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學習培訓心得體會錦集五篇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培訓心得體會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學習培訓心得體會錦集五篇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1

近期,由房產事業部組織的"裝配式建築"全生命週期培訓在溧陽賓館如期舉行,根據領導安排,我有幸參加了本次培訓。現將自己培訓心得體會作一下分享:

一、在聽取業內專家張方老師對國家及各地在裝配式建築方面相關政策的解讀後,切實感覺到發展裝配式建築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從國家到地方都出臺政策對裝配率提出了明確要求,所以發展裝配式建築將是建築業的一個趨勢,哪家企業能夠在這次產業改革中走在前面,就佔據了發展的優勢。要想很好的發展,就要實現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智能化應用,提高技術水平和工程質量,促進建築產業的轉型升級。

二、做爲成本崗位上的一名員工,經過這次培訓和張老師所講所學,我對成本控制上再說一說自己理解的一點毛皮:

預製率越高,成本付出越高,按各專家實際分析統計,預製率每增加10%,成本增量在170元/平方左右。EPC管理是成本管理控制的關鍵,這樣可以整個使工程有一個完整有序的管理。首先,針對合同中關於裝配面積的要求,可以通過分期開發,來平衡項目週期。由於預製構件要提前和工廠配合,且這些工廠的產能有限,對首期開發的時間成本造成很大的壓力。其次,需要對結構構件進行拆分,選擇預製構件重複率高的單體,一般構件重複率大於100件以上最好,重複越多越划算。最後,施工技術成熟的施工隊也是縮短工期,減少成本的關鍵。

三、通過聽取關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相關介紹,對不同的結構體系、各種結構體系的優缺點及施工工藝有了深入的瞭解。

不同結構體系實現裝配化施工的關鍵是構件拆分,合理的拆分及施工方法是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證工程質量的控制要點,這就要求根據不同結構體系的受力特點在設計階段進行深化,在滿足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將構件進行合理拆分和吊點佈置,方便構件的工廠化預製及吊裝。不同構件安裝就位後的連接及節點現澆部位的質量控制也是施工的關鍵。

四、我再學習BIM建模時,老師講過的BIM模擬管理,現在想想絕對是裝配式建築吊裝、設計、施工的好工具。

因爲要考慮裝配式構件預留鋼筋與現澆部位鋼筋的位置關係和連接,運用BIM就可以大大減少現場施工過程中構件的錯位和碰撞。科學的運用管理工具也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因即將久和公司會做第一批裝配式建築,我將會通過各方面的學習來不斷的提高對於裝配建築的施工工藝、方法、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專業水平來更好的爲公司創造利益和服務。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本人有幸參加XXXX老師主講的《團隊執行力》培訓班學習,經過爲期一天的培訓,獲益匪淺,深有體會。

這次培訓採用短期方式,使我們能暫時放下工作擔子,安下心來學習,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希望公司今後多聯繫這樣的培訓。

學習內容易與實際結合,適用性強。

第一講:態度第一。世界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一生專門研究成功者,研究發現一個奧祕,他說:每個人的心靈就像硬幣一樣具有兩面性,正面寫着積極心態,反面寫着消極心態。想要成功,必須積極心態戰勝消極心態。王緒民老師也有講到一個收入公式,收入=態度x技能。一個人的技能很好,但態度爲很差甚至爲零的情況下,收入也是不能提高的。在這裏,我理解的收入並不單指經濟收入,而可以看做是綜合評定、綜合素質。這裏的態度主要也有幾個方面:首先是對自己的態度,需要充滿自信,積極。其次是對客戶的態度,將客戶看作是幫助我們成長的力量。對公司的態度,永遠陽光積極,快速融入團隊,具超強的學習力,一流的執行力。也就是永遠需要態度第一,技能第二;不能改變就立即適應;聽話照做,馬上行動。

