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志願服務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志願服務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志願服務心得體會1

隨着假期的結束,爲期一星期的社區志願者工作也告一段落。作爲一個初中生,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社區志願服務,也是我成長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每個人都不應該是一座孤島。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聯與羈絆就是志願活動的意義之一。在志願活動的過程中,給予他人幫助的同時也能收穫滿滿。在爲期一星期的志願服務當中。作爲一個志願者,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爲社會做貢獻的過程,也給自己的生命添上了獨特的色彩。

志願服務讓我學會與人溝通,以耐心、傾聽和理解的態度去關愛他人。在進行志願服務之前,我看到其他人分享的一些經歷,也就明白到理解能力差的人確實有很多,即使是對方說得再清楚,也總是有人會問個不休。至於自己遇到的,那就更加數不勝數了。有些人連遇到了什麼問題都還沒有確認,只是讓他先確認問題,就一直不停地問需要多少錢、多長時間、是否困難。問題還不知道是什麼,怎麼樣才能給他出一個解決方案呢?連核心解決的問題都不知道是什麼是沒辦法出方案的。這些矛盾衝突儘管有時會讓我生氣惱火,失去耐心,卻給了我一個鍛鍊自我的機會。在不斷給別人講道理的過程中,我學會了溝通,學會了用各種方式去說服他人。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我們常常感覺當代社會人情冷漠,世風日下,而志願者的工作就是給社會帶來多一點的愛,是在提供服務和接受服務的人當中種下一枚愛的種子,傳遞愛心,播種美德。

一味索取並不能帶來多少滿足感,只有敞開心扉、伸出援手,才能深刻體會到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做志願服務之前,我不理解爲什麼有人會選擇傾其所有去幫助他人,現在我才明白愛心鑄造的一道彩虹可以爲生命塗上最美的色彩。看到那些來尋求幫助的人露出最純真的笑容,我也感覺到了存在的意義。

在喧囂的人羣當中,在那些盛大的活動背後,志願者默默無聞。我們身上的服裝儘管醒目,卻也只是爲了被需要的人發現。我們不能站在聚光燈下,沒有掌聲、歡呼和花環,可是那種自豪和歡樂卻從心底涌成了泉水,澆灌着曾經乾渴的心田。

在未來,我也願意繼續參與志願服務活動。

志願服務心得體會2

寒假前,看到吳興區教育局下發的“關於在月河街道二里橋社區開展‘千名教師進社區服務萬家促和諧”的活動方案,覺得很新鮮,詳細閱讀後,感覺這個活動的啓動與開展非常適時適宜,蠻有意義。作爲一名教師,我深深體會到學生在寒假裏的生活缺少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體驗,學習生活都缺少專業的輔導。利用寒假將同一社區的孩子組織起來開展“文明小使者”、“科技小能人”、“快樂讀書郎”、“學習小能手”等活動,不僅方便孩子們參加活動,還促進孩子們的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由教育局牽頭,廣大教師自願成爲志願者,對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進行合理地計劃準備與安排實施,使得活動有了專業性的指導,效果一定不錯,絕對受社區家長的歡迎。作爲本社區的一名教師,我義不容辭地報了名,成爲一名教師志願者!

爲了有效地開展每次活動,寒假前,所有志願者教師多次碰頭商討,進行分組,制定計劃,分頭準備素材等等。我是愛心家教組的組長,組員還有月河小學的宣秦老師和八里店小學的李麗老師,考慮到過年會有拜年做客等活動,整個寒假我們組總共安排了三次集中活動時間,年前一次,正月初八一次,正月十四一次,主要是針對孩子們的寒假作業和課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輔導答疑。事先,我們三位老師對三至六年級語、數、英、科的《寒假樂園》進行了熟悉與較難問題的歸類整理,以便更好地幫孩子們解決疑惑。每次活動,參加輔導的孩子並不是很多,少時三四位,多時也不過六七位,但效果蠻好,因爲人數少基本上做到了一對一、二的輔導模式,孩子提出問題,老師與孩子可以進行談話式的交流引導,很親切隨和。問題最多的還是對於各校佈置的“寒假五個一”中撰寫的作文,這方面,其他“公益組”“讀書組”“科技組”所開展的活動給孩子們作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孩子們從眉頭緊鎖,無從落筆到綻開笑顏,真實地寫出自己的經歷、體驗與感受,在他們收穫成功的同時,我們志願者老師也同樣有了一種別樣的快樂體驗。

