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論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性論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性論讀書筆記

人性論讀書筆記1

本卷是在前面的基礎上對道德問題的全面闡述,前面的文章的知性、情感可以說是道德的基礎,爲道德觀奠定基礎。下面就三章內容作簡要介紹。

第一章論述了道德的區別來源問題?作者的觀點很明確就是標題:道德的區別不是從理性得來的。我們看怎麼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的。作者反對理性主義的觀點,提出了情感主義的道德觀。理性主義者認爲,道德只是對理性的符合,道德和真理一樣。這種觀點錯誤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道德屬於人的實踐活動部分,它對人的情感和行爲發生影響,單憑着理性不可能有那種影響,所以道德準則不可能從理性中來。道德實踐應該是理性和情感共同的產物。

(二)理性的另一個方面是指依據事實的推理,在這個方面理性也不是區分道德善惡的根據。因爲我們在看到一個現象和事實時,我們判斷是德或者惡是根據內心的感受表達的贊成與否,而不是進行推理,所以道德是情感或者是情緒的,而不是理性的產物。

第二節:道德的區別是由道德感得來。立論的基礎是:道德不是被判斷出來的,而是被感覺出來的。當一種品格或者行爲使我們快樂,它就是善的,否則就是惡的。我們這種快樂或者厭惡的原則是什麼,作者稱爲道德感,爲何道德感能讓我們對一個行爲產生快樂或者厭惡哪?這是道德哲學解決的問題。在第二章裏面就論述了道德感的兩種分類。

第二章的標題是論正義和非議。

第一節標題是:正義是自然的還是人爲的的德。

(一)從道德感分爲兩類,一類是在觀察到某種品格或行爲後自然而然出現於心中的,這是自然的德,休謨的觀點應該是這種自然的德。另一類由人類爲應付環境和需要而採用的人爲措施或設計所引起的,這是人爲的德。正義是人爲的德。舉個例子,按勞分配就是爲了維護人們的工作積極性而人爲設計的德即正義。

(二)行爲是動機產生,善良的動機是道德行爲的必要條件。而正義的行爲不是有利己心,也不是公益心或慈善心。正義與非正義的感覺不是自然得來的,而是來自人爲的教育和人類的協議。

第二節論正義與財產的起源。討論了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正義的規則如何確立?另一個問題爲何人爲遵守正義的規則爲德,違反正義的規則爲惡?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

正義規則是根據利益來確立的。這些規則與利益的聯繫有其特點,即正義的規則着眼於社會整體的利益,着眼於整個正義規則的體系對社會的益處。人人遵守正義規則將有利於社會,並最終有利於每個人的利益。

第二問題是爲何人爲遵守正義的規則爲德,違法正義的規則爲惡?人們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建立了正義的規則。在較大的社會中,人們不容易直接看到正義規則的遵守或者破壞給社會帶來的利益或者損害,但是人們對非議給自己帶來的損害時不會看不到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同情心,看到別人受到傷害是痛苦,得到益處是快樂。所以社會中正義行爲中使人快樂的事情稱爲德,非義行爲帶來了惡的感覺稱爲惡。

第三、四、五節分別討論了正義的三個基本原則或者稱爲自然法則:第一條自然法就是第三節內容分別論述了現時佔有佔領實效佔有添附佔有繼承等確定財產權的規則。第二條自然法則:爲財產權發生調整和變化時確定的規則,這些規則取決於財產所有者同意之下的效用和利益。第三條自然法則是關於締結協議後如何履行許諾的各種規定和形式,它們是爲社會的方便和利益而作的一些人爲的設計。

第六節的標題是正義與非義的進一步考慮。用一些論證證明正義是人爲的德,而不是自然的德。在改節的結尾作了小結:正義和非以的區別以利益和道德爲根據。人類自願的協議和人爲措施使人的最初利益得到確立,因此,正義的法則是人爲的。對這些法則的遵守自然而然地產生道德感,這種道德感又可以通過教育等新的人爲措施而得到加強。(573-574).