第二講:執行力決定企業生死存亡。很多缺乏執行力的表現常常體現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比較突出的是一種現象是“差不多”。在生活工作中,常常有這種“差不多”“還可以”“過得去”“將就”這樣的現象,使得我們的工作要求不再嚴格,執行一次偏差一點,到末端就差很多。另一種現象:不能做好本職工作。不管從事什麼職業、處在什麼崗位,每個人都有其擔負的責任,都有分內應做的事。做好分內的事是每個人的職業本分,也是執行力的基本要求。

第三講:高效執行,自動自發。自動自發,即沒有任何藉口。什麼是工作?工作就是不找任何藉口去執行。思想影響態度,態度影響行動,一個不找任何藉口的員工,肯定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員工。

自動自發,即領導在不在都一樣。

自動自發,即勇於承擔責任。在問題面前,在漏洞面前,最不好的做法就是推諉。總是推諉的人,就猶如機器中的沙子,會讓其他人感覺特別彆扭,所以推諉並不能推諉,推諉是自己騙自己的行爲,而且總是會讓人記起你的錯誤。

自動自發,即不要辯解。當錯誤出現時應少講“我以爲”,不要相互推卸責任,而是要及時承認錯誤,儘量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自動自發,即坦誠面對批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犯了錯誤,逃避是下一次錯誤的溫牀,我們應該坦誠面對批評。

綜合這些學習的主要內容,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呢?

企業需要自動自發的人!企業需要執行力強的人!企業需要注意細節的人!企業需要全力以赴的人!企業需要合作共贏的人!

您是企業需要的人中的一員嗎?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爲我帶給這樣一個學習的平臺,讓我有一個學習與提高數學教學專業素質的機會。20xx年5月25日至26日,我有幸去貴陽參加了全國小學數學名師優質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這2天的時光裏,聆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劉德武和華應龍三位教師的展示課及學術報告以及孫曉天和呂傳漢的學術報告與羅娟的展示課。感覺受益匪淺。吳正憲老師的沉穩、劉德武老師的幽默、華應龍老師深厚的文化功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現代的新課標理念、新穎的設計、清晰的思路、靈活的教法、愉悅的情感、親切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感覺到:“走出去,總會有收穫”。作爲一名教師,任何一次聽課或參加其它教研活動,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能夠取得不少教學經驗。專家們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此刻我們的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專家們毫無保留的把自我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讓我們深深感覺到教學技藝無止境,教學創意無極限。教育專家們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解,我心中十分歎服。歎服他們的口才,歎服他們的自信,歎服他們的敏銳,歎服他們的知識淵博。聽了這些專家的課,使我們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與藝術化。

在短短的兩天時光裏,觀摩了4節課和5節學術報告,充分展示了他們不一樣的課堂教學思路。不一樣的老師,不一樣的理念,不一樣的設計思路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紮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在我看來,不一樣的教師演繹不一樣的風采,卻展現同樣的精彩。

他們設計的資料難度逐漸增大,挑戰性越來越強,在不斷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越來越高。課堂上他們鼓勵學生個性化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倡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整個數學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課堂上,學生不僅僅有條理地表述自我的觀點及想法,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了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相互接納和欣賞,相互合作交流,並不斷地對自我和別人的想法進行批判和反思,透過教師的點撥和引導,學生間的多向交流探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瞭解決各類問題的策略,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課堂就應就是這樣充滿生活氣息,充滿人文氣息,充滿了師生的靈性和個性。聽完這些課,我對解決問題又有了新的認識。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短短的課堂四十分鐘,真正是教學“無痕”,精彩“有痕”!

