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之路》展覽觀後感

《復興之路》是《大國崛起》的姐妹篇,它是中國中央電視臺組織製作的一部介紹中國近代史的六集政論片,由譚江海解說。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復興之路》展覽觀後感 ,歡迎閱讀。

《復興之路》展覽觀後感

1840年的鴉*戰爭,揭開了中國近代屈辱的一頁。一百多年間,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沼,而不屈的中國人民,則一直在黑暗中苦苦尋找復興之路,經過一百多年的追尋與探索,既有失敗的痛苦,也有勝利的喜悅,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10月13日,再現了中國人民尋求國家復興的展覽《復興之路》,在軍事博物館開幕。展覽分五個部分,分別爲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今天我們懷着興奮激動的心情,前往軍事博物館,參觀了由中宣部等單位主辦的《復興之路》大型主題展覽。這次展覽用豐富的圖片、影像、實物等資料,非常直觀地展示了中國近代以來一百多年的滄桑變化,從鴉*戰爭到改革開放的今天,展覽真實地記錄了我們祖國從落後屈辱到躋身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軌跡。在參觀的整個過程中,我感到自己的血脈在擴張,我的心在激烈地跳動,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力量充遍了我的全身。

當我走進《復興之路》的展廳時,立刻被展廳牆上的文字——“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吸引住了。華夏五千年,中國享有多麼悠久燦爛的歷史!長城、兵馬俑、紫禁城,這些世界所稱頌的偉大奇蹟;絲綢之路、四大發明、鄭和下西洋,這些推動和促進了世界歷史進程的偉大壯舉……爲什麼一個號稱“居於世界中央”的大國會淪爲半殖民地的國家?爲什麼她會在那些所謂的歐洲“蠻夷”的堅船利炮下不堪一擊?是沒落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封閉自大的驕狂心態,是陳舊落後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看着牆上一張張帝國主義列強殘殺中國人的照片,我的心無法平靜。作爲一箇中國人,我深爲自己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感到驕傲,但我認爲我們更應該直面這段近代的屈辱史和血淚史,決不能忘記過去!

只有我們黨,才能救中國;只有我們黨,才能領導人民建設和發展中國!這是真理,是被中國人民的血淚見證過的真理,是被中國革命歷史實踐檢驗過的真理!在《復興之路》這次主題展覽中,同時也展出了中國革命歷史中一些有識之士採取的救亡運動和不同的革命道路,包括:洋務運動、康有爲、譚嗣同等的變法維新、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陶行知等教育救國,這些道路被歷史證明了它們對於改變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命運是行不通的。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成就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馬關條約》;變法維新在慈禧的一手遮天下只剩得一個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的果實最終被竊國大盜袁世凱收入囊中;愛國知識分子們的種種努力奮鬥,在軍閥反動派面前收效甚微。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發展到壯大,雖然中間有過認識上的不統一,有過左和右的錯誤,但他們是中國革命歷史中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他們代表了最先進的生產力。只有他們才能夠領導千百萬的勞苦大衆翻身做主。萬里長征,那麼多的艱難險阻,還有敵人飛機大炮的圍追堵截,但最後紅軍勝利了,我們黨勝利了,建立和壯大了自己的根據地,延安成爲青年們嚮往的革命聖地。黨在這裏坐定指揮,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當我盯着牆上反映延安時期精神面貌的圖片時,我看到了一種生命力,一種堅實的民族精神,那種精神是永遠不會被打敗、擊垮的。

進入展覽的第五個部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真切地感到了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這裏有三峽大壩和青藏鐵路的景觀模型,有成功進行載人試驗飛行的神舟飛船,有中國農村、城鎮發生的翻天覆地大變化,有申奧成功的喜悅,整個展廳洋溢着昂揚的鬥志和振奮人心的力量。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我們今天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如今,中國已經成爲世界上最爲投資者所青睞的國家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國也從一個製造大國開始向一個創新大國邁進,我親身地感受到祖國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我感到自己正在經歷着一個歷史的轉折,一場偉大的復興。而這一切當之無愧地應該歸功於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中國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不會有中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凝聚;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高瞻遠矚,就不會有改革春風吹遍神舟大地;沒有中國共產黨的一心爲民,帶領人民奔小康,老百姓兜裏的錢就不會鼓起來。

突飛猛進的中國經濟,完善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苦幹問題的重要決議,無一不是民族復興的基石。展覽讓我領略到了國富民安的道理,認識到年輕一代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民族復興的重任。展覽讓我們看到了祖國前進的艱辛歷程,同時也看到了今天中國的強大。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要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爲報效祖國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