第七節論述了政府的起源。人們受利益的支配,並認識到自己的利益依賴於遵守正義,但是人們仍然做違反自己利益的事,這是因爲人們的情感有舍遠求近的弱點,它使人們常常只顧眼前小利而犧牲長遠的社會利益。爲了克服這一弱點,只有讓少數人自己遵守正義的同時和執行正義作爲他們的直接利益(即發給他們工資),並強制他人也遵守正義的法規,從而達到維持社會的目的。這就是政府的起源,這些少數人就是政府的各級官員。

第八章的標題是忠順的起源,對政府的服從是如何發生的。政府產生之前,正義的三個原則就已經存在了。在政府產生之後,人們根據履行許諾原則而服從它。這樣,許諾就可以看成是對政府的服從義務的起源。起初,人們因爲服從許諾而服從政府,服從政府因爲在人們心目中紮根以後,受人的情感的影響之後,產生一種不依賴於任何契約的原始的約束力。

第九節的標題是忠順的限度,結論是:對於暴虐的政府可以拒絕服從或進行反抗。原因是:政府是爲了保障人們的利益而建立的,人們對政府的服從也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如果政府不能保障人們的利益,人們的服從義務也就停止應該停止了。

第十節的標題忠順的對象:政府。這一節可以分爲三個部分來理解:

第一,對上一節的反抗學說作了一點補充,儘管理論上在某種情況下反對政府是正當的,但是實踐上,這樣做是十分有害的,因爲會導致動亂和無政府狀態。因此,對政府進行反抗應十分謹慎,只有在受到非常殘酷的壓迫下,纔可以進行反抗。

第二,人們服從政府的權威性作了論證,人們在決定服從哪個政府或執政長官時,往往不是從自己的直接利益考慮,而是根據政府的權威,這種權威時通過政府的長期佔有,現實佔有,征服,繼承和成文法所獲得的。

第三,對英國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進行了辯護。感覺在論證的過程中先說反抗政府不好,又是對政府忠順是被迫的。接着又舉例說明英國推翻封建革命是正確的,論述跌宕起伏,總而言之,一個目的反抗政府是一個需要謹慎的事情。

第十一和十二章分別用前面的原理討論了國際法和女性的貞操問題。

第三章標題是其他的德與惡,實際上討論各種自然的'德。

自然的德來源於同情,立論的基礎:道德善惡的區別依賴於人內心特殊的苦樂感,凡是使我們感到快樂的性質和行爲是善的,凡是使我們感到痛苦的性質和行爲是惡的。人們可以藉助同情有相似的感受,來判斷是德的還是惡的。比如:人們可以藉助對正義之德帶來的利益的同情,產生了對正義的道德感。對於自然的德,同情也起同樣作用。慈善,仁愛等都是自然的德,它們能夠給其他人帶來福利,人們由於同情受到慈善機構援助的福利,而使我們贊成這些德。

自然的德與人爲的德的區別只在於:自然的德是由於帶來的福利是來自個人的,並且針對的對象是具體的,人爲的德是着眼於社會的。同情在自然的德方面比在同情的德方面更容易發揮作用。比如:汶川地震募捐有來自政府,集體,個人的等。

在道德上,能夠產生快樂和痛苦的根源或品質有四種:對他人有用的品質,對自己有用的品質,對他人快樂的品質,對自己快樂的品質。這樣分的。如何這樣分,我也說不清楚。

第二,三節的標題是偉大的心情和仁善和慈善。

運用同情的原理,論述心靈的偉大時具體說明了上述能引起快樂和痛苦的四種品質的作用。

第四節的標題是自然才能。對人的自然才能與道德德性的異同作了比較分析。認爲人的自然才能在能夠引起快樂和受人尊重等方面與德是一致的。自然才能之所以受人尊重主要因爲它們的有用性。

第五節具體分析了身體和財富方面的條件爲什麼會引起快樂和痛苦。

第六節是本卷的結論,分別對同情原理,道德的效用原理,道德感原理等作了簡要的概括。

人性論讀書筆記2

寫在前面的話,這篇讀書筆記有點流水賬之嫌,但是確是我對《人性論》的一個基本理解。遺憾之處在於對於知性一卷,因時間關係閱讀並不完全,特別是概然推斷一章,日後再補上。

休謨於18歲開始構思,25歲完成了人性論初稿。這本書就我目前的認知水平來看仍顯得步履維艱,而且我可以斷言,沒有人可以完全理解這本書。並不是說其推理的深奧難懂,而在於充斥其中的太多情感體驗和實驗證據,都有很深刻的個人體驗。在此,我堅信已經在閱讀過程中摒棄了我所受教育中將其定性爲唯心主義和神祕主義者的先入之見,也沒有將自己作爲其深度的信仰者,但是自己仍然爲其精妙的推理所傾倒。

