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邏輯的讀後感

黑格爾的名著《小邏輯》是恩格斯推薦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必讀文本之一。小編整理的小邏輯的讀後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邏輯的讀後感

小邏輯的讀後感1

黑格爾的哲學名著《小邏輯》,實際上是其《哲學全書》的第一部分“邏輯學”的單行本,內容大致上是先前完成的《邏輯學》(又稱《大邏輯》)的縮寫。全書主要由存在論、本質論、概念論三篇構成,體現了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基本框架,故而可謂是走進黑格爾哲學廟堂的首要門徑。

在西方哲學史上,黑格爾是在康德思想影響下出現的又一位思想巨人。與康德相同,黑格爾亦深切體悟到了傳統形而上學之缺陷,並認同康德關於現象界與物自體的劃分。認爲康德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基於現象界與物自體的劃分,最早明確區分了知性與理性這樣兩種與之相應的不同思維方式,並指出了各自特點:知性是以有限的和有條件的事物爲對象,而理性則以無限的和無條件的事物爲對象;知性堅執於非此即彼的“獨斷論”,理性則致力於將知性所固執着的分別與對立加以克服,得到的工作思路真理是將事物的片面規定性聯合進來的全體。但遺憾的是,康德雖意識到了理性思維的重要,卻只是停留在單純的應當階段,甚至以“不可知論”否定了由其思維把握“物自體”(即真理)的可能性。

與康德止步於“物自體”不同,黑格爾力圖探明“物自體”之所“是”,認爲康德所說的“物自體”,即乃“自在自爲的真理”,也就是事物的“理念”。在黑格爾看來,要把握這樣一種真理性的理念,首先要弄清這“理念”是如何形成的。他在《小邏輯》中分析論述的便是在邏輯學意義上“理念”生成的三個階段,即由存在到本質,由本質到概念。他所說的“存在”,又謂之“有”,指的是由質、量、度決定的事物之生成;他所說的“本質”是指事物的相對規定性;他所說的“概念”是指“存在”與“本質”的統一。黑格爾認爲,“概念”雖是主觀的,但它是以“存在”與“本質”爲客觀基礎的,是包含了這兩個範圍中全部豐富的內容在自身之內的,因而“同時也是完全具體的東西”(327)。

黑格爾認爲,要把握“理念”(物自體),至“概念”階段纔有了可能。這“理念”便是“概念和客觀性的絕對統一”(397頁),是“主體客體;觀念與實在,有限與無限,靈魂與肉體的.統一”(400頁)。這樣一種關於事物的“理念”,在本質上“是一個過程”,其過程是這樣的:“即概念作爲普遍性,而這普遍性也是個體性特殊化其自己爲客觀性,並和普遍性相對立,而這種以概念爲其實體的外在性通過其自身內在的辯證法返回到主觀性。”(403頁)。由這些論述可知,黑格爾所說的“理念”(真理),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關於某一事物的穩定性“定義”,而是發展變化着的活體,故而他又稱“直接性的理念就是生命”(404頁)。顯然,要把握這樣一種生命活體性的“理念”,孤立、片面、靜止的知性思維當然是不可能的,而只能經由他所說的將事物的片面規定性綜合爲一個整體的辯證理性思維,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黑格爾又曾乾脆宣稱:“理念是辯證法”(403頁)。

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具體的、活動的“真理”觀,黑格爾反對傳統的本質觀。認爲在傳統哲學中,人們往往將本質視爲與事物現象的特定內容毫不相干的獨立存在,予以抽象使用。在這樣的使用過程中,“本質中的各個規定只是相對的,還沒有完全返回到概念本身”(241頁)。因此,這樣的“本質”也就仍不過是知性思維的產物,由此而得到的對於事物的認識亦必是片面的。而實際上,“肯定的東西與否定的東西本質上是彼此互爲條件的,並且只是存在於它們的相互聯繫中”,比如“一條往東的路同時也是一條往西的路”,“北極的磁石沒有南極便不存在”(256頁)。在黑格爾的這些分析論述中,似已可見至20世紀出現的“反本質主義”、“反邏格斯中心主義”、“解構主義”等現代思潮的端倪。