現在,寒假裏的輔導活動已告一段落,回想起活動中的一些瑣事,心裏還是暖暖的。記得風雅蘋洲的一位媽媽冒雨帶着孩子來參加輔導時的情景,“老師,我聽其他家長說,這裏有免費的寒假補習班,我不知道,現在中途參加可以嗎?”我微笑着向她介紹了本次千名教師進社區活動的所有安排並歡迎她孩子的參加,她興奮地說:“有這麼好的事,都怪自己平時不留意,您的安排表借我抄一下,我好帶孩子來參加呀!”看着這位媽媽認真的抄寫每次活動的安排時間,我慶幸自己參加了志願者教師的隊伍,能爲他們服務,我很開心。文苑小學的五年級學生傅心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每次活動都參加,跟我聊起來儼然是很熟識的朋友,她文靜好學,但寫文章就有些怕,不敢動筆。我在與她不經意的聊天中引導她如何作文,我們聊她老家的老虎潭水庫,聊她參加的公益活動,聊她學鋼琴的經歷,不知不覺中,她的一篇篇作文成形了,她笑得那麼開心,那麼輕鬆、那麼自信!她問:“老師,寒假結束了,還有這樣的活動嗎?”我說:“有,到時歡迎你繼續參加。”

這個寒假似乎比以往的寒假忙一些,休息的時間少一些,但很充實。在爲他人服務的同時,我也體會到了給他人帶來快樂的別樣快樂!所以,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將更加努力地做好教師志願者工作。

志願服務心得體會3

爲一名服務社區志願者,在服務與奉獻中,我體驗着這份“志願”的神聖與高尚,雖然活動只是由一些看起來平凡的小事組成。但是這些平凡的點點滴滴都可能對服務的對象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可以起到一個拯救者的作用。當我們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時候,心裏會覺得很幸福,覺得終於爲社會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願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志願者不是單純的'奉獻,我們也可以從活動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我就是一個受益者,我明白了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增強了組織能力,鍛鍊了自己的意志和耐心。我並沒有誇大的意思,當你身在其中的時候就會明白,在奉獻與勞動中,自己便會不知不覺得成長起來。社區志願者服務活動,是近年來各地新興的一項公益事業,要做好這項工作,作爲服務社區的大學生我們更要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營造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建立並完善進社區下基層志願者服務組織向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發展,從而全面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

作爲一個志願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願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地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志願者的活動,也爲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讓我們爲這一事業來奮鬥吧!讓我們這些新時代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點微光。

志願服務心得體會4

爲一名大學生志願者,經常參加入學校和社會的志願服務活動,可以說是志願服務給了我這個大學生最好的鍛鍊機會和實踐舞臺。突出的感受就是通過志願服務平臺,眼界更加開闊,心靈更加清純透徹,對奉獻過程中得到的快樂感受也更加深刻。正如經濟系志願者服務口號“助人助己,樂人樂己。”以助人爲快樂之本爲座右銘。

做志願者工作,在工作的時期裏,我們在他人還在睡懶覺的時候,便已經出現在了校園裏,經受陽光的洗禮。所以,當別人問起我們是否疲累的時候,我感覺到了自己身上的重擔。整個工作過程中,我們所代表的其實並不是個人,而是我們漳州師範學院經濟系的聲譽。所以你做得越好那麼這所學校,這個系給他人的映像也就越好。我們對每個人都一直在微笑着,衣着整齊的做自己的工作,在他人需要時總是第一時間給予他們幫助。

也許他人會認爲,我們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很簡單的,但是簡單中的學問卻真的不少。我係志願者組織與社區孤老戶建立了長期“包戶服務”,每週四都有組織成員進社區服務。我們所要做的不過是爲他們打掃房間,清潔傢俱;提水,將水缸裝滿以供日常生活所需;用閩南話聊天,慰問老人,表示關懷,還有聽老一輩講故事等。這些工作在每一個人看來都是極其容易的,起初我也是這樣認爲的,不過在工作久了後,我便有了不同的想法。因爲看似簡單的事情,要做好,卻是不那麼簡單的。

志願者當以愛心爲前提。服務社會,幫助他人不能流於形式,而是要發自內心,要用真心去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關愛的手勢,都能給予人溫暖的感覺,因爲愛心最具魅力。

志願者當從點滴小事做起。並非所有人都能成就驚天偉業,大多數人都在默默無聞中度過一生,工作着,奉獻着,只要你不計得失地付出,那麼你就是社會的志願者,公共場所少吸一支菸,你就爲淨化環境出了一份力;辦公室內少開一次空調,你就爲節約能源獻出了一份力;多一句勸慰和祝福,你就爲社會和諧出了一份力,如此爾矣。

