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議論文論據集錦

一、理想篇

學生議論文論據集錦

1、道理論據: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一個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徐特立

一個沒有理想,生活就會沒有重心,就缺少朝氣。爲自己建立一個正確的目標,朝向這個目標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會充實而有意義。——羅蘭

2、事實論據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略)

周總理爲中華崛起而讀書。新學期開始,瀋陽東關模範學校魏校長問同學們讀書是爲了什麼?於是有人回答說:“是爲了家父讀書。”有人回答說:“爲明禮而讀書。”也有人說:“爲光耀門楣而讀書。”當魏校長點名要周總理回答時,坐在後排的周總理站起來,莊重地回答:“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馬克思的理想。1835秋天,馬克思中學畢業,面臨着職業選擇。當時,在馬克思的同學中對選擇職業有種種考慮,許多人認爲有虛榮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馬克思覺得,一個青年應當選擇最能爲人類服務、最能實現人類幸福的職業,馬克思在他的畢業論文結尾寫道:“我們選擇職業所應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

二、立志篇

1、道理論據: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越有益。—高爾基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話百歲。——石玉昆

2、事實論據:

周處立志好學 魯迅異醫從文

許多科學家、發明家,都是從小立志(愛迪生、愛因斯坦、高斯)美國科學家愛迪生,29歲發明留聲機,33歲發明白熾電燈泡。德國物理學家愛因基坦,26歲提出狹義相對論,37歲提出廣義相對論。德國數學家高斯,17歲就提出最小二乘法,24歲出版《算術研究》,開創近代數論,32歲提出行星軌道的計算方法。

三、謙虛篇

1、道理論據: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當我們是大爲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泰戈爾

2、事實論據:

馬克思厭惡別人歌頌自己。有一次,馬克思的朋友庫格曼稱頌馬克思爲19世紀的智慧的思想家,《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是劃時代的著作,馬克思知道後很不滿意,給庫格曼的回信說:“過分的讚揚我的活動是十分令人厭惡的,一切總歸有個限度。”

竺可楨“我知道太少了。”竺可楨是我國現代氣象事業的奠基人。1974年1月23日,是他逝世前兩個星期的日了,這天,照例有少人來看望他,因他病情日重,竺夫人便把所有的親朋好友留在房外。猛然間,竺可楨聽到外孫女婿的聲音,便迫不及待地叫他進去。竺可偵的外孫子婿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而竺可楨深感自己缺乏“基本粒子”這門新學科的知識,併爲此着急而曾五次向晚輩求教。現在,他又抓信這個機會,要求“補課”了。竺老病重,聽覺受到嚴重損傷,帶上助聽器也聽不清外孫女婿的講話,只得要求把講的寫下來。竺夫人勸他休息,竺老緩慢地吃力地說:“不成,我知道得太少了。”當他聽完國外研究基本粒子的近況,以及楊振寧的《規範場》取得的新進展後,滿意地笑了。

四、勤奮篇

1、道理論據:

只有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是不必擔心不能成材的。——華羅庚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范曄

2、事實論據:

王羲之苦練成“書聖”刮目相看

頭懸梁錐刺股

自學成才的高爾基。高爾基小時候是在每天十幾小時繁重勞動和鞭打責罵下度過的。但即使過着這樣的生活,他也總是抓住每一分鐘空閒時間讀書。店老闆不許他讀書,他千方百計地弄到書,躲到閣樓上、儲藏室裏閱讀。夜晚借月光或自制的小燈盞照着讀書,沒有蠟燭,他就把老的燭盤上的蠟油收集起來,裝在一隻罐頭盒裏,再注入一些燈油,用棉線卷一根燈芯照着讀書。在麪包房當工人時,他用零碎的木棒在揉麪的臺子上架起一個臨時的書架,一面揉麪團,一面讀書。有一次,老闆走進去看他在讀書,想把書拿走扔到火裏去,高爾基抓住老闆的胳膊憤怒地叫喊:“你敢燒掉那本書!”吼退了老闆。監視、威嚇沒能阻止高爾基讀書,反而使他自學的信念更堅定了。

