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通用11篇)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是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長篇小說,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通用11篇),歡迎大家閱讀!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通用11篇)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1

終於又有時間讀點書了,感覺真好,淡淡的日子,淡淡的過,似乎曾經也這樣提到過!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度過了第一部分第16節,終於讀到了輕重的啓示!細加掂量的決斷與命運之聲聯繫在一起;重、必然和價值是三個有內在聯繫的概念:必然者爲重,重者纔有價值。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人的偉大在於他扛起命運,就像用肩膀頂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樣。人只有一次生命,絕無可能用試驗來證明假設,因此他就永遠不可能知道爲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對還是錯。

我們都覺得,我們生命中的愛情若沒有分量、無足輕重,那簡直不可思議;我們總是想象我們的愛情是它應該存在的那種,沒有了愛情,我們生命將不再是我們應有的生命。我們都堅信,滿腹憂鬱、留着嚇人的長髮的貝多芬本人,是在爲我們偉大的愛情演奏“Esmusssein!”

“如此必然的決定依賴的卻是這樣偶然的愛情。”

我的生命裏多了太多的偶然,然而卻沒有一次讓這些偶然成爲必然,或許生活已經告訴了我必然的答案,只是我不知道,我無法接受,我不想承認這必然的結果!

如果和你的相遇一切從必然開始,那麼過程中能否出現偶然的驚喜嗎?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2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着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倒地上。”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什麼是最沉重的負擔?而什麼是輕?什麼是重呢?

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描述了男主人公托馬斯因爲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衆多的情婦。可當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蕾莎時,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爲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卻絲毫沒有改變,依然遊移在情婦之間,這促使特蕾莎極度痛苦與不安,最後決定離開托馬斯。分離後經歷了磨難,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特蕾莎,此後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裏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而托馬斯的情婦之一,薩比娜則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國,逃避革命,是個典型的背叛者。

米蘭·昆德拉在這部小說中,圍繞着托馬斯,特蕾莎等幾個人物的不同經歷,經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迴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範疇進行了思考。

整本小說主要寫“輕與重”,“靈與肉”,對托馬斯來說,輕是“偶然一次不算數”,是“別樣亦可”,而重則是“非如此不可”。在遇到特蕾莎之前的托馬斯,會更偏重於選擇“輕”,因此屢次外遇,在他的字典裏沒有背叛這個名詞,但當他遇到心愛的女人時,托馬斯在靈魂和肉體間劃分着明顯的界限,他內心確實是深深的愛着特蕾莎,但卻不停的一次次的傷害她,而特雷莎潛意識裏認定靈魂離不開肉體,因而最終選擇離開。到最後托馬斯回去找到了特雷莎,並選擇了“重”,做到了“非如此不可”。

重,是有序,是必然,是非如此不可,它意味着責任,很少有人願意主動承擔責任。輕,是無序,是自由,是偶然,是別樣亦可。對於何者爲“輕”?何者爲“重”?什麼時候該選擇“輕”?什麼時候該選擇“重”?“靈與肉”能否分開?這些問題,我們往往難以認清且正確地做出選擇。

就我自己來說,我難以認同男主人公托馬斯“靈與肉”分離,選“輕”棄“重”的做法,我認爲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爲,愛一個人就應該一心一意,就應該盡力甚至犧牲自己去保護她,不讓她受傷害。而至於薩比娜,因怕責任,選擇逃避與背叛,這也使她難以快樂地生活。我覺得選擇“重”,並在“沉重的負擔”下生活,“靈與肉”相合,跟着心中的感覺走有時也是一種幸福,因爲這纔是自己心裏真正想要的,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勇敢地肩負起應負的責任,在艱難和壓力下不斷前進,人生才能過得更快樂,更有意義,更精彩。隨着心靈生活在“重”中,有時那種踏實與幸福也會使自己忘卻沉重的負擔下的艱辛,從而感覺到“重”中的“輕”,感覺一切負擔都是“輕”的,沒有負荷的。

