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時尚議論文

品味時尚議論文_篇一

品味時尚議論文

當我們將剪了無數個洞的牛仔褲,放進衣櫃底時,這種往日的時尚已經過時了;當我們把80年代的老歌拿出回放時,這種往日的時尚已成經典。

同是時尚,爲何就有如此大地差別?關鍵是一種時尚經歷了衆口品味後,還剩什麼。所以——

時尚需要我們去接近。沒有實踐沒有發言權。同理,也只有當我們親身感受體驗時尚,才能摸清此時尚的脾氣。邊騎車邊塞個耳機大聲放着音樂,外表看上去特青春,但身邊的危險也漸漸逼近;阿迪的服裝、耐克的品牌,那個顯眼的標誌就是年青人的資本。而身後的父母卻在含辛茹苦地早出晚歸。如果身邊太多的時尚現象我們不去接近、去認識,或許自己也會擠入追求“時尚”的大軍中。

時尚需要我們去感悟。畢竟時尚是青春的代名詞,追逐潮流成了我們80後、90後的法寶。也不能否認,有些時尚也有着明顯的多利少害性。《百家講壇》是一個近幾年纔開辦的央視欄目,而請去開講座的名師也是大學、中學校園的佼佼者。他們生動形象、睿智而又耐人尋味的講課,不僅滿足了全社會感受大學教育的機會,也將各方面文化知識大衆化普及,而這些教授也成爲了衆多觀衆追捧的“明星老師”。人們從他們身上學習其餘娛樂明星少有的文化修養和待人處事,而一些學生也開始重新規劃人生,非某某名牌大學不上,因爲那個大學裏有他的偶像。我也是此時尚的追星族,感悟此種時尚,讓我又多了份信心與希望,何樂而不爲?

時尚需要我們去沉澱。大千世界對我們這些人生閱歷空缺的中學生來說,身邊充盈着各種誘惑,難免盲從去跟風、去追求個性自我。將所有的時尚一概接受,將自己攪得和污水一樣渾濁不堪。其實時尚本身沒有好壞,需要看哪些適合我們成長,靜下心來耐心思考,學會將有用的吸收,沒用的毅然決然地排斥沉澱下來。當我們通過一系列的過濾、洗滌後,我們便從純淨水變成了礦物質活性水!有益時尚讓我們更有內涵。

接近、感悟、沉澱……時尚這東西也給我們品味完全了。別人的時尚未必是我們適合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品味時尚,讓我們成爲礦物質活性水!

品味時尚議論文_篇二

我並不是個迂腐至極的“老夫子”“老古董”。我也喜歡時尚,與“時代共同至尚”,但我卻難以捨棄那些爲時間過濾後的時尚———經典文化。

十里洋場,燈紅酒綠,風流韻致……隱約在這大上海風月中的還有曼妙的身姿,彷彿能看見那一個個身穿旗袍的花容月貌。這就是張愛玲一生鍾愛的旗袍,那個舊上海時代的風尚。將滿人的服飾加以剪裁,依着女人的身材,貼合每一寸肌膚,那似乎已不是一件衣裳而是一支勾勒出女人婀娜身形的畫筆。這樣“露骨”的服裝在那個講求“禮義廉恥”“三從四德”的時代,卻有些膽大包天,然而當它成爲一種時尚,受人青睞和追捧,進而迅速蔓延時,一切禮教似乎都不管用了。

如今,很少有人穿旗袍了,想要感受那種女性的嫵媚和嬌柔也只能通過那些老舊圖片和電視劇大飽眼福,現代人有當代的“時尚”如:迷你裙、低胸衣、補丁褲……那些漂洋過海,歷經長途跋涉而至的歐美時尚和順風吹來的“韓流”。

我並不是一味否定這些時尚,它們固有其存在的道理,然而它們又能存在多久,它們只是大海吹拂的波浪一浪接一浪,然後幻作泡影淡出歷史舞臺。

我在尋找像旗袍這樣經典的時尚,它能長久地存在,從未被人遺棄,那些沉睡的經典似乎在等待,當一個個奇思妙想和創新的箭射中它們,它們定會再次颳起經典的時尚之風。這樣的時尚總值得人去品味,猶如一杯經典的咖啡:香醇,美味,令人回味無窮……

在重金屬充溢的時代,誰還會爲一把二胡嘆息,爲一首二胡曲而掬一把廉價的眼淚呢?人們一窩蜂地追求潮流、流行文化,而視古典文化傳統如草芥。其實,我們都深陷追求時尚的“迷網”中而不懂得品味時尚。

還記得一首《二泉映月》曾經打動多少人的心,浸潤多少人的眼……六朝金粉,王謝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聲色犬馬,那不是二胡弦上開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塘有太多的綺麗繁華,那不是二胡弦上奏的音韻。二胡是屬於平凡人開心時的工具,潦倒時的支撐。