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就應爲學生學習數學服務,就應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關注情境,就應爲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帶給執掌就應爲數學思維的發展帶給土壤。學生:服務的對象:此刻的學生樂此不疲的就是善於解答各種問題,卻缺少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潛力。而課堂上學生沒有問題的背後又是什麼呢?就是教師並沒有順應新課程的理念,轉變自我的主角,沒有樹立服務的意識,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問題的空間與時光呀!有人比喻說:教學過程是一個流程,它就應像一條河,有時奔騰咆哮、一瀉千里,有時峯迴路轉、潤物無聲。如果說學生是水,那麼教師就應是不斷變換的河道。從這個好處上說,老師們的課堂簡單活潑,遊刃有餘,原因是他成功地扮演了學生朋友的主角,扮演了課程開發者、組織者、引領者的主角,他們始終把學生看作服務的對象教師:即服務者:“既然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特殊的天賦與潛能,那麼,教育應當成爲“揚長”的教育,不能只忙於“補短”而壓抑有特長的學生。學校不是工廠,不能成批地生產規格一致的產品;學習不是搞填平補齊,而應揚長補短。“揚長”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才華得以顯露,優勢得以持續,而且學生看到自我的長處,能處於成功的興奮和追求更大成功的願望之中……”在平凡的數學教育工作中,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服務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服務是一種精神,有一種精神叫服務!

老師們講座的給我的觸動很大,他們說: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前提是備課,真正的備,首先是要從精神上,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其次纔是從物質上,行動上”準備”,這樣纔有備無患。吃透教材:把握數學學科的本質是根本,吃透學生:研究學生,瞭解學生是保障。備課的內涵是教師的學科素養和教育學修養,因此,教學的境界歸根結底是教師的境界。備課需要有羣衆的交流與合作,但更需要個體獨立的思考與求索。備課不是固定的程序和技巧,它更主要的是一個教觀念,智慧與精神的綜合體現。

下方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我的一些體會。

一、務必對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

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鑽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明白上什麼,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學生也就學得簡單愉快。聽了這幾位專家和優秀教師的課,使我深有感受他們對教材理解透徹,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紮紮實實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

二、教師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質。

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有良好的素質才能緊緊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學過程中來,調動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的用心性和主動性,讓數學課不再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要注重學生潛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潛力。在教學新知時,都是讓學生自我去觀察、發現、探究新知的,並且互動形式多樣,注重主體參與。他們教學新知時不是急於告訴學生的方法,而是透過讓學生去觀察、探索湊十法,並重視學生用語言表述。這樣學生在自我探索中發現、掌握湊十法。

在這次活動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我透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爲學生帶給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用心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爲學數學的主人。

透過聽課,讓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爲教學服務。另外,印象較深的是華應龍老師主張把一切還給學生,即主張:學生能自我探索發現的,教師不提醒;學生能透過思考描述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我總結出規律的,教師不告知等等。課堂中允許學生出現錯誤,允許學生出現分歧,允許學生出現自我的預設中沒有的問題,創設的情境真正爲教學服務,課堂的原生態味兒十足,這也充分展現了深厚的教學功底,課堂上臨時應變的潛力很強。

總之,透過這次聽課活動,各位教師所體現出來的優點遠不止這些,他們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較強的課堂調控潛力,精美的教學課件,對教材的深層次把握,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學有所得,也讓我深思,怎樣把各位教師的教學優點儘快融入自身的課堂教學中,讓自我的課堂教學變的有特色、有效益。我將借這次活動的東風,把優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成長需要內驅,成長需要沉澱,成長需要活材,成長需要蛻變,成長需要追求至善。我會以此次觀摩課爲契機,繼續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學,組織教學,增進自我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課,讓孩子們在學知識的世界裏快樂地成長。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4

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科技的發展,管理的創新,都在時刻改變着未來。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每個管理者都應不斷地加強學習,不停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能更進一步的創造財富。此次公司爲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特意邀請了廈門同博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對我們進行了一次培訓。經過這3天緊張的學習過程,我學到了很多在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及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知識。我感覺到了充實,可以說我很好的完成這次學習任務。

對此次培訓,我總結如下

一、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爲確保企業正常發展以及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進行,爲企業部門配置合適的人力資源,另外人員的選拔、管理、提拔、培訓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人力資源涉及到員工培訓、管理方法,績效評估、福利待遇以及員工關係等。

