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與不敢議論文

敢,說輕鬆點,就是嘗試着,嘗試過。那,敢與不敢有什麼關係呢?下面給大家分享敢與不敢的議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敢與不敢議論文

敢與不敢的議論文1

勇敢,是一個優良的個人品質,是助人走向成功的基石。但是如果一個人敢於去做任何事,盲目地順從自己的所有意願或他人的任何請求,勇敢就會變成莽撞,原本的基石也會變成絆腳石。對於他人的請求,我們應該盡全力幫助,同時也要認清哪些請求是我們不能做的。

首先,要考慮此事有沒有危險。生命只有一次,誰都不值得爲了彰顯自己的“勇敢”冒着生命危險去做任何事。有危險性的事情,絕對不能有一點點僥倖心理,要堅決的拒絕。比如瘋狂的“勇敢遊戲”:在鐵軌上逗留,火車呼嘯而來前跳離鐵軌,誰最後一個跳離誰就最“勇敢”,這實際上是一種拿生命當兒戲的行爲。

那麼十分安全的事,它又是否正確呢?觸碰法律底線、道德底線的事情也是不可以做的。小學考試時,我的好朋友向我遞小紙條,請我把答案寫在上面。我知道考場的規則是禁止傳紙條的,但我又怕他考後“宣揚”我“膽小”、“不講義氣”等等此類的話,一時間有些猶豫。再一想,作弊是錯誤的行爲,並不是勇敢與否的問題。最終我沒有傳答案。考後他也沒有像我最初所設想的那樣,而是向我表示理解。我們依然是好朋友。

最後,我們做事還需量力而行。爲了逞強而接受了自己無法勝任的任務的話,既會耽誤別人的事情,又會使別人覺得自己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當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們要多多幫助別人,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我認爲敢於向那些危險的、違法違規的、力不能及的事情說“不”,並不是怯懦的表現,而是一種理智的勇敢。

敢與不敢的議論文2

一提到“勇敢”這個詞,人們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會浮現出:士兵們在戰鼓的鼓舞下,騎着戰馬奮勇殺敵這一類的場景。

一提到“不敢”這個詞,人們往往想到的卻是:戰鼓一打響,士兵們紛紛丟盔棄甲,害怕地連腿都因爲不停地顫抖而站不穩這一類場景。

爲什麼差了一個字造成的效果會截然不同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人們已經下意識地認爲勇敢是好的表現,而“不敢”則不然。但真的是這樣嗎?

先來說說“勇敢”吧,大家都知道用勇敢來形容李逵可謂是恰到好處。但就是因爲他太勇敢了,人們就賦予了一個新名詞給他——“魯莽”。而他的好兄弟宋江,在知道自己被下了毒酒離死不遠之時,害怕李逵在自己死後過於魯莽,爲了給自己報仇而領兵發動起義,於是便給李逵的酒中也下了毒藥。可憐的.李逵就因爲自己的魯莽而迎來了自己的死亡。因此,有勇氣是一件好事,但要是太過於勇敢造成的後果可能是自己無法承擔的。

再來看看“不敢”。想必不少人都對“臥薪嚐膽”的故事有所耳聞。越王給吳王做了三年的牛馬,不敢反抗。等到期滿回國後立刻開始強化國力,每天枕着兵器睡覺,把苦膽掛在自己的牀邊用來警醒自己不要忘記那三年所受的屈辱。最後,越國大破吳國,旗開得勝。因此,不是什麼時候都要勇敢,如若當時越王不接受投降硬要與吳國拼個你死我活,也就不會有今天“臥薪嚐膽”的故事了。總而言之,真正的不敢不只是不作爲,而是戰術上的一種屈服,等到時機成熟再力挽狂瀾。

俗話說的好:大丈夫,能屈能伸。“敢”與“不敢”兩者的關係就好比是給一個氣球打氣和放氣。如果一味只知道打氣,這個氣球到最後一定要爆炸;如果一味只知道放氣,到頭來這個氣球也都是乾癟的。

由此看來,一個人應當在合適的場合“敢”,在合適的時機“不敢”。而不能只光理解其表層含義而妄下定論對另一者進行否定。

敢與不敢的議論文3

生活中我們會面臨許多抉擇,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事兒會有不同的做法。比如,當前方遇到一條水溝時,有人選擇直接跨過去,有人選擇從邊上繞過去。也可以說,當我們遇到相同的問題和困難時,可分爲“敢”與“不敢”兩種方式。在我身邊就曾發生過這種事情。

有一天,我正走在大街上,突然看見一個騎着自行車的老爺爺摔倒了。這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跑過去把這位老爺爺扶起來。可正當我要過去扶老爺爺的時候,只見他身旁有許多人都繞着他走,彷彿遇到了瘟疫一般。一位50多歲的大媽看到我想過去,對我說:“你要是扶他起來,他訛你怎麼辦?”

