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輝煌讀書筆記(通用5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苦難輝煌讀書筆記(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苦難輝煌讀書筆記(通用5篇)

苦難輝煌讀書筆記 篇1

讀《苦難輝煌》,就是在讀中國的苦難史,讀中國的輝煌歷史。我們觸摸的是厚重的中國歷史,思考的是中國的未來。

苦難之後是輝煌,不經歷苦難,哪裏來輝煌?金一南先生的這部《苦難輝煌》是一本用戰略思維、戰略意識點評歷史的書,是第一本可以作爲大散文欣賞的歷史圖書。它向我們再現了一幅20世紀20至30年代中國革命歷經磨難挫折走向輝煌勝利的歷史全景畫,讀後頗有感觸。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對長征的一番評價:“講到長征,請問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說,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終。”毛主席的大無畏精神,偉人已逝去,迴音壁上的轟隆聲,仍然如雷貫耳。

金一南說:“先有真人,後有真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我一定要寫出這批真人。他們不愛財,不爲官,不怕死,就爲這個事業,爲心中的主義。今天一些人可能覺得事業和主義已經沒有躲閃吸引力了,但當年的共產黨人爲了心中的主義,始終抱有不變的信仰,所以我特別想寫這批真人。他們之中,很多人沒有看到勝利這一天,沒有機會評功評獎,授銜授勳,也沒有機會返回家鄉光宗耀祖。但這批人是我們這個軍隊、這個黨、這個國家真正的脊樑。”

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昔日的戰場已硝煙散盡,一個偉大時代的宏偉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歷史是相對的,辨證的。過去相對現在是歷史,現在相對未來是歷史。我們作爲後來人,正在續寫着歷史,必須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於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努力成爲新時期的民族脊樑。

作爲新時代的黨員教師,我深深知道:很多工作有他的功利性,唯獨教師這個行業沒有。很多行業、事業可以失敗,教育不行。我們的學生就是社會的未來,我們作爲教育者是爲未來工作着,與未來同行——每個孩子的未來,衆多家庭的未來,我們國家的未來,一個民族的未來,一個民族的輝煌的藍圖要靠這些學生來繪製。

作爲新時代的黨員教師,我們首先要成爲民族的脊樑,然後在工作中要努力培養民族棟樑之才。

然而成長在電腦時代“九零後”,他們對於中國共產黨走過的苦難輝煌,可謂知之甚少。對於書中提及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艱苦奮鬥的革命作風的理解,更多的是流於表面。如何讓學生真正理解這些,如何教育他們,肩負起歷史使命,把中國帶向另一個輝煌,是作爲當代教師最重要的職責。我想,作爲一名黨員教師,最重要的是擁有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積極飽滿的工作熱情,這樣可以從正面感染、教育和激勵學生。

《苦難輝煌》一書中引了周總理年輕時的一段話,讓我感受頗深:欲籌一生之計劃,舍求學其無從。然學而不勤,則又何貴乎學。是故求學貴勤,勤則一生之計定矣。人人能勤,則一國之事定矣。”我們每一個老師都用自身的“勤”去帶動身邊的學生,何愁我們的祖國不輝煌呢?

有人把精神力量的來源歸之於苦難和勝利。苦難砥礪意志,勝利催人奮進。中國共產黨人作爲中華民族的脊樑,在革命戰爭年代用一個個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所凝結成的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不正是激勵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動力嗎?在教育發展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重溫黨的革命歷史,培養民族棟樑,積蓄讓黨的事業永葆輝煌的精神力量!

