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1

當我拿到《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時,腦海中浮現出許多問題:阿嬤哪裏“超級”?“佐賀”是一個地方嗎?封面上衣衫襤褸的老人帶着兩個小朋友要去哪裏?帶着這些問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一位日本的作家,將他童年與外婆相依爲命的事情寫成了故事。書中講了他小時候因爲家裏貧窮,被媽媽送到阿嬤家裏寄養。阿嬤家裏的生活非常艱苦,但是她樂觀、充滿智慧,總有各種辦法讓平淡艱難的日子過得精彩,讓生活充滿幸福快樂。

曾經的我,遇到不順心的事,總是悶悶不樂,愛發脾氣,愛抱怨。當我讀到書中阿嬤的一句話後,改變了以前的想法。她說:“事情是好是壞,完全看人怎麼去想,只要心境樂觀,就能活得舒坦。”阿嬤總是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對待每一件事。她能讓吃不飽,穿不不暖的困苦生活,充滿趣味和創意。如果我也能嘗試着以樂觀的生活態度去面對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也許自己的生活會變得有趣,自己會快樂一些。

最近,在我的生活中就遇到一件讓我煩惱的事情。每天,在我做完作業正要開心玩的時候,爸爸總要給我出一些數學題讓我做。因爲都是難題,我花了很長時間都做不出來,爸爸還要把所有的解題方法講給我聽。我覺得他佔用了我很多玩兒的時間,我很生氣。讀了這本書後,我試着用樂觀的心態看待這件事,就有了不同的感受。做數學題看起來浪費了我很多玩的時間,但是可以讓我學到更多課外的數學難題。聽媽媽說:爸爸爲了給我講題,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思考。現在的我帶着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看待這件事,我學會了感恩,懂得了愛,自己也變得更快樂了……

溫暖的陽光灑滿了我的房間,我輕輕合上這本書。封面上那個超級“樂觀”的阿嬤,彷彿帶着兩個小朋友和我一起走向了充滿幸福、美好、快樂的未來。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2

當我讀完《佐賀的超級阿嬤》後,我知道了原來貧窮的生活也能過的無比的快樂。它還告訴我了其實生活中最重要的並不是金錢,而是快樂只有快樂生活才能越來越幸福。

這本書講了,主人公昭廣被媽媽送到了阿姆家住。超級阿姆是一個樂觀向上、勤儉節約而且還能微笑着看待生活的人。雖然外婆家裏很窮但是樂觀向上的阿姆總是有自己的辦法讓生活充滿快樂、信心、溫暖和力量。超級阿姆家的門口有一個“超級市場”,當然它不是真正的市場而是一條河。

之所以叫“超級市場”是因爲這條河的前面是一個市場,所以總是會留下來許多各種各樣的東西。聰明的阿姆拿一根木頭擋在那裏,這樣就可以把東西攔下了。阿姆說這樣既清理了河道,又解決了吃飯的問題真是一舉兩得呀。阿姆非常勤勞,也非常能吃苦。阿姆每天早上四點就要步行去學校打掃廁所和辦公室,阿姆每一次都會先打掃又髒又冷的廁所,再打掃辦公室。因爲如果先打掃廁所然後再到辦公室就會覺得很溫暖,這叫先苦後甜。昭廣每次考不好的時候就會對他說:“沒關係,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就行了。一分,兩分加起來就是五分了。人生要的是總和力!”阿嬤很聰明,她總是在腰間繫根繩子,綁個大磁鐵滿街跑,這樣就會吸到廢舊的鐵釘,然後到廢鐵回收站賣錢換東西。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超級阿姆了,我覺得阿姆非常的樂觀,不管什麼煩惱的事在阿姆面前都會變得快樂。其實人生就是這樣,開開心心的是一天,痛苦和煩惱也是一天。那我們爲什麼不每天都快快樂樂的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向阿姆一樣,遇到什麼煩惱和困難都應該微笑着面對。要用樂觀的心理看待問題,因爲只有這樣生活才能快樂!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3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名叫《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故事書,我非常喜歡看。這本書是日本喜劇泰斗、作家島田洋七的自傳體小說。

書中,因爲母親無力撫養昭廣,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在鄉下的外婆家。在艱苦的日子中,樂觀,開朗的外婆總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讓家裏永遠充滿着快樂和笑聲!因爲阿嬤說過,窮有兩種窮,窮的消沉與窮的開朗!

