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爲什麼活着的讀後感

導語:近日,讀書會的同伴推薦了稻盛和夫的《人爲什麼活着》。這本書讓我對稻盛和夫產生好奇,並上網瞭解了很多他的事蹟,使我打開了瞭解日本企業管理的一扇窗口。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有關人爲什麼活着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關人爲什麼活着的讀後感

【篇一:《人爲什麼活着》讀後感】

如果放棄民族爭端中的一些極端看法,日本這個民族和我們的文化是同源同種的,而且他們的文化傳承比我們做得更好,是一個值得敬佩的團體,其中一些著名人物的看法與思想更是可以讓我們這個浮澡的社會震人發聵,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及其他經營企業的理念正是這麼體現的。

西方的商業社會給我們這個正在搞改革開放的社會一個很好的學習模式,但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他們的家族在企業中的地位傳承卻不能超越三代這個瓶頸,而日本社會卻有更多的家族依舊體現着企業的領導地位,這和他們的家族文化及企業文化離不開的。

稻盛和夫在這本書中,講述了以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相結合的一個人生理念: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心性、磨鍊靈魂”,或者叫“淨化心靈、純化心靈、提高人性、提升人格”。用通俗的話來講人生的目的在於“爲世人、爲社會做奉獻”,因爲只有心靈純潔、人格高尚的人才能一輩子爲別人,爲社會做貢獻,而不計較自己個人的得失。

講得有點寬泛,但我們從他們的企業經歷和企業文化的發展過程可以理性地來了解一些。

做爲企業家,把自己領導的企業如何做得更大更好是他的職責,但許多的企業家只醉心於做利潤更高更大的項目,並在運作過程中不擇手段,當慾望的烈火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之時,崩潰的結果也就必然會到來。也許就在最後分析他們失敗的原因更多的會強調經濟環境的惡化、運氣的不佳,但稻盛和夫認爲,這是因爲他們沒有“以心爲本”的經營理念,最後受到因果報應受到的懲罰,只有那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並全員上下一心爲企業發展做出努力的纔能有光明的前景。好象有點唯心,可是我們審視一下日本的幾個大企業都是堅持着技術第一,堅守着自己的熟練的那一塊,纔有現在的世界知名品牌,我們一提到家電就會想到索尼,一說到汽車就會講到豐田。

一個企業,是由一個個員工彙集而成,他們的內心感受以及對企業的感情,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日本,一名員工大都做到從一而終,而有過幾次跳槽經歷的就會列入不忠誠的名單,爲以後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不便。在我們中國,老的傳統已經不復存在,唯一盛行的是拜金主義,對人的價值更多的以金錢爲考量,帶來的是世風日下,企業沒有長遠的打算,更多的精力浪費於隊伍的穩定。

所以從稻盛和夫的哲學觀來說,更重要的是人的建設,只有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提高每一位員工的精神修養才能保證企業乃至社會的發展和興旺。

談到這些感受,再結合本單位,我認爲提高我們自己的素質也是提升我們爲社會服務這個大理念的實踐行爲之一,象這次的讀書感受活動,或多或少地使我們受到了一些教育,加強了個人的修養,不一定立竿見影,但涓涓細流可以匯成大海,只要長期的積累,會達到社會和諧這個大目標的。在此,還是希望沒有閱讀這本書的朋友,擠出點時間去翻翻這本還不算太說教的書,開卷有益哦。

【篇二:人爲什麼活着讀後感】

近日,讀書會的同伴推薦了稻盛和夫的'《人爲什麼活着》。這本書讓我對稻盛和夫產生好奇,並上網瞭解了很多他的事蹟,使我打開了瞭解日本企業管理的一扇窗口。以前MBA學的是西方的管理,平時看的也大多數是西方的管理和商業書藉,一直以爲西方的管理體系發展最全面,層次最高。讀了此書後,有一種感覺是,原來東方的管理還有着更高的境界,西方的管理是“術”,東方的管理上升到了“道”。

人爲什麼活着?這個問題很大,是有史以來所有哲學家都盡力回答的問題。哲學有三個基本問題: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將到哪裏去?我們爲什麼存在於此?稻盛和夫在本書中清晰地回答了這三個問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將到哪裏去,這兩個問題可能沒有認真的思考,但是對於“我們爲什麼存在”,估計是很多人經常思考的問題,也就是我活着是爲了什麼。翻書之前,我也靜心思考一下,人爲什麼活着?人們大概有以下幾個理由吧:

