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去敬老院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寒假去敬老院心得體會(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寒假去敬老院心得體會1

這一次的敬老院之行還是比較順利的,雖然現在的天氣比較寒冷,但這絲毫影響不了我想幫助老人的決心。

按照着計劃,我和幾名好友早早地就集合在了一起,這一次的目的地是一所在郊區的敬老院,之所以選擇這裏是因爲這裏距離我們家比較近,而且以前也去過這所敬老院,所以還是比較熟悉的。乘着車來到敬老院後,我們向門衛表明了來意,敬老院的工作人員自然是很歡迎我們這些學生來進行探訪的,畢竟這裏的老人在平日裏也沒有什麼機會出去,大多數時間都只能待在這個小地方,所以有人來看望時一個個都顯得神色激動。順利進入到敬老院後,我們便一路跟着這裏工作人員,畢竟這次來訪比較突然,要是無意打擾到了一些老人的休息也不太好,所以還是聽從工作人員的安排比較合適。

當然了,我們這一次來敬老院不是空着手的,在路上的時候我們還買了點水果,禮物,雖然加起來也沒多少錢,但這也算是我們的一點小小心意了。按照院裏工作人員的安排,我們共同探訪了十餘名老人,這些老人都是因爲各種原因纔來到了這裏,而且一年到頭也很少和自己的子女相見,說起來還真是比較可憐無助的,所以我們這幾個人也只能盡力安撫着老人們的情緒,鼓勵他們要堅強樂觀地生活下去,在爲老人們送上了禮物後,我們也開始幫老人們打掃起了衛生。老人們畢竟都上了年紀,所以房間裏面的衛生、物品擺放什麼的都顯得比較亂,但經過我們的一番整理後,房間裏明顯有了大變樣。

我們在敬老院裏面一待就待了好幾個時辰,來的時候還是中午,離開的時候天都已經變黑了,雖然我們勞動了半天,可我們絲毫沒有感到疲累,在臨走之前我們還擁抱了這裏的老人們,這時候我還看到了不少老人眼裏都閃爍着淚光。

整體來說,這一次敬老院之行很有意義,也很成功,在以後的日子裏,我還會繼續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公益活動的!

大學生寒假去敬老院心得體會2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此種思想道德教育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讓大學生們以實際行動爲老人家送溫暖、獻愛心,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青春力量。

去敬老院慰問主要原因是關心老人還是應該從身邊做起,我們身邊就有老人,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爲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爲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走進大門一位熱心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還一邊給我們講解敬老院的概況:敬老院創辦至盡將有二十年,有了一支較強經驗的管理機構和有一支較有經驗護理人員隊伍,鎮政府投資200萬元基礎設施。本院佔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綠地面積佔總面積60%,房間有二人、三人、四人、全天24小時護理,間間有衛生設施,食堂飲食生熟分開,專燒特具病號飯。敬老院現有牀位220只,管理人員和護理人員共25名。 阿姨向我們講解到:敬老院裏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癡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我們分成了四個小組,前往不同的房間慰問不同的代養老人。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症等等,同學們也耐着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俱,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爲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裏。

老人家在這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裏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這裏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希望……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良好傳統,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愛老,發揚老祖先的良好傳統。愛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讓我們學會愛老敬老,讓老人開心度過每一天吧!

此次敬老院一行讓我感慨很多,自己去的敬老院沒有想象中華麗的院座,在眼簾中出現的只是一座樸實無華的小樓,自己在想爲什麼蘭州一座那麼大的城市爲什麼還有那麼破舊房子,而且那麼破舊的房子裏住的是年邁的老人,而有的人會問,那麼多敬老院爲什麼選擇一間那麼破舊的敬老院,我想如果人人都選擇好的敬老院,條件好的敬老院,那麼那些條件差又偏僻的敬老院有誰去看呢?那裏面的老爺爺老奶奶也需要關心,與呵護,他們也需要溫暖,也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們啊!