阿嬤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小技巧,在河中擋上一根木棍,因爲上游是菜市場,很多蔬菜被扔掉漂下來,小黃瓜,小蘿蔔,過節的時候還有許多水果,這樣不僅省錢還有的吃,而河水也因此乾淨了不少。在腰上綁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端繫個吸鐵石,“你看,這樣走在路上還能賺到點外快哩!”原來,吸鐵石上粘有許多釘子和廢鐵。阿嬤也就是這樣靠賺“外快”來補貼家用的。

阿嬤還有許多“經典名言”呢: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纔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切;別太用功,太用功會變成書呆子;成績單上只要不是零就好了……阿嬤真是一位特別的與衆不同的老奶奶,正因如此,小昭廣在鄉下的日子纔會那麼的簡單而有趣。打架,偷摘柿子等小孩子的頑皮淘氣的樣子也盡顯出來。

阿嬤還說過一句話:時鐘反着走,人們會覺得種壞了而扔掉,人也一樣不要老回顧過去,要一直向前走!簡單話裏總是包含着深刻的意義,這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從現在開始,不管生活多麼艱苦,狀況有多麼糟糕,請像阿嬤一樣勇敢樂觀地向前走吧!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4

前幾天,老師讓我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做《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是日本的一本書。看到這個名字,我的好奇心就被鉤了上來:難不成作者的阿嬤有超能力嗎?直到讀完這本書,我才知道這個阿嬤真的有“超能力”呢。

作者八歲那年,離開廣島來到佐賀鄉下阿嬤家,迎接他的卻是一間破爛的茅屋,以及曾經帶着七個子女熬過艱難歲月的超級阿嬤。雖然日子窮到不行,但是樂知天命的阿嬤總有神奇而層出不窮的生活絕招,在物質匱乏的歲月裏豐富了昭廣的心靈,讓家裏也隨時洋溢着笑聲與溫暖……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其中的阿嬤太好玩了,她可以讓人輕鬆省下三餐,而且我也很喜歡阿嬤那樂觀的精神。記的阿嬤有一句話:“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這句話令我大徹大悟,是啊!無論遇到什麼麻煩,如果你以開朗的性格去看待的話,那一定會讓一件麻煩的事情變得簡單,正是這種樂觀自信的態度讓阿嬤與廣昭的生活十分溫暖、充實和快樂。還有一句話更是令我印象深刻:“游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很好了,虛榮心也越來越強,總是追求美、好,買貴的東西,可這又有什麼用呢?就像這句話:你不會游泳,穿再好的泳褲,終究還是會沉下去的。所以,許多時候我們不注意、不重視的,往往就是最重要的。讀到這,我覺得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歡笑,還給我許多有用的道理呢。

書的最後寫到作者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堅持,考上了廣島的一所高中,可以回到母親的懷抱了,但阿嬤卻非常捨不得,是啊,那麼多年的感情是用點點滴滴積攢起來的啊!親情多麼可貴啊!我合上書本,頓時明白了什麼是親情,什麼是樂觀開朗,什麼是生活,什麼是愛。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5

暑假裏,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叫《佐賀的超級阿嬤》。

本書講述了作者德永昭廣在佐賀與外婆紗乃一起生活的故事,他們窮得開朗而不是窮得消沉。佐賀的超級阿嬤總會想辦法吃喝。昭廣唯一的運動就是跑步,在學校裏,昭廣的體育成績出奇的棒,因每屆運動會都有超常發揮奪得跑步冠軍,他得到了許多同學的崇拜。但作者小時候文化成績並不怎麼樣。最後,因考上了廣島的廣陵高中,德永昭廣不得不離開佐賀,回到了故鄉廣島。