五、積累篇

1、道理論據:

積薄而厚,聚少而爲多。——《戰國策》

只有經過長時間完成其發燕尾服的艱苦工作,並長斯埋頭沉浸於其中的任務,方可望有所成就。——黑格爾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2、事實論據:

陶罐積累資料。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爲了積累詩作素材,準備了許多陶罐,並分門別類貼切着標籤,整齊地放在一個七層的架子上,他平時收集到了資料,按不同門類投到各自的陶罐中。

契訶夫的創作題材。有一天,幾個青年問俄國作家契訶夫:“怎樣才能獲得創作題材?”契訶夫順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記說:“這裏有100個題材。”這幾個文學青年看着這珍貴的日記本入了迷,日記中所記的每一個材料都生動、感人。有個青年說:“真想買幾個回去,這些材料太好了。”契訶夫笑着說:“題材是無法用金錢買到的,每個題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積累的結果。”

司馬遷遊學積累。徐霞克徒步跋涉實地考察。

六、勤學好問篇

1、道理論據:

爲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知,不思則不得也。——晁說之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會毫無用處。——富蘭克林

具有創造性獨立思維的人才可能有創造事業。——伯克

2、事實論據:

華羅庚一生好質疑。伽利略多思好問。

魯班發明鋸子。魯班生活在工匠之家,從小好學肯鑽,隨家裏人蔘加建築工程勞動,學會多種手藝。一次,他的手指被草拉破出血,他便研究起茅草,發現茅草邊上有許多鋒利的鋸齒。據此,他發明了鋸子。他還發明瞭曲尺、鑽子、鑿子、鏟子、機關鎖、機動的木馬車和雲梯等工具。兩千多年來,他直被木匠奉爲“祖師”。

七、惜時篇

1、道理論據: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最短,最平凡而又是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如果說時間是最寶貴的東西,那麼浪費時間就是最大的揮霍。——富蘭克林

時間可以獲得金錢,金錢卻買不到時間。——諺語

2、事實論據:

分秒必爭。蘇聯昆蟲專家柳比歇夫每天晚上要把一天的活動,包括休息、讀報、寫信、看戲、說話花去的時間,十分精確地記錄下來。一月做一次小結,一年做總結。1963年是他最滿意的一年,因爲他創造了2006小時的最高工作記錄。他出去散步,便背外語,遇到廢話連篇的會議,就演算習題,真是分秒必爭。

巴爾扎克惜時如金。巴爾扎克是位多產作家。他的時間一一秒也空過的。一次,巴爾扎克太累了,對一個朋友說:“我睡一會兒,你一小時後叫醒我。”一個小時過去了,朋友實在不忍心叫醒他,巴爾扎克醒來,發覺超過了一個小時,幾乎是暴跳如雷地對朋友說:“你爲什麼不叫醒我,耽誤了我多少時間啊!”

聞雞起舞。東晉祖逖與劉琨均爲同州主簿時,共同立下大志,決心在爲國家做出一番事業來。

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中夜聽到野外雞叫,將劉琨蹬醒說:“此非惡聲也。”直牀練習舞劍。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如果天下大亂,豪傑並起,我與您都應當離開中原到外邊幹一番事業了。”

八、助人爲樂篇

1、道理論據:

高潔的人喜歡施惠,而恥於受惠。——亞里斯多德

助人應及時,幫人應誠心。——諺語

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薩迪

2、事實論據:

韓信與施恩不圖報。

雷鋒的優秀品質。雷鋒生活上艱苦樸素,卻常用省下來的錢去幫助別人。戰友中誰家裏有困難,他就偷偷地把自己的錢寄去;戰友的衣服髒了、破了,他就悄悄地幫助洗淨、補好。業餘時間,他到學校當校外輔導員;逢年過節,他到火車站扶老攜幼,到候車室打掃衛生;出差外出,好事做一路。一次,有位婦女爲丟失火車票犯愁,他掏出自己的津貼買來票,還送她上車。有人說他是“傻子”。他卻說:“我是甘心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是需要這樣的‘傻子’的,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的。”

