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閱讀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兒童閱讀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兒童閱讀心得體會

兒童閱讀心得體會1

《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作者錢伯斯主要是對學校的閱讀環境分析、討論,並提出行之有效的能促使孩子成爲熱情的閱讀者的措施,詳細具體的迴應了封面上的一句話: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

在我們最初推行自由閱讀時,不難發現許多孩子只是對閱讀這件事情感興趣,覺的這是一個排遣時間的好活動。比如每天晚飯後的四十分鐘自由閱讀時間,其中部分孩子不是真正的喜歡閱讀,而是覺得不用寫作業多好,根本沒有被書中的文字所吸引,而只是純粹的浮光掠影的掃過一排排文字,至於什麼內容?毫無收穫。我所期望的是,閱讀能使孩子們學會思考。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們成爲一位成熟會思考的讀者?我覺得以閱讀筆記的方式鼓勵孩子多去思考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同時在閱讀時,能留下一些簡單的記錄,幫助我們對書中的情節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許更能增添閱讀的樂趣,也更能使孩子在閱讀時思考,在思考中受益。如何掌握孩子們的閱讀狀況?要不要孩子做閱讀記錄?一直很困擾。在書中的第75頁讓我找到了答案:從現在開始,每個孩子都有必要記閱讀筆記,這樣老師和家長就能很好的掌握孩子們的閱讀狀況。我沒有直接要求孩子們去記,而是把我的繪本閱讀筆記和我閱讀時做完批註的書拿到班級裏,讓孩子們去看,讓孩子們隨意的翻到哪一頁,我就可以告訴他們我對哪一部分印象很深刻。在班裏對於閱讀筆記分享過後,我就看到有心的學生在閱讀時也拿起了筆,在書中做着自己喜歡的批註,不少女生就跟着效仿起來。接下來,我會試着讓孩子們的閱讀筆記

在班級裏分享,去影響更多的孩子,也希望這些閱讀習慣可以一直陪伴着他們。一定要注意,在記錄時不要強迫孩子寫下他們對書的感想,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也許只有孩子自己懂得方式,不要讓孩子們將它看成一項作業,那麼孩子會有壓力的。

錢伯斯在這本書中告訴我們: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自動自發”地閱讀,但這其實是需要引導的。如果有一位值得信賴的大人爲孩子提供各種協助,與孩子分享閱讀經驗,孩子就可以排除各種障礙,盡情地遨遊在閱讀世界。回想起3年前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張馨怡,我給你買多少書都捨得,可是,你就是不讀。我只是一味的埋怨,從未思考過自己的過失。張馨怡最大的變化就是喜歡上閱讀,這跟我們學校的閱讀氛圍分不開。她之前一直要求五年級回縣城上學,我對她說:“會去可以,我對你的學習成績不擔心,可我最擔心的是逐漸養成的閱讀習慣會慢慢消失。”又一次提起她轉學的事情,她卻說我五年級還要在咱們學校上,我沒有問爲什麼,我想這應該是閱讀的力量。所以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爲自己定下一個閱讀目標,爲孩子們打造閱讀環境,以實際行動讓孩子們見證一位優秀讀者該有的樣子,把更多的孩子引上閱讀之路。

兒童閱讀心得體會2

12月8日—10日,我有幸到深圳參加了"兒童閱讀課程推進大會"。親臨會場,目睹了名師的風采,走進名師課堂,接受專家大師們的引領,讓我受益匪淺。在這兩天半的學習中,我們一共聽了13節課,3次高峯論壇。本次活動邀請了竇桂梅、王文麗、薛法根、趙志祥等全國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知名語文特級教師、專家,教授,進行了示範課、點評及專題講座。大會向我們展示了閱讀課程的三種基本課型:單篇閱讀,羣文閱讀,整本閱讀。一堂堂充滿智慧,充滿魅力的閱讀課堂,一次又一次精彩紛呈一針見血的點評,讓我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這是一場又一場視覺,聽覺及精神的盛宴。名師的教學,讓我感受到了不同類型的'課,有着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側重點。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閱讀能力。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下面幾位老師的課。

