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精選12篇)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精選1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

今天和同學去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不得又一次感嘆和平的來之不易,以及抗美援朝軍人們的英勇善戰。

中間有幾個片段令我記憶猶新,其中一個就是勇士們在準備炸水門橋前出發時一同凝望祖國的方向的場景——那座高高的雪山。是啊!祖國的方向,太陽升起的方向,是那麼的明亮,可是他們要向相反的方向走,去迎接黑暗,迎接戰鬥,迎接犧牲。目的就是爲了保護那東邊升起的陽光,那近在咫尺的祖國。

或烈火燒身,最後一步也要趕到機關槍前,堵住槍眼。或不顧生死,看着扔來的手榴彈,爲了保護隊友,果斷撲上去抱住。或不知疼痛,腿斷了,也要把信號傳給傳令人。我在腦海裏一遍又一遍的浮現政治老師的話:這道題要回答的是抗美援朝精神——前赴後繼,不畏死亡,堅持不懈,無私奉獻……

有的英雄長眠於雪山之下,被折磨人的暴風雪摧毀,也許至今他們還在異國他鄉。不過,我們帶回來的,我們要默哀,要崇敬,沒帶回來的,也希望他們能夠去往極樂淨土。感謝你們,是讓你們讓新中國在國際上有話語權;感謝你們,是你們保住了家門口,讓全國人民安全的生活;感謝你們,是你們珍貴的抗美援朝精神,讓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深受感染,永久銘記你們——我們的英雄。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2

上週,我在家裏的電腦上觀看了電影《長津湖》的第一部,昨天又去電影院看了第二部《長津湖之水門橋》。看完之後,我思緒萬千。

劇中兩軍交火的場景令我熱血沸騰。志願軍戰士的壯志豪情,令我倍感振奮。在此片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老一輩軍人面臨的艱苦和危險,我們這個時代的美好與和平來之不易。我記得片中有過一句話:“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輩要打”。這句話在片中相比於其他聲音的音量並不大,但卻一語道出了千千萬萬志願軍戰士寧可自己冒着生命危險去艱苦戰鬥,也要讓子孫後輩過上寧靜生活的偉大精神品格。劇中伍千里連長說:“哪一場仗不難打?”語句簡練,語氣卻堅定有力,道出了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從解放戰爭到電影講述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成百上千場戰役的艱難不易。

在兩部《長津湖》電影中,這樣的語句還有很多:如毛岸英說的“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憑什麼我就不能去?”,“上了戰場的都是英雄”等等。

看着老一輩爲了我們的幸福、和平,在戰場上與敵軍拼死搏鬥,我覺得我們應該慶幸出生在這樣美好幸福的和平年代,更不能忘記那些英雄們用他們的青春乃至生命才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美好、和平。

銘記歷史,勿忘英雄。當今和平,來之不易!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3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農曆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爲中國影史票房冠軍《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主要講述的是以抗美援朝爲背景的三炸水門橋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異國的土地上開啓了抗美援朝的偉大篇章。

每次觀看抗戰影片,眼眶總是一直溼潤着,中國軍人鋼鐵般的意志,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的偉大精神感動了千千萬萬人。

伍千里帶領第七穿插連剛剛結束機場大戰,還沒好好休息一下,馬上接到上級通知,立刻趕往水門橋執行炸橋任務。所有戰士立刻出發前往目的地。

戰士們一邊要抵擋風雪交加,嚴寒刺骨的惡略天氣,一邊要隨時警惕敵機的轟炸。還要誓死完成任務。所有戰士絲毫沒有懈怠。

始終保持“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一次次攻克難題,一次次完成任務,最終除了五萬裏以外,所有英雄們都犧牲了,換來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也換來了我們今天安穩而幸福的生活。

爲所有烈士們致敬,爲所有爲抗戰英雄們致敬,人民永遠會記住這樣的恩情!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4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非常感人,爲了炸掉水門橋,穿插七連最後剩下伍萬里一個人。

全連其他一百多號人,包括連長伍千里和指導員梅生,全部以最英勇無畏、捨生忘死的方式,壯烈犧牲。

軍人爲什麼敢於犧牲,除了對家國的愛,更重要的是因爲他們是軍人。一旦成爲軍人,就要宣誓: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誓死保衛祖國!