老人種蘋果。有位老大爺種了許多蘋果樹。有家問他:“你這種這麼多蘋果樹幹什麼呀?要等好久好久,這些樹才能結出蘋果來呢,恐怕你吃不着它們了。”老大爺說:“雖然我吃不着,可是別人吃得着呀,那時候他們會感謝我的。”

九、勇敢堅毅篇

1、道理論據:

遇事難易,而勇於敢爲——歐陽修

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不屈服。——居里夫人

古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2、事實論據:

勾踐臥薪嚐膽

奧斯特洛夫斯基用生命寫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十、友誼篇

1、道理論據: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論語》

成功可以招引朋友,挫敗可以考驗朋友。——賀拉斯

真摯的友誼猶如健康,不到失卻時,無法體味其珍貴。——培根

2、事實論據:

舉世無雙的密友——馬克思和恩格斯,管鮑之交

高山流水覓知音。春秋時期,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伯牙彈奏描寫高山的曲子,鍾子期便讚美道:“彈得好啊,高聳巍峨的泰山。”當伯牙轉而彈奏描寫流水的曲子,鍾子期又讚賞道:“彈得好啊,浩浩蕩蕩如流水。”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琴斷絃,從此再不也彈琴了,認爲世上再沒有知音了。

管寧割席。三國時,管寧和華歆本是少年時代的同學。兩人曾一起在菜園中鋤草,看到地上有一片黃金,管寧看也不看一眼,只管鋤草。華歆把黃金撿起來看了看,才指導它擲去。有一次兩人同坐一席讀書,門外有一們官員路過,身穿鮮明的官服,坐着車子,前呼後擁,好不氣派。管寧照常讀書,一點也不動心,華歆卻忍不住出去看熱鬧,心下羨慕不已。管寧看到這種情況,便把坐席割開,跟華歆各坐各的。並且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我不能跟你坐一起。”

十一、孝敬父母篇

1、道理論據: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肥哺之義。——諺語

長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難報三春暉。——楹聯

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俗語

2、事實論據:

孝道要看盡心。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是個有孝心的人。有一天他想到已去世的父母,感慨地說:“我真傷心,因太貧困了父母在世時,沒有好的東丁供養他們;父母去世時,喪禮辦得也簡單。”孔子勸解地說:“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你用大豆做食品,將白水當飲料,侍奉父母又親,雖說是清苦些,但能儘量讓他們高興快樂,就算盡到你的孝道了。”

母親永遠只有一個。恩格斯的父親去世時,留下一筆鉅額遺產。按照法律,長子恩格斯應該得到一筆遺產,但恩格斯的弟弟卻蠻橫地要恩格斯入棄繼承權。這時,恩格斯的母親正患重病,爲了不使母親因兄弟間的財產糾紛加劇病情,他毅然放棄了繼承權。一年之後,母親的身體逐漸康復,恩格斯纔將真相告訴母親。“世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使我讓您在晚年時因家庭糾紛而悲傷。我還會有成百上千個企業,但我永遠只有一個母親。”

十二、熱愛勞動篇

1、道理論據:

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李大釗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可待幸福長眠——達·芬奇

勞動最使一個人的道德高尚。——加裏寧

2、事實論據:

陸龜蒙種地。唐代陸龜蒙是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家住在松江甫裏,有田數百畝,房屋二三十間。他家的田苦於地勢低下,一下大雨就跟江水連成一片,因此收成不好。陸龜蒙經常親自拿帶着農具,到田裏築堤,排水,除草,忙個不停。有人譏笑他過於勞苦,他說:“堯舜治理天下曬黑了脊樑,大禹治水磨出了厚繭,他們都是聖人,尚且如此辛苦,我一個平民百姓,怎敢不勤勞呢?”