我們到了敬老院的時候,那裏的管理員接待了我們,帶領我們在那裏轉了一圈,給我們大概的介紹一下,男生在院子裏幫管理員大搜衛生,我們女生就三五一隊去找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們聊天,談心,真切的關懷,老人們的感動如潮水般涌出淚水,感謝感動的言語早已不盡其中,有些老人還講了他們很多關於他們以前的事情,有的老人講着講着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淚,由此可以看出現在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有的老人已經在這裏住了幾年之久,沒有親人的關切問候,沒有兒女的噓長問短,他們每一個都有些迫不得已的理由纔要住在那裏的,沒有至親的關懷,日復一日的那樣生活,他們是多麼渴望有人陪他們聊天,給他們關心,他們都沒說出口,只有在那是內心的真情才毫不遮掩的表露出來。

如果每個人都吝嗇那麼一點點小小的愛心的話,那麼我們將面對的是一份苦澀的淚水,還是孤獨。

以前自己很渺茫,人活着到底是爲什麼?到底是爲什麼而活?今天終於讓我體會到了,我想人活着是爲了愛與責任,是爲了感謝與愛。今天終於讓我明白這個道理,今天讓我明白這個道理是老人們的言語激勵了我,我先要感謝各位老爺爺老奶奶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

最後,我們把爺爺奶奶聚到院子裏,爲他們表演我們精心準備的節目,看到他們來你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的心情也很激動。在此我要感謝各位老師、感謝我們的青年志願者協會給了我這次機會,給了我明白這個道理的機會,是青年志願者協會讓我長大了,所以我們也要學會愛與感謝。

大學生寒假去敬老院心得體會3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更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爲了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瞭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爲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在20xx年7月11日, 由建院紅十字會帶領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隊走進紅升僑頤養老院,探訪老人並與他們聊天,給老人家們送去了溫暖和歡樂。

20xx年7月11日早上八點半,紅升僑頤養老院探訪實踐隊一行總共20人一起出發前往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口的紅升僑頤養老院。到達養老院後,20人兩兩分組,到老人家們平時活動的場所陪他們聊天,幫他們打掃衛生或幫忙做其他的事。

有幾位熱情的老婆婆見到我們一行人,十分開心地和我們握手並感謝我們的探訪。她們跟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平生的經歷、在養老院的故事,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這讓一些羞澀的小夥伴也開始放開自己,融入其中,開始輕鬆地交談起來。儘管有些外地同學的廣東話不太地道,老人家聽不大懂,但他們依舊想方設法逗趣,讓老人家笑得合不攏嘴。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養老院,大家融融泄泄。然而,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很快就到了老人家們吃午飯的時間,同學們不得不起身道別。臨走前,老人家們依依不捨,非常希望我們能多去養老院看望他們,最後,院長和老人們再次感謝我們的到訪。

此次活動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卻給老人家們帶來了快樂和溫暖,也讓同學們懂得敬老愛老的重要意義,讓同學們收穫了服務他人的快樂。即便是短暫的陪伴,也能驅散老人家的心裏孤獨的陰霾。同時我們希望出門在外的兒女記住常回家看看,你們的父母需要你們。還有,也希望社會上更多的人把自己的愛變成大愛,把愛傳遞下去。愛,因爲在心中;愛,其實可以感染的;愛,其實可以沒有國度的。伸出你的雙手,世界就會充滿愛。

最後,祝願老人家們都能幸福健康,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禮孝的行列,弘揚德義精神,把中國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大學生寒假去敬老院心得體會4

假期,我回到家鄉山東xx縣,開始自己大學生活中第一次

社會實踐,爲了增強自己的韌性,接近並瞭解社會中最弱勢羣體,給他們帶去吉林大學學子的熱情和幫助,我將這次社會實踐地點選在了xx縣敬老院,也就是xx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正是在這裏,我深刻感受到了當代大學進行志願服務的重要意義,這一週雖然有點累,可是我覺得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更彰顯了我們吉大學子,樂於助人,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的良好風貌,贏得了周圍人的好評,自己還是覺得特別充實。

xx縣敬老院是縣民政局管轄下的最大的一個敬老院,這兒的老人全部都是孤巢老人,而且大多數年過古稀,身體都已經行動不便。他們迫切期待能得到更多社會的關懷。我的出現使略顯寂靜的敬老院,一下子活躍了許多。尤其是那些無兒無女的年過古稀的老人聽到我親切的喊他們爺爺奶奶,都激動的要落淚,我的手就那樣被他們握着,微笑並稍許心痛地聽他們唸叨着“好孩子”。從第一天進行實踐,我就被這羣老人感動着,剛一去,一位奶奶就拉着我去她那先吃點西瓜,每個老人都把我當做自己的孩子,這真是讓我很激動。從院長那裏我瞭解到每年都會有好幾批大學生來這裏進行志願服務,老人們都很喜歡年輕人這些服務社會的做法。還以爲老人拿着自己的黨證,激動地告訴我,黨的政策好,國家照顧纔有今天這樣的舒心日子。

