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書心得(通用15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爲讀書心得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看見》讀書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見》讀書心得(通用15篇)

《看見》讀書心得 篇1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爲這不過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手機應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爲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來那隻不過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寫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爲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接着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訴說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己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閱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直在尋找着自己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但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銳,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己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己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直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衆不偏頗。擺脫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脫“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裏所說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保持獨立的思考,這纔是真正的自由。

《看見》讀書心得 篇2

這位作家誠摯地向我推薦柴靜新出版的《看見》這本書!作家對我說:“看看吧,絕對是一本‘正能量’的書籍。”柴靜現在是名人,雖說我從來對名人的書並不太敏感,但因作家朋友那句“正能量的書籍”的話,我毅然將這本《看見》買家來。

當把這本帶着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裏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己,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羣純樸的笑臉包圍着,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已。”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說都感到很真實,因爲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着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象作者在書裏說得:“象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脫,這纔是活着。”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爲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說《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着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

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爲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說:“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裏時,做爲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說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說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說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泄!而作者在書裏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爲老百姓說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銳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看見》讀書心得 篇3

我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柴靜,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她。記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參加的一個演講比賽,她說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爲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這五分鐘的演講給了我巨大震撼,原來演講還可以這麼性感。我當時反覆看了無數遍。

然後開始關注她的節目,看見。幾個月前,去了清華聽了她的講座。於是一直關注她,當聽到一本叫做看見的書時。我早早的提前市場發行時就已經看完大半。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宏大的敘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裏面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這十年中,從娛樂節目到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評論部,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溫柔殺手,再到現在的寬厚。柴靜正在一步一個臺階的爬上事業的最頂峯。她這十年中遇到過的挫折,苦難,感動,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我通常會看看看着就會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經在不同的人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忘了當初我們爲什麼出發。這是陳莽說的。每看一次,就會愣愣神,想想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裏面打動過我的還有很多很多,有些話能夠讓我悔改,而有些能夠讓我有意識。就像一粒分子一樣,在我腦中開始量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這本書能夠讓我安靜下來,向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刨,就像結傷疤一樣,把自己最醜陋,平時不敢給別人呈現,自己也不願意想的部分展現出來。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疼痛,但是確是在幫助我不斷進步。

看完《看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對語言開始變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認,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就不上學了,並且以爲這是一種幸福,並以不學習爲榮。而後來走入社會發現知識結構明顯跟同齡人有差距。於是開始看各種類型的書,但是對文字相當遲鈍。柴靜說過自己是對語言敏感的人,對採訪對象的每一個字都能夠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採訪者的真實內容,然後呈現給觀衆。看完柴靜的書,我開始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再看每一個字的時候也更加的在意。

二、《看見》讀書報告

看柴靜的這本書是出於偶然,一個朋友推薦了《看見》這本書的視頻推廣會,覺得不錯,就想買本書來看看。恰巧有個朋友買了,就借過來拜讀一下。

書裏的主線是以柴靜十年採訪的主要人和事爲主線,有她的同事、工作夥伴以及她的成長。文章有堆砌的感覺,主線不是很清晰,有的時候她的感受會莫名其妙的插入進來,讓讀者有點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句話是講得采訪的人物還是她自己的感受,還是同事什麼的,有點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過安頓的採訪,是關於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的,看柴靜的這本書跟安頓之前的書有點類似,吸引我的是裏面的新聞人物,不是柴靜這個人。

兩個人物很打動我,一個是盧安克,一個是藥老。盧安克是個德國人,在中國的大山裏待了十年還是個沒有資質的教育者,跟留守兒童混在一起,爲了什麼呢?從我的角度來說不好說,他也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試圖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響作用吧!之後我去了盧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個人覺得他太理想主義了。教育是個太大的話題,留守兒童更是個不小的社會問題。一個問題有社會、有家庭,孩子成長的問題卻在這之間變得無人理會了,而盧安克想做點什麼,也許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後淹沒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個問題在我腦海裏縈繞,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孤兒問題、有一些類似於盧安克的人(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做的事情很有意義,同時他們面對的挑戰和問題也不是他們這個層面可以解決的,但是他們盡力了,努力過着每一天試圖去改變或者影響着孩子的命運。他們一定放棄了很多其他的機會,例如在大城市裏發展而買房、買車的機會,他們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們在大城市裏混日子的人高,但是這個是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嗎?是的,也許你會說:“那他們至少做了,他們過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裏天天混日子要有意義的多了!”但比起蓋茨對慈善事業的捐助,他可能能影響的人是更多的。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蓋茨!世界上也只有一個蓋茨!

藥老的故事我聽過很多次,這次是從藥老父親的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兒子的成長以及父親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當父親用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手法必然是暴力,當父親對受欺負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時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結論是這就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暴力才能解決問題。一個自己看着長大的孩子,作爲家長卻沒有機會或者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真是太遺憾了。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小別人照顧你,到你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擔越拉越多的角色,也許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們扮演得不夠好,但一旦我們選擇了爲人父母的角色時候,就需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的培養。人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別輕易做這個決定,更別輕易放棄他(她)!