十三、節儉篇

1、道理論據: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談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朱德

2、事實論據:

曹操不愛奢華。曹操節儉,不愛奢華。他不準後宮的人穿錦繡衣服,也不準侍人的鞋子有兩種顏色。他使用的幃賬屏風,補了又補。用來取暖的茵蓐,也沒有飾過。攻城拔邑所繳獲的華美物品,他全部賞賜給有功之臣,尤其對功勳卓著的部下,重獎不惜千金。各地進獻來的物品,也都和羣臣一起享用。臨死前,他留下遺言:“收殮時仍用平時穿的衣服,不要以金玉珍寶陪葬。”

世界上最樸素的將軍——朱德

十四、健身強體篇

1、道理論據:

一個埋頭腦力勞動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種極其痛苦的事情。——列夫·托爾斯泰

人生的本質就是於運動,安諡寧靜就是死亡。——帕斯卡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體的人。——木村久一

2、事實論據:

朱德同志喜受爬山。

巴甫洛夫非常注意鍛鍊身體,他經常參加騎自行車、划船、做操、游泳、滑雪運動。60歲時他練吊球和鞍馬。70歲後,他練快步走,到80歲後,他練負重散步,長年的鍛鍊使的身體強壯,冬天從不覺得冷。

十五、愛國篇

1、道理論據:

忍看圖事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列寧

2、事實論據:

蘇軾牧羊,虎門銷煙

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年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得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裏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裏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着楊靖宇與敵人戰鬥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科學家歸國。40年代後期,錢學森、錢三強、華羅庚、李四光等一大批科學家在國外都有良好的生活、科研環境,但是,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時,他們放棄優越的條件,衝破重重阻撓,輾轉返回百廢待興的祖國,爲新中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十六、以民爲本篇

1、道理論據: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你停止生命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爲人民服務。

爲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

2、事實論據:

危難時不棄百姓。曹操南下,劉琮束後無策,劉備率領兵馬往江陵撤退,當時荊州百姓多旭附劉備,當撤至當陽時,百姓已達10餘萬人。裝載什物的車輛有幾千輛,一天只能趕幾十里路。有人勸劉備說:“我們應急行軍去保護江陵,現在人馬雖衆,戰士卻少,如果曹軍趕到,憑什麼去抵抗呢?不如拋棄百姓速行。”劉備回答說:“要想成大事業,必須得到人民的擁戴,現面百姓危難中歸附我,是希望我能保護他們,我怎麼能忍心拋棄呢?”

周總理心繫災區人民

江總書記來到抗洪搶險第一線。1998年8月13日,總書記來到湖北抗洪搶險第一線。上午10點,江總書記一下飛機,就直奔荊江大堤。當時,烈日當空,暑氣逼人,長江第五次洪峯正在通過沙市,水位達到44.83米,流量爲4.94萬立方米每秒,是入汛以來最大的`一次。江總書記來到重點險段觀音磯察看險情。下午,江總書記又隨着洪峯急速趕往洪湖。在中沙角險段大堤上,江總書記親切慰問抗洪的廣大軍民,勉勵他們再接再厲,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保護城市,奪取抗洪搶險的最後勝利。

十七、無私奉獻篇

1、道理論據:

只在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魯迅

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蕭楚女

我們願意做一個攀登科學高峯的“人梯”,讓年輕的一代踏着我們的肩膀上去。—華羅庚

2、事實論據:

孔繁森的遺物:一是僅有的8.6元錢,二是他去世前4天寫的關於發展阿里經濟的幾條建議。

“抗洪英雄”高建成。

無私奉獻永不變。1998年8月21日,全國勞動模範張霓向南京市慈善總會捐贈了10000元。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這1這萬元,是全國商界首家勞模公司——張霓實業有限公司的第一筆業務收入,也是一傢俬營企業爲了得到她的“首堂授課權”的開價。在此之前,張霓已先後三次向市慈善總會、全國慈善總會和市抗洪指揮部捐款共1400元。張霓要告訴大家:“勞模無私奉獻的本質永遠不會變。”

