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觀後感範文(通用9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通史》觀後感範文(通用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通史》觀後感範文(通用9篇)

《中國通史》觀後感1

《中國通史》作於呂思勉,全名《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又名《呂著中國通史》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初版於1923年9月,是民國時期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中國通史》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作者寫作之年(1922),是一本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史。在20世紀的史學界,憑個人力量獨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時段的中國全通史,迄今爲此,本書也是其中最權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歷劫不衰,必將復興的堅實基礎,並造就了每一箇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生命底蘊。歷史蘊含着一個民族世代的興衰更替,以及透過事件表象所飽藏着的成敗之道與內在規律,以歷史作爲審視現實的一個視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營養,是每一箇中國人所必須正視的課題,學習歷史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我們不是搞歷史的,不許對中國的歷史有細緻入微的理解與獨到

《中國通史》觀後感2

我對中國古老的歷史文化只略懂皮一毛一。而這個暑假,我終於有幸能揭開這一層神祕的面紗而一探究竟了。

《中國通史》帶我領略了我國古代人民揮灑汗水,留下智慧結晶的土地,使我第一次知道中國原來有如此多的朝代,發展得如此之快,從文明社會逐漸誕生的先秦,到政局動亂的秦漢;從人才輩出的明清,到國力鼎盛的隋唐五代;從後人傳誦讚揚的魏晉南北,到草原民族崛起的宋遼金遠,再到近代。這套書簡單、直白的敘述,能將很複雜的事情三言二語道個明白,有見地,不人云亦云。它保留了文言文的古語,讀來如飲醇釀。我浸一潤在史料裏,看這些幾十萬字的資料,從中獲益。它上訖舊石器時代,下訖清帝退位,探究中國曆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情況及其變遷。它重在勾畫歷史輪廓及史事變遷的因果,影響。不以人物忠奸智愚的考量標準。

《中國通史》猶如一捧清泉,透徹乾淨,簡潔明瞭,滋潤我的身心,使我受益匪淺;它又似一葉小舟,輕輕柔柔,帶我在知識的海洋中獵取有用的信息,使我感慨萬千……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個假期我手不釋卷,如飢似渴,對古代歷史充滿了好奇,飽覽了中國的民俗風情,對聖人孔子增加了解,大大拓展了我的知識面。

這是一本文筆俱佳,學、才、識三者具備的專攻史學家撰寫而成,影響巨大,讓不少文學作家就此得益,是閱讀愛好者的案頭書,大學的常用教材,值得一看。

《中國通史》觀後感3

自從看了《中國通史》這個100集的電視紀錄片後,我對於中國歷史上的一些故事越來越有所瞭解了。

這個紀錄片從我們中國的古猿人開始講起,講到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我感覺它裏面講的都是正史,沒有一個地方與民間神話扯上關係。

在看到世人都稱讚的孔子那一集時,我才知道,孔子還當過魯國的大夫。

在“六藝”中,孔子非常尊崇“禮”。這禮就是周禮,因爲孔子的偶像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姬旦。

在看到學生子路在戰爭中被人剁成了肉泥時,孔子很傷心,爲了不讓他一看到肉醬就想起子路,他連忙讓家裏人把廚房裏剩下的肉醬全部倒掉。

在看到魯國的馬廄起火了那一段時,孔子一聽到這件事,還去問了這火傷到了人沒有。可見,孔子還是一個無比愛民的一位學者。

在他的弟子們看到了一個苦女子在墳墓旁哭的時候,弟子們問那個可憐的女人爲什麼悲傷?可憐的女人說她的父親、她的母親、她的丈夫、她的兒子相繼被林間的老虎咬死後吃了。”那這位受夠了老虎的苦的女人,爲什麼不離開那個地方呢?因爲那個地方沒有比老虎還兇的卿大夫專權。孔子便對他的弟子說:“你們記住了,苛政比老虎還要兇猛。”

孔子這句話說得非常對!