爲了更好的完成這次實踐任務,我還特地找到自己家鄉的同學,協助我完成這次實踐任務。實踐開始前,我首先找到敬老院院長了解本院孤寡老人的具體年齡和生活狀態。院長告訴我們,住在本院的老人差不多都是年過70的,身體也大都有殘疾,殘疾程度各有不同。在我們實際實際建過程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行動不便成了他們生活的最大障礙。看到這種情況,我感到十分痛心。沒有太多寒暄,我就抓緊幫助他們。先從一位全癱老人開始,酷暑中他無法行動,身體已經發餿,我拿洗好的毛巾幫他擦拭身體,邊擦邊和他聊天,知道在敬老院中沒有護理人員,生活全靠自己,像他這樣的也是依賴大家的幫助才行。看到他住的凌亂的屋子,我幫他收拾,把他的尿壺倒掉涮乾淨,地擦乾淨,還打開窗子將異味發散出去。我忙着時,不經意間看到老大爺抹眼淚了,他哽咽的說,自己無兒無女,還沒有過哪個孩子像我這樣照顧他。我笑着告訴他,我是吉林大學的學生,來志願幫助大家,我在這裏就是您的孩子,國家培養我們大學生,我們就應該回報。

接下來的幾天,我和大家都認熟了,每次我剛進敬老院,大家就圍上來,那種親切的感覺,是我這次社會實踐中收穫的最重要的財富。短短几天,我成了大家的孩子。敬老院的大爺大媽也成了我牽掛的親人。這是我又想到了那位大爺的話,“你們來了,不圖能幫俺們什麼,只要能來,就是好孩子,就值得表揚。”而我所想到的卻是,這羣孤寡老人這樣真摯的話語,其實深深的表達了他們期待更多關懷,希望獲得更多的心靈上的安慰。

事實上,這也暴露了我國農村養老的深層次問題,雖然國家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這個社會特殊羣體,他們年輕時曾爲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而晚年無依無靠的狀況卻讓他們無法最大限度享受社會進步的福利。我看到,基層政府也已經越來越重視民生,開始逐年提高老人們的生活待遇。我從敬老院的大爺大媽那裏瞭解到,這幾年他們可以領到更多的政府補助。在敬老院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之前,由於經濟條件不允許,敬老院的餐廳中很少有葷菜,飯菜十分單調。這兩年不僅吃肉不成問題,每逢過節,都要爲老人們包水餃。當老人們說到這裏時,都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中午是我到餐廳看了一下,大家有序就餐,有說有笑,生活十分安詳。

不僅生活上的補助增多了,老人們還告訴我,醫療衛生條件也有很大改善。今年政府爲敬老院新增派了一位年輕醫生,大家看病更方便了。而且每年都要爲大家進行免費體檢,這一點大家都豎起了大拇指,稱讚現在政府爲人民辦實事。

這次實踐中,我特地對住在本院的幾個癱瘓老人進行了力所能及的幫助,看到他們室內幹了的水桶,我挨屋幫着他們打滿水,他們無法正常行動,靠柺杖勉強可以動,幫他們擦拭身體,跟他們談心,因爲沒法行走,他們對外邊發生的事情格外感興趣,我把自己在大學的趣事告訴他們,雖然交流起來十分困難,可老人們還是那麼滿足,我更覺得自己這次實踐十分有意義,正是他們對我的這種依賴,我主動找到院長,要求把自己本來三天的實踐計劃改成了一週。院長欣然應允。

這次實踐中還讓我非常感動的是老人們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院裏行動不便的老人,大家幫忙打飯打水,幫助收拾屋子,幾個細心的大媽,還隔三差五出去買點水果,分給那些沒法行動的老人。還有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院子的空地上開闢出了小菜園,老人們這樣說,“閒着也是閒着,種點菜,大家吃着鮮。”

儘管這樣,我還是發現了敬老院的一些問題。我對此也爲敬老院和上級民政部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1,部分寢室安排不合理,很多老人行動不方便,住的寢室卻離洗手間很遠,甚至還將一位八十多,視力很差的老人安排在了二樓;我將這個問題給院長進行了反應,院長說他也覺得不合理,只是老人住進來的有早有晚,住在一樓的老人都不願意再搬到二樓去。我和一位住在一樓的大爺進行商量,終於說服他跟二樓的那位大爺交換寢室,在我離開的那天他們已經順利交換,院長答應對其他不合理的安排進行調整。