十八、實踐篇

1、道理論據:

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林鴻

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隊灘。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峯採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華羅庚

人類用認識的活動去了解事物,實踐的活動改變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後者去創造宇宙。——克羅齊

2、事實論據:

做科研的有心人。竺可楨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可他上下班從不坐配備的小汽車,而是堅持步行一段再乘公共汽車。這樣既鍛鍊了身體,更主要的是可堅持觀察物候變化,爲科研收集第一手資料。他每天都這樣觀察、記錄,把天氣變化、風力級別、氣溫升降等都記載下來,一生寫了40多本這樣的日記。臨終前一天,他還記了這天的氣象情況。

從木匠到畫家。齊白石出身於貧苦農家,12歲就爲生計所迫而學木匠謀生。但他自小就酷愛繪畫,七八歲時就開始練習,天天抽空臨摹或寫生。爲了達到形神兼備的境界,他時常在野外悉心觀察各種動植物的形態和習性,晚上躺下被窩裏還在用手指畫草稿,經過數十年這樣刻苦的實踐磨練,他終於成爲一代宗師。1957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他“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的榮譽稱號。

實踐出真知。五代末,著名建築工匠喻皓曾用8年時間,在開封設計建造了開寶寺塔。此塔8角13層,高36丈,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傑作。開封地處中原地帶,多西北風,他設計時特地讓塔身略向西北傾斜,預計在風力的作用下,100年後塔身可以筆直,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喻皓的預見。

十九、創新篇

1、道理論據: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皆是創造之人。——陶知行

不去探索更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別人的腳印走路,也總會落後別人一步,要趕過前人,非有獨創精神不可。——華羅庚

科學需要幻想,發明貴在創新。——愛迪生

2、事實論據:

商鞅、王安石變法,愛迪生髮現和改進燈絲

推銷商。有人到澳洲一個土著部落去推銷鞋子,看到那裏的人都赤着腳。一個失望地回去報告說:那裏沒有鞋市場,因爲人們不穿鞋子。別一個很高興地報告說:那裏有很大的潛在市場,因爲還沒人在那兒經營過鞋業。

二十、機遇篇

1、道理論據:

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范曄

喜於在做一件事的開端識別時機,這是一種極難得的智慧。——培根

生命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機會不會出現兩次,必須當機立斷,不然就永遠別要。——羅曼·羅蘭

2、事實論據:

蘋果爲什麼落地——牛頓

孟浩然錯失良機。孟浩然四十多歲時纔到京師遊歷,他曾在太學作詩,滿座賓客都感慨佩服,無人能及。一次,大詩人王維邀請他到內署,忽報唐玄宗到了。這是一個很好的顯示自己才華的時機,但孟浩然卻驚慌地躲到牀底下。王維實話實說,玄宗大喜道:“我聽說過這個人,但從來沒見過,他爲什麼要害怕得躲起來呢?”下令叫孟浩然出見。這原本是能讓他平步青雲的大好時機,但他又沒好好把握,當皇帝問他的詩時,他朗誦的又是怨天尤人之詩,到了“不才明放棄”一句,唐玄宗很不高興地說:“你自己不想做官,我何嘗拋棄過你,爲什麼要誣衊我呢?”於是孟浩然被放還,一生未受重用。

凡爾納誤撞大仲馬。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說作家儒勒·凡爾納18歲時,在巴黎學習法律。有一天,他參加一個上流人士的晚會。當他從樓上向下走時,童心未泯的凡爾納像孩子一樣從樓梯扶手向下滑,結果撞在一個胖胖的紳士的人身上。此人正是著名的作家大仲馬。從此,兩人相識了,大仲馬的影響下,凡爾納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最終被譽爲法國“科學幻想之父。”