苦難輝煌讀書筆記 篇2

開卷伊始,我即被金一南教授生動形象又蘊含哲理的行文所吸引,此書確使人有欲罷不能的感覺。我是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在上下班地鐵中讀完該書的,看這本書,上班之路感覺不再漫長。

這本書主要描寫了歷史上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和第二次合作之間的風風雨雨。中國共產黨在此期間充滿了希望、變數、迷惘、苦難,在挫折面前我黨的精英們又屢屢不畏犧牲、堅定信念挺了過來,逐步走向了輝煌。

有人說,“一部好的作品,應該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苦難輝煌》就是這樣的一部書,它讓讀者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感觸。

我每每沉醉於民國時期的陳年故事,慨嘆着那些人和那些事。暮氣沉沉的晚清被朝氣蓬勃的民國取代了,中國真正具有了少年氣象,從此有了民族復興的希望。

亂世出英雄。所謂“亂”,不是社會政治經濟絕對混亂無序,而是國家沒有了絕對權力,社會失去了絕對權威。也正因爲如此,社會環境才相對寬鬆,言論相對自由,思想能夠活躍,人們也就有了更多的展示機會。春秋、戰國、三國與民國初年都是這樣的情況。民初各色軍閥、政客、理論家們你方唱罷我登場,組成了波瀾壯闊且多姿多彩的一臺大戲,其中能夠留下名字的都非等閒之輩。而只有具備組織紀律性和遠大理想並以科學理論爲指導的人,纔是英雄中的風雲人物,才能夠走的更遠。國共兩黨裏面不缺這樣的人傑。

中國走向繁榮富強是國共兩黨的共同目標,中國實現偉大復興是國共兩黨的共同期望。兩黨的精英們都是在以中國知識分子入世的特質自覺承擔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重任。如果兩黨和睦共處,兩黨內的精英們,有多少是同學,有多少是老鄉,有多少是師生,他們可以團結起來共同奮鬥。但只是因爲兩黨在具體實現國家富強的手段上存在着不同的理念,以至於有多少同學、老鄉、師生們要爲了各自的信仰分道揚鑣,甚或反目成仇,更有多少革命者因此而犧牲。當年你死我活爭鬥的英雄們現在都不在了,還是那一片河山,現在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努力實現着英雄們當年的夢想。人們生活安居樂業,國家實力大幅提升,也難道不就是英雄們最終所要的嗎?假設當年的英雄們都醒來看一看,是否會相逢一笑泯恩仇呢?

歷史沒有假設。殘酷的現實是國共長期處於敵對狀態,客觀上爲日寇侵華製造了可乘之機,也使得中國抗戰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紅樓夢》中探春曾言:“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裏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熟讀古書的毛澤東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蔣介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從當時形勢上共產黨又絕對不能讓步,只能被迫做針鋒相對的軍事鬥爭以圖存。更何況大形勢非是一個人所能左右的了的,毛主席也是人而不是神。道理都懂,但無法改變現實,這實際是很無奈的一件事。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我們並不善於接受歷史教訓。當前,中國仍處於分裂,國共是否可以接受歷史教訓,拋棄前嫌,高瞻遠矚,以大智慧促成第三次合作,實現兩岸統一,打破島鏈封鎖,進而對覬覦侵佔我釣魚島、南沙等國土的國家採取一致行動,共同維護我中華民族長久利益,而不致使某些國家坐收漁人之利呢?

閱讀這本書,我瞭解到了許多細節,也使我改變了一些以往既定的看法。如我現在才知道,彭德懷和林彪在中共軍事指揮中實在是居功至偉!也瞭解到了居然紅軍中還有比林彪更出色的伍中豪,甚至於還有那位詳不可考但卻在赤水讓毛澤東吃虧的周渾元。另外無論是蘇共中共的還是國民黨的英雄,許多人叱詫風雲前半生,最終也未必就有好的結局,讀來真讓人不勝唏噓。

閱讀這本書,我還看到了我黨對待歷史日益求實的態度。書中對歷史人物的分析評價更顯全面,不以你是領袖就把所有功勞歸於你,不以你曾犯過錯誤就抹殺你的功績,也不以你站在了國民黨的行列裏就誣衊你的智商。

