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6篇

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特別是其中的記敘文,更是常見,記敘文的六要素是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原因、結果等。那要怎麼寫好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6篇

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1

上課鈴一響,毛老師就捧着一大堆器材走進教室,大夥兒看到老師手裏的東西,有的興奮,有的疑惑……老師要幹啥呀?

老師走上講臺,拿出一個小銅球和一個小鐵環。小銅球整體來看像個小魚竿,金屬柄上有一個藍色橡膠套,柄頭有一個細鐵鏈,它的末端吊着一個“小胖子”。鐵環也有一個手柄,環直徑大約3釐米,像一個吹泡泡的工具。

老師拿起它們,對準以後一連穿梭四五次,都輕鬆自如。

老師又拿出酒精燈,打開了它,只見紫藍色內焰外有着橙黃色外焰,如同一個穿着橙黃色外衣和紫藍色裙子的小姑娘在不停地跳舞。老師先把小銅球放在內焰上,同學們齊聲驚呼:“錯了,應該放在外焰上。”老師問:“爲什麼呀?”這時盧可辛說:“內焰溫度低,燃燒不夠快,外焰溫度高,應該放在外焰上。”老師把小銅球放在外焰上,只見它底部變黑,身子變大,好像小火焰和小胖子一起出去玩,可小火焰不小心把他的褲子弄髒了,爲了向小胖子道歉,就請他吃飯,所以他就越來越胖。

老師把小銅球和鐵環又穿梭一遍,可這次銅球安安穩穩地坐在鐵環上,進不了“家門”。老師說“這是熱脹!”

老師又把它放入水中,只聽“呲”的一聲,一縷白煙騰空而上,周圍也涌出一些氣泡……過了大概3分鐘,老師把它拿出來,和鐵環又穿梭一下,又是自如的了。老師說“這就是冷縮,看來我們實驗成功!”

實在是太神奇了。正如伽利略所說:“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和實驗中得來。”我們一定要多觀察。其實,熱脹冷縮的原理已用在生活中,比如水泥路,每隔一小段都切一下,防止夏天或冬天時地面崩裂。同學們也可以到城市中去尋找哦!

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2

今天,在作文課上,老師拿來兩盒雞蛋,同學們的目光瞬間聚集到這些雞蛋上。

老師問到:“這兩盒雞蛋,如果不讓你用手摸,你認爲哪盒是熟的,哪盒是生的?”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自己的看法,意見都不統一。

接下來,老師拿來一袋鹽和一個裝了清水的透明杯子。只見老師拿起一個雞蛋,放入水中,雞蛋慢慢沉到了水底。老師開始往水裏加鹽,一邊加一邊用小棍攪拌,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盯着,生怕錯過了哪個環節。有的同學還嘰嘰喳喳地議論着。鹽越來越多,水變得越來越渾濁了,雞蛋就像一個小氣球一樣漸漸網上浮,終於,它露出了一個小腦袋。同學們都驚訝地叫着:“浮起來啦,浮起來啦!”大家爭着用手指輕輕一點,雞蛋沉了下去,又馬上浮了出來。我舔了一下手指,“呀,好鹹呀!”我不禁喊道。這會再看杯底,沉澱了厚厚一層鹽。透過杯子看,雞蛋圓圓的,真像個小氣球。

我們把它拿出來,往碗裏一打,啊,是個生雞蛋,金黃的蛋黃,圓圓的,像個小太陽,令人看了心裏暖暖的。

生的雞蛋能浮起來,那麼熟雞蛋可不可以浮起來呢?於是我們將一個熟雞蛋放入鹽水中,還沒等我們攪拌,它就浮起來了,而且比生雞蛋浮得還高。

接下來我們分成兩組做實驗,一組往水裏加糖,另一組往水裏加油。我們組加糖,加了好多後雞蛋還是紋絲不動。老師讓我們耐心攪拌,讓水底的糖被水溶解,雞蛋終於漸漸往上浮,大家不禁鼓掌歡呼,臉上洋溢着歡樂的笑容。我看到加油的那組實驗結果也出來了,水面上浮着黃色的油脂,雞蛋還沉在水底。我們終於用事實證明了往水裏加糖也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這次實驗的材料都是家裏常見的,可見科學就源於我們的生活,只要我們善於探索,就會有收穫。

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3

下午,我看《快樂日記》的時候,看到一篇“一次有趣的實驗”的日記。突然想到有一個自動澆水的實驗,於是,我決定親自實驗一下。

說幹就幹,我上樓端來一盆花。然後,我拿來一個一次性水杯盛滿水,再把紗布條的一頭放在水裏,一頭放在花盆裏。做完後,我滿懷期待地等待着實驗結果。過了一會兒,我發現水杯裏的水少了一點點。我覺得很好奇,於是,我拿起放在花盆裏一頭的紗布想看個究竟。原來,水從紗布條上慢慢地滴到花盆裏。