2,敬老院護理人員嚴重不足,我所在實踐的敬老院雖然已經安排了醫生,但並沒有專門的護理人員;這一點成爲敬老院最大的缺陷。在這樣一所敬老院竟然沒有一位專門爲老人服務的護士,行動不便的老人也只能靠自己,這樣老人缺乏專業護理人員,生活就很難十分的保障。我將這一點跟院長協商後,向縣民政局寫了一份情況說明,縣民政已經協商要處理這個長期忽視的問題。

3,院民寢室的硬件設施落後,並且不齊全。最突出的是供水問題,年近八旬的老人還都得自己去二百米遠的餐廳處去打水,萬一逢雨天路滑老人的安全沒有保障,還有敬老院防火設施不齊全,整個敬老院只找到五個滅火器,而且都安置在二樓,一樓沒有安置,對此院長給出解釋,一樓由於打水比二樓方便所以沒有安置。我告訴院長這是很大的安全隱患,萬一一樓起火沒有滅火器後果不堪設想。對此,院長也同意只要下次民政撥錢,首先解決這個問題。

4,雖然敬老院近年來物質生活有所提高但老人們的精神生活十分匱乏。我認爲這也是最重要的亟待解決的一件事,雖然每個院民室都有一臺大背頭電視機,但大多數已經年久失修不能播放,這一點我直接縣民政進行了反映,希望幫助老人修好電視,然後安排電影下鄉走進敬老院,活躍敬老院的文化氛圍。我還建議院長多訂閱幾份中國日報和齊魯晚報進行傳閱,還可以安排視力較好的識字老人,定期爲大家讀報紙,使老人們的生活不至於太過單調。

實踐過程中,我對附近幾個鄉鎮敬老院進行了調查,發現也都存在類似問題。只有一個由兩鄉鎮聯合成立的養老院,老人生活水平較高,我將上述問題總結後爲縣民政局寫了一份建議信,希望對改善老人們的生活盡到自己的力量。在實踐過程中,我思考當前中國農村存在的養老問題,在我所在的山東農村,家庭養老依然承擔着重要責任,然而隨着養老現實成本較高,實際上對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較大障礙,而在身邊的農村養老保險貫徹的並不徹底,農村養老也需要制度化規範化,實現這一步還有較長的的路要走。

這次實踐中我培養了自己接近社會,感恩社會的心態,鍛鍊了自己的韌性,增強了自己助人爲樂的生活習慣,認識到了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和敬老院老人們建立了良好的情誼,也使自己的這個假期變的更充實,更有意義。

最後我要對xx縣敬老院林院長及院民們能協助我完成這次暑期實踐任務表達最真摯的謝意,同時我祝願高唐敬老院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大學生寒假去敬老院心得體會5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爲加強我們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今年社會實踐活動我選擇了去鎮上的敬老院,看望並照顧住在那裏的老人。

在年輕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們也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離退休幹部、軍人,也有的曾經是文藝工作者。而在這裏,有的是因爲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而感到生活寂寞;有的是因爲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和相似的價值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生活樂趣。

在敬老院裏,負責人向我講解到:敬老院裏大多數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癡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當地的交通不是非常方便。老人們一看到冒着嚴寒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着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心。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得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戶侯”的戰爭歲月,並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地說,正是有了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地安享晚年的生活。

更多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爲他們平淡的生活帶來了生機和樂趣。我並沒有因爲酷熱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熱情。因爲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

而對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蹟是如此得着迷,有的我還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雖然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水果,點心和一些日用品,可那些遠遠不夠,於是我會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我從早上到中午 2點,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間並且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就跟着那裏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需要一邊喂才行。這時我早已沒有先前那樣拘謹,很自然地給老人餵飯,雖然動作略顯笨拙。一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融融。大多數老人家在這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房間裏看一會兒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的是到院子裏做一些簡單的鍛鍊。因此,老人們在這裏也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

而在這些天的實踐過程中,我不僅爲老人們做些日常的事,也經常和他們交談、聊天,從而更好地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通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後輩的希望比如實踐的.第二天早上7:30,我便騎車來到福利院,發現很多老人都已經早起了,有的還在做早操。於是在上午的傾聽與交流中我認識了很多老人。有一位老人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我叫他陳爺爺,是名老紅軍。我來到這位老人住的房間,等候在門口的阿姨進去和老人說了聲,我便健步迎上去,用雙手攙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紹:“我是一名大一的學生’,今天我來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齡的他,慈眉善目,顯得十分得和藹可親。他笑着說“好!”,並點頭表示歡迎。我在房間裏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在牀的旁邊有個寫字檯,上面擺放着幾個水杯。牆壁上掛着一副“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的行書字。字體顯得蒼勁有力,落款有點模糊不清了。靠近門口有一張舊的藤椅,估計這是老人平常坐的椅子,於是我將老人扶到藤椅上坐下,同時我將水果根據老人的意思放在旁屋的地上,聽老人跟我講他過去的事情。