一、活着是爲了人類的解放。在革命時期,這是最崇高的理想,但在物質豐富的年代,人們的精神反而貧乏了,人們變得現實了,這麼崇高的理想好象已不現實。

二、活着是爲了真理,尋找真理。就象蘇格拉底以自己的無知之知,追求真理。

三、活着是爲了吃更多的飯、享受更多,或是爲獲得更多的名譽、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金錢,現在所有人都好象被現實劫持了,奔命勞碌,活得很累,但就是停不下來。

四、活着是爲了追求自己理想、實現自己心中目標。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這是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了。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後,追求名譽地位金錢大多隻是處於追求安全感、歸屬感、或受尊重的二、三、四層的需求。自我實現是爲了實現其人生的意義,已不在乎名譽、地位與金錢了,即使追求的過程中帶來名譽、地位與金錢,但已超越了這些。

五、活着是爲了受苦受難。斯科特說,生活是艱難的。確實是,我們活着受的苦還少嗎?

六、活着是爲了愛。很多做了父母的人都明白對子女的愛。有些劫後餘生、大難不死的人也會暫時開悟,深刻理解了生命的美好,以前追求的名譽地位金錢連糞土都不如。他們心中充滿了愛,每一線的陽光、每一片的綠葉、鳥鳴、微風,都是愛的體現,平時在馬路邊上感到厭惡的嘈雜紛亂,都充滿了愛與圓滿。託利的《當下的力量》,克里希那穆提的《愛的覺醒》,不就是提倡爲愛而活嗎?

七、“爲什麼活着”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會變的。弗蘭克在《活出意義來》,說:生命的意義是會改變的,但永遠不失其爲意義,我們能以三種不同的途徑去發現生命的意義:(1)創造、工作。(類似於“自我實現”)(2)體認價值(類似於“愛”),(3)受苦。

稻盛和夫的《人爲什麼活着》,對此問題的回答與弗蘭克三種途徑類似。

稻盛和夫這本書各章篇幅短少、文字途述平淡,論述了衆多主題,給我的感覺是博大寬廣,但也不失深度。雖然本人並不認同作者的所有觀點,但收穫頗豐,有很多精神上啓迪與激勵。舉例以下三點:

一、利他之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老子說,既已爲人己愈有,既已予人己愈多。黃金法則:你想別人怎樣待你,你就先怎樣待別人。因果報應,種下什麼因收穫什麼果。人類社會存在互惠法則。這是簡單得很多人看不到的道理,人們通過爲他們提供產品和服務,才能得到自己所得的。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競爭、叢林法則、適者生存、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大行其道,以至於這真理,很多人看不清。這被智者、聖人、哲人們提倡了幾千年而未消亡的真理。

二、思想即物質。你有什麼樣的思維心態,你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在身邊。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你有什麼的思維,你就有什麼的行爲,你有什麼樣的行爲,就會產生什麼的結果,你的行爲改變你身邊的環境。按吸引力法則的說法,你周圍的一切,是你的思想吸引過來的,是你思想的外在體現。

三、六度波羅蜜:持戒、佈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知行合一,對提高自己心智以及對自己子女教育,有很大的啓示。

最後,還是以稻盛和夫的話來自勉:“無論你讀過,聽過多麼好的道理,不親身實踐就毫無意義,爲提高心性,到聖賢們的著作中尋求真理,乍一看,盡是理所當然的、太簡單的道理,很多人往往用頭腦理解後,就自以爲已經掌握了,已經成了自己的東西了,其實不然,他們並沒有真懂,因爲他們不想將這些真理付諸於實踐。”

【篇三:人爲什麼活着讀後感作文

回顧成長的歷程,曾多次被問及過這樣的問題:你是爲了什麼而活着?似曾記得,第一次面對如此問題時的迷茫與不屑一顧,因爲那時感覺問及此問題的人亦或無所事事,亦或衣食無憂,而自己都不是。後來,隨着年齡、知識、見識地漸長,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慢慢有了雛形,漸漸地懂得了人活着就是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對於那時的我們,實現人生理想的最好方式,似乎就是認真學習,考上大學。因此,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似乎就是在爲了考上大學而活。爲此,即使是每天凌晨起牀,凌晨睡覺;即使是一個月面對四次折磨人的考試;即使是犧牲着自己健康的同時還要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即使這種活法真的很累很累,可我們也沒有厭倦和選擇逃避,仍不甘落後地勤奮努力、不懈奮鬥着。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知道那時的我們活着是爲了什麼!

