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大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大學》心得體會

在看一部小說時學到了一個學習方法,那就是“換位思考”,按我的理解就是將自己代入到作者,來思考作者是爲什麼要這樣說?這樣說的目的又是什麼?來模擬作者當時的思維心態。我感覺很是奇妙,所以拿《大學》開頭試了一下。

先將開頭那一段放上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首先分析一下作者,《大學》的作者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爲是曾子所作,有的認爲是秦漢時期儒家人士所作,但曾子爲本書作者更有說服力些,所以我們暫且將曾子作爲大學的作者。曾子這個人如果想了解大可以搜一下資料,在此就不敘述了。只取一點,他是孔子的弟子,按照我很喜歡的一部小說《儒道至聖》中來分,他是僅次於孔子聖人的亞聖。所以他可以算的上是較爲完整的繼承到了孔子的思想,並且能夠融會貫通的一個儒家大家。所以他的核心應該也是繼承了孔子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仁”。另外《大學》在早期是屬於《禮記》的一篇,禮,在古時候就是給人定的一個行爲標準,同時也說明了人們應該怎麼做到禮,所以我覺得《禮記》應該是古時候的儒家修行祕籍。所以我認爲《大學》應該就是曾子爲了說明如何做到“仁”,如何成爲聖人而作的一本著作,也是一本修行祕籍。

所以《大學》我認爲它是一本介紹方法論的書,我們通過學習大學的思想,實踐它的方法,最後就可以達到“止於至善”的聖人境界。

大學之道,是有別於小學的君子之學,是講述如何成爲君子,如何成爲聖人的大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如何成爲君子聖人呢?

按我的理解,是有三個步驟的。一不斷學習瞭解明白正大光明的品德,並且不斷的發揚光大。二在親民,我個人是傾向於朱熹的觀點,親是作新講的,就是說我們要每天都比前一天進步一點,每天都不斷的發揚光大正大光明的品德。三到達至善的境界。一是基礎,二是方法,三是目標,也就是不斷的明德親民之後最後要達到的境界。

知止而後有定。爲什麼是有,而不是像後邊幾句一樣的能呢?我的想法是定的方法門檻就是止,就是要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並且能夠堅持,定下來,我們就做到了定。而後邊的能則是你在做到前一境界做到一定的'程度後才能體會到的境界。所以知止而後有定,止就是進入定的門檻。

定而後能靜,做到定之後,我們能夠做到什麼該做我們就做,什麼不該做我們就不做,但這個過程無疑是極爲痛苦的,所以我們要定到一定的階段,最終到達靜的地步,感受不到痛苦,或者是習慣了痛苦我們就靜下來了。靜而後能安,靜中生慧,在靜中我們不斷的發揚正大光明的品德,最終體會到這些品德的美好,我們就安了下來,開始享受喜悅,享受光明溫暖,整個人都充滿淡淡的喜悅的感覺。安而後能慮,知道這些是很令人喜悅的以後,我們就開始想追求更多的喜悅,甚至是追求更多的知識品德。慮而後能得,有想法,纔會有得到。就這樣不斷的循環,不斷的明明德,親民,最終我們就能做到至善的境界。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先後順序的,只要我們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一步一步的做下去,我們最終就可以到達至善的境界。儒家果然是人道,是人人都可以成聖的大道。

這些想法都是我通過“換位思考”想到的,“換位思考”的方法具體在本文中也沒怎麼說,因爲我也是初次實驗,不清楚怎麼說,只能將我的一些感悟說出來,分享給大家。由於我個人能力和知識積累有限,所以這些想法還是不成熟的,如有錯誤甚至不贊同的地方,歡迎指正交流,共同進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