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邏輯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融的邏輯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1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認真讀書,特別是有關專業的書籍,都只是淺嘗輒止,閒時翻翻。但對這本祕書長薦書的閱讀,我一開始就把它作爲一項學習任務,有壓力纔會有動力,拋卻閒散的閱讀習慣,一鼓作氣,用幾天時間通讀一遍,果然有很多感受,但也僅僅是收穫一些金融的表層知識,金融這門學問高深,理論複雜,對於我來說,完全弄懂還是有相當難度,其中的感受也僅僅觸及皮毛。

這本書分爲五部分,並且各個部分的內容相對獨立,不像小說一環扣一環,也沒有涉及太多專業的學術討論,在瞭解本書大致框架之後,我首先認真研讀了作者所寫的新版後記,通過後記,我重新定義了金融的概念,更新了之前錯誤且片面的認知。這應該是我讀此書的最基本的一個收穫。

在2009年的金融危機之後,社會上有了一個流行的說法,認爲虛擬經濟是泡沫,實體經濟纔是重點,只有製造生產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纔是真實的產出,才能創造價值。實話說,由於被現象迷住了雙眼,對金融的相對陌生,也讓我在這種錯誤的觀念裏沉淪,直到陳教授一翻對症下藥的疏導,纔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首先,對金融與實體經濟對立予以否決,陳教授認爲,沒有遊離於實體經濟之外的金融業,金融也是實體經濟,任何經濟活動的目的,都是爲了讓消費者與生產者生活得更加幸福。因此,一個人所做的事情只要能給他人增加幸福感,就是在創造價值。對於價值創造,應該以人的效用增加來定義價值、定位價值,而不是以是否生產實物來判斷價值創造,譬如醫生雖然沒有生產實物,但是能治好病給人帶來健康,使人的效用增加,所以也在創造價值。

在這裏,增加人的效用是一個新鮮提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金融雖然不直接增加物質的總產出,但是通過給人們提供豐富的跨期配置收入與消費、平滑風險(譬如保險)事件給生活帶來的衝擊工具,讓人們不至於一時餓得難有生路、一時收入多得無處可花,使每個人一輩子的總體效用達到最高,金融交易雖然沒有直接生產更多看得見摸得着的物質,卻使人類社會的整體幸福感、整體效用大大增加。因此只要是在從事增加人類效用的經濟活動,都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非只有工業和農業是實體經濟而金融等服務行業是虛擬經濟。

基於社會大衆以及主流政策對金融的定位,陳教授希望本書能夠幫助社會大衆消除對金融的誤解,他認爲金融作爲現代社會、現代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會因爲一次或幾次危機而中斷或者消失,恰恰相反,危機有時甚至是金融業必要的消毒、清毒過程,爲其接下來更健康、更深入的發展奠定基礎;他還認爲真正理解經濟學、理解金融邏輯的決策人,應該說的是“重點發展金融經濟,放緩發展實物經濟”,當然這個觀點不一定對,實物經濟與金融經濟孰輕孰重,這絕非某一個人可以說了算,絕非是這麼簡單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2

大學時在學校附近的圖書超市看到了一本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閱讀之後感覺作者實在是非常優秀,作者在書中推薦了一些書籍,我就按着作者的推薦,開始了閱讀,作者推薦了一本金融類書籍《金融的邏輯》,我就在噹噹網上買了這本書開始看,因爲圖書超市當時找不到這本書。閱讀之後感覺作者的一些觀點非常有見地,深受啓發。

在分析英國崛起的原因時作者指出英國之所以在18世紀開始遠遠超過法國,並最終在世紀末戰勝法國,其關鍵之一就在於英國有更發達的金融技術讓它更能將未來收入提前變現,正因爲英國有着比法國遠爲發達的證券市場,是英國不僅能以未來收入爲基礎融到更多國債資金髮展國力,而且需要支付的融資成本也比法國低一半。更強的證券化能力使英國可以籌到更多的錢用於發展國家實力,使英國從18世紀到20世紀初都一直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讓不到兩千萬人口的英國主宰世界兩個世紀。正是由於金融的發達,導致了西方的崛起,而反觀中國,當時落後的金融也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苦難,分析的很深刻。

作者另外說中國的儒家文化其實是一種保險,因爲在古代社會個人經濟風險交易功能主要由家庭來承擔,那就對家庭文化有相應的要求,在中國就有了儒家文化;如果這種功能主要由市場來承擔,那麼社會政治法律制度必須有相應的內容,在此背景下西方發展出自由、民主與法制,與此同時,西方的“家”越來越成爲一個單純的精神生活細胞,以兄弟姐妹間、長輩與晚輩間的感情交流爲基礎。因爲西方有發達的金融市場,保險就可以用市場來取代,市場使個人更加自由,不再受儒家文化的影響。父母在退休後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不需要受後代的支配。對於兒女來說,他們也不用感到“孝”的責任壓力,但他們出於愛父母還是可能選擇自願去照顧父母。但是沒有了壓力,人會更加的輕鬆。

