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創新意識,才能不被困住的漫畫作文

導語:作爲21世紀的人,我們要有創新意識,不要默守陳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漫畫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具有創新意識,才能不被困住的漫畫作文

創新作文篇一:

在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繼承,創新便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便難以成功。只有既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勇於創新,又善於繼承前人的傳統,纔會更易成功。

創新,並不是所謂的閉門造車,不是靠自己的主觀臆造去隨意地瞎編亂造,而是要注意繼承前人優秀的成果,在別人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創新纔會顯得更有意義。英國17世紀的科學巨匠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不可謂不豐富。可當別人問及他爲什麼會取得如此的成績時,他說:“如果說我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爲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雖然這只是一時謙虛之詞,但細細想來,如果沒有伽利略夜觀星空,如果沒有第谷數十年如一日研究天體的運行規律,那麼牛頓想要總結出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費周折了。可見,繼承和創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繼承中創新纔是可取的。

馬克思作爲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用畢生的心血寫成了光輝鉅著《資本論》,他的創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爲社會的進步而奮鬥。誠然,大英博物館的一桌一椅見證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後的'豁然開朗,之後的奮筆疾書,見證了他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理論。但是如果沒有他翻前人之作時的專注,摘抄資料時的認真,聖西門、傅立葉他們的空想理論,他也不會成功的。甚至可以斷言,如果沒有他們,《資本論》也許不會這麼快地完成,我們也許還要在黑暗中摸索着前進。可見,在繼承中創新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實不用更多的證明,那指導我們走上富裕之路的鄧小平理論,那真知灼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便雄辯地說明了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盲目的創新往往會弄巧成拙,讓人傳爲笑談。君不見那“邯鄲學步”的鄭國人,總想學習別人的步法,以便自己跟本國的人走路不一樣,似乎是創新了,但是動機不純,方法不對,不知繼承,落了個爬回去的下場。前幾年的小品《如此包裝》也是說的這個道理,本來評劇便是一門值得繼承的藝術,可是那個“總監”非要進行“創新”,將原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流行音樂與民族藝術強行配伍,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創新”出來的“四不像”讓我們津津樂道了好些年。若不得要領,便很容易犯同樣的錯誤。

繼承和創新是雨與水的關係,沒有了繼承如同只有魚沒有水,再好的創新也會成爲空中樓閣,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沒有魚似乎更表現出只有繼承沒有創新的死寂,毫無生氣。只有魚和水統一在一起,纔會變得有生氣。正如創新和繼承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纔會結出成功的果實一樣。

創新是重要的,但是繼承同樣是重要的。你要想獲得成功,繼承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了繼承便是無源之水,而沒有了創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纔會真的“清如許”了。

創新作文篇二:

近年來,“創新”已成爲一個流行話題,書刊上、報紙上、電視上、網絡中無所不在。

蘋果公司已故前總裁喬布斯通過創新,不僅使得蘋果公司起死回生,而且蒸蒸日上,其產品ipone系列已成了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焦點和心儀的寶貝,引領着現代高科技產品的發展潮流。由此可見,創新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動力,更是一個企業成功的關鍵。其實,不只是現在,不僅在科技界,無論何時何領域,創新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還記得小時候聽過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人們總是誇讚司馬光的冷靜、機智。而我覺得他的創新精神纔是最值得褒獎的。若只是處變不驚,沒有創新思維,他便無法想出那樣聰明的主意。若循規蹈矩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那位同伴的性命怕也不保了。正是因爲有了創新意識,才使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歷史傳說中佔據一席之地,爲後人所津津樂道。

古今中外,懂得創新的人遠不止司馬光一位。因爲創新,愛迪生髮明瞭電燈,照亮了世界;因爲創新,麥哲倫環遊了地球,使世界連成了一體;因爲創新,袁隆平培育了雜交水稻,爲人類戰勝飢餓帶來了綠色的希望……就連流傳數千年的文學也離不開創新,因爲創新,文學才得以保持其生命力,代代相傳——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生產力的提高,沒有創新就沒有社會的發展,沒有創新人類社會將會是一潭死水。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創新那麼重要,我們還要堅守什麼呢?還記得當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那麼多廠家不約而同地走這一條“創新”之路——向奶粉、鮮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氮的含量。不得不承認他們很有“創新”能力,然而這種“創新”卻危害了人們的健康,使許多無辜的兒童患上了腎結石、腎衰,甚至死亡,給無數家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這種“創新”喪失了道德的底線,給人類帶來的是深深的傷害,給社會帶來的是一場災難。

面對日益發展的.科技、五花八門的誘惑,我們應該學會堅守——堅守公民的道德底線,堅守古人留下的優良傳統,堅守一個人最起碼的良心,堅守我們心中的一方淨土……堅守不是守舊,不是循規蹈矩,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創新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自律的行爲。只有將創新與堅守結合起來,才能促進社會和諧地發展。

堅持創新,不忘堅守,彼此促進,相互補充——這不是口號,不是政治術語,而是關係到每個人、每個國家生死存亡的一道最簡單的常識。

創新作文篇三:

一個圓,有人看來是一輪紅日,有人看來是一輪滿月,有人看來是一個封閉的不與外界溝通的思想,有人看來是一個永遠走不出的迷宮。多樣的人,多樣的思想,多樣的答案,無限的多樣性構成了一個如此豐富多姿的世界。

秦磚漢瓦,唐風宋雨,古人們在詩詞的浩浩海洋中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同是送別,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子安“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同是惜時,李太白“生者爲過客,死者爲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曹孟德“人生幾何?去日苦多”。同是詠梅,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王安石“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而毛澤東則“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同是黃昏日落,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毛澤東則“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躍,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同是戰爭殘酷,曹孟德慨嘆“千里無雞鳴”,而毛澤東“戰地黃花分外香”,你能說,誰人更佳,誰人更出色?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思維,誰都不可以對之妄加否定!

前日偶讀一文《我們究竟在考什麼》,文中闡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物理系的.高才生面對用一個氣壓計如何測樓高的簡單物理題,堅持用十多種不同於標準答案的方法予以解答。最妙的一種是,輕敲守門人的房間,再問:“請問這座樓有多高?”啞然失笑之餘,給了我們無盡的思考:在面對一個實際問題時,究竟是一個標準答案好呢,還是鼓勵多種多樣的思維方式呢?

近日偶看一畫展,畫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眼中的太陽,有的是紅色的太陽,名曰《光明》;有的是藍色的太陽,名曰《地球的顏色》;有的是黑色的太陽,名曰《灰塵滿天的可憐的太陽》。驚奇之餘,我愕然,看着這些雅氣未脫的字跡,我驚歎於那無限的想象力。

無限的多樣性歸根於個性的多樣性,在這個崇尚創造的世界裏,在這個崇尚創新的時代裏,它是最最不可忽視的。不難想象,沒有創造,我們很可能還生活在茹毛飲血、混沌未開的原始社會,我們很可能還在黑暗中掙扎,我們很可能還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不知所措。

崇尚創造,接納並鼓勵這種無限的多樣性吧!記住:“第一個形容女人是花的是天才,第二個這樣形容的是庸才,第三個這樣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