在最沉重的負擔下,我們要勇於承擔負擔,讓靈魂與肉體結合,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不畏困難,不向命運低頭。因爲只有這樣的非如此不可,我們才能不斷前進,才能感受到“重”中有“輕”,“輕”中有“重”,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3

我讀小說向來品位不高,只圖好玩、痛快,不願費腦筋。所以昆德拉的這部小說我反反覆覆拿起過多次,都只能翻到開頭幾頁。然而在那個寂靜的午夜,我獨自坐在客廳再次捧起它時,居然像讀《知音》和《故事會》一樣毫無滯礙地讀了下去。書中的內容吸引並打動了我,因爲我在書中看到了身邊的人和事,也看到了自己,從我過去從未意識到的角度。

一部成功的文藝作品總會揭示現實與人性,而昆德拉的段位太高,不用什麼驚天動地的現實描摹,不用什麼千錘百煉的人物對白,看似隨意揮舞兩下,就已經挖得太深,掘出太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東西,以至天資愚鈍不學無術的我痛恨自己閱讀的快感與沉靜的思考不能兼得,其中的妙處沒能細細品味,也不可能悟透。所以我不敢評價和分析,只能從幾個容易下手的角度說說自己的感受。

與某些小說家不同,昆德拉不強調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反而直白地告訴你,這是我虛構出來的人物。然而這些人物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性格特點和價值取向,更重要的是有着自己獨特的困惑與障礙、選擇與行動,能讓讀者產生極強的同理心。或許昆德拉對講故事本就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如何將人物的經歷、內心活動和夢境作爲隱喻,來表達對現實和人性的思考。另外,就像魯迅先生經常在小說和散文中不經意地隨口罵人一樣,在主題之外,昆德拉也能隨時寫出大量類似“人是不能和比喻開玩笑的,一個比喻,就可以產生愛情”這種文青們最喜歡的金句。

他寫了大背景,卻寫了小人物;他寫的小人物,卻用了大手筆。人物在困境下的反應、特殊時代背景下的政治、以及愛情和性,這些都是小說中常用的素材,用來歌頌、批判、反思或者諷刺某些特定的人或事,會讓主題顯得比較深刻。而跟昆德拉一比,這些就膚淺了。他寫人物不會只寫到某某真勇敢值得我們學習,某某真小氣大家一起鄙視他的層面;他寫政治不侷限於揭露某個政府真無恥,某段歷史真黑暗的層面;他寫愛情和性,也不滿足於只讓你感動或者虐心。他有更深刻的、形而上的東西要表達。他寫到“存在之輕”的沉重,寫到“非如此不可”的決心,寫到“靈與肉”的衝突,寫到反對政治的“媚俗”以及無所不在的“媚俗”。這些都是大部分小說家未能觸及的地方,而昆德拉寫到了,還寫得那麼有道理,還寫得那麼巧妙,這就是他的厲害之處。

這部小說的敘事結構從整體看來是完整的,可在讀的過程中視角不斷變換,各個章節互相打斷,甚至在中間就已經交待了男女主人公的死,後來兩人的經歷又重新成爲敘事的主旋律。很多人評論這是昆德拉在小說寫作中借用了音樂手法,他們稱之爲“復調小說”,而四位主要人物則對應着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四個樂器,小說像樂曲一樣富有節奏和速度的變化,形成了迴旋與變奏。

昆德拉曾引用“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這句諺語,他認爲“小說藝術就是上帝笑聲的迴響”,所有傑出的小說作品都是由此而來。無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就是其中之一。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4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這本書的名字恰如其分的揭示了書中蘊含的哲理:生命不能失去它的重量,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的存在。相反,當重量完全卻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人也就越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對生命的最終意義表示出了懷疑,那麼我們該選擇什麼呢?是輕?還是重?

