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改革創新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改革創新心得體會範文

改革創新心得體會1

“當前,我們面臨的各種矛盾問題仍然突出,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仍然很多。全省廣大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決定的長遠意義和戰略考量,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把改革事業推向前進。”

——在近日舉行的中共四川省委十屆四次全會上,省委書記王東明要求全省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充分認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推進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引起與會者強烈共鳴。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標誌着中國從1978年開始的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入到新階段,必將強有力地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刻變革。在我們滿懷信心地加快發展的時候,有必要對當前的形勢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以便全省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堅定謀求新突破、實現新跨越。

各級領導幹部要認清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明確改革的重點,堅定發展信心。要將自身素質能力提升作爲一項基礎性工程,以此夯實轉型跨越發展的着力點,站穩爲人們羣衆謀福祉的落腳點。務必破除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思想障礙,樹立腳踏實地、實幹爲民的務實作風。真正把功夫用在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上來。

我們要始終堅持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從生搬硬套的教條束縛中解放出來,只要有利於科學發展的,任何路子都要敢於去闖,任何方法都要勇於去試。唯有如此,才能抓機遇、贏得先機、掌握主動,實現更加奮發有爲,以新的理念和方式,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動改革向前邁進。

改革創新心得體會2

"中國夢"是強國之夢,也是復興之夢,一經提出便舉國共鳴,我們理解一個久經磨難又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大國對富強復興的期盼與追求,也理解十三萬萬國民爲了共同願景的努力奮鬥與望眼欲穿。"中國夢"歸根結底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有夢的人有夢的國家纔有希望。在國民爭相爲"中國夢"凝心聚力的大環境下,我們組工人更應當完成自己的使命將自己的力量匯聚到圓夢的大潮中!

組工人做爲管幹部的幹部,管黨員的黨員,管人才的公僕,身負重任,並且我們向來以講大局守規矩着稱,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重任背後是羣衆的信任,優點背後的保守也成爲了阻礙我們工作飛躍的缺點。當前正是跨越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只有加快改革創新才能讓我們的工作對得起羣衆的信任,託舉起我們的"中國夢"。

古語有云:"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舊"小平同志在92年南巡時也講到"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就幹不出新的事業"。組工人做爲幹部羣衆的"指導員"和"排頭兵"除了自身素質過硬外還應當率先垂範,做好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管理、積極引進人才,撕掉保守的標籤。

改革創新工作首先應當敢想敢幹,突破思想的藩籬,增強改革的膽識。我們尊重經驗但不應當侷限於經驗,改革雖有風險,但須知無限風光在險峯。只有我們組工人率先的解放思想去嘗試、去摸索、纔會帶動廣大的幹部羣衆,只有我們組工人在改革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纔會帶動起一股敢想敢幹的風氣。

改革創新工作要實幹巧幹,務求工作實效,提高創新本領。組工人要有求真務實的態度,須知"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要多下基層,多與羣衆接觸,文山會海出不了創新成果,只有邁開腳、彎下腰纔會有沉甸甸的收穫。當然提倡實幹並非迷失在繁雜的事物中,我們還應當學會深入思考,圍繞着平常的"難點""重點""熱點"着力,在這些工作中大膽改革出"亮點",推進組織工作思路、格局、方法、機制的創新。

改革創新工作要忌瞎幹亂幹,不譁衆取寵亦不畫蛇添足。推進改革不是小孩過家家,它關係到國家的發展、羣衆的福祉、民族的復興。如果只求裝門面攢政績,極左的瞎幹亂幹只會讓國家和人民爲這所謂的改革所累,這種情況史書不絕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在改革的進程中,組工人應當有膽有識瞭解實際情況再做判斷,瞻前顧後左思右想以求達到解決實際問題而副作用最低。

“中國夢”具有爲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神奇魔力,組工人撕掉保守的標籤,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就是在爲打開夢想照進現實之門努力!無論面對多少挑戰、多大困難,"中國夢"給我們以希望、信心和力量!

改革創新心得體會3

“1751”改革創新工程實施以來,我校按照上級部署,積極穩妥的推進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備嘗改革的甘苦。

第一點,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但是穩妥推進方能走得更遠。

當下,教育的發展受到經濟基礎、育人規律、市場經濟規律三個方面的制約。教育屬於上層建築,理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教育培養的對象是人,自然要遵循人成長的一般規律;教育培養的對象是面向未來的勞動者,必然要受到勞動力市場的制約。教育不可能脫離社會來辦學,人也不可能脫離現實去生活,教育教學的改革必須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從而實現多贏。協調好各方利益,這是改革成功的保障。高效課堂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改革成功,則學生滿意,家長擁護,社會認可;改革失敗,則怨聲載道,自身不保,學校無法生存。隨着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規範辦學、晉級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推進,學校可操作的空間十分有限,化解風險的手段卻十分可憐。改革必須“破”“立”並重,或寓“破”於“立”之中;利益“調整”與利益“增進”並重,或寓利益“調整”於利益“兼顧”之中,讓學生成爲發展的主體,讓教師成爲育人的主體,讓校長成爲真正的法人,讓廣大教職工都能分享到改革與發展的成果。

