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非誠勿擾觀後感

標新立異不會加分

節目非誠勿擾觀後感

總會看到某些女嘉賓把另類的裝扮當成是時尚的潮流,或是個性的表達,而某些男嘉賓看似於總不同的出場和表現,往往得到的結果也都是被滅燈,標新立異不是錯,但在相親這件事情上不會加分只會減分。在男女雙方都不瞭解的時候,符合大衆審美觀的穿着和舉止更能夠博得對方的好感,非主流或許也是一種美,但在能欣賞你的人還沒有來之前,過於標新立異只會讓你和別人的交流變得困難。

誰也沒資格考驗誰。

或是用一句唐詩和宋詞讓別人說出至何處,或是弄個腦筋急轉彎什麼的來測試對方的智商,好像說不出或是答不對就是沒文化和沒前途了,談情說愛的地方弄成了公司面試,這樣的場景一出現實在是讓人很無語。情感世界只有愛與不愛,沒有考官與學生,那種動不動就弄出點事去考驗別人是否真心,又是否有資格愛自己的人,往往最不懂得愛的深意,這年頭的“衛道士”都是裝逼範,我們誰也沒資格考驗誰。

情感專家是討人嫌。

明明是來找另一半的,上來一個看了一眼就把別人一棒子打死,還能說出一大堆道理又分析的頭頭是道,好像自己比臺上的真專家還要懂男人懂情感,生活中此類僞“情感專家”也爲數不少,但無一例外都是討人嫌。我們執著真誠的愛情,我們學着帶眼識人,我們屢敗屢戰,這些當然都是勇敢,但如果沒有愛情卻有心機,遇到混蛋就不相信美好,身經百戰只是練出自私逃避,即便成了個真情感專家你也不會過得開心。

自卑是男女的死穴。

場上那些被“踩了尾巴”般的短暫衝突事件,幾乎都來至於男女嘉賓內心深處的自卑,在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中被刺痛被點醒,然後又一怒之下將自己更糟糕的一面暴露無疑。而自信的男女則不那麼容易悲憤,就算遇到同樣沮喪的事情情緒也會很快轉移,自卑其實是人際交往和情愛選擇中最大的障礙,這又完全來至於自己,可自卑的男女偏偏都喜歡怪別人,甚至全世界都已經將自己拋棄,把自卑演繹成了高層次孤獨。

總有人會爲你而來。

只要你好留住了你的一點好,就總會有人爲你逆流而上來到你的身邊,情感世界更信守“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規則,帥哥娶得都不是美女,美女嫁個“野獸”也不稀奇,所以在對方還沒出現的時候,你不要自卑,不要失望,不要放棄,更不要輕易老去。任何男女都有追求情感的權利和自由,即便有些價值觀我們不能苟同,但也不能否認或許遇到了對的人以後,幸福還是可以長長久久,前提是不要一再錯過。

下一個不一定更好。

很多男女在擇偶方面都希望下一個會更好,於是挑挑揀揀疾步快行,就是不能定下心先看看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於是寧肯在懸崖上把自己展覽千年,也不願意在愛自己的那個人肩頭痛哭一晚。這樣的情景在《非誠勿擾》上已經不止一次,走是走了結果卻可想而知,臺上的牽手是臺下的朋友,別人眼裏的浪漫不過是當事人的作秀。在這一個可以愛到深處,就別指望那一個會更好,你根本還不需要這樣的勸慰和鼓勵。

爲何你捨不得扔掉那些舊物

1970年代的破木箱,1980年代的舊傢俱,1990年代的老式自行車,還有分不清年月的報刊雜誌,擠滿了阿美原本挺寬裕的南北兩個大陽臺。“這些東西其實是破爛兒,沒什麼用,家裏人一看見我這些東西就很煩,可是我就是不想扔,只要看到它們在那裏,我就能安心。

將一些再也不可能利用、也不是收藏的舊物扔掉,對於某些人來說,太痛苦了。他們對於自己使用過的一切都非常懷念,以至於家中到處都是沒什麼實際用途的舊物。他們不是收藏家,沒有辨識的能力,更不會興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寶貝;也不是那種亂丟東西、缺乏條理的人,通常後者都是願意且有能力做清理,也歡迎別人來幫忙。而那些“儲物症”患者區分他人的最大特點就是“不肯扔”,通常十分抗拒別人的幫助,對於亂糟糟的環境也視而不見。

傳統的精神分析認爲,這是一種被稱爲“肛欲期人格”的典型特徵。這些人通過“留住廢物”的行爲,獲得像二三歲的孩子故意憋住大便時的控制感,而成因則源於他們的父母在那個時期採用的教育方法太嚴苛。當然,可能的解釋自然還有很多。

