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讀書筆記範文(精選6篇)

《大學》讀書筆記1

《大學》作爲一篇千古名文,其作者曾子寫出了儒家“美德”的特點。

我們先講一講作者曾子,姓曾,名參,曾參,字子輿,十六歲師從孔子,頗得孔子真傳。

《大學》分爲經文和傳文。經文是總結傳文的,傳文則細講經文的重點,並在講的過程中引經據典。

現在我們來說說經文。經文主要講了治國的方法。原文是這樣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意思是:古代那一些想要在天下弘揚光明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德;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

而傳文就是細講這個治國方法的。

傳文一共有十傳。傳一講的是“弘揚光明的品德“,傳二講“澡身浴德,日新月異“;傳三講“知其所止,止於至善”;傳四講“”凡事抓住根本“;傳五講“獲得知識的途徑”;傳六講“不要自欺欺人”;傳七講“修身先正其心”;傳八講“齊家先修其身”;傳九講“治國先齊其家”;傳十講“平天下先治國”。可以看出修養品德是治國的根本。

我認爲修養品德就是讓自己變得更文明,比如不打人,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等。在別人問你問題時不回答,這種行爲也是需要修養品德的。

《大學》讀書筆記2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後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並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四書”是我國古代教育理論重要著作,其內容和著述目的不僅在告訴人民怎樣做人?怎樣齊家?而且還告訴有邦有國者怎樣安邦治國?同時還提示天子怎樣做才能國泰民安,明德於天下的基本原則和根本辦法。此書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謂一部全方位的理論教科書。因爲他的教育對象下從庶民起,中到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論對誰都適用。

首先想談一下個人對《大學》這部經典的感悟,此經開篇便挑明主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完全圍繞着發揚德性的原則,是爲《大學》三綱,隨後展開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爲《大學》八目,而八目卻是以修身爲中心,闡發修身辦法與修身目的的所有內容,由此可見,修身,是儒家極爲重要的一個核心理念,唯修身纔可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義禮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爲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讀《大學》時絕不能把“大學”這個概念理解爲國民教育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大學”。《大學》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無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學》是研究和探討人和人類社會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書。書中既教給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齊家?如何修身?的方式辦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階層講了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回顧我國五千年曆朝歷代,下從平民上至國君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無不證明《大學》講述的道理非常準確。哪個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個興國之君不以愛民爲本?

從成功與失敗的古今人物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覺不自覺地遵照《大學》所說的“修身是爲人之本”的要求修煉過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懷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並想盡早實現自己的理想,認真學習和研讀一下《大學》,並按照《大學》所說的原則修煉自己,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例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通過學習《大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爲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爲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爲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大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脫。

《大學》讀書筆記3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翻譯:知道所應止之處則志有定向,志有定向後心不妄動,心不妄動繼而安定自在,安定自在然後智慮明澈,智慮明澈便能思而後得。事物都有本末終始,如果能知道事物的輕重緩急便接近於大道了。

止、定、靜、安、慮、得既是個人修養的次第,也是取得事業成功的次第。止,說文釋爲“下基也”,即在下的基礎。許慎釋其篆形爲草木在下的根基,而甲骨文之“止”則象足趾形,那人在做一件事時要止於何處呢?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釋“知止”爲“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至善並不是一個(唯一的)終極目標,而是在任何一事,任何一物中要求個至善的所在。朱熹稱此爲天理,天理這一概念既包含事物的規律,也包括人的道德責任。

故知止即在做任何一件事時要先清楚自己應該承擔的是什麼?《大學》在下文中釋“知止”爲“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一個人隨其身份的不同而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如作爲教師,承擔的是教育學生的責任,作爲司機,承擔的是維護乘客安全的責任,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也就是自己的事業獲得成功的時候。故而,一個人的事業並不只是爲了實現自己的私人目的,而是以此爲基礎,同時承擔起對他人及社會的責任。

我們能夠知道止於何處,心靈便能夠定、靜、安,從而能夠慮——理性地謀劃事業。慮,許慎釋爲“謀思也”,慮難曰謀,即對困難的審慎思考,也即自己的“知止”最終落實於行動,最後能“得”——有所得——獲得成功。故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給我指出的是具體落實修身的操作方法。