人生離不開“輕”,“輕”是人留戀的終極原因,比如:愛情,友誼,音樂,欣賞大自然,藝術創作等這些對生命本身的享受。在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徐志摩和三毛,他們喜歡自由,追求友誼,愛情和童真。他們是懂的享受生命本身的人。

人生離不開“重,”重“給人能帶來充實,在”重“的圈子裏,人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能從其中感到心靈充實的幸福,人會在人的本質力量化過程中發現自己,肯定自己,爲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過這樣深刻的體驗,比如:當我們站在領獎臺上,我們心中洋溢着喜悅之情,我們會通過”獎牌“看到我們的本質力量,我們會體會到被衆人肯定後那種精神上無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們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輕“與”重“外,還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也可稱爲”沉重的輕“。所謂”沉重的輕“,是指人在無所事事的情況下,感到無聊、空虛、寂寞、孤獨等難以承受的感緒和糾纏在精神之中解不開的死結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中,提到托馬斯在開始離開他的妻子特麗莎的幾天裏,確實獲得了自由,他又迴歸到了單身漢的生活,整天可以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氣息。但是不久,失去責任的”輕“就讓托馬斯難以承受,他發現自己原來更需要承擔家庭責任的這份”重“。”沉重的輕“是人生的一個困惑,大多數無所事事的富人經受着難以言表的煩惱,傑出影星翁美玲因不堪忍受愛情中的”沉重的輕“而自殺身外亡,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來源於想不開的”沉重的輕“。

生命是用來感受的和體驗的,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掙扎,在無數的困難中學會了堅強,同時我們學會了包容,在這樣的心態中我們得到了最大的快樂,或許逆境中也是一種美麗,在這當中我們得到了洗禮。不管是怎樣的困境我們將勇敢的面對,直視這些問題,在每個人的心中總有那麼一塊淨土,它是那麼的純真與善良,它是人性中最寶貴的東西。

”如果生命的初次安排就已經是生命的本質,那麼生命還有什麼價值“昆德拉說的好,正是因爲這樣,生命才總是像一張草圖,沒有前生也沒有來世,生命僅此一次,”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只能做一個決定,上天不會賦予我們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以供比較不同的決定,因此每一步都是探索,承擔着選擇的重任,生命正是在探索和選擇中得以本質的延續“,此間的重量,是非如此不可,非選擇不可,沒有人可以預知下一步將會是怎樣,走一路是山窮水盡,也許是柳暗花明,如此橫亙在前的重量,不得不承受。既然生命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不能承受生命之輕,能做的無非就是將重量扛在肩頭,在選擇中把僅此一次的生命畫寫完整。也許,當我們義不容辭的承擔了責任,擔當了道義,負起了關懷,給予了呵護,生命承受的這些重量會爆發出強勁的聲音和力量。

生命是什麼呢,我說其實生命就是出生死亡,當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是父母賜予我們最初的生命,生命就這樣開始了旅程,從孩童的天真到少年的青澀,從青年的莽撞到中年的穩重,最終我們學會了包容與寬恕。在這個旅程中我們走過平坦的大道也走過崎嶇的山路,在困難面前我們學會了面對,在一個接一個的窘境面前我們漸漸成熟,在責任面前我們能夠從容面對。學會擔當責任,此生不枉過。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5

我喜歡米蘭·昆德拉,雖然他的書看得並不多。《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是一直想要看的書。適逢考完會計基礎跟道德,特想看點什麼,就看了《布拉格之戀》,看完之後接着就看《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大概中午三點開始看,看完已經快十點。洗個熱水澡,就爬上了牀。

我是應該先看書的。

我覺得電影也闡釋得不錯。不過,當然,相對於原著,就遜色了很多。

我一邊看電子書,一邊想起電影一邊擴展,我有些理解跟導演是不太一樣的。我應該先看書。無疑,因爲先看了電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想象。

我知道我沒看懂。因爲它表達的太多,層次太多。很多地方,只要你細細品味,就可以讀出很多深度。我想沒有人一次全能看懂的。

我沒讀懂托馬斯,沒讀懂特雷莎,沒讀懂薩賓娜,我大概誰也沒讀懂。我沒讀懂性友誼,沒讀懂自由,沒讀懂個性,但或許我讀懂了他們的愛情。

托馬斯對特雷莎的愛如此之深重,而他卻企圖輕輕的去愛。事實上,他可以爲了她失去一切。特雷莎遇到了生命中一直在等待的男人,而且幸運的得到了他的愛,他的寵愛,但卻覺得抓不住他。他們都只是知道對方在自己心裏的絕對性,而沒有被告知自己在對方的高度。他們於對方,已不僅僅是愛。但他們一起的生活,除了愛之外,卻隱含着痛。生命不能承受的痛。

