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心得體會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育扶貧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扶貧心得體會

這幾天深入貧困山區走訪,看到貧困戶或樂觀或擔憂的神色,聽到他們訴說家庭貧困的原因,我發現除了個別家庭因重大疾病造成貧困外,大部分家庭是因爲自身文化素質低下,無一技之長致使家庭深陷貧困的泥沼。對此我感受頗深,現在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農民的貧窮與現有的文化知識息息相關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教。教育扶貧,是我國整個扶貧開發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扶貧助困的治本之策。過去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鼓勵更多的孩子通過讀書走出山村、融入城市,事實上這種導向是成功的。其實讀書並不是讓每個孩子都去上大學這麼簡單,它更重要的作用在於讓適齡孩子接受完整的、系統的、良好的教育,有條件、有基礎的可以去上大學,更多的孩子可以通過學習和知識的培養,擁有一技之長。這次走訪我深刻感受的是貧困戶農民文化知識欠缺,規劃自己生活能力非常差,他們體現了農民的樸實,卻忽略了“頭腦創造”。所以作爲一名教師,我們站在教育的端口,我們要利用科學文化知識,去哺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穿上文化的新衣,讓孩子們走向脫貧致富的道路。

二、先讓貧困戶在精神上脫貧

黨和政府始終心繫老百姓,特別是家庭貧困的羣衆。但是在走訪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比較讓人擔憂的問題:有的貧困家庭具有嚴重的依賴性,把脫貧希望完全寄託在國家的扶貧補助上,一心想的就是以後到底還能補多少錢。他們尚未意識到真正脫貧還得依靠自已不畏艱難的創業精神和自己的辛苦勞動,簡單地認爲國家的扶貧是“授之以魚”。所以當講到人窮不以志短,除了政府的扶持,更多的還是得靠自身的努力時,有些受訪戶就會以自身文化程度低,出門就業難的說辭推脫。所以我認爲在物質幫扶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扶志,引導受助者尋找造成貧困的根源,鼓勵他們樹立改變落後面貌的思想,提高文化素養,讓專業人員對他們悉心輔導,掌握脫貧致富的本領,變被動脫貧爲主動致富。

三、貧窮的農村面貌,讓我更堅定自己的教育事業

所謂“窮不讀書,窮根難除,富不讀書,富不長久。”深入村寨,傾聽民意,瞭解民情,知道他們的所期所盼,摸清底數。我們作爲老師就是要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無私奉獻,認真教書,認真育人,扶貧先扶智,把我們貧窮的子女教育好,讓他們從小立志,長大後改變家庭貧窮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