就這樣一種沉澱下來的經典時尚,屬於普通人的時尚,爲什麼時至今日,它會如此蒼涼。

在文化交流頻繁的今天,我們似乎更需要靜下心來品味“時尚”,爲傳統文化尋一片天空。

品味時尚議論文_篇三

那是一個繁華到極致的街口,以轉角的軸爲中線,有兩家店。一家是國際聞名的服裝品牌在此城的旗艦店。旗艦店旁邊轉角過去,有一個小鋪坊長年埋藏在黑暗的角落,小小的木質門扉,還沒有旁邊旗艦店四分之一大的店鋪。一位帶着鑲邊眼鏡的老人始終坐在離店門最遠的那個角落的臺子邊,專心地給一兩件剪裁精緻的旗袍刺繡的花瓣上鑲邊。店鋪的側牆上,掛着一個久年未擦、覆着灰塵的銅牌。

無人問津這家小刺繡店,儘管她裏面蘊藏着無數精美的手工藝品,人們往往目不斜視地走進隔壁的旗艦店,精心挑選,滿載而歸。全城的人都將穿着這個品牌的衣服作爲時尚,男男女女,誰要是有能力進這家店購物就是一種能力。這種攀比,儼然成爲市民的一種時尚。

每日清晨旗艦店的清潔工“嘩啦——”一聲將水全部向那刺繡店的門口沖刷而去,髒兮兮的水流了一地。然後是汽車尖銳的剎車聲,旗艦店的總銷售經理神情孤傲地衝店門口恭候的助理冷漠地微微致意,自動玻璃門將一切繁華又隔絕在店門裏頭。工商局不止一次來訪並暗示刺繡店的老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這裏將被能付起更高地租、帶動更多客流量的另一家國際品牌旗艦店所取代。

終於有那麼一天,規劃局請了馳名外省的一位美學專家過來勘察這條商業街的發展前景。美學專家的眉頭一直鎖着,慢慢踱過一家又一家規模宏大的商鋪,又踱過一扇又一扇錚亮的櫥窗,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一行人走到轉角處的店鋪,美學專家的臉色放光了許多。周圍的人立馬會意,有一西裝革履、油頭粉面者上前恭維地笑道:“先生果然好眼光,這轉角的國際旗艦店就是拉動本城高端客戶消費的頭號品牌,這裏地段繁華,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大家立馬要擁護着專家進店。專家的神色很嚴肅,只是略略點了點頭,邁開腳步不顧旁人失望的目光接着向前走。

走過刺繡店的門口,除了專家,所有人無視這家店繼續向前走。但是專家這一核心人物的腳步倏地停下了。他凝視着不大的店門和裏面昏暗的擺設,駐足良久,邁進了店門。老人正在專注地給一件精美卻無人知曉的旗袍滾邊,此時沉穩地慢慢擡起頭,露初那張滿是皺褶的、帶着鑲邊眼鏡的臉。沒等大家明白過來怎麼回事,下一秒,專家的手和老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專家嚴肅的神色裏竟似閃着一絲淚光。

“老師!”一聲深沉的呼喊,驚醒了所有人。原來專家嘴裏幾年來談到的那位神龍不見首的恩師,就是這位常年無人知曉的店鋪的主人!據專家幾番提及往事時說,當年他只是空有稟賦的研究生,是這家店鋪那精挑細選的上好蘇州絲綢,精湛的滾邊技術,細膩的刺繡圖案,使他從中悟到了美學的精髓,最終有了當今的成就。這番回來,也是特地來重新尋找當日的恩師。

第二天報紙的頭版頭條,這幅畫面連帶小小的刺繡店驚動全城,標題是“人們該如何品味真正的時尚?”

半年之後,這裏變爲了時尚步行街,周圍仍舊是琳琅商鋪,只是轉角最繁華處被古色古香、窗明几淨的一整家刺繡店所佔有,赫然是這裏的時尚地標。

人們終於將目光投向這家規模宏大的刺繡店,並逐漸發覺它貌不驚人的沉澱着的時尚。太多的人走進了這家店,有錢人在這裏購買絲綢手帕、布藝鞋;高端的客戶紛紛訂單,高層party上掀起旗袍風。大街上拎着刺繡店特有的木製小包成爲最新的時尚。

那銅牌仍舊掛在側牆上,被擦得錚亮。那上面赫然寫着“蘇州薛家第xx代刺繡真傳”,其刺繡工藝作爲文化遺產被得到保護。不知道那家不甘心地被迫遷址的旗艦店的經理,可曾明白這店爲何代替了她的旗艦店,成爲永恆的時尚爲人們所品味、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