1、員工培訓

爲使員工更好的適應企業的發展,更快的適應崗位、理解崗位,要對員工進行培訓以補充專業知識,發展員工能力,轉變觀念以及交流信息等

2、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對員工的日常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過程企業文化的產生,企業制度有利於員工管理,企業正常的運作,通過對員工的日常管理來發揮員工的個人能力,瞭解員工的心態,適時轉變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模式。

3、績效評估

績效評估爲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是員工對自己以及對他人工作能力的評估,瞭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樣將自己的能力與對企業的貢獻結合起來,提供薪酬依據,發現員工潛力並及時做出相關人事調動。

4、員工福利待遇

員工福利待遇以及薪酬是員工企業價值的體現以及員工工作的保障,沒有好的相應的福利待遇及薪酬水平員工就不會全心全意的爲企業作出貢獻,長久的留在企業工作。

通過這學期的人力資源的學習我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爲個人而言爲了成爲企業發展的人才,對於現在的我而言要加強各項技能上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沒有好的個人能力就沒有好的發展,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資源管理對於現在的我而言與其說是去管別人不如說是對自己的規劃管理,對自己未來的期望。

人力資源管理作爲企業管理的重要部分一直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很多企業的倒閉也就是因爲沒有良好的人力資源體系無法爲企業發展提後備力量,技術人員沒有及時補充專業知識,管理人員沒有及時補充以致管理模式落後,還有涉及到薪酬水平公司福利等造成企業人員流失。

二、在企業文化的推進與落地方面隨着企業的發展,企業文化在企業中的主體地位逐漸突出,最能體現一個企業經營和管理本質特徵的企業文化推進工作越來越重要。一個企業的發展,抓企業文化尤爲重要。加強企業文化深植,首先要深刻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企業文化是在企業長期生產經營中培育、融會、凝聚而成的一種獨具特點的、對企業持續穩定發展起推動羣體意識和價值觀念及其外在形式。它包括企業精神、價值觀念、企業形象、經營思想、企業目標、道德規範、規章制度、企業風尚等。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它通過向員工宣傳統一的企業價值觀而將他們凝聚在一起,這些價值觀影響着員工的生活方式、行爲方式和價值信念,促使他們積極地爲企業創造價值。對此,我通過此次培訓,從以下幾方面理解企業文化在公司的推進與落地。

1、第一時間完成任務。這是一條執行層面的要求,它體現了公司對高效、快速的組織反應能力的追尋。類似於海爾的“快速反應、馬上行動”。

2、主動開展工作。這也是一條執行層面的要求,但它更強調了我們員工工作時的心理層面問題。從積極性和目標性的角度上看,也強調員工的個人能力充分施展。

3、關注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對細節關注程度的高低是優秀和卓越的分水嶺標誌。這種細節的要求和關注,不僅僅是在認知的層面,它要求我們從具體的事情做起,徹底的完成工作,徹底的解決問題。其更重要的是對結果意識的要求。

4、持續創新。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發動機,是企業的靈魂。創新的重要性,尤其對我們這種需要精細化管理的企業來講,尤爲重要。市場經濟的思想核心是自由競爭精神,在全球一體化的大格局下,要求我們員工時刻不斷學習的心態,學他家之長,容他家之短。從經驗教訓中不斷學習進步。創新精神的高調宣揚是需要我們員工本身的低調做事作爲基礎的。

5、勇於承擔責任。責任的歸屬,需要詳細、準確的崗位職責說明等相關的管理手段和制度來界定。但這個“勇於”,是需要我們員工自己來擔當的。全身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給領導、同事添麻煩。公司存在着推諉現象,但要杜絕它,除了我們良好的管理制度保全外,更爲根本的要依靠我們員工本身良好的職業素養來保障。

6、以團隊目標爲己任。這個時代,早已擯棄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情結了。這是一個講究團隊制勝的時代。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確是巨大的。個人的得與失要放在大團隊目標之後,大團隊意識的學習是我們每個員工應把握的行爲準則。