兒童閱讀課程研究中心指導專家,清華大學附小校長,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做整本書閱讀課例展示—《沒頭腦和不高興》。竇老師對整本書的閱讀指導課層次清晰,學生圍繞"猜",從聽到觀察,從觀察到讀精彩片段,讓學生走進書本,體會了人物的性格特點,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的語言表達自然放鬆!能力得到提高!竇桂梅老師用愛引領孩子閱讀,用心構建大語文觀,"讓兒童站在學校正中央",科學規劃,讓閱讀真正落地,老師與孩子一起"讀"起來。

兒童閱讀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做單篇閱讀課例展示—《珍珠鳥》,薛老師執教的《珍珠鳥》,透過語言文字,感悟對生命的尊重。學習過程中藉助學生已有生活體驗,讀中感受作者塑造的形象,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力,訓練語文基本功。由生活、教學細節到概括能力培養,再到課文線索梳理及緊扣"小傢伙"一詞的體會理解,深入淺出,層層推進,既培養了孩子的學習習慣,又有放有收,由點到面,由詞到句到篇,立體,生動,精彩!

深圳市十大閱讀推廣人胡紅梅老師做了實驗學校經驗分享—《兒童本位的七彩閱讀課程實踐分享》。胡老師把七彩閱讀課程分爲:金色的晨光默讀;橙色的日有所誦(課前誦讀);綠色的快樂吟誦(中午吟誦10分鐘);青色的寫字修身;藍色的分級閱讀(繪本教學課,主題閱讀課,故事家長進課堂等活動);紫色的國學課堂;紅色的期末評價(書寫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課內積累能力等多元評價)。

借鑑胡紅梅老師的七彩閱讀,有幾個問題讓我深思:

1、如何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度的情況下,開展整本閱讀。

2、閱讀時間如何保證?閱讀質量如何監督?

3、讀書的收穫如何考評?

我們班在上學期就開展過根據"閱讀存摺"的情況,評"閱讀之星"的活動。這個活動開展了一個學期,大部分孩子能堅持每天課外閱讀15分鐘。但我在檢查閱讀存摺的過程中發現有個別敷衍了事的行爲。出現這種行爲歸根到底是監督力度不夠,評價太過單一。所以,根據這種情況和以上問題,我又想出了另一種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拿起筆來閱讀。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邊讀邊畫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每兩個星期收學生讀過的書上來檢查孩子的讀書筆記情況,從而評選出星級閱讀之星。

爲了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下學期我準備在班級開展"班級閱讀區角"和"每日閱讀時光"活動,爲孩子開闢閱讀的空間和時間;給孩子營造溫情的心理環境。一個溫暖的閱讀環境,重在通過教師的溫情伴讀,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如果孩子在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中成長,他們就會從成人潛移默化的身教中形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所以我也要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讀書人的形象。用自己愛看書的情懷去感染孩子,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書的吸引力。尤其是孩子的閱讀初期,往往會對閱讀缺乏耐心和持久力。這時更需要我們去鼓勵他們。

除此之外,我還要繼續修煉自己。我常常要求學生多閱讀。但其實我作爲教師,也需要多閱讀。可當下的現實是,我每天處在教育教學的"柴米油鹽"的困擾中,很少能夠靜下心來閱讀、思考、寫作。然而,讀書又是教師的本分,也是教師保持鮮活智慧,散發人文氣質的唯一途徑。學生的視野和感知世界的途徑日趨廣闊,教育的生態環境和課堂細節日趨複雜,教師一旦停止學習,結束"自我更新"的狀態,就會迅速成爲"風雨中的雕像",課堂也將味如嚼蠟。

這次學習我的收穫頗多,我希望我也能和我們班孩子一樣成爲閱讀者,每天擠出一點時間來閱讀,把閱讀作爲娛樂的一部分。熱愛閱讀,學會閱讀;閱讀學習,閱讀生活。想方設法帶領孩子們走進文學的國度,去感受文學的魅力,接受文學的薰陶。