與反對傳統本質論相一致,黑格爾主張要對“必然性加以思維”,他自己經由“思維”得出的看法是:“自然界註定了只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但精神的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舉凡一切維繫人類生活的,有價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性的。而精神世界只有通過對真理和正義的意識,通過對理念的掌握,才能取得實際存在。”(35頁)也就是說,在黑格爾看來,必然性思維,只適用於自然界,而不適於精神界。黑格爾正是據此進一步得出結論:對於精神世界,思維就是要自由思想,就是要“不接受未經考察過的前提的思想”(118頁),就是要消解“最堅硬的必然性”。而這樣的“思維”,本身“就是一種解放”,“這種解放,就其是自爲存在着的主體而言,便叫自我;就其發展成一全體而言,便叫作自由精神;就其爲純潔的情感而言,便叫作愛;就其爲高尚的享受而言,便叫作倖福”。(325—326頁)黑格爾舉例說,關於上帝本身,就屬於精神內容,就沒什麼必然的真理性可言,而“只有在思維中,或作爲思維時,纔有其真理性。在這種意義下,思想不僅僅是單純的思想,而且是把握永恆和絕對存在的最高方式,嚴格說來,是唯一方式。”(66頁)可見,對於精神領域而言,黑格爾注重的顯然並非思維之結果,而是具有消解某些定論的自由思維本身,是思想本身的高貴與力量。

正是在此基礎上,黑格爾進而提出了更高層次的哲學命題:“人之所以爲人,全憑他的思維在起作用。”(38頁)爲此,他曾呼籲:“我們這個時代的青年”,不要“僅僅滿足於外在知識的草芥”,應該有一種“對於更高尚神聖事物的渴求”(66頁)但曾令他感慨系之的是:“世界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馳鶩於外界,而不遑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於自己原有的家園中。”(31頁)

如果僅就探明康德所判定的“不可知”的“物自體”而言,黑格爾在《小邏輯》中的分析論述,似乎仍給人玄祕莫測之感,但這並不影響黑格爾哲學思想的偉大光輝,這就是:不僅有助於人們認識到辯證理性思維的重要,更在於爲人類打開了通向自由思想之門,指明瞭人之爲人之路。但黑格爾也許沒有想到,在他身後的歷史長河中,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世界精神”似乎更加“忙碌於現實”,更加“馳鶩”於“外界”,他所向往的高尚神聖的精神“家園”,不僅未見繁盛,而是愈見荒蕪。更爲令人憂慮的是,在許多國度,假冒高尚與神聖,乃至是毒汁四濺的“精神花草”正四處蔓延。有誰還有能力拯救我們這個世界嗎?

小邏輯的讀後感2

“一方面由於時代的艱苦,使人對於日常生活的瑣事予以太大的重視,另一方面,現實上最高的興趣,卻在於努力奮鬥首先去復興並拯救國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個局勢。這些工作佔據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階層人民的一切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致使我們精神上的內心生活不能贏得寧靜。世界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馳騖於外界,而不遑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於自己原有的家園中。現在現實潮流的重負已漸減輕,日耳曼民族已經把他們的國家,一切有生命有意義的生活的根源,拯救過來了,於是時間已經到來,在國家內,除了現實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會獨立繁榮起來。”

這是將近兩百年前,黑格爾在柏林大學的開講辭。讀起來感覺多麼親切啊,真可謂歷久彌新。我們這個時代不再是黑格爾的時代,但人好像還是黑格爾時代的人。“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馳騖於外界,而不遑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於自己原有的家園中。”“致使我們精神上的內心生活不能贏得寧靜。”

一個時代的興趣,一個時代的格局,一個時代的趨勢,個人是無能爲力的,最多隻能“獨善其身”。而且,很多時候,獨善其身也很不容易,往往“樹欲靜而風不止”。

國人的習慣,喜歡上行下效。所以我常常想,要扭轉這個時代的風氣,可能還要從在上者做起,然後民衆羣起響應。

我常常想,假如爲政者能有時間坐下來讀點書,做點思考(總結和反思),想一點與經濟無關的社會的事、文化的事,聊一點百姓的話題、精神的話題,甚至是詩意的話題,可能會出現一種清新的政治局面、管理局面。瞭解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受百姓敬仰的官員是親民的,有人情味的,他們似乎不像現在的官員那樣,成天到晚事務纏身,幾無片刻閒暇。古代的官員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似乎總能從容處之,百姓對他們的評價是“日計之無近功,歲計之有大利。”(李白《化城寺大鐘銘序》)

假如學者們能坐下來安靜地做學問,而不僅僅爲稻粱謀,不僅僅爲名利、爲職稱謀,可能會出現一種清新的學問局面、學習局面、文化局面。

假如各階層的人們能放慢一點腳步,習慣欣賞生活,習慣欣賞自己,習慣於物質之外某種精神需求……可能會出現一種清新的生活局面、社會局面。

和諧社會必然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的身與心的和諧。遠離精神、遠離內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