兒歌的樂趣了。

如果,我們再不試圖挽回,恐怕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端午節,還有其他的傳統節日。隨之而去的還有我們的'快樂、嚮往與追求。你可曾知道,我們正在閃爍的霓虹燈中迷失方向!

  話說端午作文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當然少不了糉子這個主角。因此,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裹又大又香甜的糉子,幷包裹出不同種類、不同味道的糉子。

端午節來源於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當地的漁夫得知後,紛紛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爲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還有些人說,這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後來,端午節的意義就起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節原意給忘記了,反而把原先未必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糉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現在的年輕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對於他的愛國故事甚至都沒有深刻的印象了。他們只是知道,端午節是一個吃糉子的節日,僅此而已。

端午節吃糉子,是中國人民的一項傳統習俗。糉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品種甚爲繁多。從餡料上看,北方人多半是以小棗、花生爲餡料包裹糉子;南方人則以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包裹糉子。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甚至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等諸國。

端午節賽龍舟,是中國人民的一項傳統習俗。相傳起源於春秋時期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汨羅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也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划龍舟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賽龍舟作爲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了兩千多年。除了端午節之外,也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如果從賽龍舟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個說法去理解的話,它現在已經超越了體育運動的範疇,變成了一種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圖騰。

端午節畫門符,是中國人民的一項傳統習俗。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爲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插艾枝、懸艾虎,是中國人民的一項傳統習俗。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佩香囊、戴五彩繩,同樣也是中國人民的一項傳統習俗。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彩繩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父母都會用五色線或者碎布爲自己的孩子編制玲瓏可愛的小香囊掛在脖子上,祈求平安;還有的父母用各種色彩的繩子編製成小手鍊系在胳膊和腳踝上,祈求平安。據瞭解,這些小香囊、小手鍊要佩戴到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纔可以把它們摘下並丟入雨水中讓其沖走,這樣纔可以真正地祈求平安健康。其中,香囊內的填充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避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效果日趨精緻,併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話說端午節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糉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糉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糉子,都會在這個糉香的季節紛紛涌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爲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糉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