說到這裏,我頓時想到了那些“碰瓷”的人,他們故意摔倒,吸引好心人來幫他,當有人過來扶他時,他卻說是幫他的人把自己撞倒的,裝作很疼的樣子,讓扶他的人給錢。我最痛恨這樣狼心狗肺的人了。想到這裏,我懸在空中的手漸漸收回,這時“不知所措”這個詞用在我身上應該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可雖想離開,我的手臂卻又感到十分麻木,心想,人家這麼大年紀了也不容易,萬一是又摔倒了呢,我想着想着又想到了我爺爺,如果有一天他也摔倒了,我是否也會這樣猶豫不決。此時,我的腦海裏迴盪着兩個聲音:一個是“扶”,一個是“不扶”。

正當我還在考慮這個問題時,只聽見身後傳來老爺爺“哎喲、哎喲”的聲音。我心中的善意立即讓我放下了這一切,我毫不猶豫地衝了上去,向老爺爺伸出了援助之手,把他從地上扶了起來。老爺爺萬分感激,急忙對我說:“謝謝啊,謝謝啊,小夥子!”這位老人臉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彷彿是我給了他救命之恩似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思考這個問題,萬一這位老人真是“碰瓷”的呢,只是看我是個小孩兒纔沒有要錢呢。不管怎樣,生活中總會出現兩種抉擇,一個是“敢”,一個是“不敢”,這兩種選擇從客觀的角度來說不分對錯,“敢”與“不敢”不僅考驗我們的勇氣和擔當,也考驗我們對困難挑戰的理性判斷,“敢”並不是不加思考、任意蠻幹,“不敢”也並不意味膽小怕事、退縮不前。但既然做了,就要敢做敢當。

敢與不敢的議論文4

敢,往往意味着勇敢向前,不敢意味着怯懦退縮,可真正的明智,並非一味的“敢”,而是要敢於不敢,有時不敢纔是真正正確的選擇。

我不禁回想起了我十二歲時的一段經歷,那本是一個普通的上學日,可我卻又在關掉鬧鐘後昏昏睡去,待我再睜開眼已過去二十分鐘有餘了。我也被從迷迷糊糊的“半醒狀態”驚得十分清醒,急忙草草收拾後奔出家門。心想;完了,遲到是難以避免的了。偶然地一轉頭,卻讓我看見了“共患難”的“兄弟”——一名常常踩點到校的同班同學。

我急忙向前跑,企圖追上他,可他卻突然停住了,嫺熟地撿起一塊紅磚,猛地砸向路邊的一輛共享單車,那車鎖咔地一聲開了,還伴着滴——滴——的報警聲。那時我已經跑到了他跟前,他看着我吃驚的樣子說:“咋了?自己砸一輛騎着走肯定不遲到。”

“可是……”我愣住了,心中撥起了算盤:騎車過去固然快,可這種共享單車開鎖方法未免……一句“嘿”打斷了我的思緒,他已經趁我遲疑的當跨上單車問:“走不走?嗯?”我沒回答“諒你也沒這膽,真沒出息。”說完便諷刺着走了。

我搖了搖頭,只得又拖着自己的雙腳,自己走到學校

我到校了,他已經坐在座位上和其他同學一樣讀書,我忐忑的從後門溜進教室,鑽到了我的座位上,老師在早讀後就把我“約談”,而他卻用那“挽救方法”逃過一劫,我並不羨慕他我知道他的“挽救”只不過躲過了老師的批評,卻不會永遠瞞下去。

我們本應爲我們的錯誤買單,用一個錯誤來彌補另一個錯誤,怎會得出正確的結果?反之,在被拆穿只是,定釀出大錯。敢於不敢用那種錯誤的方法,敢於面對,方得更有所償。

敢與不敢的議論文5

子路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有一天,子路和孔子討論誰更適合帶兵打仗。子路覺得自己既然這麼勇敢,大家都是知道的,肯定自己最適合帶兵打仗,但馬上遭到了老師的否定。孔子道出了自己的觀點,雖然子路確實很勇敢,但是子路又有點兒魯莽,容易掉進敵人的陷阱,一個優秀的將領,除了作戰英勇,更應該知道仗要打到什麼程度,要避免傷亡,更要冷靜分析,不能因爲魯莽而進入敵人的圈套。

所以,勇敢不意味着魯莽行事。戰國時期,趙國和秦國之間發生過“完璧歸趙”的故事。趙王得到了價值連城的和氏璧,秦王聽到這個消息,便說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趙王知道秦國詐他,但又怕秦國進攻趙國,趙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一個叫藺相如的門客自薦去了秦國。到了秦國,秦王想把玉騙過來,藺相如就抱着玉石要撞柱子,結果玉沒撞碎,但秦王卻嚇得不輕。最後,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安全返回了趙國。藺相如行事就十分勇敢,但他又絕不魯莽,正是因爲他智勇雙全,才保全了和氏璧,也保全了趙國。

“不敢”也不是膽小怕事,而是遇到困難不退縮,但是要懂得避讓,不正面交鋒,利用其它的方法戰勝困難,取得勝利,就像三國時期的蜀國軍師諸葛亮。他和魏國的軍師司馬懿是死對頭,在一次蜀國和魏國的交鋒中,諸葛亮敗了一個回合,諸葛亮料定司馬懿會來,就大開城門,留幾個人掃地,自己帶着兩個拿扇子的童子在城樓上氣定神閒地坐着,等待司馬懿的到來。不出諸葛亮所料,沒一會兒,司馬懿就帶着軍隊追上來了。但是,司馬懿看到這樣一幅景象也是大吃一驚,覺得肯定有埋伏,便命令軍隊趕緊撤退。這就是諸葛亮的“不敢”,如果他勇敢一點,衝出去繼續與曹軍交戰,後果不堪設想,他正是利用司馬懿多疑的特點,贏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其實這些事例都和子路帶兵打仗是一個道理,學習也一樣,遇到難題敢於挑戰,但是要適當放手,實在不會做的就先過,先完成必要的任務,然後再想方法或者向別人請教,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