看了這集關於孔子的故事,我就想要讀讀《論語》這一本書了。因爲我想多領悟一點孔子及其弟子、再傳弟子們給後人們的那些人生哲理

《中國通史》觀後感4

風輕輕吹過廣闊無垠的沙漠,一支商隊正在緩緩前進,留下一串悠揚的駝鈴聲……

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一條極具歷史意義的路。懷着敬佩與自豪之情,我觀看了《絲綢之路》這部紀錄片。本片生動形象地講述了絲綢之路的誕生與發展。閉上眼睛,絡繹不絕的商隊,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五彩繽紛的綾羅綢緞,頻繁往來的各國使節,像電影一般在腦中放映。眼前似乎又見到了那個商旅不絕,繁華興盛的黃金時代。而這一切,都因爲一個張騫的郎官。沒有他的探險,就沒有偉大的絲綢之路。

歷史上,每一次的探險幾乎都改變了世界。

幾百年前,一位叫麥哲倫的探險家帶領他的艦隊環球航行。從這一刻起,人類首次證明了地球是球體。首次對地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科學的種子漸漸生根發芽。幾十年前,一位交阿姆斯特朗的宇航員小心翼翼地在月球邁出一步。從這一刻起,人類自誕生起就存在的登月之夢被圓上,人類航天技術被推向巔峯,地球爲之沸騰。

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說:“這對一個人是一小步,但對全人類是飛躍.”幾年前,一位交吳京的演員拿自己的全部身家進行探險。從這一刻起,無數國人愛國的心熊熊燃燒,促使中國快馬加鞭地前進,全世界也隨之而改變。幾個月前,一位叫阿瑟·阿什金的物理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從這一刻起,由於他在物理學上的探險爲我們觀察和控制生命體的內部結構創造了全新的機會。

探險,創造了絲綢之路。探險,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中國通史》觀後感5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叫《中國通史》的歷史書,它讓我瞭解了很多歷史故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

歷史故事《神農嘗百草》,說的是神農氏爲了給百姓治病,親口嚐出了365種草藥,編成了一部有名的醫書《神農百草》,最後他被一種叫斷腸草的植物毒死了。還有《大禹治水》,是說大禹爲百姓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爲晚一分鐘,洪水就會奪去更多人的生命。大禹因爲治水有功,得到了部落首領的位子,他的兒子啓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

從書中我知道了一些歷史人物,比如重耳,他是春秋時期晉國公子,爲了躲避追殺,43歲開始逃亡,62歲得到王位,前後整整逃亡了19年,終於成就了一代霸業。還有馬可·波羅,一個外國商人,他讓中國和歐洲人、阿拉伯人互相做生意,往來更加密切。

我還了解了一些歷史事件,有“八國聯軍進北京”,還有清朝的“文字獄”。清代特別注意文人的民族情緒,常抓住知識分子文章中的個別字句,發動“文字獄”,嚴厲鎮壓。有一個文人作了一首詩: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首詩被別有用心的人傳到皇上耳裏,認爲是朝庭,被判死刑。

歷史就像是一面鏡子,它讓人明智。

《中國通史》觀後感6

李老師推薦的100集的《中國通史》到今天爲止我終於看完了。

從10月16日開始看,到今天11月24日截止,歷時了一個多月。

整體感覺我們中華民族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呀!泱泱華夏,5000年文明史,是一部血淚史,是一部戰爭史,更是一部奮發圖強史。

在每一個歷史截點,總會有仁人志士站出來,站在歷史大潮的洪流當中,奮不顧身,博擊風浪,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有那麼多英雄豪傑,大家鴻儒爲了國家,爲了自己的理想不惜捨身取義,正是他們鑄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樑,使我們屹立數千年而不倒!

通過看這100集的《中國通史》我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使我對祖國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層。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了。

有些地方理解的還不太透徹,需要返回去重看,這真是一件長期的工作呀。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話真的很有道理呀,要想工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學習知識,增長學問,也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呀!

感謝我學習的領路人一一李昌遠老師!