閱讀這本書,我還有個感觸是英雄們真是年輕有爲。英雄們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打拼的時候絕大多數竟然只有二十多歲。我不禁猜想,慷慨悲歌、勇於犧牲的事也許年輕人更容易做的出來,你能想像後來號稱曲線救國的附日漢奸汪精衛,年輕時也曾豪言“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嗎?當年許多堅持革命到底的年輕英雄們立身正、立志堅,即使現在也是值得我輩學習的。當然大浪淘沙,對於晚節不保的人,也只有抱以惋惜了。

書記推薦我們讀這本書,如果說是“點石成金”給了我們“金”的話,我們應學會他的“指頭”;如果說是“授之以魚”的話,我們應學到他的“漁”。若如此,這本書就不簡單是一本書了。這是這次讀書活動的另外收穫。

苦難輝煌讀書筆記 篇3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xx週年。圍繞這一盛事我局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開展讀書徵文活動是系列活動之一。開始是因爲黨支部的安排,帶着完成任務的心態去讀《苦難輝煌》一書,但開卷以後,不能自抑,竟成了我愛不釋手的書,後來一口氣看完,直呼過癮,頗有收穫,掩卷深思,感慨良多。

歷史,縱然已逝,但卻永遠魅力無窮。《苦難輝煌》從非凡事件和非凡人入手,聯繫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共產國際活動以及日本軍國主義興起等國際背景,從有重大影響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以兩萬五千里長徵爲主線,審視了人民軍隊的領袖們在歷史重大關頭突出重圍、最終奪取勝利的歷史足跡。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個小小的政黨能夠贏得中國的未來,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嶺、江河草地中長征的疲弱不堪的隊伍,正揹負着這個世界上最大國家和民族復興的全部希望。正如書中說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不是天賜良機,而是來自千千萬萬的人的英勇獻身。書中從平凡人的角度審視開國領導人,正視他們取得的榮譽犯過的錯誤,毛澤東一生打過四次敗仗,但獨獨在赤水就吃了兩次敗仗,中國革命不是憑一紙宣言、一個綱領、一個領袖就能夠成功的。歷史給中國共產黨人的磨難,超過了給所有其他政治團體和黨派。外部的圍追堵截,內部的爭論與妥協,以及不盡的跋涉、驚人的犧牲、大量的叛變,中國共產黨人正是經歷瞭如此的地獄之火,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富有史詩意義的壯舉。

歷史記載的非完全客觀性決定了歷史是相對的。從啓蒙時代的法國到德國曆史哲學都探討過歷史認識的客觀性問題。笛卡爾曾指出即使是最真誠的歷史,即使它們沒有完全歪曲事實,也總是非常普遍的做出一些刪減,這樣字面上的東西就往往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但是歷史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因此對於人類來說,歷史是可以認識和理解的,同時人類在認識和理解並不能完全保證歷史認識的真實性,因爲人們在認識歷史時有時候會落入一些由於人類自身的偏見而造成的陷阱。所以,在真正辯證理性的反思中,無論歷史認識運動過程,還是歷史認識運動結果,都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的辯證統一體,二者從不分離開哪怕一秒鐘。總的來說人類智能歷史的理解存在,因爲人們的心智是隨着時代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

我們在學習當時革命史的時候要置身於歷史,研究分析社會現狀。爲什麼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夠在軍閥割據戰亂不斷,各種救國理論爭論不休,社會各階層羣起攢動,廣大人民生活水深火熱,社會各階層風起雲涌的夾縫中生存並壯大。正是因爲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爲解決中國問題的理論武器,馬克思主義作爲科學真理,爲中國共產黨解決中國問題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武器,但要真正解決中國問題,還必須善於運用這個科學的理論武器,找到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方法。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方法,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其具體的內容和要求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這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基本前提。第二,解決中國問題是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目的所在。我們爲什麼要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其目的不是別的,正是爲了解決中國的問題。毛澤東同志形象地用“有的放矢”的比喻來說明這個道理,他說:“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爲着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爲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第三,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問題的基本要求。:“只有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才能認清中國革命的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動力、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革命的前途和轉變。所以,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第四,實事求是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方法。實際上就是研究中國的實際情況,探索其內在關係和發展規律,並根據這些客觀規律指導我們的行動。