三、《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柴靜的《看見》,我喜歡,語言可以樸實到可愛的程度。

我從《看見》中感受到的是溫情、溫暖、人性、關懷。如果有人看着這個說這是“表演”,那麼我挺希望大家都具有這樣的“表演”修養,好好修養一下自己,在私下裏練好了,這樣就可以到關鍵時候自然地“表演”出來。

也許是社會冷漠的程度太深,讓我們中有的人真的對現實中的溫暖也不那麼相信了,彷彿只有電影電視劇中的溫暖纔是我們理性中可以相信的,可以欣賞的,生活中的真實可感的溫暖,卻變成了“表演”。這難道要去責怪在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溫暖的人麼?你表達出那麼多的溫暖,是想讓我們這些慣於冷漠的人顯得太冷酷嗎?這難道也可以算作是柴靜的錯?

我喜歡柴靜,她的《看見》,讓我對現實的溫暖充滿信心,爲打破冰冷加了一把炭火。我對柴靜的認識是遙遠的,可以肯定她不認識我。但是,從現在開始,我想我會關注柴靜,她也許會因爲名聲在外多了些客觀的壓力,不過我相信她的內心是堅韌和勇敢的,所以她當得起任何的評論。

我祝福她。

《看見》讀書心得 篇4

在《看見》中,柴靜在序言中寫道“‘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藏在無意識之下。”“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直到反覆翻閱這本書特別是第十一章才能較清晰地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第十一章講述採訪一位在熱傳視頻中笑着把貓踩死的女主人公與拍攝者的故事。再讀故事發展的背景時,我如衆位網友一樣,爲小動物生命的失去感到憤怒與痛恨那個踩貓的女人。我並沒有養寵物或與小動物有深切的感情,但是當想像有這麼一個無力反抗的小生命被殘暴的人類剝奪就感到心痛。我希望惡人有惡報。最讓我難以接受的是視頻女主人公的職業是我心中的“白衣天使”——護士,而拍攝者是我認爲應去揭示真相與罪惡的記者,我接受不了這種反差。

作者與同事來到視頻拍攝地。隨着故事的推進,我瞭解到拍攝者是爲了比自己一個月工資還高的收益去違背自己的善心拍下視頻;視頻原發布站的負責人解釋它的網站只是提供一個平臺給戀足者交換關於足部的視頻,而踩踏小動物的視頻是一個極端的分支存在;女主人公的公開信道歉:“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們的一份理解,有誰理解一個離異女人內心地猶豫和對生活的煩悶?正是這份壓抑和煩悶,使我對生活喪失信心,只是發泄無辜小動物的身上,成爲不光彩的角色……”

當世事慢慢被撥開因憤怒而帶來的塵土時,我忽然懂得真實的人性有無限的可能。我現在有些同情這個抑鬱的離異女人,但我不認爲它可以把殘忍地踩貓的責任推卸在自己脆弱的心理。我同情這個女人,甚至理解她的苦楚,但我選擇不原諒她的行爲。我仍然希望做錯事的人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不同的是,我現在的選擇是基於我能較清晰地看到事件本來的面貌、不帶偏見做出的。

但在生活中,很多報道與調查,都是站在高尚的角度去同情表面弱勢的一方,我們通過閱讀報道並不能客觀地認識事件的面貌。甚至,我們很容易被這種模式影響。在讀報道時,我們對弱者感到心酸同情,譴責相對的強者,爲自己關注所謂的弱勢羣體簡單地被感動到一塌糊塗。有些人還以爲自己就是站在道德的高地,同情弱者就是高尚的。他們用惡毒的話語攻擊與自己見解不同的人,哪怕那個人只是對相對弱勢的一方中某些被忽略的細節提出疑問。柴靜寫的序言“人常常被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

爸爸從小就和我說不要人云亦云。爸爸是想要我不要不經思考不經判斷就對聽到的聲音看到的文字表達觀點。想不人云亦云就要從矇昧中睜開雙眼,從所謂強硬的“政治正確”的狂叫中重託出來,我知道這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爲這個成長需要我承認我過去的無知、愚昧,更要在瞭解事件時暫且放下自己對事件第一印象以免情感阻礙自己判斷的能力。

我依然迷惑於善與惡的界線,這種界線也許需要一生去尋找。但此時我希望我能先睜開雙眼客觀認識事物原來的面貌,若像第十一章題目中“只求瞭解與認識而已”也是我的幸運!

《看見》讀書心得 篇5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敘述,但對於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裏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後來看到網上說這個視頻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裏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說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讀《看見》這是第三次感觸她。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瞭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並不平靜,也並不輕鬆,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說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鬆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銳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穫。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裏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係、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彷彿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麼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麼多麼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着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爲什麼?答大家都這麼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爲什麼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說對於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爲什麼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爲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爲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爲全民公敵,這樣我們纔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隻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看見》讀書心得 篇6

中央電視臺記者柴靜所寫的《看見》一書,可以說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作者把自己在新聞第一線的真相挖掘,如北京"非典"阻擊戰,山西因煤礦資源過度無序開採引發的環保問題,村民選舉,徵地拆遷等重大事件以及新聞背後的故事,真實地記錄下來。書中的文字很接地氣,有民有官,有國有家,有情有理,文字平實,讓讀者更真切、更深刻了解身邊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與大家的命運休慼相關的大事,知道它們如何發生,又該怎樣面對。正如作者所說的"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爲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難能可貴的是儘管書中所寫的內容都是這個社會最激盪的部分,升斗小民也好,國家大事也罷,在作者筆下都是通過平靜、理性的文字表現出來,盡力展現作者所瞭解的事實,沒有加入自己的主觀價值,沒有做任何直接和間接地是非判斷。在書中的章節結尾,作者最後留給讀者的不一定是真相,而是一個問題,一個可以引發讀者思考的問題,她沒有強加評論告訴讀者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她給讀者看她所看到的真實情況,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去評判。