他們窮,但窮得開朗,不浪費一點糧食。從那條河裏飄流下來的東西,不管是尾部開叉的蘿蔔、畸形的小黃瓜,還是木屐、米糠,在外婆的眼裏,都有很大用處。在當時作者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他們只能腰上綁一塊磁鐵走路(爲了吸東西賣)。,一盒蠟筆都能讓昭廣高興的不得了。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昭廣最後比賽的時候,他對媽媽和老師的話,都十分感人。

“‘昭廣,昭廣,加油!’母親拼命的揮手。

“我向母親大喊:‘媽,我很快!我讀書不行,可是跑得很快!’

“母親哽咽着回答:‘你的腿像媽媽,腦子像爸爸!’”

“田中老師那汗水淋漓的黝黑臉頰上滿是淚水。

“我把掛在脖子上的毛巾遞給老師。

“‘你擦吧。’

“田中老師淚中帶笑的把毛巾還給我。

“‘老師,你擦。’

“‘不用,你擦。’

“‘老師,你擦。’

“‘不用,你擦。’

“幾度推辭後,田中老師說:‘這是我們哭的時候嗎?再快一點!加油!”

德永昭廣的貧窮讓我聯想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每天呆在溫馨舒適的環境裏,也懶了起來。我們擁有這樣的生活,更因該努力學習,天天向上,更因該珍惜糧食。不能因爲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就浪費,也應該好好珍惜每一個東西。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部書真好!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6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可是卻有許多人對生活多多少少有些許的抱怨,覺得生活的不幸福。《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則通過主人公昭廣和他的阿嬤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生活的幸福。

昭廣和阿嬤生活在物資匱乏的時代,爲了生活,阿嬤一天要打好幾份工,回來時身上總綁着一條繩子,繩子上綁着一塊大磁鐵,上面吸着許多的小鐵塊。昭廣很疑惑,阿嬤像是看懂了他,說道:“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這是我一直難以忘卻的話,是啊,無論貧與富,珍惜已有的東西,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人們對待窮有兩種態度:窮的消極和窮的開心。昭廣和阿嬤很貧困,衣服是打了層層補丁的,房屋是簡陋的,就連吃飯時的菜也只能是最便宜的碎豆腐和撿來的菜葉,但他們卻活的十分的開心。阿嬤總說一句話:“冬天我們應該感謝夏天,夏天我們應該感謝冬天。”是啊,無論貧與富,學會感謝,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美國知名教授霍華德金森1988年博士畢業時寫了一篇畢業論文《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在調查研究之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師成名就的傑出者。時隔20年,20xx年,霍華德金森又對之前接受調查的人進行了回訪,兩週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爲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論文中,霍華德金森詳細敘述了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論文結尾,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着物質的離去而離去。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纔是幸福的真正源泉。這一結論,和昭通、阿嬤的珍惜已有、樂觀感恩的生活態度有異曲同工之效。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有迷茫,但是不要抱怨,不要被物質的生活遮住了眼睛,而忘了我們的初心。要記住,幸福取決於心態。我們努力的目標並不是要改變這個世界,而是不讓這個物質的世界改變我們。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7

有些人家窮,他墮落了;有些人家窮,卻窮出了志氣。自從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後,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了——窮,沒什麼!

《佐賀的超級阿嬤》主要講昭廣離開他媽媽,離開了繁華的大城市,來到了一直住在農村的外婆身邊,與外婆相依爲命。雖然生活貧困,但外婆總能帶給他快樂,教他樂觀面對生活。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每當別的同學在學習劍道、柔道時,昭廣卻因爲沒有錢交學費而獨自在一旁練習跑步,他也因此多次在學校運動會上獲得第一名,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外婆也讓他明白了,窮沒什麼,再窮也得開開心心的活下去。

記得阿嬤說過一句話:“窮有兩種:一種是窮得消沉,另一種是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是啊,無論遇到什麼麻煩,如果你以樂觀開朗的性格去看待的話,那一定會讓這件麻煩的事變得簡單,正是這種樂觀自信的精神讓阿嬤和昭廣生活的'十分溫馨、充實和快樂。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抱着像阿嬤一樣樂觀、開朗、自信的精神去生活的話,那世界該多麼美好啊!