《大學》讀書筆記4

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不知道在電視裏面聽了多少遍,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然而,自己卻從未認真想過,這句話的前後來源,也並未深入瞭解這些詞的真正含義,直到開始品讀國學經典——《大學》,纔開始有了點點認知,雖然理解淺薄,但也希望持續學習能夠有所進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能夠棄舊圖新,使人能夠達到最完美的境界。人要知道自己想要達到的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自己意向堅定;然後鎮靜不焦躁,心安理得,思慮周翔,最終能夠有所收穫,萬物都有根本和直接,事物都有先後,我們只有弄清楚事情的本末始終,才能更加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

這裏雖然是說光明正大的品德,然而所有的事情都一樣。無論你想做成什麼事情,你都必須要知道自己的最終目標,定下目標之後,然後靜下心來,慢慢籌劃,梳理事物的本末始終,做出思慮周翔的方案,無論工作、生活都會大有好處。我們時常被很多同時並行的事物纏身,工作中亦是如此,尤其創業公司,產品兼運營、運營兼銷售這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一人身兼多職,有時候會覺得工作無從下手,那麼你就要開始梳理這麼多事情的細枝末節,優先級等,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列出詳細的項目管理方案,這樣便能輕鬆處理好事情。

之前在學校一直看到格物、致知這兩個詞,但卻從未細細深究。直到看了《大學》,才知道這也是儒學中對“三綱八目”的追求中的兩個點。古人所謂的三鋼就是指: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而所謂的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不知道被多少大學引做校訓,但是確實很多人並未深入瞭解,這又多麼可笑呢。

我們只有正確的認識了萬事萬物,將其研究透徹之後,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只有獲取知識之後才能讓自己的一年更爲真誠;意念真誠之後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之後才能讓自己更好的修養品行,只有品行修養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學會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方法之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掌握了治國的方法之後才能讓國人過上太平富足的生活。

雖然這裏講的是治國、平天下之道。但是萬事萬物無不是如此。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強調的其實是內修,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中間的“修身”是鏈接內外的樞紐,和前面的相連接就是“獨善其身”,和後面的相連接,便是兼濟天下。現實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將治國、平天下作爲自己的夢想與抱負,這世界,畢竟平凡人居多,但是卻一點都不妨礙這套方法的實行。因爲不管任何人,都必須具有良好的品德。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將自己修煉好。去修養好的品行,永葆赤子赤心,去學習,鑽研,豐富自己,讓自己更學識更加豐富。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格物、致知,抱着一顆正念的心,去學習,去分享,去幫助......

《大學》讀書筆記5

說到讀《大學》,不得不先說我讀它的契機。最開始對“大學”兩個字的印象便是知道它代表着高等學府,雖想知道高等學府爲何定名爲“大學”,但當時的願望並沒有很強烈。大學的時候,“大學無用論”在周圍的人和網絡上開始流傳和蔓延,自己深覺不妥,卻又不知其中關竅,甚感茫然。直到自己工作後的第二年,我們這一批進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在進行人生規劃時陷入了困惑,我才真正讀了《大學》,希望能解開自己多年的迷思。

《大學》1700多字,可謂字字珠璣,它闡釋的道理歷代被提倡,幾千年來從無例外。如今心靈雞湯類的文章氾濫,大家無非是想於自己困惑虛弱時獲得一時的安慰。於我而言,若“人生如水,水有逆流,也有順流,所以人生有歡樂也有痛苦”之類是“雞湯”,那《大學》便是讓心靈骨骼強壯的排骨湯,不僅安慰一時,更是提神養氣,強身健骨。《大學》一篇提出了一些主張,也進行了一些推理,而具體到你“你走路要先邁哪條腿”這樣的操作步驟卻沒告訴你。它是一碗湯,但卻“湯鮮味美”、內涵無窮。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第四十二篇,唐代韓愈、李翱等把《大學》《中庸》看作與《孟子》《易經》等同等重要的“經書”。但是在宋代以前,《大學》的地位並不是很突出,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的朱熹又作了《大學章句》,才成爲儒家經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終成爲“四書”中的一員。宋元以後,《大學》成了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爲什麼要讀《大學》?朱熹認爲“四書”中應先讀《大學》“以立其規模”,即給自己設定一個治學的目標,《大學》便是一個人治學的“綱目”。雖然“四書”其他經典中也有關於治學思想的內容,但是《大學》卻是最系統的。我私以爲朱熹先生講的“規模”是學習的境界,是你想要在“爲學”這條路上可以達到的高度。你可以是“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技能的“小學”階段,也可以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學”境界。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加初中)學的基本便是算數、認字等基礎知識,應對、進退等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讀到這裏我不免產生了疑問,如果“小學”階段要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禮節,那以我自己爲例,在大學學習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所學的《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等課程雖然較《數學》《物理》等更爲複雜,但是就所學專業來說也只能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此類推下去,知識是無窮的,誰都不敢說自己現有的知識不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技能了。那這樣看來,具象的學科皆屬於“小學”,豈非不妥?