在作者安靜、誠懇的文字情緒感染下,讀後對自己思考問題,看人解事頗有觸動和啓發:多思才能敏行,慎行才能正品。

深入瞭解真相,客觀評判人和事。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或多或少會犯經驗主義的錯誤,看人待物有時也會存在"淺嘗輒止"的現象。如果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生活邏輯和價值觀去揣度他人他事,往往謬之千里。只有深入實際,沉下心來做事情,才能做好事,做成事。

學會換位思考,跳出問題看問題。換位思考真正做到很難,我們受過的教育,所處的環境,所站的位置,個人的性格,這些都影響着我們看事情、做事情的態度。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跳出問題看問題,才能不衝動,不急躁,不盲目。

加強自身修煉,踏實平和處世。人的一生從懵懂到老練,從稚嫩到成熟,走走停停,我們都有過青春熱血的豪邁,現在有了中年的穩中求上進,希望年老時能與子孫共看夕陽美好時光。歲月荏苒,不斷地做好自己,錘鍊自己,反省自己,做到"清""慎""勤",就能走好踏實平和的人生。

《看見》讀書心得 篇7

“沒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裏克爾

筆,在我手中飛快的旋轉舞蹈,抱着快要讀完的《看見》,在書上劃下這句話。的確,人若在暴風雨的洗禮下被擊垮,又怎能看見雨過天晴後的彩虹?

十幾年前,柴靜剛剛跨進中央電視臺,她幾乎不知所措,批評與譏笑幾乎生吞了她,她這樣寫道:“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經開始發出了失敗者的味道……幾乎就意味着沒有指望了,很快你就會被盯上,毫不留情的被撲倒在地上,同伴會四處逃散,甚至顧不上看你一眼。”

想想自己,挫敗和糾結是我對自己上學期的總結。我在學校一天一天過這一成不變的學習生活,拼命地紮在書堆裏,我知道自己基礎不如別人,所以更是努力的去做各種練習題,我總是晚上很遲才睡,早上第一個起牀,別人吃飯吃20分鐘,我只吃10分鐘。我奔跑着,在教室,食堂,宿舍之間奔波,在無邊的題海里掙扎,但似乎總是事與願違,成績總是不夠好,搞得自己心中焦慮不已。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跌倒在起跑線上的失敗者,什麼希望都沒有,在失望的黑夜中徘徊。借句柴靜的話:“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裏有慾望的題,他們不會觸動我。”這也許就是爲什麼我總是學不好的原因。在夜裏,我總是習慣性地將自己蜷成一團,縮在被子裏,“我還能實現夢想麼?”我一遍一遍的反問自己。“也許,實現不了了吧。”我煩躁的將被子蓋在頭上,卻怎麼也無法入睡。

半夜,我掀開被子開了檯燈,把自己埋進書裏,我看見了柴靜,看見了她瘦小卻又無比倔強的背影。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慢慢改變,慢慢適應,慢慢成長。她最終找到了自己,得到了認可,她依然在追逐夢想的這條路上執着,儘管生活需要她做小改變,她依然一步一步的向着夢想的方向奔跑。對我來說不也是一樣的麼?若把目標比做靶子,環境需要你脫靶的時候,你可以脫靶,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標。那是墮落。而我,不能墮落。錢學森曾說過“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我需要一步一步堅定執着地走下去!就像柴靜一樣,領導曾經在柴靜低落時告訴她“扶不起來就不扶了”但她沒有放棄,她始終堅持,她有目標,她從不屈服!而這正是我要學習的。無論遇到什麼,都要堅定、勇敢地走下去。

挺住,是一種堅持,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勇氣。我每天必須鼓足勇氣面對每一件事,用嚴謹的態度去對待每一次作業,要將勤奮的習慣堅持下去才行。這又有什麼難的!

要從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新的一學期即將到來,我還將繼續前行,我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但我知道,柴靜會一直引領我走過每一道坎坷。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只要勇敢地挺住,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看見》讀書心得 篇8

花了一週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柴靜的《看見》,感觸良多。看書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介紹、書評,反映甚好。我曾以爲這不過是一部介紹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是一本出入職場的心路歷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這本書很沉重,以致於我無法一目十行,速讀完成。

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採訪新聞和事件,但她並不是在簡單的去描述這些片段,用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輝煌與榮耀。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着不斷犯錯、不斷推斷、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她在寫的,其實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柴靜在十年中探索着邏輯,有一天她懂了,於是有了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寫道: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纔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爲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我的第一個感觸便是思考,獨立的思考,擺脫自我影響的思考。何謂成功,在我看來便是平和,寵辱不驚。如何能夠平和,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之上,自知自己是個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內心學會平和得制定目標和計劃、判斷得失。不要因爲走得太遠,而忘了我們爲什麼出發。平和很難達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這需要時間的歷練,需要過程,不知十年後能否做到?