進入大學後,整天沉浸在大學生活的安逸、舒適中,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在不經意中漸漸地迷失、湮沒,至於自己爲什麼活着,已毫不在乎也無暇顧及。那時在自己腦海中,活着似乎就是爲了享受如此安逸的生活。

可時光荏苒,安逸的生活就如同精心編制的美夢,當你還沒有悠閒去欣賞夢裏的風景時,就不得不被社會的現實所吵醒。剛步入社會,就不得不去面對繁雜的工作、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接踵而至的當然是煩惱、痛苦和煎熬。記得在雲桂項目的那段時光,繁重的工作任務與工作壓力如同天空密佈的烏雲,把自己壓得都快透不過氣來,最嚴重時甚至想到了辭職一走了之。當然,那段困苦的時光總算是熬了過來,困難、壓力、苦惱過後自然是成長與收穫,可如今回首那些煎熬的時光,仍是百感交集也仍然有很多的困惑,經常會思考爲什麼當人面臨如此困苦的境地時,還依然要去堅持呢,難道人活着就是爲了承受苦難的嗎?難道一定要在苦難中才能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嗎?難道不能退一步海闊天空嗎?人到底是爲了什麼而活着呢?

生活總是那麼的平淡卻又那麼的出乎意料,時常會在不經意中創造出一些令人雀躍的驚喜,即使你還不懂的“人爲什麼活着”。而與《人爲什麼活着》這本書的不期而遇正好淋漓地詮釋了生活中這種驚喜的存在。

《人爲什麼活着》是近期公司領導推薦給公司員工的一本心靈讀本,其作者爲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京瓷集團創始人稻盛和夫先生,該書也是稻盛和夫先生思想精華的凝結,更是我們廣大青年人砥礪自己的勵志讀本,書中闡述了肉體與靈魂、意識與現實、宗教與科學、自由與犯罪、慾望與煩惱、逆境與考驗等種種關係。作者稻盛和夫認爲人是有靈魂有前生和來生的,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藉助一個肉體來不斷提升靈魂的品格與靈性,人的肉體死亡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代表着步入另一個提升過程的開始。而意識在很多時候是起着決定性作用的。書中也舉了一個關於醫生把麪粉當作藥丸給病人吃竟能治病的例子。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能夠證明人的意識有時候確實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曾經有這樣一個報道,一個已婚女性多年不孕,一直盼望有自己的孩子,結果有一天真的出現了妊娠反應,但去醫院檢查卻發現並未懷孕。科學家解釋這種現象成爲心理性假性懷孕,這種假性懷孕反應與真正懷孕反應一模一樣。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很多事情我們想象成什麼樣就會按我們想象的那樣發展,積極地看待事情,事情就朝積極的方向發展,消極的看待事情,事情就朝消極的方向發展。對於宗教與科學,其實宗教是帶有很多迷信的色彩的,按作者所說,宗教是在科學不夠先進、人們爲克服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下產生的。所以宗教與科學是相互矛盾的,現代社會都提倡科學,但很多事情用科學的方法根本就沒法解釋。比如百莫大三角之謎及時光隧道。很多東西都不能用科學去解釋,而在宗教書籍裏卻能得到相關的答案。對於自由與犯罪,稻盛先生在書中揭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他認爲自由就是人們作惡的理由。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太放縱孩子的自由,使得孩子從小就養成爲所欲爲的習慣,而不懂得剋制自己某些不好的行爲。書中還講述了現在的父母不讓孩子從事任何勞動,而且很多國家還提倡父母不應該讓未成年的孩子參加任何勞動,這也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所在,因爲人只有勞動的壓力下才學會如何剋制自己。