休謨將人性分爲三個部分來論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學(至於這個分類原則的標準何在,昨晚我舍友問到這個問題,我無言以對,今日看重新看書,休謨提到知性和情感這兩篇是單獨構成一系列完整的推理連鎖的;我欣然利用這種自然的劃分來試一試一般讀者的趣味見原書第一、二卷前面的通告)。休謨的人性論是建立在精神科學的研究方法基礎之上的,因此他首先是從分解人性組成部分開始----這也是本書難讀之處,中國論述人性大多直接提出觀點,然後尋找論據,而缺少系統分析,因此很多學者認爲中國至今沒有自己的人性論而僅僅擁有人性觀(中國人的研究思維模式大多是從現象中尋找經驗概括,後產生理論,再用理論來解釋現象;西方人的思維大多從理論出發提出假設,然後通過觀察現象來檢驗理論),而休謨也沒有具體的給出人性的確切定義。知性成爲休謨考察的起點。

一、知性

因爲時間與精力的關係,對於知性部分的閱讀並不完全,也因爲我所要研讀的主要部分在於情感和道德學,所以對於第一卷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觀念的起源於時間與空間觀念上。

知覺(perceptuns)是第一個概念,其中包括印象(impressions)和觀念(idea)。這兩個概念貫穿於整個人性論始終,並且人性中的其他概念都基於此。印象:初次出現於靈魂中我們的一切感覺、情感和情緒;觀念:我們的感覺、情感和情緒在思維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印象和觀念都可以分爲簡單與複合,一切簡單觀念和印象都是互相類似的;而複合觀念和印象既然由簡單觀念和印象形成,我們就可以概括的斷言,這兩類知覺是精確的相應的----我們的全部簡單觀念在初出現時都是來自簡單印象,這種簡單印象和簡單觀念相應,而且爲簡單觀念所精確的復現(p15)。

在印象中,又可以分爲感覺(sensation)印象和反省(reflection)印象,前者由我們所不知的原因開始產生於心中,後者大部分由我們的觀念得來,即由我們反思而得來。是我們對外界可感知的性質(p403)。反省印象只是在它們相應的觀念之前產生,但卻出現在感覺印象之後,而且是由感覺印象得來得(p19)。

觀念則可分爲記憶(memory)觀念和想象(imagination)觀念,前者復現於一個印象和一個觀念之間,後者復現時完全失去活潑性,成爲一個純粹的觀念。想象,這個概念在下面的情感篇裏也將佔據很重要的位置,通過想象我們的同情才能夠產生,因而出現驕傲、謙卑等情感。記憶的主要作用不在於保存簡單的觀念,而在於保存它們的次序和位置;想象可以自由的移置和該變它的觀念(p20)觀念是我們對物質的廣袤和填充性(p403)。因此,觀念之間的推移可以有三種方式:類似、時空接近和因果關係。其中因果關係被休謨看作是我們進行邏輯思維,以及情感推移的最基本的方式,是進行推斷的唯一可能。

構成我們思想和推理的共同題材一般是產生於我們簡單觀念之間的某種結合原則的那些複合觀念,複合觀念有三種表現方式:關係(relation)、樣態、實體(substance)。

關係,把兩個觀念在想象中聯繫起來,並且比較之,即是這兩個關係只是在任意的想象中結合起來的。休謨將所有的關係分爲7大類:類似關係(resemblance)、同一關係(identity)、空間和時間關係、數量和數目的比較關係、輕重關係、相反關係(contrariety)、相對關係(自然的關係)。這些關係中,由觀念所完全決定的關係有類似關係、相反關係、輕重關係(性質的程度)、數量或數的比例;不由觀念所決定的關係有同一關係、時空中間的位置、因果關係。

所謂實體,只是一些特殊性質的集合體的觀念。樣態則是由一些分散在不同主體中的簡單觀念所構成,它們所表象的性質不是被接近關係和因果關係所結合的,即是接合在一起,也不能被認爲是複合觀念的基礎。(概念的)變與不變是區分樣態與實體觀念的標準。

