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反饋更有效》讀後感

掐指算算,教書已經十五個年頭,也取得了一些小成績,特別是和學生交流這一塊,自認爲還是很有心得的,我一直認爲反饋是相當重要的,但是看了《讓反饋更有效》一書,才發現自己的淺薄,除了僅有的幾條,自己做得還過得去之外,絕大部分都沒做好甚至沒做。書中提到反饋是“學習的生命線”,更提出這是作爲教師最基本的技能之一。看到這句話,我真心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實在是太多了。

《讓反饋更有效》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頓時覺得茅塞頓開,對以後自己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字裏行間,其實歸納起來就是一條: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反饋真正有效。

“認同學生的感受”給我的感觸最深。書中說到從長遠看,通過“你當然能做到!”或者類似的說法,強迫他們從消極情緒中解脫,不如接受和尊重學生的感受具有更積極的作用。這點說得極有道理。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叫小樂,父母離異,跟爸爸一起生活,但是爸爸對孩子的關心照顧基本是零,不要說學習了,單單是衣服吧,就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了。每次一到國慶、中秋、勞動節等放小長假,他就會到媽媽那邊去住幾天。這幾天,媽媽會給他買新衣服、新鞋子,帶他去玩,去吃好吃的。

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他爸爸就會把他從媽媽那邊接回來。第二天要上學的時候,也是我最頭痛的時候,每次都一樣。早自學結束了,他還沒來上學,打電話過去,他哭着說要媽媽。家裏人也勸不了他。作爲我,也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辦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對他說:小樂,我知道你現在很難受,很想要媽媽是嗎?你能說說原因嗎?仔細聽他說話,慢慢穩定他的情緒後,再對他說:小樂,我非常明白你現在的想法。要不你現在到學校來,老師和你一起想想辦法,你覺得好嗎?這一招屢試不爽。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揹着書包來到學校。等到空閒時間,我就和他一起聊聊他的媽媽。其實孩子也明白,只是因爲沒辦法及時轉換角色,纔會每次小長假結束後都出現這樣的問題。此時的他需要一個人來理解他的心情,認同他的感受。可是我也明白,我能做的只有這些,小樂才三年級,這樣的方法還是奏效的,我一直擔心等他再長大一點,不知道會如何?希望小樂自己會慢慢調整過來。

表揚要得當,這是我很認同的。平時的工作中,我也常常這樣去做,說實話,我不太表揚學生,我總認爲,這是孩子應該做到的,不需要表揚,否則只會讓他們認爲這些是外加的,而不是自己應該做到的,一旦沒有了表揚,那麼他也將失去做這些事情的動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學生完成作業任務後,我們常常會聽到“你完成得真好!”“你完成得又好又快!”“你是第一名!”我很少甚至不說這樣的話,完成作業本就是學生應該完成的,是他的本職工作。我會幫助學生作出自我評價。比如我們經常在課堂看到的一種情況,就是老師的問題一出,學生立刻舉手,而有的老師則會表揚這個學生舉手積極。我會告訴學生:這個問題涉及到人物描寫的特點,你自己覺得做得如何?要不要再考慮一下?每次家長會上,我經常對家長說要學會對孩子說鼓勵的話。表揚是終點,往往在學生做完事情之後給予的反饋。而鼓勵是中轉站,是下一個起點,鼓勵除了肯定,還有期許的指導。這可以是在學生做完事情之後給予的反饋,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並朝新的方向努力。也可以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的反饋,讓學生重新振作充滿自信,繼續前行。但是也要避免經常的、不名副其實的和過度的情況,“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面對“我不會做”的情況,要學會讓學生“忙碌”起來。我們班有一個學生,數學比較差,特別是應用題,有的時候,當他看到數學勵老師很忙,他就會過來詢求我的幫助,而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周老師,我不會做”。書上說,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不要馬上插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或替他們做,否則只會讓學生的依賴心理更重。我讓他把不會做的題目讀一遍,自己試着找出關鍵詞,然後讓他自己說說是怎麼想的'。剛開始他還有些摸不着頭腦,但是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能把題目做出來了。我會及時鼓勵他:這道難題經過你認真的思考,找出關鍵的對應量,這個方法真不錯,你終於解決了這個難題。以後遇到困難,你也可以試着用這個方法,你覺得呢?說不定你以後還可以去教其他同學呢!

要強調任務,而不是人。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給出“這個任務有點難,給你造成了一點麻煩是嗎?”之類的評語,讓學生感受到任務本身比較麻煩,不是自己的原因,給學生繼續應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自信和動力。大部分情況下我還是有這個耐心的,但是遇到以下兩種情況,我就把這樣的做法拋之腦後了。一種是上課時我講了好多遍可是他仍然不會做,我就會顯得很生氣:上課時我講了那麼多遍,你在聽什麼?不懂還不聽,怎麼能學好呢?另一種是我一對一教了他無數遍,他還是不會做,我就會着急起來:怎麼回事?這麼簡單的題目我講了這麼多遍你還是不懂?你有沒有聽我剛纔講的?雖然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在那個當下,真的是忍不住了,畢竟還有其他學生要教,其他的工作要做。這點以後一定要努力剋制並改正。

“無評價日”,這個我真是第一次聽說。我常常認爲孩子是非常需要老師的評價的,甚至認爲我的評價會讓學生變得更好。但書上說,成年人非常善於評判孩子,我們經常使用“應該”怎樣的評語,但是,過多的評判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影響師生關係。同時還提到,研究發現少年最不喜歡被父母評判。書中建議我們通過問“如果……會發生什麼事?”來判斷是不是真的重要。這個對於我來說,效果的好壞是不可預知的。國外適用的,不一定中國就適用。別人適用的,不一定我的學生就適用。書上沒有說到底是一星期一天的“無評價日”還是兩個星期一次或是別的,書上也沒說到底是對統一對全班實行無評價日還是分批實行。實踐出真知。新學期,我嘗試一下。

合上書,我很清楚自己要做的還有很多。但只要心中有學生,就一定能做得更好,讓反饋更有效。正如布蘭德斯在《以學生爲中心的學校》一書中寫道:“給學生反饋是相當有技巧的。它不是發生於真空中,而是發生於人與人的溝通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