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觀察》心得體會(通用8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觀察》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通用8篇)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 篇1

我,打有了電腦開始對電視的注意力可以說完全就轉移了,唯獨對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有着特別的青昧。猶其是傍晚時節路一鳴播出的《道德觀察》,我幾乎是無一放過,如果實在由於特殊原因沒有及時收看那麼第二天中午我也會將重播盡收眼底。

每每收看這一節目,如果懂事的兒子在家他首先會爲我準備一疊紙巾,他知道情感細膩而又豐富的媽咪一看這臺就會哭鼻子。我性情中人,時常會被生活中的一些好人或美好事物所感動,也嫉惡如仇經常會爲路一明所講述的主人公的悲慘遭遇而傷懷,同時也爲那些不近人情亦或是跟本就沒有人性的製造者們不恥。

道德一詞,在漢字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美德、品行、王道。當代社會我們的道德即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人們的行爲原則和規範的總和。它不是靠國家強制,而是靠一定社會輿論,靠傳統力量,靠風俗習慣,靠人們的思想信念,靠教育形成的。道德在評價人們的行爲、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樹立社會風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道德品質,即品德,是一種個體現象,它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表現。一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的特徵,便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個人的品德如何,是對一生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然而,今社會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那些慘無人道,令人髮指的事在我們身邊卻時有發生,並以最殘酷最激烈的方式上演着。誠然,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是面對這世間的百態,人情的冷暖我們應該做到不要抿滅那做人的起碼良知。如果沒有了最起碼的良知,那豈不是形同蟻畜。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 篇2

剛剛回家,看電視,還是老樣子,每天晚上看完6點的體育新聞馬上轉到CCTV10,《道德觀察》永遠是拋不開的主題。去年有《一鳴論道》,今年的是《春暖人心》。道德觀察這節目的方式一般是通過社會上的一件事情讓人得到感悟,展現社會道德狀態,而且話題往往是比較尖銳而深刻的,不同於一般小電視臺的家常裏 短,因此這檔節目立意很高。

最近看了《葛新峯的婚禮》,講的是一個殘疾軍人於女本科大學生的愛情。《春暖人心》一般講究的是通過社會不幸事件,告訴大家社會對於這些因爲公共利益而受傷的人是有政策和規定進行照顧的。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這裏是一個關於愛情的話題。

以前寫東西總脫不了所謂的“感情”,後來發現,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在感情的漩渦中糾纏不清,讓我迷失了方向,讓我丟失了信仰,讓我忘記了更多的責任。我們說,男人更多的是責任。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的生活狀態所佔有的比例不一樣,比如有的是學習佔主要,有的是愛情佔主 要,有的是事業佔主要,等等。男人,總要對自己狠一點,總要更多的是記住責任。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

說說愛情吧,很多時候裝做不正經的我,更多的想法不過是開個玩笑和大家樂樂,其實瞭解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是渴望愛情長久而不是什麼三心二意的“花心大蘿蔔”。記得嫁給殘疾軍人的大學生鮑宏豔很喜歡葉芝的一首詩,我找來,大家一起分享:

當你老了,白髮蒼蒼,睡意朦朧, 在爐前打盹,請取下這本詩篇, 慢慢吟誦,夢見你當年的雙眼 那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 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 唯獨一人愛你朝聖者的心, 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慼;當你佝僂着,在灼熱的爐柵邊, 你將輕輕訴說,帶着一絲傷感;逝去的愛,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羣裏埋藏它的赧顏。”

當看了這麼多之後,想了這麼多之後,我明白了大一時候輔導員關於感情說“他們都是在玩”,是啊,在成熟的人眼中大學那丁點的小小情感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的玩笑。今天我明白了,我決定以後不寫感情,不再那麼憂傷而灰心的寫:“愛情是美好的,如果你認真而有正確的信念。

說說責任:

每次回家看看父母、兄弟,有些東西由於半年的在外上學需要追憶,有些東西需要理解和交流。但是我發現,每年都有不同,我越來越愛這個家,越來越溫馨和幸福。想想在家鄉盼星星盼月亮的外祖父母______這是家庭的責任;發現自己還是那麼的容易被感動,看電視上傷情一些的節目總是不自覺的和不幸的主人公一起落淚(有些不像男生), 比如昆明因爲被狗咬傷咽喉的6歲男孩那期節目,6歲的孩子靠冰冷的鋼管插在咽喉呼吸達一年多——我很傷心,這是怎樣的痛苦啊!我夢想着以後有了能力,或者說有那麼幾百萬的時候,盡我之所能幫助這些痛苦的人。家財乃身外之物不假,然而現在社會的現實生活狀態又讓人沒有辦法不追求一定的物質基矗什麼都在漲 錢,沒有辦法的事情。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 篇3

道德觀察中《孽債》的母子之爭中,我覺得那個老母親很可憐,所謂養兒不孝,苦一生,句很有道理。我不知道那個人怎能當着社會、電視、記者的面前打自己的母親,他可知道“孝”的意義?

