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管理工作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審判管理工作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審判管理工作心得體會

在審判管理工作中,和一線法官接觸是必不可少的。交流中發現,許多年輕法官雖審判經驗不足,但他們用心學習、善於思考、勤於積累,在提升審判技能方面很多做法可圈可點,值得發揚推廣。如江南法庭青年法官張波,每次辦案後補記“辦案筆記”給我印象最深。下面是他應審管辦要求,提供的一份材料,現摘要與大家共享。 “還記得剛到法院上班時,心想自己科班出身,又通過了司法考試,在辦案過程中照搬法理,機械地適用法條,置當地的“民俗風情”於不顧,認爲判決才能體現司法的權威和法官的水平,在辦案中不願進行調解,即使根據法律規定,需要調解前置的案件,也往往流於形式,開庭審理走過程,所製作的裁判文書法言法語套話過多,內容晦澀難懂,當事人一般難以理解,往往難以接受裁判結果,無法實現案結事了的目的'。

通過一段時間的思索,如何將自己的理論基礎知識和審判實踐緊密聯繫到一起。爲此,我反覆查閱了自己所承辦的各類案件,從典型案例入手,根據案件的辦理流程整理補記辦案筆記。即從立案時記錄,與原告面對面的溝通後,基本知曉其起訴的原因,目前的境況,有哪些證據,告知其訴訟風險,權利與義務,了結案件的底限。在通知被告應訴後,瞭解雙方糾紛的起因,糾紛的焦點,告知其訴訟風險、權利與義務。根據與原、被告的溝通,在筆記上能歸納爭議焦點,擬定調解方案,確定庭審提綱,翻閱法律法規,進行案件風險評估。在開庭前或庭審中,耐心的做雙方的思想工作,通過背靠背調解,可以減弱雙方當事人面對面的對抗性,在開庭前利用一方當事人先到的一點時間,與先到的當事人交談,提前瞭解當事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法律關係和爭議焦點,通過與當事人的交談,可以對案情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再結合當事人的陳述,對案件調解方向及其可能性有了一個初步的把握。這個過程,當然需要法官善於察言觀色,通過當事人的語言和表情分析當事人的心理變化。庭審結束後,對雙方當事人對裁判結果接受情況進行及時跟進,並保持必要的溝通。

20xx年3月底,我調至江南法庭後,審結案件150件,至今無一改判或發回重審,我給自己辦案心得總結爲:不斷學習法律知識,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審判員請教,整理記錄辦理典型案件的辦案筆記,總結辦案經驗,提高辦案效率,增強法律威嚴,使自己的辦案能力得以提升,向社會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