要成爲一個出色的志願者,就要在各個方面要求自己嚴格一點。雖然有的時候在工作中有所鬆懈,但是惟獨在工作中成長起來,才能磨礪出一個成功的自己。還有不到二年的時間,你就要踏進社會,從事工作。從每一次的志願者工作中逐漸地積累起今後所必須的社會經驗和閱歷,是你現在所需要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惰性,如何控制自己的惰性,調整自己,克服自己的困難,是今後面對生活和學習的必要途徑。志願者工作就如同你今後的工作,如果你對待每一件事情都能像志願者服務時這麼認真的話,我相信,成功的喜悅其實離你很近很近。我們是一個團體,需要每個志願者辛勤的努力和有效的協作,才能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在我每次在那裏工作時,時刻都把工作作爲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無論如何都盡一切努力做的更好。因爲這是我自己所選擇的,我已做好的思想準備,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好。其實,活也不是很累,就是累心裏總是覺得很知足了。做志願者就好像是一個工作崗位的小型平臺,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爲我們每一個志願者都明白,此時此刻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經驗與公共關係。

作爲志願者,辛苦之餘,頗有感想:志願者,以振興中華爲己任,以盡忠人民爲職責;勤於行動、善於關愛、樂於奉獻、盡己所能;不計報酬、立足身邊、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每個人之於社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創造了多少物質財富,同時也在於爲社會創造了多少精神財富。在付出愛心、奉獻社會的同時,人生的價值就會得到充分彰顯。

每位志願者之於社會,無異於滄海一粟,而正是這無數的滄海一粟,構成了川流不息,構成了波瀾壯闊。社會需要志願者,人類的發展需要志願者。

志願服務是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一種方式,是傳遞愛心、播種文明的過程。對被服務對象而言,它是感受社會關懷、獲得社會認同的一次機會。對社會而言,它是提升社會文明風氣、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塊基石。

志願服務心得體會5

從此刻起,xxxx的大學生青年志願者組織――“生工人”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這個特殊的組織將成爲第四人民醫院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志願者們在給病人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去了一份社會的關懷,讓前來就診的廣大患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爲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播撒愛心,傳播文明。大學生志願者們將“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傳遍整個社會的每個角落,並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情暖人間。

志願無境,大愛永恆。服務社會,提升自我。

一個社會、一個民族,需要愛心,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一個懂得奉獻愛心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社會大家庭中,面對需要幫助的人,需要伸出我們的雙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和諧而美麗。也許,志願者們並不能減輕他們的痛苦,只是在他們前來就診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導醫服務和愛心關懷,身受病痛折磨的他們可能無法記住伸出援助之手的志願者的面容,但一個溫暖的眼神,一雙熱情的手,一句關懷的話語,卻在無形中使他們身心愉悅,增強了他們戰勝病痛的信心。建立和諧社會,促進社會進步。提供社交和互相幫助的機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關懷,減低彼此間的疏遠感,促進社會和諧,大學生志願者們用志願服務書寫青春風采。社會的進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志願者們正是用滿腔豪情和真誠服務來鼓勵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服務社會的行列中來。

志願服務對志願者個人和服務對象而言都是一種雙贏。

對志願者而言:

(1)奉獻社會。志願者通過參與志願服務,在幫助他人、傳播愛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時,有機會爲社會出力,盡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2)“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志願者利用閒餘時間,幫助病人,既擴大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又豐富生活體驗。更可親身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這對志願者自身的成長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提供學習的機會。志願者在參與志願服務過程中,除了可以幫助病人以外,更可培養自己的組織及領導能力,學習新知識、增強自信心及學會與人相處等。

對社會而言:

(1)接受個人化服務。志願服務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的同時,更能發揮志願服務的人性化、個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從而令服務對象從中受益。

(2)幫助融人社會,增強歸屬感。通過志願者服務,能有效地幫助服務對象擴大社交圈子,增強他們對人、對社會的信心,同時,志願者以親切的關懷和鼓勵,一方面可以幫助病人縮短就醫時間,另一方面幫助服務對象減輕接受服務時的自卑感和疏遠感,從而建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只要我們心存一顆熱心,在別人需要幫助之時伸出援助之手,儘量去幫助他們。讓志願者服務的精神與理念永存我心,讓志願者服務成爲自己發自內心的行爲,從身邊做起,爲他人,爲社會,也是爲自己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