這樣的一個人,還理直氣壯,還爲自己辯解,把自己的母親打傷了,還說她是母親裝的?天理何在?這樣的人爲何能這樣活的逍遙自在、心安裏得?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可能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吧!

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他的母親,他會有今天的一切嗎?這樣的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年邁的母親只是向他提那麼微薄的要求,讓他贍養自己,可是遭遇的是拒絕,那種心酸可能只有廖老婆婆知道。他可知道,他現在也是別人的父親,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兒女也這樣的對待他,他心裏會如何?難道他不會換位思考一下?他也不想想,現在他母親老了,能吃他的多點?能用他的多少呢?

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意義,一個連自己親生母親也欺辱的人,還在這個世界上苟活着,對於懂孝的人而言是一種污辱。不知道他還有沒有良心?有誰不痛恨這樣的人?難道他真得不知道“百善孝爲先”這句話的意思嗎?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 篇4

所謂“道德”,字典上的解釋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爲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段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但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道德”就是指人們的品質、品格、素質和修養。依我看現在社會上許多人就缺乏這種“道德”,而這種“道德”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雷鋒精神”。以前我從報紙上看了一條消息,標題特別醒目,上面寫着:雷鋒出國了?!我心裏一驚,又接着往下看,越看越慚愧,因爲上面寫了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比較:很多外國人天天做好事,可有些中國人天天干壞事,不講誠信很自私。難道中國人真的把“雷鋒精神”丟了嗎?

不講道德的人和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就連我們班也存在,我們班的同學正如老師說的那樣,像個炮筒子,一點就燃。所以我們班同學經常會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打架。這時,有些同學就好言勸架,有些同學則裝着沒看見,只顧幹自己的事。這不就是一個很鮮明的對比嗎?

有一次,一個朋友給我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天晚上,一輛出租車停在酒店門口,司機剛準備開車回家,突然從旁邊衝出幾個醉漢要乘車,他不肯,幾個醉漢便要告他拒載乘客,他沒有辦法只好拉上他們走了。剛走到半路,一個乘客突然伸出一把亮晶晶的匕首,要司機交出錢來,司機一點兒也不怕,與他們博鬥起來。路上圍了好多行人,可沒一個人幫這位司機。最後他被捅成了重傷,這幾個兇手也逃跑了。第二個故事講的是:一天,一個阿姨在逛街時包被幾個歹徒搶了,她大聲呼救,可是行人很多卻沒一個幫她的,只有一個理髮理正在給客人理髮,聽見喊聲就立刻衝出去與歹徒搏鬥。最後歹徒砍傷了理髮師的胳膊跑了。後來當記者採訪理髮師時他坦然地對記者說他不後悔做這件事。現在是法制社會,但有些人爲了錢財早已把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優秀傳統美德置於腦後,不惜鋌而走險,也使人的素質下降,不講道德。

“雷鋒精神”源泉於中國,勤勞勇敢、誠實守信、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等很多美德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是我們的精神財富,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雷鋒精神”一定會回到我們身邊,我們人人都是活着的雷鋒!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 篇5

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這就是新常州舉辦的“道德觀察”活動的中心思想和實際意義。身邊那些默默無聞,無聲地爲家鄉、爲人們獻出自己一份微薄力量的奉獻者,將永遠感染我們,被我們深深銘記。

她是第四人民醫院婦瘤科主任,業務精湛,聲名遠揚,但在這同時,她也是一位癌症患者。今年51歲的俞小元在醫生的崗位上已經工作整整28年了,5年前,這位常州知名度很高的婦女腫瘤科醫生,自己也被診斷出患了惡性腫瘤。然而,面對急需治療的患者,她一直抱病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主刀完成了一臺臺手術,確保了病人的安全,甚至在手術的前一天,她克服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又成功救治了三個病人!

是什麼意念支撐着患病的她依舊一如既往地履行了醫生的職責?是對工作的深沉熱愛、對崗位的認真負責以及一種盡職盡守的工作態度支撐她忘記病痛,全心全意的爲病患服務。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俞主任這樣具有敬業奉獻精神的`人與事。每天清晨,天邊才顯出幾抹淡淡的雲霞,整個城市都還沉浸在睡夢中,幾個橘黃色的身影已默默地忙碌着,“唰——唰——”金黃的竹掃帚輕輕地劃過地面,垃圾立刻飛快地跳入了垃圾箱;若是碰到了“頑固分子”,橘黃色的身影便彎下腰來,認真耐心地清理他們,讓他們乖乖就範,只留下一條條幹淨整潔的道路。當人們走在出行的路上,誰又會想起,是誰不辭辛苦,默默地爲他們提供優美的環境;誰又會想起,當人們怡然自得享受這一切的背後,凝聚着多少顆汗珠和心血!