通過這次實驗,我決定仔細觀察生活,增長知識。

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4

星期天,我從電視上聽說薄荷糖放進瓶裝的'可樂裏,可樂就會噴射而出,我想親自體驗一下。

我讓媽媽從超市裏買來一大一小兩瓶可樂和一包薄荷糖,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瓶大可樂,放進了四顆薄荷糖,剛要放第五顆時,泡沫就滿出來了,可是我並沒有看到可樂噴出的現象。我又打開了小瓶的可樂,這次我把剩下的薄荷糖全部放進可樂裏,剛剛放好,可樂就噴射而出,足足有一尺多高,非常壯觀!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5

星期六,我正在讀課外書,發現書上寫着盲人能識黑白罐,我想盲人沒有眼睛,怎麼來識黑白罐呢?我決定親自做個實驗。

傍晚,我準備了黑、白兩隻鐵罐,然後用紅布蒙上眼睛。我伸出手一摸,一點感覺也沒有。根本不知道哪個是白罐,哪個是黑罐。

爲了證明書上的說法是正確的,我又試了一遍,還是沒有感覺。我只好請來爸爸,爸爸笑着說:“明天我們一起試試。”

第二天,爸爸讓我把鐵罐拿到陽臺上,我一臉疑惑,爸爸神祕地說:“一會兒我們一起試試。”

陽光下,爸爸放好鐵罐,然後蒙上眼睛,大約過了五分鐘,爸爸讓我用手分別去擦兩隻罐子。咦?怎麼一個燙一個不燙呢?“爸爸,怎麼回事呀!”我好奇的問。爸爸說:“你把布拿開自己看一下吧!”

我急忙拿掉布,一看,發燙是黑罐。兩隻罐同時放在陽光下曬,爲什麼兩隻罐子不一樣燙呢?我苦思不得其解。爸爸見我一頭霧水便耐心地講解起來。

原來,黑色和白色光線的吸收量不同,黑色能吸收陽光中的所有光線,而白色卻反射了所有光線。怪不得呢!我恍然大悟。因爲黑罐子是黑色的,所以便比白罐子更容易受熱。

怪不得夏天人們喜歡穿白色的衣服,是因爲它能反射陽光中更多的光線,不至於感覺太熱。冬天若穿深顏色的衣服,你就不會感覺太冷。

其實,只要悉心觀察,仔細觀察,生活中一定會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奧祕。

一次有趣的實驗記敘文6

我能控制紙片,讓它們跳舞,你相信嗎?不信?你瞧——

今天下午第一課,顧老師神祕地對我們說:“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什麼實驗?同學們議論開來。找重心?慣性?反彈?顧老師都搖搖頭。我心想:老師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啊?快點揭曉答案吧!

這時,顧老師拿了一張白紙,撕成一小片兒一小片兒的,撒在講臺上。尤優叫起來:“利用靜電吸紙,這個實驗我做過!”“哦!”同學們興奮極了,也紛紛動手撕起紙來。大家一邊撕紙一邊聽顧老師繼續往下講:“撕好紙,用尺子在頭髮上、衣服上或紙上用力摩擦,摩擦後的尺子就能將紙片吸起來。”“這簡單!”我心裏暗想。

我拿起直尺,在褲子上使勁摩擦了七八下,就迫不及待地去吸桌上的紙片。可出乎我意料的是,紙片並非那麼聽話,怎麼吸、怎麼粘,它們都死也不肯上來。我思索,可能是摩擦不夠到位吧。

“呀!”後面的蔡檸優尖叫起來。顧老師問怎麼了,她回答:“軟尺吸不起來,即使吸起來了,也很快掉下去了。我試過好幾次,都是這樣。”聽了她的話,有些同學也反映說是這麼回事。“你們可以問周圍有塑料硬尺的同學藉着用。”我提議。老師點頭同意。

我又馬上回到我的小實驗當中。這次我更用力地來回摩擦直尺,一不會兒,我的手臂就酸了。我滿懷希望地把尺子向紙片伸去……“哈,成功了!”我驚呼,“我能控制紙片跳舞呢!”許多同學圍了上來。小紙片們跳得可歡了,有的趴在尺子上,不時翻個個兒,有的在表演“猴子撈月”,一個接着一個,排着隊,晃來晃去;還有的彷彿在跳躍,被吸上去,掉下來,又吸上去,又掉下來……真可謂是千姿百態!“哦,有意思!”大家都拍手叫好。

最後,顧老師揭開了“尺子吸紙”的奧祕:“一開始尤優就說了,這是利用‘電’來吸附紙片的。我們用尺子在衣服上來回摩擦,產生了靜電。靜電的力量其實挺大,可將紙片吸起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靜電的影子:冬天脫毛衣時。能聽到‘噝——噝——’的聲音,那就是靜電。如果關上燈,你可能會發現一道藍色的火花,那也是靜電。”同學們連連稱是。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平時的生活中,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大膽探索,一定能解開更多的科學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