《中國通史》觀後感7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部紀錄片,他的名字叫《中國通史》的第27集《絲綢之路》。

當時在漢朝的時候,皇帝打算派一位使臣去遠方的西部,可是,沒有人敢主動出來,有一位名叫張騫的人,他卻主動站了出來,並要求自己可以去西藏,爲東西兩部的友誼作出貢獻。就這樣,張倩帶着一個大部隊,前往去西部的路上。

可是當時的地理位置還沒有現在這麼方便,況且他們還不知道自己此行要去的目的地是哪裏,而且要前往去西部的路上,還必須經過一條必經之路,這條路就是匈奴的領地,他們必須小心翼翼的,要不然就得被匈奴抓住了。他們還是沒有躲過難關,被匈奴抓住後,流放到了一處十分寒冷的地方,當天和他的團隊。靠着堅強的意志,成功擺脫了這次難關,他們還是沒有來到西部,而是來到了一個很臨近西部的一個小國家,名叫大菀,這兒的皇帝十分歡迎張騫一行人,好好的招待了他們,這裏的皇帝十分樂意能與漢國建立好友情。但是張騫他們還是沒有找到西部,所以只能無功而返。

第一次前往區西部的路上,就是12年,但是張騫還是不想放棄,因爲他能不能在歷史上名垂千古,就靠這一次,第一次去西藏十分順利,但是在他回來一年之後,他就去世了,班固的弟弟班超,十分像第二個張騫,他們翻過崇山峻嶺,像中國的養蠶,繅絲,冶鐵,造紙,鑿井,灌溉等技術帶向中亞,西亞和歐洲,叫那裏的葡萄,核桃,石榴,蠶豆,黃瓜,芝麻,無花果等食品帶到我國,還有獅子,犀牛,良馬等動物,也傳進了我國。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由於吸收了外來的`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因爲當時一些國家之間的交易都是用一些名貴的布匹,也就是絲綢,所以這條路就叫做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連通着我國和其他國家的情意,絲綢之路能使我國和其他國家緊密相連,讓我國變得更加出色。

我們中國人應該讓絲綢之路更加發揚光大。

《中國通史》觀後感8

這個暑假我看了中國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一部歷史專題片——《中國通史》。《中國通史》是一部百集紀錄片從第一集中華道路,第二集中華祖先,第三集農業起源,一直到第一百集帝制的終結。從遠古社會到封建帝國的敗落,一集集,一段段,爲我們展現出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這部紀錄片堪稱一本完整的中國歷史。

看了這部紀錄片完全改變了我內心對於歷史這門學科的偏見,或者說,終於滿足了我內心對於歷史的需求。以前我認爲歷史十分乏味,無趣,但現在《中國通史》這部紀錄片讓我看到了一個生動的歷史,一個生動的中國。

在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十六集“孝文帝改革”,從拓跋鮮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嘗試失敗,進而回溯爲什麼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轉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後,由孝文帝與馮太后的親民之舉,帶出春耕傳統、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黃糕習俗、秦漢以來的籍田活動等。因而有了橫縱大背景與個體人物事件交織的邏輯,讓用“穿越”去了解歷史不再只是無厘頭惡搞,而變成了一種精彩的敘事手法。

邏輯線索的另一個好處,是提供給觀衆更多自修的可能性。看完第三十三集“魏晉風度”,我第二天就去搜出了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看完第三十九集“魏晉佛教”,忍不住查了查慧遠和尚的《沙門不敬王者論》。這些史料,除非專業需要,很少有人會主動想起去研讀。

在看到《中國通史》的最後幾集時,基本上已經沒有人評論,觀看量也很少。但其實每一段歷史都會給人們帶來一份獨特的感受,一份別樣的體會,所以讓我們珍惜每一段歷史,別讓它被埋沒,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中國歷史的輝煌。

《中國通史》觀後感9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一本書讓我回味無窮。

昨天,一本落滿灰塵的書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拿起那本書,拍了拍灰一看,是一本《中國通史》。我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曾經,我也看過一次《中國通史》。

當時也沒咬文嚼字,只是一目十行,只看字面意思,根本體會不到字裏行間裏的意義。再讀這本書,我從中體會到了很多;在秦朝,我感受到了秦始皇的威武,秦王朝的強盛;在漢代,我看到劉邦項羽一決雌雄的場面,和東漢末年的混亂;在三國時期,我看到三國鼎立的場面,我還敬佩劉、關、張的情義,諸葛孔明的機智;在隋朝,隋文帝的愛民如子令我感動;在唐朝,我爲中國的繁榮富強感到驕傲;在清朝,我爲中國的腐敗無能感到慚愧,看到中國被列強國家任意瓜分、欺侮感到義憤填膺。

《中國通史》這本書乘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歷史將伴隨中華人民邁向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