休謨所提到的空間觀念是廣袤,我們的觀念是廣袤的最小部分的妥當表象,因爲我們的最小觀念限制了我們對空間的再分割,而廣袤的無限性表現在於無限的擴張性,並非可分割的無限性(從巴別塔的啓示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我們追求無限的擴張時,註定會回到原點)。休謨進一步指出,兩個物體間的距離概念,即廣袤,是由我們的視覺得來的感覺,或是由這些感覺產生的某種內在印象。空間的基本單位是數學點。時間具有連續性,兩部分之間不可再分,時間的基本單位是剎那。在空間與時間之中填充着真實的對象或存在。從空間和時間的維度來看,因果關係的必要條件是接近關係,因爲必須先確立時間上因先於果,並且二者之間有必然的聯繫,因果關係才能成立。

以上是對知性部分的理解,對於概然推斷的缺失,十分遺憾,但時間有限,留待以後再讀。

二、情感

休謨在論述情感的過程中,仍然首先關注到印象,將感覺印象解釋爲原始印象,由苦、樂等感官印象組成;將反省印象解釋爲次生印象,由情感和類似情感的情緒組成。情感的對象是自我,例如驕傲(pride)對於自我便產生優越的情感,謙卑(humility)便產生不夠優越的情感。休謨在談論情感的時候很注重同情的作用,並且通過想象而產生我們的其他情感和情感間的推移。

在休謨看來,情感存在於兩個觀念之間,即呈現於心靈的第一個觀念(表象着情感的原因)和自我觀念(表象着情感的對象)。在原因當中又可區分出發生作用的性質和那種性質所寓存的主體(如,美的性質和美的所有者)(p313),驕傲和謙卑是根據自然的原則而產生的,並且每個不同的原因並不是借一個不同的原則適合於其情感的。驕傲和謙卑的每一個原因,並不是藉着一種各別的、原始的性質適合於這些情感,而一定有或多或少的條件是這些情感所共有的,並且是它們的效能所依據的(p316)。

要探究那些原因中的共同成分,休謨提出了三種對於知性和情感有巨大影響的特性:

1.觀念的聯結(當一個觀念呈現於想象中時,其他相關觀念也就隨之進入心靈);

2.印象的聯結(印象間也有和觀念一樣的聯結,與觀念的聯結不同,只存在類似關係);

3.以上兩種聯結關係是十分互相協助、互相促進的,當會合於同一對象上,推移過程更容易完成。以上是休謨對於情感的發生機制的一個描述。緊接着,休謨提出,情感的兩個特性:

1.對象----自我;

2.苦樂感覺。因此情感的原因也有兩種假設的特性:

1.它們對自我的關係;

2.它們產生獨立於情感之外的痛苦或快樂的傾向。休謨推理出自然對某些印象和觀念賦予某種吸引作用,並且一經出現就自然的引起它的相關的印象或觀念來。因此,他斷言,凡與我們自己關聯着的一切愉快的對象都借觀念和印象的聯結而產生驕傲,而反之則都產生謙卑(p325)。同時他提出了5種限制,即:

1.凡與我們有關而產生苦樂的每樣事物,也同樣都產生驕傲和謙卑;

2.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對象,不但要與我們自己有密切關係,而且要爲我們所特有,或者至少是我們少數人所共有的;

3.令人愉快或令人痛苦的對象,必須不但對我們,並且對其他人也都顯而易見;

4.根據這些情感的原因的變化無常,以及這種原因和我們自己聯繫的時期的短暫得來的;

5.通則不但在其他一切情感上有極大的影響,就是對驕傲與謙卑也有極大影響。

與驕傲與謙卑不同,愛與恨的對象是我們意識不到他的思想、行爲和感覺的某一個起他的人,刺激起愛與恨情感的原因是複合原因,因此這個對象並不是這些情感的原因,並且單獨也不足以刺激起這些情感。我們知道想象很容易由遠及近,但不容易有近及遠(比如,我們的想象可以很容易的由較小的對象轉移到較大的對象---妻子、母親轉移到丈夫、父親,但是反之則是比較困難的),所以休謨認爲愛與恨這類較遠的情感轉移到驕傲與謙卑這類較近的情感是比較容易的,反之則困難。通過這種想象,我們可以對我們對於富人的尊視做出解釋----同情(一種心理上的分享),這與富人所擁有的所有物和我們希望沾到禮儀的心理,共同構成了其原因。想象和同情是人類感情產生和轉移的重要概念。