這就是中國軍人的使命和責任。要麼就不當軍人,要麼就不怕犧牲。軍人是沒有退路可選的,退後當逃兵,是會被槍斃的,還會遺臭萬年、禍害家人。

而成爲軍人的人,基本都是懷有家國情懷的,要不也不會選擇從軍這條路。因爲軍人的艱苦和犧牲是看的見的,而待遇和保障並不算高。

所以,國家大力倡導,讓軍人成爲受尊崇的職業。但其實,正因爲當前不受尊崇,才需要倡導。也沒見讓公務員成爲受尊崇的職業,因爲不需倡導已經是了。

和平年代的軍人,同樣需要受到善待和尊崇。不要覺得又沒打仗,憑什麼受尊崇。試想,如果仗都打起來了,再開始尊崇,還來得及嗎!

所以,除了感動於犧牲的軍人外,更重要的是善待好烈士的家屬,以及活着的軍人。讓更多的人願意成爲軍人,願意爲祖國去犧牲!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5

今天我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這部電影,在此之前我還觀看了《長津湖》水門橋是這部電影的後續,都是描述的在1950年抗美援朝在長津湖戰役中發生的真實抗戰之事。

《長津湖》結束後就期待着下一步的到來,水門橋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觀看。

《長津湖》開場,伍千里返鄉,萬里,吹噓自己打水漂的能力,一下打了許多水漂,而在《水門橋》結尾,完美的石子再現就是思念的化身。

包括談營長上部電影中的那句:“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也對應了他的犧牲。還有雷公那句:“讓你的敵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氣!這句話也對應了上部結尾中史密斯看見我軍將士們被凍死在戰場上的感嘆。

在這部電影之中,主角是伍千里和伍萬里,他們的這種情感,就是兄弟情。暴風雪中的調皮互動,多次出現了捏臉的動作,殘酷戰役開啓之前的叮囑,危險任務自己上,爲的就是希望萬里活下來。

這兩部電影我們看到了千里的擔當,也看到了萬里的成長。兄弟情也是七連的戰士們。餘從戎在雪山頂毫不猶豫的掩護隊友;平河與千里滿含複雜情緒的對視;梅生與千里最後高潮的默契配合。包括上部中的大淚點,雷公之死,這些都明確指向了互爲彼此生死的兄弟情,這一點在《水門橋》後半段,備萬里的一句話點破:“七連所有戰士,都是我哥。”體現了濃濃的兄弟情。最後七連只剩下伍萬里一人,從他與司令員的對話中,也看到了萬里的成長,司令員給七連授旗幟,這也是在上部之中,司令員早就說過的,要在打仗之後給七連授旗。

這兩部電影每次看完後,都會給我一句他的感觸,而在每次結束後,我都要等等看結尾有沒有彩蛋,可是等了許久都沒有。等我出電影院時,看到了外面高樓臨立,燈光絢爛,車水馬龍,音樂聲,歡呼聲此起彼伏,處處都是歡樂的聲音。我心想:這也許就是電影最後的.彩蛋吧!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6

在燃燒的烈火中奮力奔跑着,用兩條被凍僵的腿去追趕四驅機動車,開着點燃的卡車衝向敵方陣地,都是志願軍不畏生死,奮力拼搏的精神的體現。

空中,有美軍的戰機轟鳴,前方,有坦克的威脅,後面,是美國的唯一的退路,懷中,是炸橋的炮彈,在生死時刻,在連中數彈的情況下,用最後的力氣,瞄準,按下射擊鍵……那一刻,彷彿時間靜止了,伍千里那不畏生死的精神令我爲之動容。

“七連應到152人,實到1人!”是他,用堅強的意志活了下來,是他,保住了七連的建制,是他,炸掉了美軍的碉堡,也是他,接受了七連該有的榮譽。

一身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爲新生的中國埋下了堅韌的種子。一把全手動步槍抗衡全自動化槍械,零星的幾架米格15,去抗衡鋪天蓋地的F86。有人說:“中國人跑得比美國的飛機快。”還有人說:“中國人的皮要比美國人的厚。”但在我看來,中國人打敗美國的唯一利器就是--信念。戰場上,中國人時刻留存着一把大刀,用這個冷冰器在寒冷的戰場去保護自己的祖國,去保證祖國人民的安全,去趕走在家門口耍大刀的美國人。