中國共產黨吸取了先進的理論,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並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找到一條中國革命成功的道路。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苦難”與“輝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回顧我黨的歷史,你會發現正是在經歷無數的苦難中,一步步孕育成功,一步步走向了輝煌。黨的成長過程就是浴火重生,每經歷一次苦難都成熟、發展一點,直到走向輝煌。海明威曾說:“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曾經的苦難或許正孕育着未來的希望;過去的創傷或許正是我們應對生存危機的力量。正因爲苦難的積澱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方法,大革命失敗後,中共從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出發,探索到了一條符合中國革命特點的“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實現了由城市向農村的道路轉變;“八七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爲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解開了序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在此理論指導下,農村革命根據地紛紛建立,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正是因爲先輩們的探索和實踐爲後人積累了大量的可借鑑的寶貴實踐財富,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創造了一個有一個的輝煌,雖然其中有不少彎路,但是共產黨人能夠果斷的認識自己的錯誤,修正路線,撥亂反正,恢復國民生產建設,使中國走上了民族復興之路,中國巍然屹立與世界名族之林。

作爲一名共產黨人要勇於承擔歷史賦予的重任,敢於在創造歷史的進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新的時代,我們共產黨人肩負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放到歷史的長河與世界的範圍看,新的挑戰也許不亞於二三十年代共產黨人面臨的挑戰,這不是單個共產黨人身死存亡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我們整個黨生死存亡的問題。共產黨人的先進性責任心是與時俱進的,不是一勞永逸的,其具體內涵是隨着時間、地點和歷史使命而不斷變化的。現時代主要體現在創造和發展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需求的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種先進性的與時俱進,要求共產黨員不能夠居功自傲,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要有憂患意識,知道自己使命在肩,就沒有一絲懈怠的理由。面對困難迎接挑戰,狠抓機遇,在工作中發揮黨員的模範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繼承先人的光榮傳統,從先人的苦難輝煌實踐中汲取營養,建設高尚的精神家園,唯有承受新的苦難,才能創造新的輝煌!

苦難輝煌讀書筆記 篇4

《苦難輝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歷史放在國際大背景下解讀的書,是第一本用戰略思維、戰略意識點評歷史的書,是第一本可以作爲大散文欣賞的歷史圖書。這本書裏面的獨特的視角,新鮮的史料,生動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該書以長征爲切入點,把黨的早期歷史放在追溯探尋國家命運和民族命運這樣一個戰略高度來研究,放在國際大背景下來把握,把影響當時中國社會走向的不同主義、不同政治力量綜合在一起,是中國共產黨革命道路上最複雜、最艱苦也是最具歷史意義的一個歷史剖面。

它首先展現給我們的是在那黑暗動盪的年代,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一羣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推翻壓迫、剝削的舊社會,爲受苦受難的勞苦大衆翻身得解放,建設民主、平等、富強的新中國”作爲終生奮鬥目標的堅定信仰。爲了實現這一信仰,他們經歷數不清的苦難,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即使是天上有大批飛機轟炸,地上有幾十萬重兵圍追絞殺,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所匯聚的滾滾洪流。前邊的倒下去,後邊又有更多的人站起來,前仆後繼,勇往直前。

這如此氣貫長虹的英雄氣概,的確是常人難以理解的。然而理想、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因爲他們心中有爲之奮鬥的崇高目標理想,因此,纔會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把個人的苦難、生死置之度外。這正如斯大林所說:“只有偉大的目的,纔會產生偉大的行動。”

