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雷鋒在1959》觀後感範文

電影《雷鋒在1959》,由遼寧省委宣傳部、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攝製的。影片講述了雷鋒由農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長曆程,重溫這位半個世紀的精神偶像那段鮮爲人知的青蔥歲月。下面語文迷爲大家提供《雷鋒在1959》觀後感,希望你喜歡。

關於《雷鋒在1959》觀後感範文

第1篇:雷鋒在1959觀後感

個令億萬中國人爲之動容的解放軍戰士,雖然已經離開我們整整半個世紀了,但是,他的事蹟卻深深刻在了億萬中國人的心中。每年三月五日是學習雷鋒的日子,單位上都組織開展學雷鋒見行動的活動

《雷鋒在1959》電影主要是描寫雷鋒平凡的成長經歷,當時,他才19歲,他從小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吃不飽、穿不暖,後來父母都被日本鬼子和地主打死和逼死,還沒有長大就成爲一個孤兒。19歲的他被鞍綱總廠分配到了遼陽分廠工作。由於他個頭矮小、身體瘦弱,當時帶他的師傅並不願意收留他在自己手下工作。雷鋒得知這種情況後,並沒有抱怨師傅,而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在休息時間刻苦專研業務知識,還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去工地開機器幹活,累了就在機器上睡覺,到天亮了,師傅去工地了他還在睡覺,師傅並沒有打擾他,而是用自己的衣服把他蓋上,可是他馬上就醒了,他就是這樣拼命的工作,來讓師傅和所有的人都喜歡他。他不論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經常幫助別人,有一個晚上碰上老天下大雨怕水泥被雨林壞了,他把自己的被子抱去蓋水泥,卻自己冷了發高燒了。還有一次,他偷偷跟師傅去他家看,他家其實也很困難的,孩子多、也是經常沒有吃的,他看了過後,就把自己的饅頭省下來帶給孩子們吃,自己卻捱餓。他所做的事雖然很平凡,但人很不平凡。他熱愛生活、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助人爲樂、服務人民的精神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裏,他的這種精神,以就是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光輝而又偉大,在我們的心中閃爍着永不磨滅的光芒。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給了人民、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讓人耐人尋味。

第2篇:雷鋒在1959觀後感

《雷鋒在1959》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雷鋒從鞍山來到遼陽弓長嶺焦化廠投身建設的142天中發生的故事,這142天帶我們認識了一個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雷鋒,同時也給雷鋒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在影片中,雷鋒依然是那個敬業、好學、肯鑽研、有愛心的雷鋒,但在他身上,顯然又增加了一些以前雷鋒形像中被有意過濾掉的'東西。雷鋒初到焦化廠時,看到師傅因自己身材矮小不喜歡自己,他也會委曲,也會有情緒。這一個雷鋒甚至還會偶爾玩點小伎倆,耍點小聰明:到焦化廠報道、徵兵動員會,爲了掩護自己身材矮小,竟有偷偷在自己腳下踩個箱子,在屁股下塞個行禮包。這些細節都讓我們覺得這個子19歲的小夥子離我們更近了,他也只是個平凡的熱血青年而已。

雷鋒是以服務人民爲最大幸福,以幫助他人爲最大快樂。雷鋒看到徐師傅一家生活困難時,他把每個月的細糧都省了下來給師傅家送去,連同自己的衣服都送給了他們。他還熱心幫助路人修理拋錨的汽車,關心幫助同事不讓每個人掉隊。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經濟社會裏,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冷淡、麻木,所以時代呼喚這種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除了樂於助人,雷鋒身上也有個性化的的表現。在全片的高潮段落,雷鋒一定要留住逃跑的苗滿庫,他咆哮着喊出:“你今天要是走了,以後就永遠別說你是毛主席家鄉的人!”

這是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一個血氣方剛、愛憎分明的雷鋒。現在的我們和當時的雷鋒一樣,都處在血氣方剛的年華里,也是敢愛敢恨,也有着用不完的激情,那我們也應該像雷鋒一樣,爲自己的理想與未來揮灑激情。

雷鋒有主見、有夢想、敢堅持。他一直懷揣軍人夢想,徵兵消息傳來,身爲焦化廠推土機手的雷鋒,毫不猶豫地選擇報名參軍,甚至在工廠領導不支持、身體條件不符合、部隊不願接收等諸多阻力面前,也絲毫不動搖。爲了夢想成真,他用盡辦法,軟磨硬泡,終於打動各方,實現夙願。這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力量。由此,雷鋒身上的“螺絲釘精神”就增加了新的內涵,它不僅意味着擰在哪裏就在哪裏發光,更意味着主動的尋找、執着的堅守和不懈的追求。我們也應將這種執着、這種追求融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這樣的雷鋒,離時代更近。

雷鋒用火一樣的青春,燃燒着自己,溫暖着別人。在弓長嶺的這142天裏他在日記本上寫下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 “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來,只有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的道理。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應該讓這些寶貴的情懷迴歸當下,迴歸到我們日常的精神生活中。

第3篇:雷鋒在1959觀後感

雷鋒,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助人無數。他是好人的代名詞,他的《雷鋒日記》令無數讀者爲之動容,他的精神更是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

8月30日,無錫市人才中心黨委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雷鋒在1959》,這是由省委宣傳部、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攝製的電影。該電影主要講述的是雷鋒從鞍山來到遼陽弓長嶺焦化廠投身建設的142天中發生的故事,影片反映的是雷鋒由農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長曆程。觀看完電影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部電影無論是從藝術感染力、思想穿透力或者是電影內容來看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首先,在影片的藝術感染力部分,該電影塑造了一個“與衆不同”的雷鋒。這個雷鋒身上依舊有我們所知道的敬業、好學、樂於助人等精神,但同時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些以前雷鋒形象中被刻意忽略掉的東西,比如,耍小聰明。雷鋒到焦化廠報道以及在徵兵動員會上,爲了掩飾自己的身材矮小,他會偷偷在自己腳下踩個箱子,也會悄悄的在自己屁股底下墊個行李包;又比如雷鋒初到焦化廠時因身材矮小不受師傅喜歡,會委屈,會有自己的小情緒;還有當自己的好朋友忍受不了艱苦的工作環境,想當“逃兵”時,雷鋒奮力阻攔,最後甚至賭氣喊出一句“以後你永遠不要說你是毛主席家鄉的人。求你別說!!“,這些細節刻畫出一個嶄新的雷鋒形象。過去我腦海中的雷鋒永遠是一副聖人形象,一個值得無限尊敬卻又永遠無法親近的人,然而影片對雷鋒這個人物做出這樣的理解和處理之後,迅速拉近了他與觀衆的情感距離,給人以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