不過結局很美好,像個童話。他們最後終於完全的走入了對方,屬於彼此。我喜歡這個結局。

所有人物中,我想我最喜歡的是薩賓娜。但我最讀不懂得也是她。她愛的是誰,她追求的是什麼,她想要怎要的生活。她一直走,一直逃,她最後會停留在哪裏。

我喜歡電影裏特雷莎和薩賓娜互拍的那一段。赤裸相對,很多感情都是可以被理解和諒解的。我覺得那以後特雷莎不會再對薩賓娜懷有敵意。

有點慶幸,這本書不是高中以前看的,不然讀不懂得會更多。以後有時間還可以再看。生命,生活,很深的藝術。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6

“非如此不可”是這本書中讓我最受啓發的一句話,它包含着堅定的信念,還有信仰,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種內在的力量。我一直相信這種力量的存在。再華麗的外表,再美麗的容顏,都沒有這種力量更令人感動。好的作品也是一次靈魂的傾訴,是心靈之作,它只向懂得它的人們敞開着心門。

書中很多文字對我來說就象一扇我無法打開的門,門的裏面裝滿了寶藏,只是我摸不到它,形而上的思想深厚、廣葇,無限。從這一角度上看,我是被拒之門外了。但我還是被故事中的情節所感染了。本書無疑是向我們揭示了生活的另一個不同的層面,真實的,卻很難被勇敢地坦白出來的。它不是所有人的,不是一個人的全部,它是一朵懸崖之花,它是屬於藝術的,卻又是一門殘酷的藝術,接近瘋癲。

托馬斯,書中的男主人公,一個魔鬼與天使的結合體。很多女人爲之瘋狂,而他卻只像是在玩一種激情遊戲一樣,周旋於不同的女人之間,如魚得水般地灑脫歡快。他對待女人,就如對待自己的職業(他是一個外科醫生),會從不同的女人身體上發現各自的美妙之處。在他的眼裏女人沒有好壞、美醜之分,只有不同。他以極大的熱情呵護懷中的每一位女人,又以極冷酷的態度阻止任何一個女人靠近他所設定的界線。他柔情似水,他冷漠如寒冰。這樣一個男人,特麗莎深愛着他,無法自拔。

特麗莎愛上了托馬斯,擁有了無上的愛情幸福,同時也爲痛苦所擁抱。她太愛這個男人了,愛是唯一的,又怎能允許別人的介入。可她根本就不可能改變托馬斯,又離不開他。托馬斯自從十年前離婚以後,就一直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有很多情人,同時又時刻準備着擁有新的情人,他不會爲誰改變。以往的女人都被托馬斯改造成了適合他的樣子,他也希望特麗莎能成爲她們其中之一。

當特麗莎感覺到托馬斯與薩賓娜的情人關係時,她所承受的痛苦,什麼樣的文字、語言能夠代替呢?她極盼望着能用肉體之苦來取代愛人的背叛給她帶來的心靈之苦。夢中,她用針刺入自己的片片指甲。自己深愛着的人與別人有染的,誰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呢?離開!又一步也走不出。特麗莎淪陷在痛苦的旋渦裏,沒有力量自拔,只有托馬斯才能把她推上岸,所以她對托馬斯說:“把我趕走吧!”