我常常坐立於草地上,擡頭看滿天星斗,低頭看萬燈閃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美國人不比我們笨,他們裝備比我們精良數百倍,他們後勤部隊也很強大,爲什麼打不贏所謂“向炮彈衝鋒”的,裝備簡陋的志願軍軍隊。或許,這部電影,便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答。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結束文章,那便是:“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7

長津湖第一部上映的時候因爲各種原因我沒有去電影院觀看,後來也一直沒有上網看,今天因爲過年在家所以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看了這部新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

以前通過網上了解到了長津湖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地名,但是不管是學校還是走到社會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都瞭解的很少,只是聽到過黃繼光、邱少雲等等英雄的事蹟。

這次的觀影讓我深受震撼!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美援朝當中的一次規模並不是很大的戰鬥,前線的炮營狠狠的打擊了美軍的一個飛機場,美軍需要撤退到興南港坐船逃離,爲了切斷美軍撤退的後路,解放軍總司令命令第七連穿插到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水門橋,並要炸燬水門橋。七連的戰士通過浴血奮戰不懈的努力終於炸燬了水門橋,此時只剩下七名戰士,但是美軍很快用木材又把橋修復了,同時美軍的援軍也已經到了。爲了完成上級的命令,這七個人又返回到了水門橋,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順利完成,橋被炸燬了,七連的戰士也全都犧牲了。不久美軍被徹底趕出了朝鮮,不得不在投降書上簽字,中國贏得了最終的勝利!那些犧牲的戰士也將被世人銘記,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我覺得解放軍面臨的困難主要是,第一,朝鮮的環境非常惡劣,冬天溫度非常低,吃的東西都被凍得硬邦邦難以下嚥,有許多戰士因此被凍死凍傷;第二,雙方的裝備相差太大,美軍有飛機坦克榴彈炮等等,而我們的解放軍戰士是沒有飛機和坦克的,就連炮營的大炮也都是從敵方那邊繳獲不是自己生產的;第三,水門橋美軍居高臨下,有堅固的碉堡和防禦工事,解放軍從下面仰攻,地形非常不利。儘管我們的解放軍有這樣多的困難,但是因爲他們有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最終還是完成了這個艱鉅的任務!

最讓我震撼的地方就是最後,當伍萬里說出“第七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的時候,我的內心被深深的觸動了,不禁對我們的英雄先輩肅然起敬,爲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這裏面的幾個主演都非常的棒,吳京,李晨,朱亞文,易烊千璽,有空的時候我會去看長津湖第一部的,以後我會告訴我的孩子,永遠不要忘記這些英雄烈士,做中國人真好!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8

大年初一上映了《長津湖之水門橋》,我對這部電影很感興趣,於是我與媽媽一起去觀看了這部電影。觀後,我熱淚盈眶,心潮澎湃,感慨萬千,真正感受現在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長津湖之水門橋》是《長津湖》電影的續篇。這部電影比《長津湖》更壯觀,主要講述了中國志願軍三炸水門橋,阻斷美軍退路,第七穿插連僅剩伍萬里都均英勇犧牲的故事。

電影中戰士們的犧牲讓我熱淚盈眶:平河捨身炸坦克;餘從戎掩護戰友而壯烈犧牲;梅生開車撞死大批敵人;伍千里爲炸燬水門橋而犧犧牲....他們不僅是一個個普通的中國戰土,而是一個個讓人敬佩的中國世英雄!

我軍以少敵多,一百五十七人對戰美軍一萬四千多人,是什麼使我軍勝利?是戰士們奮不顧身!是戰士們的英勇頑強!是什麼使戰士們視死如歸?是戰士們對祖國的熱愛,是戰士們爲下一代謀幸福的信心與決心!

