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繪本閱讀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親子繪本閱讀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子繪本閱讀的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親子繪本閱讀的心得體會1

有一個星期我和孩子一直在讀《一園青菜成了精》這本繪本,這本書是我一位朋友借給我看的。當朋友和我說這繪本的名字時就很吸引我。拿到書的時候,打開一看,書的顏色,繪畫就很吸引我。它是一本生動充滿想象力的童謠繪本。大膽的誇張,恰當的比喻,巧妙的擬人。童謠的語言富有押韻和節奏,像兒歌又像詩歌。可以說這本書充滿智慧的幽默。我和孩子初次閱讀的時候我們的整個房子裏都是沸騰的。

整本書內容就不完全複述了,有一段是這樣的:

“小蔥端起銀杆槍,一個勁兒向前衝。茄子一挺大肚腩,小蔥撞個倒栽蔥。韭菜使出兩刃鋒,呼啦呼啦上了陣。黃瓜甩起掃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

我們第一次讀的時候,除了我的聲音有了趣味變化,我和孩子都會跟着做各種動作。像銀杆槍的時候,我和孩子就會把手比喻一把槍;像向前衝的時候,我就和他一起從客廳衝到臥室;像茄子挺大肚腩的時候,我們會挺着肚子互相撞着;像倒栽蔥的時候,我們還會一起故意摔跤;像掃堂腿的時候,我和孩子都開始各種踢腿。只見孩子滿頭大汗開心極了。那一刻我感覺我們是朋友和夥伴。

我們一邊讀,一邊模仿,一邊模擬場景,一邊做動作。孩子喜歡這一切。這樣的結果都是通過自己的語言和動作就能影響到孩子的開心和熱愛。孩子讀完以後還有很多問題問我:“媽媽,爲什麼青菜成了精,爲什麼黃瓜會掃堂腿,爲什麼歪嘴葫蘆會放大炮。”於是我一個個用擬人的手法給他解釋。

情感的表達很重要,它決定了一園青菜生命的精彩程度。也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受媽媽的情感。潛移默化來學會表達情感。我個人覺得想象力和趣味性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這類充滿想象力,擬人的繪本可以在較長的時間裏反覆閱讀,孩子的記憶力特別強。孩子很容易在2到3次重複的時候就記熟了。而且能把整本書的內容記的很清楚,有些孩子甚至可以背讀下來。

我們的親子閱讀的互動體現在情感、語言、動作、重複和復讀,最後的成果可以說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對兒童繪本的要求大部分來自孩子的興趣度。當然同時也要去找一些其他類型的繪本讓孩子去觸過。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還有其他的優點和特長。最後一點貴在堅持。還有不建議用手機去看繪本和學習。最遺憾的一點也就是我們家的親子閱讀都是媽媽陪伴着。也希望孩子的父親一起來參加。

親子繪本閱讀的心得體會2

常有人把閱讀寫作“悅讀”,這是在閱讀基礎上更好的詮釋了閱讀所帶來的身心的愉悅。我理解的親子繪本閱讀就是寶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共同閱讀美好的故事,看美好的圖畫。要說心得,我覺得我們收穫的就是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良好的親子關係。俗話說:“給孩子十本書,不如給孩子一本好書;給孩子十本好書,不如教孩子一個好的閱讀方法;給孩子十個好的閱讀方法,不如給孩子一個能陪他一起閱讀的爸爸媽媽”。因爲不管書在好,方法再怎麼巧妙,都比不上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而陪同孩子閱讀也是一種幸福。在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發上、睡在牀上,一起細細瀏覽繪本故事,或者一起討論故事中的情節,那一幕是多麼的溫馨,多麼幸福。