托馬斯也沒想到自己會對特麗莎的感情越來越深,與別的情婦不同。他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着,同時又抗拒着自己的改變。爲了轉變特麗莎的思想,他不斷地向她灌輸着自己的觀點,希望把他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樣子。

最終,無法承受痛苦的特麗莎自殺,未遂,又兩次選擇出逃。托馬斯一而再地爲她放棄着一切外在的東西,但卻不能改變感情生活方式。托馬斯是無法改變的,特麗莎也是無法改變的,也許她真得希望自己能改變,爲托馬斯,但又無能爲力。特麗莎後來的思想奔向了一個極端,生活爲她打開了另一扇窗,在這裏她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本來,個人情感就不是一個人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特麗莎學會了攝影,並熱愛上了它。在國家危難之機,她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勇敢,並以超凡的能力用自己的方式與侵略者戰鬥。這些力量是托馬斯給予她的,也只有托馬斯能夠給予她。當她把對托馬斯的熱愛轉移到事業中去時,她的內心平靜了,托馬斯也得以解脫了。

在國家形勢的左右下,他們幾經週轉,由城市轉向了農村。曾幾時,特麗莎還是那麼地渴望能走出農村到大城市裏生活,而今卻帶着歡喜回到了農村,托馬斯如特麗莎網中的魚,隨着特麗莎收線,慢慢地投入到她的懷中。

特麗莎盼望着:托馬斯能老點,再老點,就好了。漸漸地,托馬斯真的老了,像一個真正的農民一樣,每天干着繁重的農活,穿着破舊的衣服。托馬斯放棄了自己激情四射的生活,終於枯萎在特麗莎的懷中。特麗莎無限傷感。僅僅因爲自己的愛,僅僅因爲自己的慾望,也許是她毀了托馬斯的一生。特麗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托馬斯終於只屬於她一個人了。愛,是愛其本來的樣子,還是愛其自己希望的樣子?也許好的`作品,就是向我們真實地表達一個立體的思維,不同的人收穫着不同的果實。結局是悲慘的,在一個雨夜,托馬斯和特麗莎雙雙因車禍死亡。這個結局又是何其完美!

非如此不可麼?生命如此短暫又如此的脆弱着,非如此不可。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法籍捷裔小說家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寫關於布拉格風雲變幻中普通人民的生活。書中的兩對男女——托馬斯與特麗莎、薩賓娜與弗蘭茨——貫穿了全書,而“愛情,自由與真理”的人生哲學在全書中起起浮浮,此隱彼現,刻畫出了一個虛擬而又真實,逝去而又尚存的“輕與重”的世界。 而我,把視線駐留在了愛情之上。愛情的背後,折射出的亦是一個人對生命中自由與真理的選擇。

生命孰重孰輕,在布拉格的短暫的春天后顯露無遺,托馬斯卻在這過程中開始了他的愛情,與特麗莎—像個孩子,被人放在樹脂塗覆的草筐裏順水漂來,而他在牀榻之岸順手撈起了的女人,開始他前所未有地投入的愛情。戰爭僅隨其後,然而托馬斯夫婦是幸運的。蘇聯軍隊入侵之後,托馬斯以自己的名聲,被西方醫學界同行安排出國,在瑞士獲得一個不錯的職位。但特麗莎忍受不了國外生活的輕鬆悠閒,她返回布拉格。托馬斯在輕與重之間有好一陣掙扎:

他不斷警告自己不要向同情屈服,同情心則俯首恭聽,似乎自覺罪過。但同情心知道這只是他的自以爲是,還是默默地固守自己的陣地,終於,在特麗莎離別後的第五天,托馬斯告訴院長,他得馬上回去。院長是幫助托馬斯逃離災難的人,他不理解,他生氣了。他質問道:“非如此不可嗎?”托馬斯答:“非如此不可。”