兒童閱讀心得體會3

xx年4月26日一29日,在這個芳香四溢的美麗季節,我們向陽小學一行六人在張鴻飛校長的帶領下,一路南下踏入深圳大學的校園,參加了在深大演會中心由東南教科院主辦的“xx年春季兒童閱讀課程推進大會”,收穫頗豐。

重視閱讀

首先,要多讀。在這次大會上,著名作家曹文芳在她的《閱讀的美好》的分享中如是說:“三分寫作七分閱讀。”可見閱讀對寫作的影響巨大!兒童閱讀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級教師薛法根在他執教的《火燒雲》一課中也一再讓強調孩子們要學會從別人的文字裏去“偷”,而且要“偷”得巧妙!從別人的文章裏吸取精華,聯繫自己的生活看身邊有無這樣的事情,寫作也就有了滋養。歸根結底,語文課程的學習最重的落腳點還是在寫上,所以在“積累一運用一創作”這樣的學習語文的三步曲中,閱讀佔的比重要更大一些!

其次,讀好書。閱讀才能讓人寧靜,寧靜才能致遠!所以在爲孩子們選擇閱讀書籍上也要慎重,讓孩子多讀經典和名家名著。首先是要讀文學的書。閱讀的孩子需有厚重感,要踮起腳去夠一夠。其次是要讀天文地理、優美散文、短篇小說等等,閱讀的範圍要廣。

再者,要會讀。要把急需的閱讀內容還給急需的學生,把課外閱讀融入課內。例如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教研員白皛老師執教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課中,爲了讓學生了解詩人王維當時“倍思親”的原因,白老師同時把王維的其中三首《少年行》展示出來,來展現王維少年時保家衛國的情懷,還出示了《王維傳》,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白王維在9歲、15歲及17歲時的不同處境,自然而然地就把詩人“倍思親”的幕後原因挖掘出來,孩子們讀詩的感情也就和詩人有了共鳴,這樣的師生深度閱讀遠遠地超出了孩子們泛泛讀詩的興趣。而且,這樣的閱讀也有了廣度和溫度!

另外,要讀好。閱讀時還要有一定的系統和計劃。比如讀圖畫書,從課型上可以上新書導讀課、章節推進課和交流分享課等等;推進方法上可以是因興趣而讀的自主閱讀、師生共讀以及兒童閱讀共同體的籌建等。師生共讀時,從書中讀出了什麼?老師帶領孩子教什麼?從還原學生的閱讀狀態到學生讀後的感悟交流再到學生讀後的一種生長,無一不是師生共讀的過程中的一次次無痕指導。既尊重了孩子的個性閱讀,又在交流中讓學生學會整合,提高思辯,讓孩子們在閱讀後都有自己的生長點。

強化“語用”

“語用”,即語言文字運用。新課標前言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而統編教材的安排上也凸顯了“語用”能力目標,構建了一個“雙線結構”一一人文主題、語文要素;提出了一個“核心概念”一一語文要素,即必備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強化了“語用”能力的提高。而“課後題”則可以作爲我們課堂教學的一個“抓手”,它的安排無疑助推着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大會上的幾節單篇閱讀教學課,也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如曹愛衛老師執教的《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薛法根老師執教的《火燒雲》、顧文豔老師執教的《彩色的夢》等都是既關注了詞語的遷夠及仿寫的細緻指導,特別是《火燒雲》一課中,薛法根老師讓學生從多音字、顏色詞、ABB型詞等詞彙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到指導學生練習寫火燒雲顏色的變化和形態的變化,孩子們在整節課中所習得的語言文字的運用紮實而且實用,孩子們掌握的是知識,習得的是方法,提高的是能力!讓人不得不佩服,佩服之餘留下的是久久的回味!

學習無止境,探索永遠在路上!在這個“語文爲王,閱讀爲後”的大閱讀時代,我們既要注重對雙基的練習,又要關注閱讀課程化的推進!願我們能依據學生實際,在統編教材的基礎上,把我們的閱讀教學做實更要做活,真正提升孩子的讀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