同樣柴靜的敬業令我折服,爲了記者的職業道德,不斷壓抑着自己的情緒、打磨着自己的冷靜和理智,但她熱愛這份工作,她心甘情願。我的第二個感觸便是責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於只做一個旁觀者,沒有設備記錄,沒有同事陪伴,獨自一人進入病區,承受着被傳染的風險,和病人面對面交流。在山西採訪時,一位官員帶着譏笑的說:你怎麼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我辦的就是。她可以在不斷的餘震中走入地震災區,冒着生命危險走入非典病區,頂着各種壓力採訪敏感話題,憑的就是一份責任感。在採訪兩會時,有個編導說柴靜看你採訪,眼睛裏都放着光,攫取的光,這種光正是她的熱情的所在。責任感是一個有職業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師,我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意味着改變別人的思想,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責任感在我看來就是不愧對每一節課,不敷衍,對學生和家長負責任,能讓我的學生從每節課中學到一點內容,也許這種看法比較膚淺,但這也是我目前致力於達到的目標。

《看見》中還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之上,尊重不等於禮貌,理解也不是可憐。存在即合理,我們往往只看見受害方,一味的去譴責侵害方,卻缺少對於他們的諒解。一個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溫柔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話,即使她父親經常毆打她母親,她仍然相信父親會溫柔,只是沒有被發現。Kim對孩子說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爲,不要恨爸爸這個人。我們缺少的就是這顆包容的心。包容不同於容忍和寬容。容忍還有個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悅但沒有改變侵害。寬容有個寬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的行爲,可以對他們的行爲提出合理的建議,但表示對他們錯誤行爲的理解,這是我要去學習的。

胡適說: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仍是奴隸。學會獨立思考,可以表達看法,但不偏激。能瞭解事件背後的本質,能包容別人的觀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會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認識事物的座標系,這也許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看見》讀書心得 篇9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這是《看見》這本書中最觸動我的一句話,讀《看見》有感:真相背後。整部書沒有花俏的語言,每篇故事都只是娓娓道來,讀起來不感到枯燥,有着行雲流水一般的感覺。有時讀到書中作者與同事的調侃,我也會會心一笑,有時會隨着作者的文筆陷入短暫的思考。我不是個善於思考的人,這部書卻給了我思考的話題,同時也給我打開了一扇窗,從這扇窗裏,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在這個國度裏有繁榮,也有衰敗;有光明,也有陰暗;有無以言表之美,也有不能承受之痛。這大概與作者的記者身份有關吧,畢竟常年的實事調查都是在觸及中國社會最底層的痛,而記者在調查之中也親眼見證了這些傷痛,這無疑會改變作者看待社會的角度,也正因爲如此,她的眼界才比普通人更加高遠。

《看見》這部書可以算是央視記者柴靜對她記者經歷的一次總結,也是對往日生活的一次紀念。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種話題對於普羅大衆來說屬於冷門,也正因它們冷門,才更加觸動人心。做記者久了,體驗了各種不同的生活,親歷了各種不同的傷痛,纔能有厚重而深刻的感悟。這部書恰逢中國正在經歷轉型之痛,以往擠壓的社會矛盾因爲媒體而幾乎在一瞬間爆發了出來,這些矛盾有的是社會觀念引起的,有的是經濟發展導致的,也有的是突發意外造成的。所有的悲劇都在直指人心,所有的傷痛都需要社會勇敢面對。有的問題糾纏不清,像一團拆不開的毛線,卻直指時弊;有的問題顯而易見,像黑暗中閃動的燭火,卻無人在意。

讀完這部書之後,我卻一時間想不出準確的語言來點評它,只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句話:"不浮華,很真實,困苦之中滲出快樂的滋味,每一章都有豐富而全面的思考。"回過頭來再看這句評語的時候,我有些責怪自己的膚淺了,讀完一本書最大的成就不是讀完了它,而是吃透了它,讀後感《讀《看見》有感:真相背後》。而這句評語刻意地避開了書中那些沉甸甸的現實,還有那些連我也感到悲痛的真相。

書中有很多思考其實普通人也會想到,但這些思考與書中的採訪聯繫起來卻顯得更加深刻。只因爲平常人的生活不可能經歷如此多的波折,纔對人生少了許多深刻的思考。例如,作者作爲記者深入非典重症區採訪之後,她說:"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而當調查農村土地改革問題的時候,她說:"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東西脅迫,包括民意。我們要站在更高的地方來看我們自己。"而當討論到中國的民主法治進程時,對合格的公民的闡述可謂精闢。書中說道:"能獨立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卻不傲慢。對政治表示服從,卻不卑躬屈膝。能積極參與國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惡知道憤怒,我認爲他纔算一個真正的公民。""今天你的權利受到損害,你不說話,明天你就會失去更多。"我想,若要普及法治,健全民主制度,最終需要的就是教育國民成爲一個真正的公民,而不是讓他們置身事外。而對於山西工業轉型難題的報道也很全面而透徹,書中指出了過去數十年山西經濟發展的通病,並反駁了經濟增長優先的論調。她說:"我們總說國家要體面,如果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灰頭土臉,我不相信這個國家會體面。"當採訪到矛盾突出的拆遷與土改問題時,作者感概:"不能用道德眼光看待經濟問題。"