二十一、逆境成才篇

1、道理論據:

逆境是檢驗強者和弱者的試金石,也是造就英雄豪傑的先決條件。——箴言

逆境也有它的好處,就像醜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頭上卻頂着一顆珍貴的寶石。——沙士比亞

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

2、事實論據: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與命運抗爭的張海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司馬遷寫《史記》,公元前110年,漢朝的史官司馬談在臨終時交代自己的兒子司馬遷:做史官時,不要忘記自己所要寫的史書。司馬遷哭着答應了父親的請求。這就是要寫作《史記》。可是,在他着手寫《史記》不久,就被牽連進了李陵案件。因爲李陵與匈奴打仗,戰敗後投降了匈奴,漢武帝大爲生氣,司馬遷爲安慰漢武帝,就說李陵可能是假設降,漢武帝認爲李是替李陵說情,就把他設進監獄,並施以嚴酷的刑罰——腐刑。遭些打擊,他曾萌發出自殺的念頭,但他想到父親的遺願,他含垢忍辱,歷經20年,終於完成了《史記》。

二十二、批評篇

1、道理論據:

以銅爲鑑,可正衣冠,以古爲鑑,可知興替,以人爲鑑,可明得失。——唐太宗

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自己的能力。——歌德

千萬別討厭批評,它是你忠實的門警,假如把它一腳踢開,你的一切將會被錯誤偷盡。——格言

2、事實論據:

齊恆公不聽忠言。周處改過自新。

希臘的進諫日。在希臘,狂歡節的最後一天稱爲進諫日。百姓可以向政府官員進忠告、獻計謀,或者訴說自己的困苦、不幸和要求。羣衆在廣場上以表演節目的行式進諫,政府官員們端坐在看臺上或者街道一兩邊,邊看邊記錄。

二十三、珍愛人才篇

1、道理論據: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隋書》

一定要在黨內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天才免不了有障礙,因爲障礙會創造人才。——羅曼·羅蘭

2、事實論據:

慧眼識人才——王兆國

用人傑得天下。劉邦曾對大臣們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證前方的供應,我比不上蕭何;指揮百萬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雙比不上韓信。但是我能夠任用這些傑出的人才,這就是能夠統一天下的原因。項羽雖然一個范增,卻不能重用他,因而被打敗。對他的番話,大臣們無不心悅誠服。

美搶購俄科學家。前蘇聯解體後,美國瘋狂地在俄羅斯購買廉價的科技人才和成果。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是第一個收益者。自1992年起,該公司已與俄科學家做成了三筆大交易。第一筆生意是與俄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達成的,它獲得了對俄羅斯光纖研究成果和200名俄科學家的使用權。俄科學家每年從該公司領取的報酬只是720美元,對飽受通貨膨脹之苦的俄羅斯人來說,這錢算處上一筆不小的數目。但它根本無法與美國科學家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相比。

二十四、遵守公德篇

1、道理論據: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國尚禮則昌,家尚禮則大,身有禮則修,心有禮則心泰。——顏元

一個人的美德決不能從他特別的努力來測度,而要從他每天的行爲來測度的。—帕斯卡

2、事實論據:

徐虎愛崗敬業。由於種種原因,管道堵塞、污水餐溢是直是困擾我國城市居民的一大難題,如果在下班後或是節假日管道出了毛病,也只有乾着急。可是在上海市管道工人徐虎負責的區段,人們則免去了這份煩惱。不管是下了班,還是節假日,也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只要知道有人家管道出了問題,他就隨時上門維修,爲了方便羣衆,他掛出徐虎信箱,每天都要打開看看有沒有反映問題的紙條。後來,他又在節假日主動上門巡查,以便解決問題更及時。徐虎出名以後,參加的會議多了,但是他爲羣衆服務、敬崗愛業的精神沒變。一回來,他首先是去開信箱,一旦發現問題,帶上工具就出發。