對未來信心不足

當36歲的蘇珊被問到爲什麼留着所有的衣服,包括那些早已過時的,她趕緊辯解說:“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們會重新流行,也許我還能再穿上它們。”

“這種反應是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現。”法國心理學家弗朗西斯科·維耶羅解釋。對未來可能的匱乏感到憂心忡忡,大多是基於當事人曾經的真實經驗,但也可能僅僅是從身邊人那裏無意習得的思維慣性。比如今天的我們多數都沒有真的經歷過飢餓,但還是有些人從父輩們身上保留了大量“生怕哪天再出事”的焦慮和危機感。法國的大學教授凱瑟琳娜·伍維琳提示說:“相反,那些對未來充滿信心的人相信,在未來發生危機時自己能找到解決辦法,認爲提前爲將來的需求做好預防措施沒有太大的必要,放棄多餘之物自然也就不是什麼難事。”

拋棄帶來的恐懼

2~5歲的小孩子很少會扔掉他/她們的玩具和日用品,哪怕是掉了眼珠的布娃娃,或者是舊得發黃的小牀單。這是因爲這個年紀的孩子,逐漸開始意識到“原來我和媽媽不是同一個人”,對於任何形式的“拋棄”行爲都感到恐懼。因爲在從事類似的行爲時,他們會意識到自己也有被拋棄的可能。

“不願扔東西的痛苦主要源於‘拋棄’這一行爲本身,而不是出於對那些東西的喜愛。有些人在拋棄了某些東西之後,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恐懼,感覺是自己生生破壞了一段關係。”弗朗西斯科·維耶羅補充說。好像不僅僅是某個東西被我們拋棄了,更是我們的一段人生,以及送給我們這個東西的人也被無情拋棄了。

我的故事組成了今天的我

有些人強調那些“擁有物”的心理意義,拒絕丟棄曾經擁有的一切。他們喜歡說:“這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或者“我所擁有的這些東西,構成了現在的我。”就像31歲的瑪莎。“看看我亂糟糟的抽屜裏有什麼?用過的火車票,中學的美術課本,舊舞鞋,一個已經殘破不堪的玩偶。沒人能知道它們對我來說意味着什麼,我希望以後一直都能看到它們。”

留着過去的物品來證明自己曾經的存在,或者某些能力和價值,似乎是一種對自我肯定的方式。但凱瑟琳娜·伍維琳卻指出:“事實上,是我們的行爲刻畫了我們的個性,而不是我們擁有的.事物。”總是讓自己陷入過去,意味着期待將來不要到來,也是很多人逃避死亡焦慮的一種方式。相反,內心世界豐盈多彩的人們,自我的確認感不必依賴實際的載體,也就更喜歡在現實環境中保留一些遐想的空白。

見證????“我平靜地擺脫了這些困擾。”美琳,35歲,設計師.

“差不多每隔半年,我就強迫自己做一次大清理。比如哪件衣服在過去的兩年中一次都沒有穿過,那麼估計接下來的兩年也就不會再穿。對於這樣的東西,我就要求自己毫不猶豫地扔掉。至於那些寄託着某些情感的東西,我已經逐漸習慣了不再看到它們。該記住的事情不會因爲具體東西的消失而消失,什麼時候忘記就是它們到了應該被遺忘的時候。人不能總活在回憶中。現在的我,能夠平靜地擺脫這些舊事物的困擾。”

“還是送給需要的人吧!”

羅丹,29歲,老師.

“當我發現有些還不錯的東西對我不再有用時,就會馬上聯繫公益組織把它們捐出去。這樣我就不會再有到垃圾桶裏把它們撿回來的機會。這也常常帶給我一種解脫的喜悅。”

來自專家的建議

凱瑟琳娜·伍維琳

“問問自己:‘如果必須扔掉一些東西,我會從哪樣開始?’你首先想到的東西就是你可以捨棄,不用擔心將來會後悔。想想你將節省出來的空間,你可以再放置進去的物件。憧憬一下這樣給你帶來的幸福感,會給你帶來繼續努力的勇氣。”

弗朗西斯科·維耶羅:

“找到問題的源頭是戰勝它的最好方法。把你的恐懼向周圍人傾訴;自我檢查對要扔掉的東西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況和周圍的人進行對比;這些都有助你思考自己的行爲是否合適。注意,要等到自己完全準備好了。請別人揹着你扔掉東西,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增加你的挫敗感,讓事情變得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