上述的這些問題由於媒體的報道或者由於自己並不在意,普通人很少去認真思考。面對新聞信息的爆炸性增長,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是應該被媒體引導,去相信媒體需要我們相信的各種"事實",還是擁有主見,理性思考,不致於產生新的偏見?記者的目標是真實呈現,真實意味着公正與尊重,點評應該交給觀衆。那麼觀衆的目標就應該是在各種真實之中找到真實背後的真相。我不禁要問,真相背後是什麼?是疼痛?是掙扎?是希望?是無奈?真相是殘酷的,也是可貴的。但真相又有許多種呈現的形式,而每一種形式都包含着偏見,卻並不虛假。然而,僅憑一己之力探求全部的真相又談何容易,作者說:"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真相往往在於毫末之間。"我們只能希望不斷接近真相,不斷接近人性。因爲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纔有多深。

雖然我不是記者,但我依然能感受到記者肩上揹負的使命,就是不斷探求真相背後的隱情,正如科學家不斷探索宇宙,哲學家不斷探索真理,藝術家不斷探索美一樣,那都是一次次坎坷而漫長的遠行。

《看見》讀書心得 篇10

什麼是好文章?我讀了10年的語文,怎麼說也有些心得可以入目了。我的老師與我說:“一篇好文章當先抑後揚,人物刻畫,修辭手法,情節當一波三折。”而十年裏我靠老師的話寫出來的算是文章的不過一隻手的數目。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大概講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在我理解什麼是好文章之前,我根本就沒有去理解什麼是文章。什麼是文章,有人言:先做人,後作文。文由人心生,寫好文。當寫好人。要寫好人,首先應當看見。

《看見》的作者柴靜是一名記者——一種抽出個人感情,挖出真實的血淋淋的職業。柴靜就是這樣赤裸裸的說自己,赤裸裸的說記者。“我並沒有可以選擇標誌性時間,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我只是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我試着儘可能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種真實的寫文態度——我並不是刻意的選擇,我只是誠實地寫下。

什麼是文章?什麼是記者?難道只是發表個人感想,個人看法嗎?就像曾經的踩貓事件一樣。曾經在網上瘋狂的流傳過一個視頻。一個女人穿着細長細長的高跟鞋,白皙美麗的腳踝,圓潤的足尖,腳下是一隻小貓,長長的鞋跟捅穿了貓咪的眼眶。白皙的足,鮮紅的血,細長的高跟鞋。貓無力反抗,活生生的被踩死,女人面帶微笑。

這麼一個道德底線淪喪的血性視頻,裏面的女人當然受到了怒不可遏的網友的全力嘲諷與批評,有網友甚至人肉了他。在這時,給你寫文章,你會怎麼做?是以泯滅人性爲話題,還是以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爲話題?但無論如何,那名女子一定是活生生面目猙獰的反面教材。

在衆人口水紛亂之際,柴靜堅持採訪視頻中的女人。女人最後答應了,於是柴靜問他爲什麼,很多很多的爲什麼,她是或不是的回答。柴靜最後問她自責嗎?她哭了,她說這是她過得最快樂的一天。自從她被人肉出來,女兒無法上學,她一人只好離開家庭,四處遊蕩。

什麼是文章?就是我想看見全部的真實,我不想不知天高地厚的用文章向你灌輸強硬的對錯觀念。我只想讓你認識與瞭解,我想讓你透過我的文章看見。

那什麼又是好文章呢?我想在引用一個真實的故事。郝勁鬆——區區一4E2A學法律的大學生而已就是認爲地鐵收了公共廁所使用費五毛錢不合理,就把北京地鐵公司告上法庭。兩年,他打了七場官司——與政府。甚至只是爲了火車上無法開出的一瓶水的發票而起訴了鐵道部和國家稅務局。柴靜採訪時問爲什麼?他說他只是像黑人運動前那位不肯爲白人讓座的黑人女人一樣。

“我只是討厭屈服。”於是這篇報道被寫成了文章,於是一位農民陳法慶爲農民土地上訴,後用了不恰當的激烈詞語而獲刑。柴靜採訪他,他說:“因爲我看過一篇文章。是說一個郝勁鬆的律師,那篇文章叫……叫什麼屈服?”“《我只是討厭屈服》”柴靜說。

他略帶驚奇看了柴靜說哎對“在那篇文章裏,那個律師說了一句話,他說權利不用來伸張的話,就是一張紙,”一片好文章,就該這樣。能在我看見過真實的內心化爲文字後,將文字中漫溢出的力量透過黑白的世界插入別人的心底,將力量傳遞。

《看見》這本書每個字都是真實,每個真實觸動的人心都是好文章。看一百本公式化轉承起合的作文選,不如一本《看見》。它讓你反思,去想象剝開世俗,你最初執筆落下你第一篇文章的第一個字時,你爲什麼而寫?什麼是文章?什麼是好文章?

《看見》讀書心得 篇11

“他連生死的概念都沒有,所以也不會有悲憫之心。”這句話出自中央電視臺知名女性記者柴靜的《看見》一書中。

原本是在高三的時候,室友一直強力推薦的,也在給我講書裏的故事。一開始並沒有多麼喜歡,所以一直到現在才重新拿起來讀。原來只有自己真正陷進那一個個故事中時,才發現故事的深度與寬度。

在書裏,我看見了柴靜的勇敢與無畏。

在二零零三年的那場非典大劫難中,柴靜始終在一線採訪記錄,走訪醫生護士,安慰患者遺孤。這種時候,就像她說的“天塌地垮,人只能是依靠人,平日生活裏見不着、不注意的人。”這個紛亂動盪的年代,多的是一身疾苦的人,少的是平和安樂的人。而作爲記者,柴靜負責的正是記錄這些苦難,從而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夠分擔這一份苦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這書裏,我也看見柴靜的溫柔與悲憫。

她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爲什麼不接納同性戀者?”