作者在分析公司時提出,公司不舉,則中國終不可以富,不可以強。西方之所以強大,在於他們有彙集大量資本、“集中力量辦大事”、分散創業風險的方式,亦即公司。因爲公司的強大,帶動了整個社會的繁榮。作者從經濟角度對於國家發展的分析非常到位。

在談到創新創業時,作者說到創新、創業成就的實現是由於資本市場培植、催化的結果。尤其是股市,股市給社會提供的不只是表面上的融資,更重要的是提前估價創業者的成功,並加速實現創新者的成果,給社會貢獻活生生的創新榜樣。沒有金融市場,就沒有股市,沒有股市,就沒有風投、PE投資,那麼創業、創新風險就無法在更大範圍內分散,也就不會有國家的強盛。

這本書使我對於金融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就是個金融小白,這本書算是金融的啓蒙教材,其中的以上觀點使我深受啓發,影響了我以後的決策,也許一本好書的作用就是可以改變一個人,往好的方向改變,而這本《金融的邏輯》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3

每天抽一點時間,花了接近十天左右的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面對這麼一本只有280頁不到的書籍,而且是通俗化語言的書籍,本應該可以更快看完的,但是中間被經常性打斷,無奈,最終卻花了這麼多天才把這本書看完。

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總會讓我想起很久之前一些經濟學家做個一個辯論賽,辯論的題目是:到底是金融立國還是實業(製造業)立國,前者以美國爲例進行了全方面的闡述,後者以德國爲例從各個角度進行剖析。他們慷慨激昂,旁徵博引,滔滔不絕,爲自己的立場各抒己見,爭取這次辯論賽的勝利。

看完之後,我覺得都很有道理,而我這麼一個門外漢,顯然沒有反駁任何一方的根據。最後只能恨自己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奈,並以無論是金融立國還是實業立國,我覺得能夠讓社會進步,讓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並竭盡所能的爲每一個人提供最好的保障,這是我等平民所深切關心的事情。

這兩個國家都是我非常欽佩的國家,一個是製造強國,一個以嚴謹爲傲的民族,百年企業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文化,在這個國家前進路上的同時深深的影響着他們;一個是金融帝國,一個世界超級大國,一個金融思想前沿,科技發達的帝國,雖然它會發生金融危機的事件,但是仍舊影響不了它在世界之巔的位置。

看完這一本書讓我感覺到一個制度法律和金融方式的變革有多麼的了不起。

一個法律制度完善的國家會讓他們無論是看得見摸得着的製造還是虛無縹緲深不可測的金融發展更進一步,而它們的發展又可以進一步促使法律制度的進步。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不斷出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這個貨幣出現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情,這對當時以物易物的交易環境產生了多麼重大的變革,讓交易變的不再那麼的麻煩,不用考慮用自己的牛換成養,再換成豬,最後換成自己想要的衣服。

在英國奪得世界霸權之前,由於金融的發達,讓他們可以以更低的利率獲得更多的貸款,贏得戰爭,最終稱霸全球幾個世紀,成爲日不落帝國。而其最爲成功的東印度公司更是爲以後的股份制公司埋下了鋪墊,促進了今後的商業的發展。股份制的發明無疑是歷史上偉大的發明,並不亞於我國的四大發明。

從最初的原始社會公有制,再到後來的部落再到家庭,這個最小的社會單位,並傳到現代。這是社會的進步,是我們生產力提升的結果。而家也成爲我們溫馨的港灣,成爲世間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而,我們也會經常看到家庭反目成仇的例子,甚至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爲利益的原因。我也同意作者個觀點,那就是家庭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不應該是一個有商業氣息的戰場。而“養兒防老”雖說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但是也正因爲如此,卻成爲更多問題的起點。一方面,孩子只能是百善孝爲先,言聽計從,活不出自己的自由,沒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權利;而另一方面,父母親到老了,也不一定能夠百分百得到可靠的保障,有的甚至被遺棄。當然,孝順是我們的美德之一,是我們應該倡導的,更是在他們老年的時候。但是,這也反映出父母害怕自己老無所依狀態的出現,所以,不僅要給他們灌輸這個道理,還要多子多福。