托馬斯選擇了對妻子守候,如此堅決,而他的情人薩賓娜卻選擇了對弗蘭茨的背叛,義無反顧。

薩賓娜是昆德拉筆下最有才華,最能洞穿世事人物,她的行爲與愛情似乎是參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謎樣的“輕”的箴言。薩賓娜是背叛的象徵和符號。背叛使她能夠直麪人生,沉重的人生,在她這裏也變得輕盈。而弗蘭茨,卻成爲相反的另一面,成爲被薩賓娜背叛得最厲害的人物,而且得不到同情。弗蘭茨,一個就讀於巴黎的很有天資的英俊青年,20歲時就成爲學者,在以後的事業上將一片光明。而且他不滿足於學院式的成功,認爲書本生活不真實,他渴望與人們並肩遊行,同聲呼喊,他要爲真理和正義戰鬥。弗蘭茨的愛慕,除了情與性,還帶着觀念色彩。當然,很難說這種觀念的成份,應該受到尊重還是輕視。如此,儘管弗蘭茨傾注心血來追求薩賓娜,薩賓娜的心中卻沒有他的位置。當弗蘭茨既出於愛情,又出於正義衝動好不容易背叛家庭時,薩賓娜卻背叛了他,不留一句話,悄然而去。薩賓娜的背叛是輕的勝利,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勝利是巨大的苦難代價之後的報償:它將無家可歸、亡命天涯的人對好心腸的施恩者在精神上的優越感暴露無遺。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8

米蘭·昆德拉的鉅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很多人看不下去,於我一樣。已經許久沒看書沒寫字的懶人,今日倒是很想寫一篇文字。這本書含義深遠,我就寫寫一點點小小的啓發。

生命之輕,何爲輕?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裏,常有鐵漢柔情。溫柔似一把利刃,可以讓鐵漢乖乖臣服。歷史上有太多類似的例子,如商紂的妲己,如明皇的楊妃,這就是輕。人生總不是一帆風順,總會跌宕,總會彷徨。而那些挫折,失敗和低谷也是輕。

那又爲何生命無法承受輕者?在我看來,輕者不輕。輕的背後是沉重如山的負累,是輕的外表下卻於無形中隱藏的重。近代史上有這麼一個臭名昭著的女人——慈禧。她的愛慕虛榮,她的膽小怕事,她的所有輕的本質,葬送一代王朝,也使中國在世界發展潮流中然而停滯不前。輕的力量不容小覷,小則毀了一個人,大則毀了一個國。如此一來,生命如何去承受輕?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輕帶來的都是不堪之重。特雷莎用自己的陰柔懦弱將名醫托馬斯緊緊捆在自己身邊。然而正是他們的田園牧歌成就了兩人最後的幸福。托馬斯放棄了鬥爭,放棄了名利,放棄了責任之重,而選擇了生命之輕。在年邁那幾年過得安穩自在。輕與重之間,輕,便屬於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睿智。近些年來,太多太多的勵志人物給這個浮誇的社會注入了大股正能量。斷臂鋼琴師劉偉,在最低迷的時刻,最輕的生命階段,尋找到另一條出路。創造了腳彈鋼琴的奇蹟,收穫生命之重。生命之輕,輕的是肉體,重的是靈魂。正是輕,讓我們多了一次成就的機會。有人說當你處在人生最低谷時,其實你是最大的贏家,因爲無論你怎麼走都是在向上。輕時,才擁有無窮的力量。輕是蓄積,是醞釀。輕到一定程度會爆發出生命至重!

叫生命如何去承受輕呢?軟弱之輕是毀滅之重,身殘之輕是志堅之重。輕是無形之重。生命不能承受其重,更不能承受其輕。而我現在寫着文字之輕,品味着領悟之重。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9

這部作品無疑是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之一,語言簡潔又不失絢麗,形式單純又富有條理,主題卻含混、多義又極爲尖銳。正如文藝批評家弗朗索瓦·裏卡爾在《撒坦的視角》中所寫:“讀他的作品,對於我們的精神來說是一種萬劫不復的挑戰。它的顛覆是簡單、柔和隱伏、卻又徹底、毫無餘地。”對於這一作品,只好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輕與重一向是一組神祕而模糊的對立,巴門尼德認爲輕者爲正,重者爲負。拋開這一認識的正誤不說,輕與重的確值得我們探討。沙子附着在大地上,它是土壤,漂浮在空中就是塵埃。人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繁衍,重力功不可沒。我們離大地越近,越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如果完全沒有負擔,我們是否就如同作者所想,只是半真的飄着,毫無意義?主人公托馬斯周旋於情人與愛人之間,他既想要愛情,又不想要責任。他試圖完全自由地飄蕩,又最終不得不接受現實,墜落地面與愛人特蕾莎了此餘生。人不可能沒有任何負擔,想要達到莊子那般無所恃的境界,豈非癡人說夢?爲功名,爲善念,爲情義,爲信仰。入世忍得了負擔,出世方了無遺憾。