是呀,窮只是一種生活狀態,如果把它看作一塊醜陋的布料,那它就會遮蓋住你自身的光芒,使你生活在自卑的世界裏;如果把它看作一把神奇的剪刀,便會爲你剪開自卑的屏蔽,甚至可以剪出一條五彩繽紛的未來大道。

腰間綁塊磁鐵吸收路上的釘子和廢鐵,用木棒攔截順水漂流而下的爛水果,在貧窮的日子裏,阿嬤的創意遠遠不止這些,阿嬤帶給我們的永遠都是快樂、溫馨的感覺,《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激勵了我對生活的積極性,讓我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百分之百的快樂,對每一件事都充滿了信心!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8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寫的。故事主要寫因爲貧困,媽媽將年僅8歲的昭廣送往佐賀鄉下的阿嬤家。他與阿嬤在困難的環境中樂觀面對一切,讀來讓人感嘆不已。

阿嬤家裏非常貧窮,寒冷的冬天,只有一個火盆取暖,簡直冰冷徹骨,但阿嬤卻仍然每天保持着一份好心情爲新年忙碌着。她這樣教導紹廣,“因爲窮,家裏弄得不像樣,會被別人瞧不起的”。你看,超級阿嬤就是這樣堅強,她用忙碌和勤勞給了家的尊嚴,讓我想到一句話:“人窮,志氣不能窮!”如果因爲貧窮而自己放棄追求美好的生活,只想着不勞而獲,就會像《漁夫與魚》當中的那個老太婆一樣,最後一無所有。

阿嬤還有句經典語錄:“游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這句話幽默有趣,但卻充滿哲理。這讓我也學習到面對任何困境都要真才實學,不能半途而廢。有次,我在背誦英語單詞的時候,有幾個單詞總是記錯,就不耐煩了。但一想到要是背下來了,我的知識寶庫又擴大了,心裏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背下來。雖然花了很長時間,但是我很高興,因爲我的學習能力又提升了一大步。我想說:"成績不是靠筆,靠的是學習的耐力。"

開朗樂觀的阿嬤教會了昭廣許多生活的道理,生活雖苦,但卻要以微笑來面對。正所謂:"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也哭。"昭廣和他阿嬤生活在那麼艱難的條件,都能樂觀的生活,我們更應該笑對生活中的煩惱和挫折,用樂觀的心態正視,何愁沒有更好的好生活呢?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9

超級阿嬤的精神生活是豐富的,物質生活是貧窮的。——題記

一、“窮人最能展現的就是笑容。”

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阿嬤總是總是在笑。當然,阿嬤也要求作者笑着對人問好。我看了後,心想:原來這就是別人總是送作者和阿嬤糕點、水果、蔬菜等食物的原因啊!這就是外婆總是樂觀的原因啊!

二、三、“只有可以揀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

作者島田洋七因爲一次外婆腰間收集廢鐵的吸鐵石黏在公交車鐵板上被司機說出後感到很丟臉。我看了之後對作者的丟臉十分反對。誰知道車上的人們在想什麼呢,說不定他們對外婆很敬佩呢:走路都想着節約資源、不讓人們踩到釘子釘壞腳或一滑摔一跤,真是個文明、爲民着想的好外婆啊。我想,如果外婆現在還在世,並還習慣在腰間繫吸鐵石的話,肯定回被評上“環保老人獎“的。

島田洋七的外婆持永紗乃婆婆在河上架了一根粗木頭攔下許多生活必備品。我看了之後更認爲阿嬤很愛護環境:她從不讓一些木頭啊,垃圾啊,瓜果啊,玩具啊等污染清凌凌的小溪,既保護了環境,有爲家裏找來了燒飯的木材,美味的食材,甚至給“我”與同伴們找來了好玩的玩具。