女司機拾金不昧

一天上午,錫山市電子出租車有限公司賀駛員夏國琴,發現汽車後座上有一隻黃色提包,打開地看,裏面裝着十幾沓厚厚的人民幣!再就是兩本雜誌,沒有任何失主的線索。夏國琴在公司經理的陪同下,驅車來到乘客下車的地方尋找失主,在無錫暢通摩托車修配廠門口,正巧碰到了因丟失鉅款而心急如焚的石家莊客人。當他從夏國琴的手中接過14萬元鉅款時,激動得熱淚盈眶,忙拿出一沓錢表示感謝,被夏國琴婉言謝絕。據公司領導介紹,夏國琴接曾拾到乘客遺失在車的現金數千元及一部手機,均如數歸還給了失主。

見死不救也要追究。埃及法律對見死不救行爲有很嚴厲的處罰規定:對有能力而拒絕向危難者提供幫助的人,處以一年監禁和最少1000埃磅的罰款;對有某項專業技術的人,如果需要利用他們的專長援救危難者,而他們卻有意避開,要加倍懲罰;對自己不幫助別人,而在得到政府機關的命令後仍然不執行者,判與罪犯同罪。

二十五、交際篇

1、道理論據: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爲君開。——杜甫

生活裏最重要的是禮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學知都重要。——赫爾岑

你能否對你的朋友守信不諭,永遠做一個無愧於他的人,這就是你的靈魂,性格,心理以至於道德的最考考驗。——馬克思

2、事實論據:

日本的禮貌訓練學校。日本興辦了一種新的學校——禮貌訓練學校。許多公司把他們的新僱員,尤其是年輕的女職員派到這裏來受訓,學習如何對不同的採用不同的的敬語,如何接受名片,如何保持優雅物坐姿,如何禮貌以歡送客人等。他們聘請擔任這些課程的教師是日本航空公司退役的空中小姐。

吳起言必信。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吳起,爲人極守信用。有一天,他遇見老朋友,約請他到家裏吃飯,並說:“我等你一起吃。”結果,一直到晚上朋友也沒有來,吳起就一直餓着肚子等着。第二天,他派人把朋友請了來,才和他一起吃了飯。吳起守信到這種程度,這大概就是他能統率好千軍萬馬的原因。

微笑和妙語化解發矛盾。公共汽車上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司機驟然剎車,一位男青年立足不穩,身體前傾擁靠到一位妙齡少女身上。儘管男青年微笑着表示歉意,姑娘還是杏眼圓睜,怒氣氣沖沖地斥責他:“德性能”眼看一場爭吵就要發生,全車人都盯着他倆。誰知男青年並不動氣,仍微笑着答道:“不是德性,是慣性。”乘客們爆發出一陣笑聲,連姑娘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二十六、尊重科學篇

1、道理論據:

應當熱愛科學,因爲人類沒有什麼力量比科學更強大,更所向無敵了。——高爾基

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爲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係來思考和觀察事物。——愛因斯坦

人類的整個發展直接取決於科學的發展,誰阻礙了科學的發展,誰就阻礙了人類的發展。——費殺特

2、事實論據:

一條線值1萬美元。20世紀初,美國福特公司的一臺電視出了故障,可怎麼也找不到毛病在哪兒。只好請來了當時僑居美國的德國著名機電專家斯坦門茨。他仔細檢查以後,用粉筆在電機外殼的某外劃一道線,對公司經理說:“打開電機,把做記號的線匝減少16匝。”人們照辦後,毛病果然解決了。經理問他酬金,斯坦門茨索價一萬美元,不少人議論紛紛,斯坦門茨開列清單:畫一條線值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值9999美元。福特公司不但照價付酬,還重金聘用了斯坦門茨。