7、最大限度的創造價值。成本意識!我們要學會利用最小的成本、最小的資源開展工作。同時要能做到分享資源和信息,力爭在團隊組織中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分享合作的氛圍。

8、公司的事就是我的事。公司每一個員工都必須要有主人翁的精神。公司對員工做到細緻周到的便捷服務,急員工所急;而員工更要積極爲公司着想,時時保持憂患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斷關注公司管理的進步。

三、在非財務經理的財務管理方面

楊立國老師用深入淺出,用通俗易懂的精彩課程使我對非財務經理的財務管理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1、找準切入點,推行精細化的財務管理

精細化的財務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而且綜合性較強的經濟管理活動,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必須達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而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各部門圍繞企業的效益目標協同作戰,提高公司經營管理的靈活性和戰鬥力。這就需要我們圍繞資金、成本、人員等資源配置的關鍵,深入推行精細化的財務管理。

2、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優化配置企業有限資源

預算管理是連接企業戰略和戰略執行的管理工具,是公司的業務計劃與財務預算的集成工作,公司的高效管理更加需要預算管理的信息化。全面預算管理過程,在本質上就是一個優化配置企業資源的過程。全面預算管理不單指預算控制,還涉及到工管部、物設部、人事部等的預算控制,是兼具計劃、協調、控制、激勵、評價等功能的一種戰略方針的經營機制,是一種全新的、全面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3、實行人本財務管理,全員參與,提升素質

樹立人本財務觀念。要理解員工、尊重員工,充分發揮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公司的的每一項活動均由員工發起、操作和控制,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決於員工的知識、智慧以及努力程度,因此,貫徹人本財務觀念要求做到:第一,增加人力資源投資,提高企業領導和員工素質;第二,推行財務分層管理和全員財務管理,實行民主式和參與式財務管理,提高員工對財務的參與意識;第三,加大軟資源投資力度,爲培育企業文化和良好人際關係創造優良環境。

以精細化財務管理作爲切入點,把精細化財務管理融合到公司生產經營的每個層次,通過不斷深化財務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優化財務覈算,提高財務信息的有效性,以精細化財務管理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這是實現“向管理要效益”的有效途徑。

最後,我想,這次培訓經歷給予的所有感觸,必將永記在我心中。所有這些感觸在以後的時間裏,更會激勵我更加努力的學習、高效的工作,緊跟公司飛速發展的步伐,不斷地自我完善,不斷的進步,實現自我價值,爲公司達成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5

本次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是有效學習評價。幾天的學習讓我收穫頗多,下面將談談我的培訓心得。

所謂學習評價,是指以國家頒佈的課程標準爲依據,根據一定的標準,運用恰當有效的評價方式與途徑,系統收集學生在各門學科學習過程中認知行爲方面的變化信息與證據,並對學生的學習進展與變化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 有效學習評價的內容應該是多元化的,對於評價的內容應該注重全面性和深刻性。學習評價應該關注學生學科素養的全面發展,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還包括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效學習評價的方式也應該是豐富多樣的,按評價的主體,可以分爲他人評價和自我評價;根據評價的歷時,可以分爲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還可以分爲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等。之所以評價的方式這麼多,就是希望對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比較全面客觀的評價,正確地看待學生的學習情況。

新課程標準爲學習評價賦予全新的內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是於種種原因,許多老師對課改背景下有效學習評價的理念理解得還不夠透徹,對如何有效地開展學習評價認識得還不夠深刻。中國目前中小學生的課業壓力比較大,素質教育發展不夠全面,學生的課餘生活被繁重的作業佔據着,對知識的探究與創新匱乏。

有效學習評價的理念需要我們老師深切地理解,只有理解透徹了才能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去有效落實。通過本期學習,我知道了自己在評價方面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評價中我要改進評價行爲,通過學習評價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讓他們都能成爲閃閃發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