孩子很小就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從最初的看圖識圖、詩歌、睡前半小時,到現在正式的繪本閱讀,《三隻小豬》、《龜兔賽跑》、《小馬過河》、《一切因爲有你》、《小熊不刷牙》……每次和孩子在一起閱讀繪本的時候,孩子都樂此不彼,專心的聽着,而此時也是孩子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刻。常常讀到一本好聽的繪本,他都會和我說“媽媽,我要再聽一遍;媽媽,我還要聽一遍;媽媽,我還想聽一遍。”而“再聽一遍,己成爲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最大的渴望,讓我非常欣慰的是,孩子正因此不斷的在成長。

非常感謝學校舉辦的繪本閱讀活動,也非常有幸能去幼兒園爲孩子們說故事,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一起互動,看到孩子們津津有味開心的聽着,作爲家長的我們,何嘗不欣慰,而最終我會發現,原來我和孩子們在一起成長。

閱讀,培養了孩子良好的看書習慣;閱讀,讓孩子的開闊眼界,豐富知識;閱讀,更能豐富孩子心靈,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作爲家長的我們,在幼兒早期閱讀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管多忙,我們都要一如既往,堅持做到每天爲孩子講故事,哪怕只有半小時,也要和孩子共同進入閱讀時光。別小看這每天半個小時的親子閱讀,它能讓你在無限的想象空間中獲得巨大的樂趣,它能給孩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美好的回憶,它將成爲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親子繪本閱讀的心得體會3

常有人把閱讀寫作“悅讀”,這是在閱讀基礎上更好的詮釋了閱讀所帶來的身心的愉悅。我理解的親子繪本閱讀就是寶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共同閱讀美好的故事,看美好的圖畫。要說心得體會,我覺得我們收穫的就是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良好的親子關係。

我比較喜歡花婆婆方素珍說的:繪本就像一帖中藥一樣,在慢慢地改變孩子的體質。在孩子的情商提高方面,不是教科書能完全給的。我覺得在小諾成長的這六年中,我很少對他耳提面命,我們只是通過每天的親子閱讀讓她積累所得,通過閱讀讓她瞭解人際關係怎麼處理,情緒怎麼處理,生活中的規矩和禮儀也都是她自己悟出來的。

在小諾很小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親子閱讀,那時,國內的繪本並不是十分的流行,最初是古詩小冊子,經典的國內故事,我的世界裏沒有繪本的概念,在諾半週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在郵局訂閱了《嘟嘟熊》雜誌,後來就是超市裏購買的大量的過期兒童雜誌,通過閱讀育兒雜誌,我知道還有一種適合孩子看的書,叫繪本。於是我從網絡電商那裏購買了一套國內引進版的斯凱瑞的故事書,那書從文字,從圖畫,都讓我和孩子愛不釋手。於是,我們就開始瘋狂的購書,我家藏書量沒有統計過,但應該在一千本以上,這還不包括我給孩子自己打印的小書小冊。小諾到目前的閱讀量應該在一千五百本以上,因爲我們閱讀的不光是自已的存書,還會去圖書館,繪本館借閱。我們每晚睡前都會有親子閱讀時間,每天晚上,大概最少五本的樣子,繪本我們最多的時候,是一天講了30多本聰明豆系列繪本。有時候孩子晚上睡不着了,也會抱撂書,自己打開臺燈閱讀。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知識面的擴寬,我們的閱讀材料選擇也非常的廣泛了,天文地理歷史人文百科都有。今年的春節假期,諾同學就讀了一套兒童版的四大名著,一套《法布爾昆蟲記》還有《我的拉魯斯小百科》,還有一套韓國版的數學繪本。小諾還癡迷了一段時間科學實驗書,我們一起拿着繪本,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孩子瞭解更多的科普知識。前一陣我們還辦了一張繪本館的借書卡,我要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儘可能用經典的繪本把孩子喂個飽。

通過幾年的親子閱讀,小諾已經養成了很好的閱讀習慣,雖然目前還不能自主閱讀,雖然我內心有一點小期盼她的自主閱讀,但是我更珍惜和孩子一起閱讀的美好時光。或許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不再需要我們給她講故事了。親子閱讀是件很快樂的事情,當我們老了後回憶起小時侯給他親子閱讀的時候該是什麼一幅美麗的圖景啊。