然而這部作品的核心並不止於此,作者通過論證輕與重,進一步反思人性。二戰的背景下,蘇聯入侵捷克,托馬斯、薩比娜等人竭力抵抗着其影響。他們反對的不是社會主義,而是社會主義帶來的“媚俗”。這也體現了作者的態度,他無意反對哪種政治,他反對的是政治中對人性的捆綁,反對有政治帶來的在大衆中的高度符號化、模式化的情感反應。疾苦不是覺得痛苦,而是覺得應該哭;笑不是因爲覺得幸福,而是覺得應該笑。這種遮蔽扭曲了人的真實情感,壓抑了人性。而托馬斯最終返回鄉下,他的情人薩比娜迷茫離開,都與反對媚俗有一定關聯,都對大衆忽視人性產生深深的懷疑與失望。

在全書的最後一節《卡列寧的微笑》中,托馬斯與愛人特蕾莎來到鄉下生活,從表面看這是一種牧歌生活,即田園生活,建立在和諧基礎上的生活。但我覺得這種生活背後卻隱含着毀滅。看似矛盾,實則不然。就如媚俗,儘管作者蔑視它,但作者同樣承認媚俗總是人類社會境況中的組成部分。特蕾莎雖然追求着牧歌式的生活,但作爲愛情中弱勢的一方,她往往無能爲力,只能一步步地對托馬斯誘導,使他變弱,方式便是自我墮落,通過自我毀滅來控制托馬斯。在鄉下的幸福生活中,憂慮卻揮之不去,而他們的狗卡列寧的死亡使最後一張節籠罩上一層愁霧。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托馬斯與特蕾莎的退隱與卡列寧的死去,便是毀滅降臨的開始。

這部作品的晦澀與深奧,令人難以捉摸清楚。絢麗與死寂並存,徹底的諷刺貫穿全文。弗蘭索瓦·裏卡爾曾評價昆德拉“是毀滅的作者也是牧歌的作者”。而我想說,這位偉大的捷克作家,是生活詩人也是儈子手。他以槍炮與玫瑰,這部不朽的作品,巡邏於文學世界。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10

有很多書,我們在讀的時候不屑一顧,原因是它們沒有一波三折的情節和波濤洶涌的情感,但是在閱讀結束再回頭思考的時候,又會覺得溫婉深沉,回味無窮。讀這類書純屬精神層面的享受,可以獲得對人生和生命價值的思考和追問。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於我就是很好的例證。

一頁頁將《生命》讀完,我從心底裏服了米蘭?昆德拉。他用高超的技巧將哲理小說提高了夢態抒情和感情濃烈的一個新水平。其對於靈與肉、輕與重的思考顛覆了我原本既有的生命價值觀念,甚至開始使我產生惶恐。

生命中確有輕重之分。人類奔波勞碌傾其一生無非就是爲了追求幸福快樂,即一直以重的姿態在追逐"輕",而人類幸福的標準無非是家庭、名利、愛情等媚俗的東西。西方悲觀哲學家叔本華以爲,人生即意欲之表現。意欲是無法滿足的淵藪,人生卻總是去追逐這種無法滿足的淵藪,所以追逐本身就是一大痛苦。對此,很多人呼籲何不放棄追逐,重新審視身邊的人,考慮一下如何真正的活着,拋掉負擔,迴歸自然,養精蓄銳以應對一切。

可是生命除了有輕有重,還有"沉重之輕"。叔本華說,存在既是痛苦。若要不痛苦,須是不存在。生命之重通常都會使我們理智地提醒自己應該遵循的生命法則。有重就會有對於輕的渴望。然而當輕真正降臨,我們卻很難承受。沉重之輕與重不可調和的矛盾讓生活更加糟糕。人們習慣了在一次次成功和讚美中肯定自我,當真正放下追逐,卸下所謂生命之重時,便陷入了失重後的生活。這時候一切的滿足感蕩然無存,"上進心"被當做垃圾處理了,自我意識就再也無法支撐,社會上只剩一羣人感嘆家庭親人的可貴,芸芸衆生將慢慢喪失掉個性。說的遠一點,社會發展文明進步就更沒指望了。