每天,當我們面對數學王老師嚴厲的面容,聽着她毫不留情的批評,感受到她對我們的嚴格的要求和雷厲風行的教學作風,心裏總會感到委屈和不滿。可是,當我們欣喜的望着數學考卷上優異的成績和自身壞習慣悄悄的消失,誰有能明白,王老師的苦口婆心和諄諄教導以及她對我們寄託的無限希望,是一種多麼深沉的愛啊!

青松的可貴,在於它總是咬定青山。無論懸崖絕壁,也無論荒村野地,他從不挑剔生長的環境。總是以自己默默的生長,來成就意想不到的風景——我爲身邊有這樣像鬆一樣,雖不被世人關注,卻無私地爲社會增添光彩的人而喝彩!他們沒有當紅明星的風采,也沒有曠世英雄的氣概,但他們依舊努力地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奉獻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熱,爲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要向他們一樣,做一根平凡的蠟燭,用自己的身軀,爲後人照亮前進的道路。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 篇6

當我看了道德觀察《一個人的堅守》後深深因她的執着而感動。比起《孽緣》中的男主角打罵自己的母親的行爲,張愛榮的行爲無疑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不足10平米的小房間中,住了女主角張愛榮的母親,一個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的老婆婆。

因爲老婆婆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所以對主人公張愛榮動不動就又打又罵。在這種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學習的生活中,已經幾十年了。而在她11歲那年,她又得知不是她的生身母親,在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下,她卻選擇留下來報答她的養母。

在她剛參加工作時,他的養父中風進了醫院,這使她一個人擔起的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這樣說來,我們受的苦算什麼呢。

最痛苦的是精神上的傷,可她卻能這樣堅持,我希望我也能有這樣毅力。: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 篇7

道德是種無形的東西,使用實際行動和語言方式表達出來的。一個人的道德好壞,決定了一個人在別人眼中的印象了。道德往往指職業道德了。比如:開車的就有開車的職業道德;學生就有學生的職業道德;老師就有教師的職業道德。

在現實生活中,總是存在很多道德比較差和好的人。比如我們身邊的公共交通司機。一條路一邊是剛修好的柏油路,一條是即將要修的沙土路。職業道德比較好的,在一邊情況下都會選擇柏油路,而且速度不會很快,既保證了乘客和路人、汽車人的安全,還不容易使揚塵飛起來或降低減少揚塵飛濺。使人感覺這司機好。即使遇到柏油路實在開不進,非要開沙土路時,也會經可能的放慢速度,不讓沙塵漫天飛舞,經最大努力是沙塵降低。相反,道德差往往爲相反。他們或只求開車速度的公交車司機那就不那麼做了,這些司機往往開車速度較快。遇到綠燈閃時,加大油門儘量能趕上去,贏得時間。從而是乘客能突然加速或減速,產生顛簸,有時還能聽到底板像被撞到的聲音。既沒對車上乘客的安全負責,也沒對自己和自己所駕駛車輛的安全負責,更對行駛在路上的任何突發因素的預先判斷。而且車上往往有些,對顛簸很敏感的,容易加劇他們本來就脆弱的乘車身體素質。就行公交車司機連基本的駕駛規則還需要看看,比如,有的需要轉彎或變道的司機,既沒打轉向燈,又不讓在本車道直行車輛優先通過;強行變道,即使本來就堵得城市街道,更加擁堵,造成更嚴重的城市擁堵。有些發生擁堵也更公交車強行加塞有關。往往他們的車又大又長,而且經常每過一路口就要靠邊一次。久而久之養成了,靠邊上下課時的,強行變道。

等等,幾乎所有崗位都這兩類人,比較少的通常上級要求,以任務形式要求怎麼做的。單位人人都要求怎麼做了,就不會有哪個做出頭鳥了。那會被團隊拋棄的。道德好壞往往也跟一個人有無成就有關,剛開始大多都要,讓上級認可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總得到團隊的表揚鼓勵。在都到提拔,有作爲後有些狐狸尾巴就會露出來了。在金錢和權利的刺激下,有些會有危險的想法,從而從任何方面都開始下降。包括道德,一個人一擔將道德看的不那麼重的時候,就會出現危險了。更可能帶來禍患,所以我讓爲道德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的。

《道德觀察》心得體會 篇8

前天,在電視道德觀察裏看到了這樣令人感動的故事—帶着愛一起走。一個村民在自己創業的基礎上,每年拿出10萬元的錢(對於一個農民企業來說,這個數目也是相當驚人的了)來贍養社會上的老人。在這個社會上,這樣的舉動會讓相當部分人有太多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只顧着謀取自己利益的人,更是認爲這是一個標榜着高尚旗號來騙人的伎倆。