我和小諾在一起讀繪本,沒有什麼規矩,也很少讓孩子整理個中心思想啥滴,提問也只是偶爾爲之,我不想破壞和他共讀的美好感覺。我不奉行任何專家的說法,我只做我認爲最適合自己,用讓我和孩子覺得最愉快,最舒服的方式去進行閱讀。不需要堅持,只需要習慣;不需要糾結於對錯,只需要感受快樂;不需要成果,只需要體會。親子閱讀,享受它就好了。不需要那麼多條條框框,是是非非,遵從自己內心的需要即可。

也許有人說你家讀了那麼多的書,也沒有看到你家孩子比班上其它的孩子孩子強多少?我想說的是即使孩子讀過一些繪本,短時間也不要期望她有什麼改變,閱讀不是立竿見影的,讀過的東西什麼時候能用上,閱讀到底能有多大作用?這些都很難說,但如果不讀,就一定體會不到閱讀的精妙之處。親子閱讀我是一定會堅持的,閱讀的效果不一定體現在學習上,能建立良好的關子關係不是也很好嗎?這是媽媽和孩子萬千遊戲中的一種。

親子繪本閱讀的心得體會4

給孩子讀了繪本以後,你會和他一起討論嗎?簡單說說最主要的感想?其實,如果這個繪本體現了一些孩子生活中的.問題,我們就應該把繪本閱讀和孩子的經歷聯繫起來,通過把問題問得十分細節來和孩子一起探討和發現對相關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裏我想用個典型的例子展示具體做法。這個故事的主人公Regina在上畫畫課,老師讓畫叢林,她腦中構思了一幅精巧的畫面,但是它太美了,她遲遲沒有動筆,她的同學們都畫出了一些,而她卻還在構思,老師說時間不多了,她只好開始,但是一落筆就覺得離腦中的畫面太遠,把紙揉成了一團,又去找老師,但是老師說,不能浪費紙張,要是下次畫錯了就要在錯誤的基礎上修改。別的同學這時候都已經完成了,就看着她畫。她先畫出一棵樹,被左邊的同學笑話了,因爲和他的一樣,說你怎麼抄襲我的,Regina反駁說沒有,然後繼續花了一頭獅子,又被右邊的同學笑話說抄襲了他的畫,這時候Regina已經沒時間反駁,自顧自畫下去,到最後,她想畫個太陽,可是,卻沒畫圓,同學又開始嘲笑她了,她開始思考,如何在錯誤的基礎上變通,她突然想,可以改成月亮,不好的地方還可以用眼睛和嘴巴修飾。結果這個成了神來之筆,她又想到,叢林可以整個是月光下的,又做了點相應的修改,就完成了。這時,另外兩個同學,都讚歎不已,還一直後悔,他們怎麼沒有想出這樣好的主意。

讀完這個故事之後,我覺得有兩點主要的問題和我的孩子非常相關,一個是Regina拿到任務以後,沒有立刻動筆,構思好了後,又會遲遲不動筆。再一個就是如何對待錯誤。我先問孩子,爲什麼Regina半天不畫呢?孩子說她在想怎麼畫。我又問那她想好了,怎麼還沒畫呢?孩子又翻翻書,說是她覺得自己腦子裏面的太好了擔心自己畫不出來那麼好。我又問,那她爲什麼花了一點點就立刻揉了扔掉呢?孩子想想後說,還是因爲腦中的構思太美妙。我這時候問她,你寫作文,寫作業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呢,拖着不寫,是因爲覺得腦中的構思太好,所以就不敢落筆嗎?孩子說是啊,還有有的時候是覺得太多了,就拖着不寫。我說那你覺得呢拖着是好辦法嗎?是否越拖越覺得難寫出來,難寫好?孩子說是啊。我對她說,那以後我們要拖着不寫的時候就想想Regina好嗎?構思好了,一定要大膽落筆,拖延只會讓任務顯得更加可怕,再讓他成爲變成可怕的攔路虎之前一定要行動,行動打敗拖延。

