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口觀後感

由楊君擔任總導演、李江偉主演,小梅花秦腔團歷時三年精雕細琢的秦腔《九江口》,近日首度接受觀衆的檢閱,獲得好評如潮。《九江口》描述的是600多年前的歷史事件。元末,各路義軍之間展開了權利之爭。雄踞長江上游的漢王陳友諒派胡蘭至姑蘇約張士誠攻打金陵,並迎張士誠子張仁與女兒結百年之好。胡蘭途中被劫,歸降朱元璋。軍師劉伯溫派大將華雲龍假扮張仁,與胡蘭共赴陳友諒處詐婚,被機敏的大元帥張定邊識破。張定邊拷問胡蘭後,遂向陳友諒諫言,卻被陳友諒摘去帥印。求勝心切的陳友諒終於中計,陷入朱元璋的重圍,致使全軍覆沒。張定邊忠肝義膽,率軍埋伏在九江口,救出陳友諒,自己卻身陷重圍,被亂箭定格成一尊雕塑,完成了一位悲劇英雄的使命。

九江口觀後感

儘管《九江口》是位女性導演的作品,但不能不說,這是一部充滿陽剛氣息,洋溢着雄性魅力的.劇目。劇本着力刻畫了張定邊與華雲龍之間的尖銳衝突,兩個人物棋逢對手,都是智勇兼備,個性鮮明。老謀深算的大元帥張定邊雖明察秋毫,卻一次次沉浮於風口浪尖,從失敗走向失敗。爲挽救漢王江山及十萬大軍,他椎心泣血,費盡心機,演出了“席前三盤”、“夜審胡蘭”、“闖宮質對”、“大鬧花堂”等充滿張力的戲劇情節,可是由於主公陳友諒的剛愎昏憒、貪功拒諫和華雲龍的機敏善辯、臨危不懼,張定邊壯志難酬,全盤皆輸,只能演繹出一場英雄的悲劇,令人扼腕不已。

在導演手法上,《九江口》可謂是傳統戲曲程式之集大成的一部戲。張定邊對華雲龍從疑竇叢生到得知真情,最終無力迴天敗下陣來,都鎖定在戲曲化程式化的表演中,公主的嬌嗔任性,華雲龍的謹慎機敏,全依賴戲曲的唱唸做打,於演員的手眼身法步中徐徐展開。如“帥府摘印”一場,張定邊明知陳友諒已鑄成大錯,自身卻兵權被奪,無力阻止,導演運用了撂須、抖手、踢袍、翻袖、抓袖等一系列很吸引眼球的戲曲程式動作,只見老英雄雙手震顫,鬚髯狂抖,步履沉重激憤,道白撕心裂肺,舞臺效果極佳。“孝服攔駕”一場中他滿懷無奈的蹣跚,喪魂落魄的跪磋,均使人物內心的憤懣不平盡在程式中得以顯現。而在“激戰玉山”一場中,張定邊爲了搭救主公的性命,化妝成漁翁,帶領八百護衛軍急速划船,埋伏在九江口的一段戲曲舞蹈,那皓髯短袖,翻袖揮槳的標誌性動作,又將其英武幹練,智勇雙全的元帥形象在程式中完美迸放,使觀衆如臨其境,深受感染,更感受到了戲曲藝術的魅力所在。

《九江口》的好看、耐看,當然與演員密不可分。以往小梅花秦腔團的劇目如《楊門女將》、《五女拜壽》等等,大都是旦角當家,以青春靚麗,陣容整齊見長,而《九江口》雖然依舊是整齊強大的陣容,卻着重展示了小梅花團男演員的實力。崔江飾演的華雲龍風流倜儻,膽大機敏,充分展示了處變不驚的心理素質和剛柔並濟的靈活手段;張耀棟飾演的朱元璋俊朗精神,英氣逼人;唐喜良飾演的陳友諒張弛有度,生動傳神。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張定邊的扮演者李江偉。李江偉身材高大,扮相英武,表演大氣恢弘,唸白頓挫有致,唱腔醇厚蒼勁,具有優秀花臉應有的全部先天優越條件。爲了充分發揮出李江偉唱、念、做、表各個方面的舞臺優勢,同時使其深入體驗理解角色,從花臉演員慣常的演行當向演人物邁進,楊君導演突破行當和程式局囿,一切從人物出發,爲江偉設計出很多嶄新的舞臺身段、動作,來多側面地展示人物。飽蘸情感的表演,貼生活接地氣,把人物的神態和戲的氣氛,分外精神地表現出來。江偉在全劇中的唱腔高亢豪邁,節奏鏗鏘,以情催聲,寓情於唱,表演激情四溢,分寸拿捏得當,充分展示了人物氣勢磅礴、悲痛沉鬱的英雄氣概與襟懷磊落、慷慨淋漓的愛國情懷,極富感染力和滲透力。

《九江口》的劇情發展氣韻渾然,文戲細膩傳神,武戲灑脫傳情,無疑是一部優秀的傳統戲改編之作。它的成功推出和廣受歡迎,也會爲我們以後傳統劇目的挖掘、繼承,發揮極有價值的啓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