然而,這卻是發生在現代社會中一個真實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感動,是因爲如下幾點:

首先,常氏夫婦能夠做出贍養老人的這一善舉,已經是爲做子女的做了一個很好的孝順模範標榜作用。而如果僅僅是隻孝順自己的老人,也沒有什麼可值得提倡的,因爲那是他本人爲人之子應該做的嗎。但他贍養的並不僅僅是自己的老人。他自己出錢,自己親自照顧,而且純粹是自己出錢,不要老人及老人子女的一分錢。

其次,凡是願意來的老人,常氏夫婦都真誠的接受。獨身一人的,行動不便的,讓人同情可憐的,常氏夫婦甚至主動上門把老人接來,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來對待,何德何能啊!更有甚者的是,有些子女們親自把自己的父母送了過來,讓常氏夫婦給養着,而他們自從送來以後,也許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心目中也從此不再擁有任何的作用和位置了。

爲人之父母,疼愛子女,我想每個作爲父母的都能夠做到,而且做的應該不錯。可是爲人之子女的,是否能夠做到自己應該做的呢?在這個社會,我不想去問任何人這個問題,因爲往往所問的人不會給出我心目中的答案,我會因此而傷心,在傷心的同時,也看到了他們那種可憐,因爲他們也有老的時候,他們也會遇到他們父母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到時候,我希望他不要讓自己傷心,因爲沒有傷心的理由。

不管到什麼時候,孝順是我們每時每刻應該記住和揹負的,因爲如果再連這點素質都不談的話,那麼在這個社會,血濃於水的真理再不存在的話,那我們究竟更會是一個怎樣的活法呢。

把自己的父母送到養老院,自己在家裏跟老婆孩子吃香的喝辣的,甚至在過節的時候都不去看望一下老人,我真得想說很多,但,我什麼也不想說了,這樣的人,說他還有用嗎?連最起碼的人性都沒有了,還有說得必要嗎?

願天下所有的爲人之了的,拿出你們的美德來吧,別忘了,你也有爲人之父母的那一天啊,爲了將來的自己,希望現在的你爲那時行行好,積點德吧,別到時候自討苦吃。

其實這樣的事情如果站在那些送自己老人來這裏養老的人來看,也可以是這樣想的。

我們沒錢贍養自己的老人,老人跟着也是受罪,能有個讓老人安享晚年的地方,不管別人怎麼說,這也算是一種對老人的孝順和尊敬吧。對於部分處於這種境況的人,我們也完全可以理解和同情。老人送過來了,經常過來看看總是可以的吧。有時間能把老人送來,就沒時間來看看老人啊,這樣的人,在我的心裏他的地位是排在最後面的,也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人,其實如果真遇到這樣的人,我是看都不帶要看的。

還有一類人卻是懷着抱怨的心態,把自己的老人送了過來。就你常氏有本事,難道我們當兒女的還不如你個外人,我就不信你會對老人那麼好。結果老人一來,卻不再願意回到自己的那個家,讓那些當兒女的無地自容,不是不想看自己的父母,而是無臉面對一個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卻自己是永遠也不能跟人家比的人,因爲自己心裏有愧。

當然一部分人是愛佔小便宜,有吃有住,有人侍侯,還不用花錢,這樣的好事哪找去,趕快去吧。是啊,如果等你自己老了,再有這樣的好事,那該多好啊。美死你。

其實上面的都是一種猜想,在這個社會中,最重要的,也是讓老人們願意來常氏這裏養老的原因,主要是因爲在家裏老人不僅沒有相應的話語權,也沒有相應的地位,只能是看臉色做事,心裏面永遠有一個解不開的,卻也無法說出的苦衷。怕老婆的怕老婆,不怕老婆的打老婆,而作爲父母,卻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兒女爲了自己遭受或者忍受那種讓自己心痛的苦楚,他們的心受到了從未感覺到的痛楚,臉上堆着笑,心裏卻流着淚。爲了自己的兒女能過上一個好的日子,如果能有一個地方,不再過那種流淚感覺的日子,那該多好啊。這也正是他們願意來常氏這裏來的原因,而常氏的這種善舉,也正好迎合了這些人的需求,於是願意來的也正好被他們的兒女送來了,常氏爲他們做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事啊。

說一句感激,難以表達對常氏夫婦的善舉,或者說用語言根本無法來形容常氏夫婦這種善舉對我的感動。爲什麼,爲什麼本來我們每個爲人之子女完全可以,而且也是最起碼應該做到的,卻被那些人糟蹋的一無是處,而在常氏夫婦這裏,卻做得如此讓人感動,看到常氏夫婦,難道你還無動於衷嗎?要知道,你纔是你父親真正的子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