四、“一萬個人生下來,總有幾個出故障的。”

外婆看見家裏有小偷後不但邀請小偷到家裏來,還爲小偷的工作着想。你問小偷怎麼進來的,那是因爲島田洋七刻壞學校黑板後把黑板拿了回來,外婆在黑板上寫了藏鑰匙的地方。我看完後想:真親切啊!連小偷都關心!連藏鑰匙的地方都敢寫在黑板上!我想起了書裏另一段故事:蟲子不咬他家茄子。難道蟲子真的覺得咬這麼親切人的茄子是不對的嗎?外婆真的是太親切了。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10

這幾天老師推薦我們讀一本書,名字叫《佐賀的超級阿嬤》,一看這書名,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說是超級阿嬤?阿嬤超級在哪裏呢?帶着這樣的疑問,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

在二戰時期,島田洋七小時候因家庭困難,被寄養在佐賀的阿嬤家,阿嬤家很貧窮,但阿嬤生活得很開朗、很自信,也很智慧。島田洋七就在這樣環境下長大,雖然遇到了許多困難,但都在阿嬤的幫助下,一一克服了,並且深受阿嬤開朗、自信的影響,養成了積極做人、樂觀向上的性格,最終成爲一位日本著名的相聲大師。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阿嬤超級的幾點:

一、做人做事要自信開朗。島田洋七小時候成績不太好,只有數學和體育是五分,他自己很灰心,也怕阿嬤知道後會責怪他,但沒有想到阿嬤竟安慰他:“不要緊,1分的2分的加起來就有5分了!”他有點不太相信地問道:“不同課程也能加起來嗎?”

阿嬤嚴肅地答道:“人生就是總和力。”還有一次,島田洋七有點抱怨家裏太窮了,阿嬤卻不緊不慢的說道:“不要老想着自己窮,就當自己在扮窮人的人生遊戲。”

二、多動腦筋,巧妙利用身邊的東西。阿嬤家旁有一條小河,河裏經常漂下來一些東西,阿嬤便設法攔住那些東西,然後再次利用。木棍曬乾當做柴火,舊的衣服、包,重新拆洗後,做成新的衣物用品,來補貼家用。

三、即使自己窮,也要幫助他人。阿嬤經常給附近的乞丐送吃的,也經常幫助鄰居,大家也很尊敬她、幫助她,賣東西時多給她一些,或者故意說成次品降價賣給她,爲她節省了不少錢。

看,這就是熱愛生活、聰明智慧、樂觀積極的阿嬤,一位超級阿嬤!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11

書中的外婆生活在日本戰敗後那個物質極其匱乏的時代,她是那個時代的窮人,一個普通的清潔工,而且還要撫養七個孩子,但她有非常樂觀的精神,從不認爲貧窮是不快樂的,幽默豪爽的她在窮困面前也保持着應有的姿態和神采,還對她的外孫說:“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別抱怨‘冷啊’‘熱啊’的!夏天時要感謝冬天,冬天時要感謝夏天;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人到死都要懷抱夢想!沒實現也沒關係,畢竟只是夢想嘛……”正是這種樂觀的精神,讓她自己在貧窮的生活中感受快樂,也讓她所撫養的外孫島田洋七成爲了日本喜劇泰斗,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

貧窮的人雖然要承受許多的苦難,但是樂觀可以成爲他的精神財富,在外孫和外婆相依爲命的8年中,他得到了許多優秀的品質,樂觀、堅強、勇敢、愛心、節儉等等,這都爲他以後的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不也是應該這樣嗎?這種明朗豁達的人生觀,是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十分難能可貴的。爲什麼相比與一些富貴的人,似乎有些窮人活得更快樂?祕密就在其中:因爲他們擁有樂觀的心態,只要有樂觀的心態,就能有神奇的辦法,讓艱苦的生活快樂地過下去。人生幾十年,快樂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嗎?幸福不是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與人的心態。