詩人蘭波說:人生要一邊趕路,一邊賞花。"一邊…一邊…"這個關聯詞往往強調並列性。蘭波想表達的不是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態,而是要用這心態來"趕路"。人生如果僅僅用來"賞花",便只剩空虛、恐慌和無聊的安逸了。這即是我所理解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書中對於我們所忠於的生命之重有種特定稱謂,叫做"媚俗"。媚俗要求人們擁有一份堅信和簡單化的真理來得到最大多數人的理解,並同化他們整個集體。在媚俗的世界裏實施的是心靈的專制,是對個人定義美的意志的剝奪,它來自對生命的絕對認同。我認爲書中四個主人公中,弗蘭茨是最媚俗的。他可以代表我們每一個人,他至死都沒有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美只是別人眼中偶然的錯誤。

所有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媚俗也不例外。任何人只要不脫離公衆就難免媚俗。當個人有意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去應和羣體的價值取向時,就已經陷入了媚俗的境遇。所以,即使最瀟灑的薩比娜也不能免俗。

書中有兩對互做對比的人物:托馬斯和特蕾莎用來表現"靈"與"肉",薩比娜和弗蘭茨用來表現"輕"與"重"。靈與肉的糾葛佔了本書大部分篇幅,但是淺薄如我卻並沒有參透什麼,而薩比娜和弗蘭茨的對立衝突,讓我印象深刻。

薩比娜是帶有叛逆色彩的特立獨行的女畫家,她的人生充滿了背叛。她是昆德拉媚俗哲理思想的主要載體。被特蕾莎發現和托馬斯的情人關係時她選擇離開,弗蘭茨準備和她真正攜手時她又再度選擇離開。她的背叛不止在私人生活中存在,更延伸到國家社會中。在祖國遭遇困境時,她對遊行隊伍毫不理睬,共同的故土、歷史和文化不會使她與那些捷克移民有任何共同的思想親近。這樣,她又構成成了對"同胞"這個概念的背叛。她寧願自我地生活在陰暗的光裏,也不願媚俗的活在陽光下。我覺得她和書中兩個男人之間都不存在愛情。她不願承擔什麼,始終處於背叛的進行時,所以他們只是她享受生命之輕的道具。和托馬斯在一起,是類似知己的存在。和弗蘭茨在一起,她則扮演起長者的角色。放下奔波的角度組織家庭安頓下來,對別人來講是種輕,對她則是不能承受的媚俗之重。可是一個時時刻刻將自己視爲局外人的人,一個總是不停背叛生命之重的人,生活中會剩下什麼呢?薩比娜給了我們答案,只剩下空虛和寂寞。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篇11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偉人司馬遷就曾揹負着千鈞重負告訴我們後人——人的死是有輕重懸殊的。人生在世,不過百年,俯仰之間,銅壺滴漏,人們都矢志不渝地追求着權力、美譽和金錢,承擔泰山般沉重的責任,渴望在世間留下自己標新立異的足跡,是爲“重”;然而,撫今追昔,回顧這海枯石爛的人類歷史,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場負重旅行,爲了一個家庭,男人墨突不黔,女人一饋十起,生活的重擔使我們身心交瘁,有些人寧願選擇退隱江湖、拋棄之前餐腥啄腐的世俗生活,放下大義追求私利,是爲“輕”。

通過閱讀,我驚訝地發現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提出了判若水火的見解。僅從結構方面分析,就可以發現這本小說與傳統上的定義有着極大的差異,一般小說用大多數的筆墨描述故事情節,通過情節之間的衝突顯露自身藝術魅力;而這部小說作者卻將故事的情節很大程度上淡化,通過一個個面面俱到的事件將讀者帶入他卓絕千古的思考方向。這種將哲學思想和小說風格雅俗共賞的融合形式可謂是創作手法的創新,也可以說是爲全書量身定製的。

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裏。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