這個也從側面反映出,金融等手段的不發達而出現的問題,如果有發達的保險業和金融保障體系,他們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因爲沒有他們的話,他們即使到了老年,經濟生活也不要有任何的擔憂。

於此,他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愛這個小孩,如何讓家庭充滿愛。而我們社會中的市場也是如此,正如作者所說:當一種經濟夾雜着其他因素——友誼、情感和親戚——那麼,只會污染人類關係的靈魂。從人類的經驗看,經濟交易留給市場,感情交流留給家庭,這是最好的一種安排,也是市場化分工發展的總趨勢。

現在我也就明白我們公司旁邊的'一個幾十億的企業,老闆爲什麼情願給他親戚一些錢,也不讓他們去他公司上班的原因。

簡而言之,沒有金融,我們能夠生活下去,但是有了金融,但是會讓我們生活的更好。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4

陳志武先生是美國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他撰寫的《金融的邏輯》一書雖然講解了很多東西方的金融發展事件,但貫穿全書的核心問題其實很簡單:金融究竟是什麼邏輯?通讀全書,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是資本的邏輯。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國家分成兩組:一組是國庫深藏萬寶的國家,中國明朝國庫藏銀1250萬兩,印度國庫藏金6200萬塊,土耳其帝國藏金1600萬塊,日本朝廷存金1030萬塊;另一組是負債累累的國家,像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等。400年過去了,哪組國家發展得更好?當年國庫藏金萬貫的國家,除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改變命運外,其他國家迄今仍是發展中國家,而當時負債累累的卻是今天的發達國家。作者據此得出一個結論:資本化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資本化就是把未來的錢通過證券化的方式轉化爲今天的資本,用於當前的生產生活開支。陳教授認爲,從英美等國家的發展歷史看,的原因主要不是對外掠奪,而是資本化發展與金融創新的結果。這是一個與國內傳統認識有較大出入的觀點。

應該看到,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之所以“錢”越來越多,主要也是資本化改革的結果。但要注意一種現象:西方國家往往是政府窮得很,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滋潤;而當前的中國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錢,絕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子卻是過得緊巴巴。因此,中國還需要很多的資本化和資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場的邏輯。資本化與市場化是既有聯繫也有區別的兩個概念。之所以單列“市場化”,源於陳教授在書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讓我印象深刻。幾千年來,中國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張靠血緣網絡內部來互通有無,實現人際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每個人奮發向上。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都碰到過這樣的事情:買房子缺錢了,首先想到的是向親戚朋友借錢,而不是向銀行貸款。因爲親戚朋友的錢是“軟約束”,沒錢可以賴賬不還;而銀行的錢是“硬約束”,是需要房產作抵押的,一般賴不得。比較而言,外部金融市場更能逼着每個人去自食其力,也爲個人空間、個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了基礎。

從本質上講,市場在中國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壓制。但30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各種金融市場出現後,中國人的個人空間終於出現並正在擴大。國內社會各界普遍覺得中國文化重視家庭,而西方文化不重視家庭,或者說西方人對家庭情感看得比中國人淡,陳教授認爲是一種誤解。實際上中國人和西方人都重視“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傳統中國的“家”側重強制性的經濟交易功能,而西方社會的“家”側重基於自願的感情交往功能。當然,傳統儒家文化的轉型是正在進行時,而且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但不管怎麼說,一種基於金融市場和法治的體系最終取代傳統家庭和儒家文化的體系,則是歷史的必然。

三是創新的邏輯。作者在書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國的次貸危機。從媒體上得到的印象似乎是美國經濟與社會已進入“水深火熱”之中,但從實際的美國社會生活看,都難以感受到或者看到這種危機。也就是說,危機主要還是集中在金融證券市場和信貸市場,對多數美國人的生活影響有限。在分析金融危機的起因時,多數人都將矛頭指向了金融創新。作者承認層出不窮的創新帶來了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但這是金融創新的過錯嗎?作者給予了否定,並認爲危機之後美國的消費驅動模式不會終結,相反中國的經濟增長也要從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

關於金融創新,作者認爲美國和中國的情況代表了兩個極端。在美國,金融創新可以說是完全放開的,出了問題再說,沒出問題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國則是,如果沒有政府批准,任何創新都不行。美國允許自由的金融創新,當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恰恰是通過出現問題,才知道什麼地方應該要有監管。中國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沒有什麼代價,實際上這個代價在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千萬不要因爲美國金融創新出了問題,就認爲我們不放開金融創新的做法是對的。如果說,美國金融的問題是創新過度帶來的,那麼中國金融可能恰恰是創新不足的問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爲躲過了一次金融危機而暗自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