他回答:“因爲我們的性文化裏,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做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成原則。”

這段話在我的心裏蕩起了一層層的漣漪,我想,既然她把這句話記錄下來,那麼也是認同的。她也曾擔憂“在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地點,愛活不下來,活下來的只有性。”

柴靜她溫柔,所以她遠赴新疆,安撫受災羣衆,她悲天憫人,所以心疼十二三歲懵懵懂懂的孩童。她是一位女性,但是她同樣強硬正直。

我從她身上看到了中國未來女性應該有的狀態:不諂媚嬌豔,不矯揉造作,接人待物公允有禮,同時,又對世界充滿敬畏與希望。她從一個娛樂記者艱難困苦逐步轉型到新聞記者,每一步都是試探與小心,每一寸都是歷練與苦楚。但是她一步步一寸寸地走過了,回望那些歲月的時候,她用了白巖鬆的一句話:“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

這本書沒有什麼高潮與特別出彩的語言,講述的時候則是將每一個讀者都帶入到了那一個個故事情節中,平淡簡單,又真情流露。

它給我的影響是極大的,我從中看到了這世間如稚童般的友誼,看到了那些新聞採訪背後不能說的祕密,看到了人類面對自然災害如螻蟻般彼薄的生命,看到了天災人禍面前人類的豁達與希望。

這是一個個帶着傷感情調的故事,但是真正展現的是人的韌性與不可摧毀。這本書從頭到尾表達了一個主題-敬畏。

敬畏生命,敬畏愛情,敬畏時光,敬畏希望,敬畏自由……最後,致敬人類,歷經磨難,勇往直前。

我們的社會正在向着更美好、更開闊的方向發展,每一個人都在貢獻力量。在黑夜裏行進,如果黑暗裏沒有人賜予我們光明,我們就自己給自己掌燈。

人們最終會成爲自己的神明,不死不滅。人生中的那些苦難與病痛,都是回憶標榜上的勳章。我們這一代人,也見證了許多的歷史大事件,希望也能擁有更加開闊的胸襟與氣度。

我也希望有一日能看見世間的絢爛與不堪後,仍然能夠堅定地選擇現在走的路。擁有自己的.責任與擔當,開拓自己的思維與靈感,仍然能熱情地擁抱這個世界,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甚至於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看見》讀書心得 篇12

《看見》是柴靜作爲一名記者,對於生命的真實訴說。書裏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動人的描述,沒有憤怒的吶喊。有的只是樸實的記錄,真情的流露。《看見》不僅是柴靜採訪的成長記錄,更是對中國社會十年間的變遷的真實註腳。

柴靜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她的目光投射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通過閱讀才明白,生活在同一城市“那些我知道,卻沒有感覺到他們存在的人”在趙鐵林的鏡頭下,那些黑白鏡頭下拍攝的漂泊在都市邊緣的女孩,蒼白的月光打在她們本該稚嫩但卻蒼老的臉上。她們大多還只是十幾歲的女孩,每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沒有天真的笑意。在破落的街巷裏,在生存面前掙扎的無奈,她們從農村懷着希望來到都市,最後卻淪爲“風塵女子”。從前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電視上演的那樣美好,可逐漸懂得,沒搬上熒幕上的纔是真正的生活!文字所表現的不及真實的萬分之一,柴靜說:“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我不曾體會過的,卻有人在經受着。生命的尊嚴在生存面前,不過是被無情的踐踏。我們總是習慣忽略邊緣人羣的存在,以固有的偏見審視她們,用自以爲高尚的道德睥睨她們。她們是社會中不被接受的一部分,更是需要幫助,關懷的一部分。

柴靜在《沉默在尖叫》裏採訪了十一位女囚犯,她們皆因殺夫被捕入獄。女囚們大多帶着被家暴後的陰影在獄中服刑,有的臉上還帶着被家暴後的傷疤。影視作品中偶有會拍攝這類題材,折射出的只是真實情況的冰山一角。

丈夫在電梯踢踏妻子,揪着妻子的頭髮,在地上踹,一次次觸目驚心的新聞也無法止住暴力的拳頭。被家暴的女性往往不敢反抗,害怕自己的丈夫,她們擔心被別人知道,只是穿着長袖擋住身上的淤青。這些創傷,沒有人問那些殺夫的女囚們,法院只判她們的殺夫罪,無期,死緩,無期,死緩……她們的餘生只能在獄中,她們的孩子在失去父親的同時也失去了母親。讀後感·全世界都存在無法根除的家庭暴力,沒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諾給人幸福,但應該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極端的不幸,不幸的是,我們國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家暴體系,制度的不完善,使許多被家暴的人不敢站起來與家庭暴力反抗,她們更多是選擇忍受。

柴靜的採訪把現實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我逐漸明白,那些深藏在人性中的善與惡,一點一滴滲在這個社會裏。生命的是真實的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我們能做的是把我們所看見的不公,儘自己的能力,一點一點的改變,變得更好。