回顧90的征程,我們黨和軍隊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贏得了無數輝煌勝利。《苦難輝煌》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歷史性問題,表現了可貴的問題意識。從問題開始,將以肯定結束;從肯定開始,將以問題告終。問題是時代的口號,是時代表現自己精神狀態最實際的呼聲。有一種說法:不滿現狀就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開始。

歷史是相對的,辯證的。過去相對未來是歷史。我們作爲後來人,正在續寫着歷史,必須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於自己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

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經歷過饑荒,少年時讀着課本上革命小英雄的故事,看着革命教育電影,也許是年紀太小,只記得當時被老師要求,要讀出感情,要抱着無比崇敬的情緒去緬懷爲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革命先輩們。但是當時的自我真的不太能深刻了解那其中的情感。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增加,知識的充沛,讓我能夠更加深入的去了解那段歷史,能夠讓我從中學習到更多,體會到更多。並且能夠在我自我的人生道路上指明方向,幫忙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最近看了戰略問題專家金一南新著《苦難輝煌》,跟隨着作家的筆墨去追尋中華民族的人民軍隊在歷史重大關頭不畏艱險,勇於承擔救國使命,突出重圍,殺出血路,最終奪取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爲中華民族帶來了新的期望。

輝煌往往與苦難相伴,只有歷盡艱難,才能像鳳凰涅盤,重獲新生。我們的人生道路也是如此,從牙牙學語的孩提時代,到能夠獨當一面的社會公民,這其中的道路絕對不可能一帆風順,甚至也許會遇到很多坎坷挫折。然而,正如書中所描述的一樣,1921年,中國共產黨剛剛成立時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個小小的政黨能夠贏得中國的未來,很少有人想到,在崇山峻嶺、江河草地中那個弱小被無數困難挫折所圍繞的部隊能夠完成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長征,沒有人明白爲什麼應對如此多的苦難,中國共產黨人還能繼續前進,答案就應只有那些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們明白,他們正揹負着這個世界上最大國家和民族復興的全部期望。

他們是歷經百年風雨的中國人民的期望,正是他們那種百折不撓堅持前進的決心預示着他們的光明前途和輝煌未來,正是這些革命先輩們的不懈努力,我們的新中國才能揚眉屹立在世界東方,才能取得這天的巨大成就,這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東亞病夫,這天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成功舉辦奧運會,世博會贏得無數國際讚譽的強大國家,是不畏任何苦難,關心人民生命財產的負職責的大國。這一切都是無數共產黨人不懈努力,艱苦奮鬥的偉大成果。就像書中說的,中國革命的勝利不是天賜良機,不是機緣巧合,而是來自千千萬萬的革命先輩用不怕犧牲,英勇獻身的精神創造出來的。共產黨人的光芒不是在於他能夠不斷取得勝利,從而證明其自身的強大,而是在共產黨人最困難的時候,在中國革命前途命運最黑暗的時候,共產黨人還是堅守自我的信仰。即使被敵人俘虜,即使在國民黨的威逼利誘下,我們的共產黨員們都只有一個字“不!”這就是共產黨的信仰,無論應對多麼艱險的環境,無論遭受多麼痛苦的酷刑,我們的共產黨員們始終持續着心中那份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仰,朝着心中的目標不斷前進,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樑。無數共產黨員的革命事蹟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在艱難困苦中喚醒一個災難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強,在一窮二白中支撐起一個歷史悠久國度持續的繁榮發展。生活在這天的我們不能忘記歷史,生活在新時期的我們不能忘記爲這天完美生活的到來付出無數鮮血的革命先輩們,正是有他們的存在,纔有了這天的我們。