之後,我又問孩子,第一次錯誤的時候,Regina怎麼辦的?第二次又是怎麼辦的?而第二次錯誤結果怎麼樣?孩子說在錯誤的基礎上的修改,讓她的畫變得特別美。我就說,所以只要我們想做好一件事,我們很可能就會犯錯誤,但是犯錯誤很糟糕嗎?孩子說不一定啊,Regina的錯誤導致了新奇的創造。我拍手道:是啊,下次犯錯誤的時候我們要提醒自己Regina的故事,錯誤也許會給我們帶來新奇的點子,沒必要生氣後悔!

其實,這個故事還可以跟孩子談談當遇到同學、朋友的嘲諷時候,可以如何應對,同樣通過問孩子那兩個同學的反應(注意前後的變化),Regina的迴應,可以引導孩子注意,自己的感受更重要,多數時候別人的嘲諷根本不值得理會。

優秀的繪本,往往和孩子的生活聯繫緊密,所以我們很容易從其中發現(如果多和孩子討論,即使我們沒發現在探討中也會從孩子的反應注意到了),另外,優秀的繪本也總是會提供一兩個辦法,或者引發我們思考,所以本身就是很好的討論素材。記住哦,要討論的越細節越好,家長主要是提問和點撥,一定要讓孩子思考啊!孩子的經歷和思考我們是不能替代的,他沒有體驗就永遠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親子繪本閱讀的心得體會5

今天我去參加了宸宸學校的家長會,這次會議的主題是“繪聲繪色童心兒童夢———一年級親子繪本閱讀主題會”,整個家長會心情激動又有很多感概。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如今,知識就是力量,是指明方向的燈塔,擁有知識,則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

知識的獲取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閱讀,閱讀除了能增長知識以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它能讓孩子靜得下來並且能善於思考,能有自己的見解。之前對孩子的閱讀方面不是特別重視,也買過一些繪本或故事書,但是總是難以堅持,孩子不認識字或很少,需要我耐心的讀給他聽,自己很難做到每天堅持,所以半途而廢,自從上了長征街小學,閱讀及聽繪本是老師佈置的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一開始我也是抱着完成任務的想法,不是很積極。可是這次家長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通過劉殿波碩士的精彩講述,我感受到了繪本的強大,形象的圖畫以及豐富的文章給了孩子視覺及聽覺的雙重感受,從閱讀中能感受到快樂,並且初步的瞭解人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感謝芳芳老師的講解,讓我糾正了以前給孩子用手機聽繪本故事的不良習慣,明白了父母的聲音是有溫度的聲音,會帶給孩子更多溫暖,而不能單純藉助於電子產品,並且瞭解繪本故事不只是聽,還要觸摸要觀看,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繪本的價值。

繪本給了孩子最初的人生啓蒙,其作用不亞於父母及老師的影響。其中《猜猜我有多愛你》還有《爺爺一定有辦法》這兩本劉老師提到的繪本之前我和孩子閱讀過,但是已經是1年之前的事情,回到家我跟孩子聊起,他居然都記得,而且記得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書中的兩個故事線,孩子和爺爺的故事,還有地板下小老鼠的一家人的生活。這讓我驚訝於孩子的記憶力已及繪本的魅力所在,更是感激學校及老師的良苦用心,是你們讓我認識到閱讀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那麼重要的一件事,與書交朋友,書會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並且樹立良好的世界觀,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相信,孩子的天性都喜歡閱讀,凡那些表現出不喜歡閱讀的孩子,都是因爲家長沒有在合適的時機給他們提供合適的閱讀環境。所以我會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進行親子閱讀,與孩子共享美妙的親子閱讀時光,共同體會繪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