愛與恨可以分爲兩個層次:其一是靈魂中純粹的情緒,即驕傲與謙卑;其二是愛與恨不自足慾望的產物(有一個努力求達到的目的p404),即慈善與憤怒(通過心靈的原始結構與愛和恨結合)。靈魂的原始性質分爲:任何程度的完善性,即尊重;達不到完善的,殘缺、拙劣的情感,即惡意(使我們在不受他人侮辱或侵害時,對於他人的苦難或不幸發生一種喜悅)。在考察別人的品質和境況時,我們若是考察它們本來真實的樣子,就產生愛和恨;把它們與我們自己的品質和境況相比,則產生謙卑和驕傲。這兩種考慮結合起來便產生尊重和鄙視。

在論述完驕傲與謙卑、愛與恨之後,休謨開始闡述意志與直接情感。休謨將直接情感定義爲:直接由禍、福、苦、樂所發生的印象。屬於這一類的有慾望和厭惡,悲傷和喜悅,希望和恐懼。意志(will)便是苦樂的直接結果。意志只是指我們自覺地發動自己身體的任何一種新的運動、或自己心靈的任何一個新的知覺時、所感覺到和所意識到得那個內在印象(p437)。考察意志,便自然的考察到自由(liberty)和必然(necessity)的問題。必然性的要素有恆常的結合和心靈的推斷,前者可以根據性別、年齡、政府、生活狀況和教育方法來考慮(一致性);後者表示心靈由恆常的結合形成原因和結果的觀念,並借這個觀念的影響感覺到必然性。物質的活動應當被認爲是必然的活動的例子,並且一切在此方面與物質處於同一地位的東西,都必須被承認是必然的(p438)。必然性被看作是構成因果關係的一個必要部分。

主導情感往往會吞噬微弱的情感,而習慣則是增加情感的手段。情感和感官對於時空點的報導產生了想象,遠隔的效果空間比時間小得多。直接感情與間接感情的作用順序如下:美的概念產生快樂的情感,從而產生直接感情、意志和慾望的印象;又因美的寓存主體屬於自己,因此產生驕傲的間接情感,迴歸到快樂,成爲增強直接感情新的力量。

三、道德學

理性沒有主動力,不能制止或產生任何行爲或情感(p497)。休謨在這本著作中致力於爲情感申辯,而將理性對於道德的作用最小化。理性的作用在於發現真僞(p498),真、僞在於對觀念的實在關係或實際存在和事實的符合或不符合,而情感、意志和行爲是原始的事實或實在,本身圓滿自足,並不參照其他的情感、意志或行爲,因此是無法斷定真、僞的。休謨推斷出,道德的區別是由道德感得來的(p510),因而與理性無關,而道德的性質在於內心(動機),以外界行爲作爲標誌。發生德的感覺只是由於思維一個品格,感覺一種特殊的快樂。正是那種感覺構成了我們的讚美或敬羨(p511)。但是休謨又將道德的根源與自然聯繫起來,愛是最根本的動機,稱爲自然的動機,特別指出動機並非因德的需要而生,而來自某種自然的動機或原則。

在休謨的道德學裏,正義與非義是最爲重要的部分。他認爲我們的道德感可以分爲人爲的和自然的兩類,正義便是前一種的,是由於應付人類的環境和需要所採用的人爲措施或設計(p515),對所有物的佔有情況成爲正義與非義觀念發生的條件。在人們締結了戒取他人所有物的協議,並且每個人都獲得樂所有物的穩定(約束私慾的規則)以後,這時立刻就發生了正義和非義的觀念,也發生了財產權、權利和義務的觀念(p531),正義只是起源於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以及自然爲滿足人類需要所準備的稀少的供應(p536)。

正是因爲自私,才成就了正義,自私因此是建立正義的原始動機(此動機受到政治家人爲措施的促進)。道德的善惡的感覺就隨着正義和非義而發生……這種感覺雖然是由思維他人的行爲得來的,可是我們也總是把它甚至於擴展到我們自己的行爲上(p540)。因此對於公益的同情,讓人們對正義的德產生道德讚許。正義永遠是和對財產權的維護聯繫在一起的,而財產權必然成立於對象的某種關係(p567)。財產權產生的條件:現實佔有(效用不超出社會最初形成時期)、佔領、時效(prescription)、添附(accession)、繼承(succession)。這些條件的中介便是所有者的同意,除了所有主同意將所有物和財產給予另外一個之外,財物和財產永遠應當是穩定的(p554)。進一步,休謨提出了人類社會和平與穩定的三條基本自然法則:穩定財物佔有法則;根據同意轉移所有物的法則;履行許諾的法則。因此,休謨在這裏指出,如果我們的財產權(正義)依靠的道德依靠於自然(情感和行爲),那麼我們世界的次序便會因爲偏私的道德體系而破壞,所以正義必然是一種人爲的措施。區別正義與非義有兩個基礎,利益和道德。