島田洋七先生在書中爲我們展現他外婆的智慧與精神,就是爲了讓更多的人聽聽超級阿嬤的人生經歷,從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諦。讓我們一起擁有快樂,共同分享幸福的生活!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12

在暑假的這幾天裏,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讓我知道了 怎樣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歡樂。這本書就是《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述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主人公昭廣的父母結婚以後,因爲戰事激烈,他們便從廣島躲到了住在佐賀的外婆家,這也使他們十分幸運 — 沒被原子彈炸到。可是,昭廣父親的家人都住在廣島,昭廣的父親決定回廣島查看情況。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一趟廣島之行便讓他得了原子病,使他離開了人世。而昭廣的母親因無力撫養昭廣,便將昭廣寄養在外婆家。於是昭廣艱苦而又快樂的生活開始了。昭廣來到外婆家以後,發現門前有一條小河,河面上架着一根木棒,攔住了上游一些漂下來的木片和樹枝,而外婆便將這些木片和樹枝曬乾後當柴燒。木棒攔住的不光是木片和樹枝,還有其他東西。因爲上游有一個市場,因此尾部開杈的蘿蔔、畸形的小黃瓜等賣不出去的蔬菜,都被丟人河中,所以被木棒攔住。而昭廣的外婆見則說:“只是外表差了而已,吃起來味道一樣。”除此之外,外婆還將魚骨頭衝成骨湯喝。若還有剩下的骨頭,外婆便將它們剁碎,壓成粉,作雞飼料。並且外婆總會說這樣一句話:“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其實像外婆的樂觀話語,還有許多如:即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不要一直說錢啊錢的,就是有一億元也造不出一條金魚來,成績單上只要不是0就好。一分、兩分的,加在一起就是五分啦。

讀完這本書,超級阿嬤的形象與她的話語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她讓我知道了怎樣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怎樣讓家裏永遠充滿笑聲,這個法寶就是——樂觀!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13

看到書單裏介紹這本書,推薦者認爲該書能讓人內心變得強大。讀完之後,有所感悟,但更多是對現狀的反思

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普遍比較貧窮,大多數人都處於差不多的生活境地。故當作者被迫在外婆家生活時,更多的是對環境的適應,而不是抱怨。作者覺得自己是受外婆影響,外婆比較樂觀開朗,所以自己也比較樂觀開朗地應對。個人認爲,外婆的影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看作者自己的選擇。有人生活在貧苦環境,逐漸染上惡習的人大有人在,還有很多染上心理疾病。作者沒有大肆描述自己被迫生活在貧苦的外婆家是多麼難熬,更多的是描述生活中的場景,以及如何渡過那些年。有句話叫,貧窮的孩子懂事早,這個在很多成功人士身上都得以印證。

現在很多心理學都在講原生家庭會對一個人產生多大影響,於是有好多人就怪罪於原生家庭,認爲自己的今天就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殊不知,環境是一回事,自己選擇怎樣應對纔是最重要的。選擇快樂的生活,那便終究會得到一個快樂的生活,即使自始至終也貧窮。

比如《風雨哈佛路》中的女孩,她放棄自己,別人也會體諒她的不易,可她選擇了一條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最終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我不禁想到我的表弟,要說家庭有多貧窮,也算不上,父母文化不高,賣點苦力,給他讀書還是有能力的。可他卻選擇了放棄學業,也放棄了自己。到現在還在怪父母沒有給他創造良好的環境,最終。三十多歲的人,一個好好的勞動力,本可自給自足,還時不時讓父母給個三五百過日子。現在生死未卜,讓父母傷透了心。

人,最終是自己選擇成爲什麼樣的人。生活有各種各樣,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一出生就不用擔心房子車子,有的人拼盡一生可能也達不到。唯有自己一路向前,朝着自己的目標努力,才能越過越好。如果只是抱怨,放棄努力,那隻會蹉跎了年華,負了自己一生。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14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讀過不少書吧,一定會有書中的情節感染着你。我也讀過許多好書,其中我最有感觸的一本還是島田洋七寫的《佐賀的超級阿嬤》。