記得有人說過,不瞭解民族國家歷史的人,就不能真正瞭解這個國家的思想,這個國家的靈魂,《苦難輝煌》告訴了我們就應務必銘記的一段歷史,歷史中的人和事,真正存在過,他們生動具體,他們是那段歷史的演繹者,他們用各自的行動,推動了歷史的車輪。正像書中說的,如果沒有國民黨第五次反圍剿,也就沒有長征;沒有長征就沒有西安事變,沒有西安事變也就沒有國共兩黨的聯合革命;然而歷史沒有假如,歷史就是歷史。書中經常會有假設,比如說假如怎樣,歷史就會更改。但是歷史的奧妙之處就在於它能夠包含無窮無盡的假設,但是這些假設永遠只但是就是一個假設。時光的唯一性是不會重新再來的,人生的真正的機遇也僅有一次,抓不住機會往往便要應對失敗。當蔣介石背叛共產國際時,當共產國際的領導說:“他們叛變的不是自我的階級,而是我們的幻想。”共產國際的盲目信任讓自我嚐了苦果,斯大林黨派作風本身就存在很大問題――文過飾非,功勞歸自我,錯誤歸別人的不良作風註定失敗。書中反覆出現的一句真言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如此刻我們的年輕同志,經驗往往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往往是從別人那裏得來的,卻很少有自我實踐後總結出來的。我們就應從我們的革命先輩那裏學習的,不能盲從,

更不能武斷,不能只憑自我的喜好去看待事物的對錯。要用辯證唯物的.觀點去看待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某一個方面。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從苦難走向輝煌,而不是從苦難跌入深淵,就是因爲他們能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遵循並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他們始終都堅持要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他們始終是以全面唯物辯證的觀點去看待發生的問題,不是隻憑一點去評判。他們能夠始終堅持中國人民的切身利益,他們不唯上也不唯書,他們敢於奮起抗爭,他們更不追求個人的私利,甚至他們能夠犧牲自我的一切去追求一個美麗的夢想,更重要還在於他們這麼想了也這麼幹了。這天的我們總是有無數美麗的夢想,總是有無數偉大的理想,但是當我們真正付出行動時,卻又往往寸步難行。這天的我們要從我們的革命先輩那裏學習的正是一股不畏困難,堅持自我的理想,併爲此不懈努力的信仰。新中國的成立,中國共產黨人的成功,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路,中國革命用實踐檢驗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並且向全世界證明了這一點。從苦難走向輝煌,中國歷史經歷了百年的歷程,就像書中列寧講過:“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觸過去,怎能獲得騰飛的翅膀?當我們在享受着這天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富足生活時,我們是否會翻開歷史看看,去充實一下自我已經日漸空虛的心靈,去緬懷一下那些爲了我們今日完美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正是那段苦難的歷史,才鑄就了這天的輝煌,創造出了我們完美的生活。

《苦難輝煌》吹響了當代中華民族揚帆起航的前進號角。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我的力量。這天的我們,要不斷髮揚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信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艱苦奮鬥的革命作風,不爲錢,不爲官,不怕苦,不怕死,腳踏實地、百折不撓,、艱苦奮鬥,一心一意爲人民羣衆謀福祉,爲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最終取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勝利。

看着書中描述的那些革命戰爭年代一個個感天地、泣鬼神的壯烈故事,不僅僅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奮勇向前,也激勵着全國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創造完美祖國家園。我們就應用心發揚《苦難輝煌》中總結的共產黨人獨特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堅持正確的理想信念,堅持羣衆路線,持續知難而進、艱苦奮鬥的精神狀態,不斷汲取實現跨越發展的精神力量,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歷史,像一條綿延不斷的大河,滋養着生活在她身邊的兒女,也許她不會時刻給予你想要的一切,甚至還會報復你的肆意任性,但她卻永遠流淌在你的身邊,注視着你。歷史銘記滄桑,苦難鑄造輝煌,一段段血與淚凝結的苦難,一頁頁中國人民不懈的抗爭,一個個戰爭的現實與和平的企望交織成了屬於我們,屬於中華民族的期望與輝煌。歷史的滄桑始終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坎坷的苦難最終鑄造了輝煌的中國共產黨。硝煙瀰漫的中國最後退卻了它的陰霾,重見明媚的陽光,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從苦難中走來,一身塵土,一身鮮血,卻依然面帶着那份能夠穿透迷霧的微笑,正是這份從容,正是這份堅持,最終成就了這個偉大的民族,最後走向了燦爛輝煌!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尋着歷史的長河,尋着無數革命先烈們留給我們的偉大記憶,將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匯進我們的血液,化爲我們的一部分,讓我們在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貢獻我們的力量,實現我們的理想,我相信只有把自我的命運與祖國的繁榮富強的事業聯繫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自我的能量,實現自我價值,成爲一名合格的中華民族偉大信念的繼承人。