我們人性中的缺憾讓我們通過許諾的方式產生了政府,而政府的出現又使我們產生了忠順的義務。雖然這種義務最初是建立在許諾的義務之上,但很快就自己紮根,並且有一種不依靠任何契約的原始的約束力和權威。公益感被看作是忠順的限度,權利基礎原則被休謨視爲忠順的對象:長期佔有,一脈相傳的體系;沒有長期佔有的政府形式,現實佔有便出現了;征服權;繼承權;成文法。

正義與非義來自人類的一種契約行爲,不屬於自然的德和惡。完全自然的,而不依靠於人爲措施和設計的德和惡可分爲善良的心理性質,產生愛和驕傲;惡劣的心理性質,產生恨和謙卑。同情的性質和力量可以看作是心靈在其感覺和作用方面的例證。同情來源於產生情感、情緒的原因或結果,成爲我們對一切人爲的德表示尊重的根源(p620),作爲人性中一個強有力的原則而產生對美的鑑別力的強大作用,同時也通過同情產生一切人爲道德的道德感。所以同情可以看作是一箇中介,聯結自然和人爲的中介。到這裏,休謨概括出了自然的德與正義(人爲的契約)之間的唯一差別(p621):前者所得來的福利,是由每一個單獨的行爲發生的,並且是某種自然情感的對象;正義則是針對社會而言,單獨的正義行爲往往可以是違反公益的,只有人們在一個總的行爲體系或制度中的協作纔是有利的。

總的來講,休謨是一位非常嚴謹的思想家,他在這本書裏所提到的在精神科學中採用實驗推理的方法是比較繁瑣的,這也成爲他的語言風格----晦澀。但是我還是不得不佩服他精妙的構思和論證----在閱讀那些論證時感覺十分的頭痛,因爲繁瑣,所以略過了很多。雖然我們不一定認同他關於道德起源的看法,當然這也是休謨難題所在----如果道德起源於人的情感,而前提是我們有對道德沒有理性的認識時,我們怎麼能夠證明自己根據情感所作行爲就是道德的?我認爲這也許只能歸結到神學上去,當然這也就有偷懶的嫌疑了。

人性論讀書筆記3

我認爲十分深刻的命題,即:我們實際上一步也超越不出自我之外,而且我們除了出現在那個狹窄範圍以內的那些知覺以外,也不能想象任何一種的存在。這就是想象的宇宙,除了在這個宇宙中產生出來的觀念以外,我們也再沒有任何觀念了。之後的論述不贅述了,但是關於自我這個觀念的討論也是十分精彩。因爲所有的觀念是要建立在相對應的印象之上,而自我卻是不存在這一個確定的印象與這個觀念對應,因爲每個自我都在不斷的變化着,所以可以說每一個自我的定義都在不斷的更新着。產生每一個實在觀念的,必然是某一個印象。但是自我或人格並不是任何一個印象,而是我們假設若干印象和觀念所與之有聯繫的一種東西。如果有任何印象產生了自我觀念,那麼那個印象在我們一生全部過程中必然是繼續同一不變的;因爲自我被假設爲是以那種方式存在的。但是並沒有任何恆定而不變的印象。原文如是說。

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別討論個人的情感以及整個社會的道德,我覺得社會的道德建立在個人的情感的基礎之上,道德也是所有的情感的整合。而個人的情感又建立在個人知性的基礎之上,所以之後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可以認爲是第一卷的發散和拓展。對於第二卷第一章第七節·論惡與善的論述,讓我感覺到善和惡的本質是痛苦與歡樂,人世間的所有感情也都是從這兩種演變過來的吧。

這本書真的可以算是我哲學思想的啓蒙書,但是讀的還時很淺顯粗糙,感悟也比較膚淺,日後有機會必定再仔細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