有祖國的地方就有中國戰士,有祖國的方向就有中國脊樑!《長津湖之水門橋》讓我深刻地明白了:每個中國戰士的心中都有祖國的方向!向着祖國的方向,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退了美軍。這是我們中國軍隊的力量!

想想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那麼多中國戰士爲了現在的美好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那裏。他們向着祖國的方向前進着,爲我們現在的生活打下了一條用鮮血鋪成的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想想看,在祖國的邊界線上,仍有一羣戰士,他們不畏風雪,爲我們的生命健康打好第一關,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中國的方向,有中國的方向,就有中國生生不息的希望!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長津湖之水門橋》讓我胸腔中熱血沸騰,我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頑強和熱血祖國。我也明白了,我要向着祖國的方向努力,努力奮鬥!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9

72年前的那個虎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志願軍戰士不畏強敵、浴血奮戰;如今的這個虎年,《長津湖之水門橋》傳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帶觀衆回憶那段蕩氣迴腸的歷史。

“媽媽,百里回來啦,千里回來啦,萬里也回來啦。自古都說忠孝不能兩全。想你們,我的戰友啊,回來啦——”主題歌中一句句動人的歌詞配上感人的畫面,不禁令人淚溼眼眶,再想起七連每位戰士生動鮮活的模樣,更令今時今日新春團圓之際的美好時刻顯得彌足珍貴。

當年無數英雄兒女遠離家鄉,在風雪中保家衛國,纔有了我們今日的闔家團圓、幸福安康。虎年春節之際,萬家燈火因你們而亮!

回望歷史,感慨很多,自己也是一名退役軍人,選擇創業後經歷了很多挫折,看清了很多現實,看透了很多人心,學到了,成長了,雖然眼下仍然艱難,但我相信,我們骨子裏都流淌着戰士的血液,都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邊不停地告別失散,一邊又執着地策馬揚鞭,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堅定信念,重整旗鼓,再戰明天和未來。

銘記歷史,致敬偉大的志願軍戰士!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0

昨天看完《長津湖之水門橋》後,腦子裏不停回放着電影中的情景。如果說《長津湖》只是觸動了我的心絃,那麼《長津湖之水門橋》這是將那根心絃給扯斷了。

抗美援朝時期,爲了防止敵人從空中撤離,七連奉命同其他隊伍一起攻佔敵人機場,之後又奉命去炸掉水門橋阻斷敵人唯一的退路。在水門橋與傷亡嚴重的九連匯合,計劃着如何炸掉水門橋,但九連連長卻因在進攻水面橋時肚子被石子射穿,在說完了戰術後,就與世長眠了。

當天晚上,七連和九連準備從四面八方準備進攻,但敵人也有些準備,在這場戰鬥中,不少戰士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橋上的一個大洞,其中,平河先是被敵人偷襲,胸口被鋼筋扎穿之後,又義無反顧的抱着炸藥包撲到了坦克下面,正準備引爆炸包時,手被鉤子鉤住了,只好一條手臂硬生生地被坦克給碾了過去,這一幕讓我的眼角溼潤了,心裏翻江倒海。

這第二次進攻成功炸掉了水門橋的一大塊,但很快美軍就開始修橋。到第三次進攻,除了伍萬里其他人全部犧牲,指導員梅生開着着火的車衝向敵人陣地,七連連長伍千里引爆炸彈被十幾顆子彈擊中,其餘人也都拼命地向敵人陣地衝去。到最後伍萬里紅着眼在火車站上報告:“七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看到這,我的眼淚也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沒有體驗過戰爭,就不知道戰爭的可怕,也不知道和平來的多麼不易。“落後就捱打”這句話我會一直記在心裏。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1

電影《長津湖》我曾看過,《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其續曲,《長津湖》非常震撼,《水門橋》也一樣。