確實如此,人的本性趨利避害、好逸惡勞,如果從小不勞動就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小孩從小就養成自私自利、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但父母的無限包容並不代表別人的無限包容。當與別人產生衝突時,這種人往往採取最極端的方式,所以悲劇就發生了。對於慾望與煩惱,其實自己在很久之前就在想慾望與煩惱的關係。可能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一個人呆在家裏不出門倒舒適自在,但一出去,看到琳琅滿目的東西,而自己又不能把它們全部買回來,導致爲此不開心,所以很多時候煩惱都是由慾望產生的。而對於逆境與考驗,其實很少人會希望自己的生活會充滿了驚濤駭浪般的傳奇,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平平坦坦,但事實並非如此,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去面臨不同的逆境。有些人在逆境中跌倒再爬起,爬起再跌倒,然後再爬起,在這反反覆覆中經受住考驗並且成長,最後在逆境中存活;有些人遇到困難後一蹶不振,或許經不住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最後還是跌倒。這兩種情況就跟玩遊戲一樣,有些人一路披荊斬棘,不斷戰勝路上的障礙,所以不斷升級,但有些人早早地放棄,所以一直停留在最初的階段。

讀完該書之後似乎讓自己曾經迷茫、痛苦時的困惑有了些許答案:其實人活着就是爲了去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在承擔責任的過程自然會經歷許多艱難困苦,而這些艱難困苦就如同一道道鑄就高尚靈魂的關卡,只有當你努力的通過了這一道道關卡,你才能歷練出高尚的靈魂,才能在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同時也去幫別人實現他人人生價值,也才能真正地追尋到屬於自己幸福。

正如書中所說:宇宙的造物主將種種考驗加諸在人類身上,然後觀察他們如何面對考驗。其實在漫漫人生路中,無論是好的抑或壞的境遇,都是造物主賜給我們的考驗,幸運的際遇與不幸的災難在本質上同樣都是考驗。一個人如何面對這樣的考驗,將進一步決定他未來的人生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其實幸運的比不幸的需要更強的承受力才能經得住人生的考驗,因爲人類在幸運的環境中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不管我們所認爲的幸與不幸,都不該成爲停止前進的藉口,權利與金錢也不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的目標是不斷實現自我價值,提升靈魂的品格與靈性,因爲某一天我們的肉體消失了,但我們所創造的價值永遠在那裏,我們的靈魂就不會被遺忘。

【篇四:人爲什麼活着讀後感】

《人爲什麼活着》,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經營哲學的書,卻滲透了很多人生哲學。其實也是在後來才明白,或許這本書,它本來應該取名爲《人應該怎樣活着》。

人爲什麼活着?應該怎樣活着?其實在某些方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互通的,雖然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法準確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原先就有的觀點被再次鞏固和強化,那就是:勤奮努力地工作,用樂觀積極、與人爲善的心態好好活着。

首先一點,勤奮。按稻盛和夫書中的定義來說:勞動的目的不應僅取得糧食、免於飢餓,也是爲了鍛鍊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出美好的心智,讓人變得更完美。

我認同這個觀點,我們都不完美,但都可以努力讓自己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想,努力勞動在給我們帶來物質回報的同時,確實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穫,雖然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抱怨、煩惱,心情鬱悶,但當事情過去後再回頭看,或許這其實也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正是因爲有好多好多這樣的抱怨和煩惱,我們才逐漸變得成熟,變得穩重,變得能獨當一面了。

當然,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人爲善。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保持謙虛真誠的態度,儘量少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處的局面。

拿我們的工作來說,總有人抱怨廣告佔用了太多版面,也聽人說誰踩了誰的線,是誰在本該截稿的時候還沒拿出稿子來,或者是誰不管稿件內容如何就只管把自己的稿子放在頭條位置……這樣的情況我們幾乎天天碰見,摩擦也不少見。但如果在摩擦發生之前,我們可以嘗試着將心比心,或是設身處地,有些摩擦和爭議說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說,事已如此,生氣並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所以,還不如一笑而過。

或許,我們可以學習作者避免煩惱的一些方法:

1、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

2、保持謙虛絕不驕傲;

3、每天自我反省,反省並不是意味着每天煩惱一下;

4、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

5、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讓我們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