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同志電影《月光男孩》觀後感

我們都有自己的世界,如果我們無法拯救自己,有時,還有別人——甚至是一部這樣的電影——可以拯救我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月光男孩》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黑人同志電影《月光男孩》觀後感

黑人同志電影《月光男孩》觀後感一:

沒有槍戰、爆炸,也沒有超級英雄,《月光男孩》是一部簡簡單單的片子,但算得上今年最棒的影片之一。巴里·傑金斯自編自導的這部電影爲我們呈現了一位黑人同性戀者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電影在真實感上幾乎可以媲美人物研究的案例,而且在深入探討主題的時候也跳出了固有的套路,與衆不同。

影片的主演馬赫沙拉·阿里、娜奧米·哈里斯、安德烈·霍蘭德和加奈爾·蒙內的表演都自然而富有張力,扮演主角的三位演員的表現也都令人驚豔。現在許多電影都是無聊、逃避現實的作品,而傑金斯的這部作品很不一樣,片子裏最震撼的部分不是動作戲,也不是大場面,而是主人公自我發現的那一段情節。

電影圍繞着一個名叫Chiron的佛羅里達男孩展開,他在八九歲的時候就顯得和周圍的小夥伴們很不一樣——不過他自己沒有意識到究竟是哪裏不一樣,也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當地一個毒品販子胡安(馬赫沙拉·阿里/飾)和他的女朋友特麗莎(加奈爾·蒙內/飾)把Chiron當成朋友來對待,Chiron開始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父母般的愛,而他的母親寶拉(娜奧米·哈里斯/飾)由於身陷毒癮無法自拔,反而沒能給予他足夠的關愛和鼓勵。

Chiron進入青春期後,和另一個男孩凱文發展出情感關係,他倆都想方設法,不願讓學校裏的混混頭子知道他們的性取向,而正是這段經歷讓Chiron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者。幾年之後,兩人都長大成人了,凱文(安德烈·霍蘭德/飾)忽然打電話給Chiron,要他來找自己,希望可以有個了結,而由於成長條件所限,Chiron在當時那個不接受同性戀者的文化環境下依然無法接受自己,還在不斷掙扎。

馬赫沙拉·阿里成爲主人公生命中的拯救者

《月光男孩》的劇本是傑金斯根據劇作家Tarell Alvin McCraney的作品《月光下憂鬱的黑人男孩》改編的,檢視了同性戀、非裔美國人的身份認同問題和“男子氣概”這三個問題。三者之間的交互碰撞製造出了精彩的戲劇效果,而影片裏包含的真知灼見更令人印象深刻。

Chiron小時候被人稱作“小不點”,他明顯與那些常常和他打架的孩子們不一樣——雖然他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周圍的大人們已經注意到了。胡安,精於算計,在街頭上的勢力也不小,他發現“小不點”在一座廢棄的公寓裏被幾個混混欺負,就把他救回家,胡安和女友特麗莎告訴Chiron,如果他的媽媽不能給他足夠的支持和關懷,他可以把胡安和特麗莎當作父母。

進入高中之後,Chiron一直沒交到什麼朋友,他總是不合羣,不能完全理解自己,也不能接受自己,但那幾場胡亂打的橄欖球賽還是爲Chiron帶來一段友情。電影結構精妙、想法獨特,而且很敏銳,將Chiron是同性戀者以及同輩壓力很殘酷、很傷人的雙重現實切實地呈現給觀衆。

娜奧米·哈里斯扮演的角色是Chiron染上毒癮的媽媽,大家通常會覺得她不懂感恩,但哈里斯爲寶拉賦予一定的尊嚴,而且表現出恰當的覺悟。寶拉意識到自己不僅在自我毀滅,同時也毀了兒子的生活,只不過她控制不了自己,無法脫離毒癮的控制。

加奈爾·蒙內和馬赫沙拉·阿里扮演的角色是全心全意幫助這個年輕男孩的人,一般來說,在一部談論少數人羣的電影中,這樣的角色可能會給主角帶來傷害,但他們沒有,他們只是溫柔地呵護Chiron,讓他順着自己的內心生活,並沒有用世俗的規矩和框架限制他。至於成年凱文這個角色,安德烈·霍蘭德準確地表演出Chiron缺乏的自如和自信。

三位演員同時出現在一張海報裏

扮演Chiron的三位演員的演技都相當出色,他們都很好地詮釋了角色的困惑和掙扎。最開始,他的困惑是因爲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裏出了問題,後來他弄明白自己的性取向,反而陷入掙扎。特拉文特·羅茲的身材肌肉分明,他扮演的Chiron滿嘴粗話,像個“典型的男人”,他故作姿態,刻意表現理想中的男子漢氣概,但凱文的安靜和耐心打破了Chiron的僞裝。在電影裏,羅茲成功地演出主人公放開一切、釋放天性的轉變過程。