苦難輝煌讀書筆記 篇5

近日讀了《苦難輝煌》一書,受益匪淺,感慨良多。回顧歷史,是爲了心靈更好的共響。列寧講過:“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觸過去,怎能獲得騰飛的翅膀?我們是新時期的共產黨人,在和諧安寧的環境中,在舉世矚目的成就面前,我們更要看到這天面臨的挑戰,時刻持續清醒的頭腦。不能忘卻以前的苦難,以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去應對任何險阻艱難,去鑄造新的輝煌。

《苦難輝煌》最根本特色就是進一步還原歷史,讓史實說話,讓真實的中國共產黨早期成長史展此刻人們面前,絲毫沒有掩飾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幼稚與單純,也沒有遮掩早期共產黨人的超多背叛與退縮,但一切都是成長的必然階段,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苦難的歷程換來了革命的真諦和最後的成功。作者不想讓文革中的那些高大全、那些造神式的描述再次重複出現,以“重新思考”的姿態,不斷髮現歷史的價值,這恐怕是本書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們黨和軍隊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贏得了無數輝煌勝利。《苦難輝煌》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歷史性問題,表現了可貴的問題意識。從問題開始,將以肯定結束;從肯定開始,將以問題告終。問題是時代的口號,是時代表現自我精神狀態最實際的呼聲。有一種說法:不滿現狀就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開始。《苦難輝煌》這本書提出的問題比較好,提煉的思想也很深刻,這也是我們當前需要大力提倡的治學態度,要不斷地提出問題,給自我提問題,給別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才能激活我們的思想,才能做好學問,培養一流人才。

《苦難輝煌》這本輸的客觀性讓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從這本書詳細,生動地描繪了中國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前後的歷史畫卷,描繪了衆多我們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澤東、陳毅、彭德懷、李立三、蔣介石等,同時也描述了衆多迄今任默默無聞的英雄,這讓我更加敬重歷史的偉人,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從苦難走向輝煌,而不是從苦難跌入深淵,就是以爲他們能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遵循並堅持了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艱苦中不懈奮鬥,自主創新纔有這天,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只有探尋這些歷史,才能讓我們真正聆聽生命的真諦,汲取前進的動力。所以,不要爲自我籍籍無名而憂傷,卻要樹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我極其有限的生命融入永恆的人民的事業中去。

歷史是相對的,辯證的。過去相對未來是歷史。我們作爲之後人,正在續寫着歷史,務必接過先輩們的接力棒,跑好屬於自我的一程,做好歷史的傳承者,創造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在人的一生中,一個人雖然不能把握自我生命的長度,但是,能夠透過揚起目標的風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發揚長征精神,讓生命的航船成功遠航,從而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待以後回首往事的時候,我們會說:我奮鬥過,我拼搏過,我不後悔。

我們是自然人,但是首先是社會人。我們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性時刻,個人的命運不可能不和國家的崛起緊密相連。一個人一生不僅僅在爲自我,更是在爲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強盛拼搏奮鬥,這樣的人生會更充實、更有好處,也定會更加絢麗多彩。這天,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需要前仆後繼的事業依然在繼續,不論我們前進的道路如何艱難,都要永遠記住國際歌中的一句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