《水門橋》講述了志願軍戰士在奪取下隅裏機場後,爲了阻止美軍陸戰一師向興南港撤退,而在其必經之路水門橋打的一場戰役。

九連和第七穿插連負責進攻水門橋。九連冒着犧牲炸了一次,但對橋的損失並不大。七連的戰士花了一些時間去找戰術,在敵方擁有制空權和很多重火力,甚至一度坦克出現的情況下,他們決定抓住對方指揮官,尋找突破。但在成功摧毀了敵人的陷阱,短暫佔領了水門橋的時候,對方的指揮官被七連戰士伍萬里(易烊千璽)誤殺,導致計劃失敗。再加上美陸戰一師增援部隊的進攻,不得不撤出水門橋,這次進攻對橋面造成的損傷也不大。

接下來,美軍直升機將鋼板送來,橋又被補好。經過連長伍千里等人的捨命衝刺,伍千里(吳京飾演)一個人終於衝到橋面,但被敵軍包圍。美軍想讓他投強,“找點兒樂子”,但伍千里只是冷笑了一下,向在鋼架上的炮彈開槍。炮彈爆炸了,伍千里也炸飛了,七連只剩伍萬里一個人。

整部電影有不少的象徵意味,發人深思。面對戰爭,這場敵我力量懸殊的戰爭,有很多更深層次的東西在。

《長津湖之水門橋》小學生觀後感12

大年初一晚上,外面寒風刺骨,我心裏卻激情澎湃,因爲馬上要和爸爸去觀看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啦!

最讓我感動的場景是伍千里爲了保全戰友的性命而壯烈犧牲。事情是這樣的:戰爭十分激烈,美軍用火焰炮、彈藥攻打我軍,我軍寡不敵衆,不得不分成四隊進攻。其中,伍千里和戰友們遭到了敵人的反攻,美軍投了一枚火力驚人的炸藥,戰友們猝不及防,而伍千里卻臨危不懼,鎮定地指揮戰友們:“大家兩邊分散,趕緊臥倒!”他一人爲了給戰友爭取時間便擋在敵人的炸藥前面,瞬間,千里的身軀化爲碎片,霎時,鮮血四濺,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猩紅。他的戰友們淚流成河......看到他不畏敵人猛烈的戰火,拼死救下了戰友,我不禁淚流成河,他真的太勇敢了!

電影結尾,我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伍萬里抱着二哥伍千里的遺留衣物及骨灰盒回到家鄉。走着走着,他好像看到了二哥的幻影,伍萬里揮手跑上前,和哥哥攀談起來,“你曾說過,一次打水漂石子可以彈三十下,成功了嗎?”“我沒能找到這樣的好石頭。”伍萬里說,“不過,其實你就是我最好的石頭,你這個石頭爲我擋了許多風雨,哥,你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事嗎?最好的事情就是能再次遇到你。”這時,伍萬里神情一恍惚,哥哥的身影消失不見了,面前空空如也,他知道自己的哥哥再也回不來了……萬里一路小跑着往家裏趕,急着告訴爸爸媽媽跟哥哥“交流”這件事情。失去至親,失去兄弟的痛無以言表。

這一幕看的我實在太難受了,哭的更厲害了,捂着臉使勁憋着,我不想讓周圍的人看到我在哭。我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在我們家發生,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不會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因爲服役而失去生命。

回到家,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連着追問爸爸,在那個戰爭年代我不懂的問題:“爸爸,帶兵打仗的連長是怎麼當上的?他明知道會犧牲,爲什麼還會願意當連長?”爸爸語重心長的說:“那時候的連長都是打仗存活下來,並且是最有勇有謀的士兵,後來就帶領部隊打仗。那時候保家衛國是每一個戰士的使命,所以他們不怕犧牲。” 我又問:“當時沒明白的一個點,五萬裏既然被敵人打中了,爲什麼沒死?”爸爸說:“當時敵人並沒有打到他的心臟,只打到了他的左手手臂,這就是爲什麼第二次戰役時他只能用手大臂託槍作戰。”第三次戰役結束後,第七和第九穿插連軍中只有伍萬里倖存。我對保家衛國的戰士有了更多崇高的敬意。

經過千千萬萬戰士的浴血奮戰,使我們的國家變得越來越富強,更多的軍事人才不斷涌現,這更造就了我們現代人幸福美好的生活。戰士們爲國流血、犧牲,我們在心裏更應該敬重他們,將愛國、護國的種子播撒在每個人的心田,將紅色主義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