電影最棒的`部分在於它沒有說教,也沒有過分誇大故事的情境,但依然把劇情做得很精彩。此外,傑金斯這部作品技巧純熟而又謙虛低調,這讓我們想到簡單但具有強大力量的故事,它們憑藉自己的影響力改善種族問題,減少人們對性少數人羣的偏見,讓人們發現自己,也讓大家意識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接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月光男孩》提醒我們,我們都有自己的世界,如果我們無法拯救自己,有時,還有別人——甚至是一部這樣的電影——可以拯救我們。他們可以扭轉局面,幫我們贏得內心的那場戰爭。

黑人同志電影《月光男孩》觀後感二:

個人的費城電影節第二日我去看了之前在網絡上備受好評的《Moonlight月光》,也是今年聚焦的幾部話題性的美國電影中唯一一部買到票的。當然電影本身的話題性決定了是不能跟剩下的幾部美國參展影片的票房市場相提並論了,所以電影開始之前電影節工作人員也極力鼓吹我們spread the word,因爲這可能會決定到這部電影的生死。

看過後最直接的觀感首先是這只是一部尚可的影片。一方面由於首日觀看的《追捕聶魯達》實在是太優秀了,而這一部看上去從各個方面都有些生硬,觀看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這很像是新導演的模仿致敬之作,情節雖然沒有違和但是有故意人爲製造的衝突與矛盾,所以整體的表達並非特別自然。有個別人物portrait的慢鏡頭看上去稍顯得滑稽,當時還讓我想到了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跟《墮落天使》,結果回來research了一下發現這黑人小哥導演果真是墨鏡王的粉絲。不過如果這樣比較,我們說鏡頭的運用,光影的佈置,敘事的流暢以及臺詞,這位粉絲和王家衛大概都還有十條街的距離。但是作爲一部誕生在美國本土的藝術電影,與好萊塢流水線上製造加工的商業片以及紐約浪漫精緻的獨立電影比起來,它都缺乏一種被行業模式建築起來的氣息,更像是一種遠離美國電影製作模式的產物。也許是因爲故事發生在邁阿密的緣故,電影裏好多鏡頭與對白都總讓我想起東南亞的電影,永遠不乏對世界藝術電影的模仿,以及對於本地電影的探索。

但是就是這樣一部跟美國主流電影文化顯得格格不入的作品,在劇本臺詞甚至演員的表演都顯得生嫩的,遠稱不上成熟或是說有些平淡無味的作品,卻在日後的這兩天裏總令我不住回想起某些片段來。在吃飯,睡覺與散步的過程中很容易從精神上回到電影最後出現的那間餐廳與那片海灘上,從月下到破曉畫面淡出得像是一盞油燈被燒乾。

我覺得或許這某種程度的牽絆是因爲電影裏的世界同我過去生活三年的美國確實太遠,也絲毫與好萊塢電影裏的美國白人青少年生活圈的腔調無關,事實上是我們甚少接觸的美國南部非洲裔平民社區的一種少有展示,所以才收穫到了這麼多的關注。

我也原本認爲如今多數的關於這部電影的優秀評分大概是被美國評論界的某種獵奇心裏與政治正確所主導後的表現,但是如今我卻是寧願相信是導演致力於在觀衆心目中栽種的某些情感生效了。三段式的電影結構裏毫無疑問個人最喜歡的第二段,少年時期的男主角最掙扎,海灘戲雖然開始得生硬,結局卻有某些前幾年大熱的同類題材青春電影的味道。第三段本身似乎只有兩場戲,第二場開始的拖沓卻最終幫助把一個不幸的故事圓回了溫暖的邊界,算是不偏不倚的功德圓滿。

我很難制止自己去聯想,那些同時參與電影節而把觀影大廳塞得水泄不通的參與觀影的本地電影節會員中佔絕大多數人口的白人老年人們在興沖沖地趕來觀看這部電影時的真實感受爲何,因爲我身邊恰好就有這樣一個上了年紀的白人女性。她在全片爲數不多的幾個tragedy moment過程中都虔誠祈禱,甚至留下十分傷感淚水,令我不得不相信其實很多人早已經把這部電影當成了一個社會事件的縮影而非一個單純的藝術作品來欣賞了。但是好在,無論出於那種目的來看,它都值得。

但這也不得不令我想到:要是詹金斯導演在自己的下一部作品中如果無法再擺脫那些純粹爲了模仿偶像的某些電影技巧方面的硬傷,大概就不會像這次這般走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