科學家的價值

美國一位將軍是這樣評價著名的德國原子物理學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這樣的科學家,足以比得上德國十個師的軍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是微生物的奠基人,赫胥黎對他的發現的評價是:“足以抵償德國50億法朗的戰爭賠償,”當時普魯士向法國索取如此鉅額的戰爭賠償,目的是打擊法國的經濟地位,使期一蹶不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法國一年內就付清了賠款,因爲巴斯德的研究成果給法國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

二十七、拼搏篇

1、道理論據:

什麼是路?就是從設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魯迅

想要做人生競技場上留下的人,只有不怕創傷去搏鬥。——芥川龍之介

經過的道路是艱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無論如何,那是一條美好的道路。在那條路上,一步一個血跡,也是值得的。——羅曼·羅蘭

2、事實論據:

牛頓和實驗室。牛頓致力於光學、力學和化學的研究,經過長期的努力,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對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極其偉大的貢獻。當人們問他是怎麼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他簡單地回答說:“我一直在想、想、想……”牛頓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裏渡過的,有時成月地呆在實驗室裏,不分晝夜地苦幹。餓了,啃點麪包,實在勞累了,就打個盹,直到在實驗室裏得出明確的結果,他才肯從實驗室走出來,稍事休息。

爲祖國強盛而拼搏。壓力感、緊迫感,都是主人翁責任感的體現。爲了祖國的崛起,許多志士仁人在努力拼搏。陳景潤11點睡,凌晨3點起牀;患甲狀腺癌的東陳 研究斷裂力學,用五六年時間,走完了外國同行20年走的路程;礦山鐵漢侯佔友“活一分鐘,就要大幹60秒”,一年上450個班;數學家谷超豪在一次政協會議空隙時間,完成了一篇關於偏微分方程研究的新論文的初稿;農民科學家吳吉昌爲解決棉花脫蕾落桃的問題,檐下、牆頭、窗前、樹上,到處掛着棉株,日夜在棉田觀察研究,連吃飯也端着碗蹲在田頭……

二十八、誠實篇

1、道理論據:

以誠人者,人亦以誠而應;以術馭人者,人亦術而待。——程頤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是對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過於真實,誠意和廉潔。—富蘭克林

自以爲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智慧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爲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的和歷史的考驗。

海瑞爲人民請命。明朝的海瑞是爲民請命的著名人物。他部冒殺頭之險,上書皇帝,指斥皇帝不理政事、放縱貪官污吏。他上書前準備好後事,買了棺材,他誠實的一生因興利除利弊而遭打擊、坐牢、罷官,但從未屈服。他寫過《嚴師教戒》一文,闡述處世做人的看法,他一生也是這樣實踐的,並受到後代的稱頌。

彭德懷敢說真話。老一輩革命家彭德懷爲人剛正耿直,忠心耿耿。1959年,他因反對“大躍進”的盲目冒進而遭到錯誤的批判。在蒙受不白之冤時,他仍堅持說真話。一次,他指着茄子秧對侄女說:“茄子不開虛花,小孩子不說假話。我這個老頭子就像小孩子一樣不說假話。”樸素的語言,誠實的心,令人仰慕。

二十九、寬容篇

1、道理論據:

海納豐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處世讓一步爲高,退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已的根基。——洪應明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寬容,懦夫決不會寬容,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2、事實論據:

管鮑之交,將相和

寇準的氣量。北宋名相寇準因賞識丁謂,推薦他參知政事(副相),丁謂非常感激寇準,對他很尊敬,他們常在書中省(宰相議事之處)吃飯。一次寇準飲湯,不慎將湯羹濺落在鬍鬚上,丁謂馬上起身,將寇準鬍鬚上的湯徐徐拂去。寇準笑着說:“參政乃爲長官拂鬚耶!”丁謂在衆同僚面前感到很難堪,自此懷恨在心,屢次加害寇準,使寇準一再貶官,直貶至嶺南荒僻之地,後來丁謂也遭貶斥嶺南,寇準家人意欲加以報復,但寇準卻有容人之量,反派人送禮物去慰問丁謂。可見言語不可不慎,氣量不可不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