《看見》讀書心得 篇13

現實就是現實,沒有那麼多的脂粉雕琢、浮光掠影,大多數事情

都冷靜地發生,只有當自己被生生摁在社會裏,纔會發現之前的顧影自憐和爲賦新詞強說愁有其蒼白和無力的一面,學會說人話的確要一定的功力。而恰恰在這樣的現實裏,生活自會顯現出張力,也正是這樣的真實才會給人以存在感和力量,才足夠強大,能夠塑造人的品格。每個問題的解開都可以窮盡很多人的一生,也有很多人已爲這些問題的解開被賦予了“開拓者”甚至“先驅者”的稱號。作者看見了什麼?我又能看見什麼?作者不願看見什麼?我又逃避看見什麼?書中多數章節記錄的是調查報道,柴靜看到了一些問題,然後去

調查去報道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文章展現了調查與溝通的過程,並試圖在其中尋找意義,或給社會、或給當事人,或給觀衆,或給自己。在“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中展現了社會給人造就的無力感,不僅看見了非典病人病入膏肓的痛苦,更看見中國醫療系統包括信息傳播系統的病症;在“雙城的創傷”中展現了孩子內心的孤獨,不僅看見了孩子任無助吞噬了生命,更看見了中國農村家庭教育的失守;在“只求瞭解與認識而已”中展現了媒體對人與事的審判,不僅看見弱

者的面龐,出現一邊倒的傾向,也要傾聽他者的聲音,給平衡報道一個機會,否則每個人都可能會在媒體面前擺出一種受害者姿態。在“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等多個章節,柴靜對自己的新聞採訪與報道進行反思,不僅看到了自己種種不足,更看見了自己可以進步的空間,可以改進的地方。她報道的事情有時是微小的,有時卻有着龐大的範圍,但是報道也只是一種探索,只是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式,雖然有時力量弱小,但總歸是一種看見。

讀完柴靜的這本書,爲她不斷反思所看所感而感動,爲自己培養的看的一種態度而羞赧,可怕的不是看不到,而是懷着一種自以爲是的生存哲學假裝看不到,在本該清醒的看到認識到的地方,本該看到後大聲斥責的地方,本該看到後怒氣沖天的地方失明,不只是眼睛,還有心靈,眼睛這時仍是心靈的窗口,不過早已關閉,裏面什麼也沒有,除了無邊的黑暗。

在看《看見》這本書時,感覺着柴靜記錄的這些事情在我身邊輪番上演,我看見了嗎?看見了什麼?看見的是真實的嗎?這些個問題在我心裏打了好幾轉,依然是說不清道不明也看不見。看見這些對我有什麼影響,我也不敢妄下結論,即使因爲我看見了,也不一定會有勇氣去改變,不一定有毅力去不環顧周圍的看見。當然我不一定能夠看得見,知識的缺乏,對人類同情心的遏制,對周圍環境與人敏感度的丟失,有很多會看不見,當然還有一些可能的原因,我看不見,內外雙重關閉,看見實屬不易。同時,生活的經歷在時時警醒我“眼見不一定爲實”,現在有很多的東西已經分不清真假,實質與表象早已分道揚鑣,真可以用假來掩蓋,假可以用真來裝飾。

只看了第一節我的心情便開始變得沉重起來,不知道理由。一種無果的沉重。也許只是從書中她的視角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生活中相識的影子吧。有時候想想,很多事情其實離我們是這樣地近。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和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非典、汶川大地震,這些事情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看見過的事啊。還記得2003年那場疫情,藥店的板藍根被人哄搶一空,後來又爆發了H7N9禽流感,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遭遇大災,希望都能有大福吧。我們這一代人,也開始漸漸成長,90後的孩子好像突然就這樣長大了,開始用我們稚嫩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

柴靜在書中說到,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她說那麼多年她才發現自己也是用這種模式來看人。老實說,很多事我們確實總是定要分出個好壞來的,可是漸漸發現,我們該知道,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東西,從衆心理總是如此氾濫。誰沒年少輕狂的時候,總是覺得自己堅持的東西是對的,輕易就被矇蔽了雙眼,我們欠缺的是歷練,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離她很遠,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羣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說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爲方式,就像盧安克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纔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其實很多中國的問題都是古來有之的,像土地,中國的農民大多是背朝黃土面朝天成長起來的,你不說一句話強制徵了他們的地,他們失去了精神的寄託,失去了生存的根基,這樣還叫人怎麼生活?常常看到類似上述強制徵地這樣的報道,然後我也開始反思,如果再不行動保護別人的利益,是否最終輪到我們的利益受損時我們還能夠像此刻一樣淡定,一笑置之,如此談笑風生?國人的性子大多軟弱,喜歡依賴,新的體制只是把我們更加標準化,我這麼說並不是要抱怨什麼,只是道出我看完後的感慨。也許你也可以說,這也是你的親身感受。

“看見”是一個很質樸的動詞,揚着鞭子,趕着黃牛的鄉間老大爺都懂,伴着原始的動作,簡單而純淨。而今,歲月的變遷,我卻越來越不懂這個詞,它的內涵越來越多,配上表情,加上背景演繹着各種複雜。而我期願的只是我們從今以後看見的就是一種“看見”,伴着清脆的笑聲,簡簡單單。