第二點,改革創新要敢闖敢幹,但是理論的燭照尤爲必要。

20xx年,山東省開始推進新課程改革,到而今10年有餘,然而回首反思我們的改革路,成績十分可憐,我們許多學校死水一潭,甚至蕩不起一絲漣漪。20xx年,“1751”改革工程啓動,它是旗子,是號角,讓我們再出發,再上路。專家診斷,校際共同體創建,讓許多學校開闊了視野,有了發展的決心、改革的慾望,小試牛刀的結論是創新也不過如此。我們缺少的就是一個“敢”字,缺少的就是敢闖的勇氣,敢於擔當的責任,敢於堅持的倔勁,敢於實踐的探索精神。一年來,我們感慨是“改革真的不太難,創新真的不是名校專利”。其實,只要我們遵循育人規律,吃透新課程改革的三大支柱理論,即多元智力理論、建構主義、三元智力論,從新的育人觀、價值觀、課程觀、課堂觀、效率觀、質量觀出發,一切改革也就不是小打小鬧,新課程改革也就能進行到底。新課程改革的'關鍵詞有兩個,即選擇、模塊。沒有通用的、標準化的模塊,也就沒有選課走班教學的前提,也就沒有了學生全面發展,自主發展,個性化發展的可能。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詞有三,即自主、合作與探究。無論是自主探究,還是合作探究,探究學習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旋律。既然探究,自然有速度快慢之分,效率高下之別。追求真理是無止境的,探究也自然是無止境的,無時空限制的。更何況從一節課域限來考察得出的所謂高效,而從3年7年10年時限來考察則得不出任何價值,更無效率可言,更有甚者當年所謂的高效在後來者看來簡直就是對生命的浪費。可見,不吃透理論的改革是害死人,沒有理論燭照的改革是害死一批人。

第三點,改革創新要“官退民進”,但釋放人的創造潛能是準繩。

現在改革的最大問題是迷信行政管理的高效,抱着以年級爲主體的管理體制死不放手,這個緊箍咒不放,半年不出一切又死水一潭,因爲期末要考覈,要競聘,誰也沒膽去冒風險,丟工作。不破就無法立,破立結合方有所爲。改革創新從本質講就是解放生產力,就是釋放師生的創造潛能,就是打破束縛師生個性發展的條條框框,百舸爭流,萬類霜天競自由,這樣的學校纔有生機與活力。以一人的意志統一衆人的意志,徹底執行,貫徹到底,這也是高效。但一人的智慧畢竟有限,不可限像太陽一樣光熱無窮,所謂的高效也不可能持續。集衆人的智慧不斷創新發展,這樣的課堂才能充滿生機,活力無限;這樣的學校才能永葆青春,永遠讓人嚮往,永遠讓人留戀。

教育如果簡單機械地去追求執行力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傷害的只能辦學的自主性,教師的創造性,學生的自主性。學校特色化建設也就無從談起,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就無法兌現,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材也成了一句空話。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是爲人的終身發展奠基的,是爲民族的未來負責的。教育一旦異化,其危害將在10—20年後方得以顯現。那將是個人悲劇,民族的悲哀。誰也逃脫不了歷史的審判,因爲你是歷史的罪人。

改革創新心得體會4

學習了“改革創新奮發有爲”會議精神,讓我對爲人做事和自身工作成長有了新的深刻認識。

一、注重學習是我持續成長的內在要求

對於基層的我而言,受閱歷所限,無論是在理論素養方面,還是在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對業務知識的瞭解掌握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和欠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既要向書本學習,又要向實踐學習、向身邊同事們學習,不僅要在總結成功經驗中獲得提高,也要在汲取自身不足方面中獲得進步。

二、敢於擔當是我紮實成長的必備素質

對於自身的我來說,要勇於擔當,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把勇於擔當作爲幹工作的基本要求,以擔當作爲、敢想敢幹、敢爲人先的激情去努力拼搏;還要善於擔當,具備擔當重任的能力,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只有將勇於擔當和善於擔當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平常時看得出,關鍵時站得出,危機時豁得出”。

三、腳踏實地是我快速成長的最佳捷徑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對於基層的我而言,腳踏實地就是要從平凡的小事開始,當一件件小事化爲羣衆的獲得感,那就是我的最終的初心。就是要從學會堅守做起,要堅守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崗位,夯實根基,久久爲功。就是要從學會吃苦做起,到實踐中去摔打,吃該吃的苦,出該出的汗,到服務羣衆的最前沿、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練,充分地提高自身本領,實現人生目標和最初心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