這本書是南海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島田洋七就是書中的主人公——昭廣。作者在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無力撫養年幼的小兒子,便將昭廣寄養在了佐賀的阿嬤那兒。阿嬤年紀也挺大,但她的手腳和頭腦特別好使。阿嬤的處事很嚴肅,但又十分通情達理。

有人讀了可能會認爲阿嬤很“小氣”,因爲她每天都會去小河邊撿東西看能否再次使用或撿一些吃;她買豆腐只買碎的,因爲這樣纔可以省錢。但並不一直是這樣節儉,在作者長大成爲棒球隊隊長時高興的阿嬤就掏出了一張一萬元的“大鈔”來爲島田洋七來買一雙好球球,這件事讓作者一輩子也忘不了。

阿嬤的“超級”,在書中也是隨處可見,例如昭廣考試成績很差,每次都只能考“1、2分”時,阿嬤卻從來不說打擊人的話,而是平靜地說:“不要緊,這些分加起來不就有‘5’分了嗎?”我相信這句話可不是每一個家長都做得到的寬容、大度。

如果作者的英語沒學好,考了一個“零蛋”的話,阿嬤也會鼓勵他:“那你就在卷子上寫‘我是日本人!’”可見阿嬤的幽默風趣。

每當看到這兒,我就很佩服阿嬤有這麼好的心態,如果自作我肯定早苦着一張臉了。

阿嬤的處事方式也讓人驚奇,有一次家中來個小偷,被逮着了。但阿嬤卻很同情他,還給小偷飯吃。這讓我不禁敬佩阿嬤的好心腸,能讓小偷都心服口服。

阿嬤說得好:“與其講究外表,不如內在下工夫。”我們不必太注重外在的穿着打扮,但是我們一定要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要做一個真正有內涵的人。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後感600字15

暑假,渴望讀書的我幾乎把書架上的書都看光了,於是,我便向同學借了一本《佐賀的超級阿嬤》來看。可沒想到那本書讓我如癡如醉,甚至忘了吃,忘了睡。

島田洋七的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嬤》寫的是他與他的外婆發生的故事。他的外婆雖然生活不寬俗,但她總是樂觀開朗、精神抖擻,作者在與外婆生活的日子裏,他懂得了幸福真正的含義,也讓我領略到了人生的真諦。

書中的阿嬤用他的吸鐵石賺錢,在他的“超級市場”裏省錢。雖然阿嬤已經老了,但她依然樂觀面對生活,自己靠自己生活。阿嬤說: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可以扔掉的東西。在那條小河上,有一個菜市場,每天都會漂來一些東西。所以,阿嬤在她的超級市場裏,總能找到一些可以用或者可以吃的東西。讓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有一次,河上漂來一個爛蘋果堆,阿嬤把它們撈了上來,這一幕正好被作者看到了。

作者非常驚訝,阿嬤說:“你可以摸一摸底下。”作者把藏在最底下的蘋果拿了出來,這居然是一個好的蘋果!

我讀這本書時,我在想:我們有手機和電腦,就真的比作者和阿嬤快樂了嗎?其實未必。作者和阿嬤雖然過着收破銅爛鐵、吃剩菜的日子,卻仍然樂觀的叫小河“超級市場”,可見只要調整心態,貧窮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十分歡樂。我對書中最感動的是:阿嬤每天都在太陽還沒有升起時起牀,身上每天綁着一塊重磁鐵吸東西賺錢。讀到這裏,我彷彿看見了阿嬤那身上深深的一道痕。最後,阿嬤用他辛苦賺來的錢給作者買了一件球衣。讀到這時,我淚如雨下,一想到阿嬤臉上的皺紋,我便更感動了。

看了這本書,我領略到了人生的真諦,還讓我收穫了許多知識。書中的阿嬤有許多有意義的錄語,我最喜歡的是:“即使有兩三個人討厭你,轉過身來還有一億人。”如果你也想收穫知識的話,那就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