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說,“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曆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見》中也到處體現着人性的矛盾與光輝,體現着人性中本能的善與惡。關掉書本,看看周圍的人,我只能說這麼一句話: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與豐收,在理性與感性的較量中清楚地把握自己。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世故當成熟,把死寂當沉穩,完完全全進入了一個“成熟”打造的誤區。想打人一樣事故而實際,對於青春年少時遇到的一切機遇輕易放棄,不再會瘋狂,不再會拼搏,不再有揮灑熱汗熱淚的感覺,那不叫“變得成熟”,那頂多只能算“會模仿”。社會上,越來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早熟”,這是一種悲哀,一種全社會的悲哀。當你聽到,電視機裏一個17、8歲的少年對着全國觀衆說“長的漂亮的人,纔有青春”時,我知道很多同齡的孩子會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後,我看見了一個個人的沉默,看見他們從內心深處發出一種迷茫的無奈,從眼睛裏看着,那種感覺,一覽無遺。也許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許的悲觀,所以我敏感於任何悲傷的情緒,甚至可能會自動的誇大一些悲傷的情緒,但是,無論怎樣,我看的出來,周圍越來越多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誤區,慢慢淹沒了,原本屬於他們的青春。對此,我無能爲力。因爲,如果不是看見了這本書,我會和他們一樣,把世故當成熟,將成熟進行到底。

《看見》讀書心得 篇14

深藍色的封裝,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和幾位老人的合照,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是柴靜。無意間,在網上看見這本書,思索良久決定了買下它,不爲其他,只爲那封面上的微笑。本以爲本書是一位記者輝煌一生的自捧,但事實往往出乎意料,她在這本書中寫下的是她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

從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我看見的是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成人禮。將近一週,匆匆看完了這本書,它給我最大的震撼與共鳴,不是人,不是事,而是在一次次話語交鋒中正與逆的悖論。

在第二章《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中,走進非典病房內,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病房深處那心若死灰不復溫的呢喃,更不是那個護士的失神彷徨,而是危難中柴靜奮勇當先的決絕,“我不知道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麼多了,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必須知道。”霎時我的心臟猛地一頓,血液停了一秒。腦海中又迴盪起她的話語“我摸着血管,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災難中,這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

第三章《雙城的創傷》裏,“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節目會以無解來結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實的世界即使可能如此。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纔有多深。……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後,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故事最後的無解給我們以一種無能爲力,但更多的是真實,柴靜是人,不是神。

第七章裏,《山西!山西!》頗有文藝範的開篇層層遞進引出了老生常談的話題,環保——污染!她用近乎於白描的語言,平鋪直述講:“山西省長誰來幹,臨汾人民說了算”,“當年送我小蝌蚪的小男孩,是國土局的一個科長,服刑一年”平平淡淡的兩句話,給予了同爲山西人的我一種深深的共鳴。

《看見》寫的不是人,不是事,而是人生。故事所透出的哲理性,思維性、邏輯性和真實性,引發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深刻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對一個個現實悲劇的無奈與無能爲力。我想“中國夢”就是想要建立一個美好的烏托邦世界,讓這些悲劇不再重演吧,這是國人的夢,也是我的夢。終有一天我要站到足夠的高度,爲着這業奉獻我的熱血與生命。這是我的夢也是中國夢!

後記

從非典病房裏溫熱而跳動的血管,到雙城創傷中迷情的內心世界;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山西,到真假華南虎的精神檢驗,再從已命名之的“柴靜兩會觀察”,到5-12汶川告急……一件件如數家珍。十年已至,伴隨着柴靜的故事給予我們的震撼與共鳴,我們不假思索的從矇昧中掙脫,體驗真實的活着,正如她所說:“不要因爲走得太遠,忘記了我們爲何而出發”

《看見》讀書心得 篇15

“我渴望呆在最寂靜的角落裏,被最熱烈的聲音包圍。”

——來自柴靜的日記

《看見》是央視知名記者柴靜的一本記錄自己在央視十年的自傳性的書。原本只是想它用來打發一下閒暇時光,可當我真正拿起這本書品讀起來時,卻意外地收穫了更多的是對柴靜本人的敬畏,對衆多媒體失職的痛心,更有的是對人類感情的崇敬。

一個鐘情於圍巾,外表似鄰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聲音中透露着堅持與不可退讓的央視主持人。柴靜以一名新聞記者的良知與正義,剝絲去繭,退去一層層僞飾的泡沫,向觀衆呈現事實真相。當還未踏足新聞記者行業的時候,二十三四歲的柴靜面對高高在上的陳虻堅定地說,“我關心新聞中的人”。確實十年曆程她都堅守了自己的初衷。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輪廓,有個模糊的瞭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隨着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時隔多日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有了新的認知,修正了一些對當事人的偏見,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共405頁,厚厚的一疊紙張中敘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內容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說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揪成一團紙,擰巴巴的撫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讀此書,就好像看見一個女子的成長過程,從無知無畏的年少輕狂,到理解了解後的從容淡定;從初出茅廬的鋒芒畢露到而立歲月的內斂恬靜;從自以爲是、過於用力的自我到冷靜自省、客觀自然的大我,沒有華麗和自我標榜,沒有誇大和說教,只是娓娓道來,只是不帶偏見的表述,卻自有動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豐富,如此深刻。

書上說:“不要因爲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爲什麼出發。”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雜陳。懷揣一顆真心,看人間百態,品人世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