當我們說起長征的事,老人眼裏泛出的了淚光。他說道:“他當年參加過長征,對長征可是十分了解。”他說:“過去的長征很艱苦啊!現在的年輕人還沒有經歷過這樣艱苦的鍛鍊。”老人很爲自己是黨員而感到驕傲,他說:“如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中國,沒有可以讓老人們安度晚年的國和家”。老人家說完,我不禁從心裏充滿了敬佩!後來我問他:“您做爲中國共產黨員認爲當年長征最重要是什麼?”時,使我驚訝的是,老人家居然頭頭是道地說了四條:不怕犧牲,艱苦奮鬥,官兵團結,關心羣衆。一個如此高齡的老人思維還那麼清晰這不得不叫人尊敬和佩服!我和老人在一起侃侃而談,他和我講述着他當黨員和長征的故事,相處得非常融洽,不知不覺好幾個小時就過去了。臨走的時候我和老人一起合影留念。照完相以後,老人對我說:“照片洗出來以後能不能也給我一張?上面寫上你的名字。”“好的,好的,沒問題。我過兩天洗好後給您送來!”我答道。就這樣,我以這樣一個結尾,告別了這樣一名老黨員,那些曾幾何時擁有和我們一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曾經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

當然在實踐中還有很多富有意義的經歷。有一次經過近半天的緊張勞作,將院子裏德樹枝修理得整整齊齊,不僅親近了大自然,而且使院內的面貌煥然一新。又有一次,鎮上的藝術團也來此彙報演出,爲老人們的生活增添樂趣。在最後的一個節目中,我還和表演人員一起爲老人們奉獻了一曲《夕陽紅》,祝他們老友所樂。節目完後,我們便於老人們促膝長談,與他們共舞,其中有一個老奶奶在舞臺上一曲未了又來一首,始終不肯下來,弄得臺下一個想唱歌的爺爺急紅了臉,老是張嘴又閉口。唉!人老心不老,其實他們也是有生活的激情的。又有一次,其中有一位老人要過生日。在食堂裏,大家舉行了一個簡單的生日聚會,我和其他老人們各自表演了各式各樣的節目爲這位老人祝生。這位老人十分高興,真誠地感謝大家所帶來的快樂,並和大夥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

在這美好的氛圍之中,院長激動地說:“這樣的活動讓我感覺給我們敬老院帶來了青春的活力,讓我們似乎都變得年輕了,原來我們也可以像年輕人那樣高興地過生日。” 院長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對我說:“這裏的老人收入主要有三大塊,村裏、財政撥款,每個人每年600元,街道每人每年2500元。老人生病時敬老院會報銷醫藥費,政府提供老人的衣着等,通過輪換常年保持有8名工作人員負責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生活狀況較好。”我還記得實踐中的一天當地的派出所等機構還派出了慰問團來敬老院,那天下午在院長的主持下慰問團的成員和老人們在敬老院的娛樂廳裏舉行了座談會,他們首先感謝老人們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的貢獻,把對老人們的尊敬送到了他們的心坎裏。老人們也暢所欲言,講出自己的親身經歷,通過新舊社會的對比讓大家深切感受到了現在生活條件的優越。老少兩代人共同暢想偉大祖國的美好明天。雖然老人們的語言很樸素,但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熱情讓我們感動不已,懷着這份感動我圓滿地結束了那天的實踐活動。

或許我慰問敬老院,已經不再是單純得來敬老院看望老人。我想那個時候已成我人生中重要的回憶,那些可愛老人的笑臉。其實我私下裏拍了一疊照片回來,每次翻看這些照片時就會出現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一位老人拉住了我的手,在親自給他們餵飯穿衣時的喜悅時說出的那句話:不是兒女勝似兒女。我心中有點酸酸的,老人們畢竟還是孤獨的,他們需要人關心、愛護,敬老院的設施好那並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會上人們的一些關注,尤其是他們的兒女。因爲正是這些老人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是歷史的功臣。而他們現在僅僅需要我們的關愛,僅此而已。老人們平日裏都很孤獨,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最開心的了。《常回家看看》裏歌詞固然寫得好,老人要的更是有人陪他們聊聊天、談談心、交流一下心聲,他們更需要感情上的幫助。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像敬老院裏的那些老人一樣,以這種方式度過自己的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