“大學”到底指的是什麼呢?這讓我想到了另外一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是人的原始性、動物性,這是與生俱來的,自然不用後天學習。“小學”中該學到的是爲了適應社會生存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是用來約束自己的基本行爲,並且受限於時代和社會,更像“自我”的要求。而“大學”階段的要求“窮理、正心、修己、治人”是在精神上更道德化的“自我”。道德化的“自我”自然需要理想的追求和良心的約束,我們在學習中(學校教育和非學校教育)中關於理想和善念的提倡很大程度上便是“超我”精神的提倡。這樣我們便能更好地劃分“小學”與“大學”了。“小學”多半是社會層面的生存要求,而“大學”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樣的精神理想了。朱先生說“大學”要“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大學”階段我們應該獲得的能力是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端正本心、修養自身、管理人的原則和方法。如果說“大學”之前我們還處於人格發育階段,那麼“大學”就應該是人格成型階段。這樣說來,區分大小學教育並不是年齡上的界限,而是深淺上的區別。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大學”應該學什麼,那我們就來思考一下“大學”應該怎麼學。《大學》中提到治學的方法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其中“窮理”即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的能力,與我們常提到的邏輯思維能力很接近。所謂物有本末之分,事有先後之序,當我們對事物的先後充分了解,也就到了“近道”的要求。這個道理雖然說起來很簡單,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很難做到,不然爲何會有諸多對他人的責難與心中難抒的憤懣。我們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持有一顆同理心,便會了解他人所想,即便不能認同,也會讓自己內心無擾。正如柴靜《看見》裏的一段話“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纔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便是對這個道理更具像的描述了!

“正心”即人不能有憤怒、恐懼、喜好、憂慮之情。處理事情時,人若有傾向性情緒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所以我們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及時排除不良情緒。這個觀點對嗎?我認爲是非常可取的。這和情商(EQ)的概念很像。雖然現實中我們不能完全排除干擾情緒,但是我們時時以“正心”要求自己,讓我們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和判斷事物才能避免許多阻礙自己發展的因素。“正心”主張的是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修己”講的則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提高和文化內涵的沉澱,“治人”講的則是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由此可見《大學》雖是古人之語,歷盡遷年卻依然指點着今人的作爲。

《大學》在一定程度上宣揚了“三綱”(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等封建禮教的思想,獲得了歷代封建君王的推崇。但治學卻不能因噎廢食,讓我們對它的光彩之處視而不見。它所提倡的行爲準則、思維方式依然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更重要的是,它提倡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細細思索。楊瀾說“我們的堅持是爲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這纔是大學所要傳遞給每一位學子的真正價值。大學教育的失敗在於自己沒有獲得與之相匹配的胸懷與格局。

所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你應該知道《大學》和“大學”的意義!

《大學》讀書筆記6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後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並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四書”是我國古代教育理論重要著作,其內容和著述目的不僅在告訴人民怎樣做人?怎樣齊家?而且還告訴有邦有國者怎樣安邦治國?同時還提示天子怎樣做才能國泰民安並明德於天下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看,《大學》可謂一部全方位的理論教科書。他的教育對象下從庶民,中到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讀《大學》時絕不能把“大學”這個概念理解爲現今國民教育的“大、中、小學”的“大學”。《大學》的“大”博大的“大”,是老大的“大”。《大學》是博大精深,至高無尚的意思。因爲他講的是人類社會各種學問中居於首位的、最博大精深的道理。

回顧我國古今成功與失敗的人物我們就會發現,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覺不自覺地遵照《大學》所說的“修身是爲人之本”的要求修煉過自己。由此可知今人不論是懷有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並想盡早實現自己的理想,認真學習和研讀一下《大學》並按他所說的原則修煉自己,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