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通用9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通用9篇),歡迎大家分享。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通用9篇)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1

寒假裏,我看了不少課外書。這其中,《魯濱遜漂流記》,使我印象深刻。

書中,魯濱遜因一場來勢兇猛的暴風,被遺留在了一個荒島上。起初,他很悲傷,但並沒有一蹶不振。努力地將大船上的東西搬上岸來。而且,靠自己的雙手建造了自己的家,做出了椅子、桌子、櫃子、鏟子、籮筐、陶器、蠟燭、衣服、褲子、雨傘、小船等工具,還養了羊,喝上了羊奶,做出了麪包、奶酪、葡萄乾,並且,乘着自己的船繞島半周。不久,他又成功地救出一名俘虜,起名“星期五”。隨後,又救出了幾名俘虜。後來,魯濱遜抓住機會,回到了英國。

看了這本書,我感受頗深,我知道了靠自己的雙手也能改變一切。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2

這本書很好看,裏面的人物有魯濱孫、星期五、船長、野人等……

最聰明的要屬於魯濱孫了,記得他在一座島上孤苦伶仃的生活,他很想有一個朋友。

有一次,他發現有三十多個野人綁着另一個野人,正準備把他吃掉,魯濱孫飛快的跑過去打死了二十多個野人,其他的人都逃走了,魯濱孫救了那個人,因爲那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孫給他起了個名字叫星期五,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

這本書描述了魯濱孫從一個膽小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勇敢、堅強的大人。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3

讀完《魯濱遜漂流記》這本精彩的小說後,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印在我的腦海裏。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遜。他憑着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終於實現了自己航海的理想。

我彷彿看到有一艘輪船的甲板上站着這樣的一個人:他放棄了富裕而又舒適的生活,選擇了航海的路,從而開始了一次與死神決鬥的生存大挑戰。許多的困難一點兒也沒壓倒魯濱遜,反而使他更加的堅強。

魯濱遜是個偉大的人,他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鬥爭,勤奮勞動,把小島經營得井井有條,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事業。

這本書教會了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刻苦才能讓我擺脫困境。我的人生也會隨着這本書而起航。在人生的海航中,我要勇敢前進,永不放棄!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4

讀完這本書,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魯濱遜和星期五之間那一觸即碎的友誼。魯濱遜雖然救了星期五,也和他一起生活,可是一直對星期五懷有疑心,十分戒備,只是讓他奴隸一樣地做一些簡單的勞動,並給予他一些回報。

這讓我想到了過去的一種社會體制——“奴隸制”。那時的窮人都是幹苦力活的,然後獲取少許的食物以及生活用品,他們若是獲得的多一些,便會對主人感恩戴德,甚至親吻主人的腳趾。可見奴隸制社會中,人與人的

關係是多麼不平等。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5

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魯濱遜自信、堅毅的性格,努力去去創建、去開拓。我想我們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地向他學習,不僅僅是爲了社會,爲了父母,更是爲了孩子自己的將來。他的那種敢於同惡劣的環境作鬥爭,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精神深深的不僅僅感動了孩子,也感動了我們這些人。

跟魯濱遜比起來,現在孩子們的生活環境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因此,我們更應該鼓勵孩子珍愛自己的生命,崇尚自己目前的.生活,爲自己的未來畫上絢麗的一筆!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6

前段時間,兒子去樂山玩,買了一本《魯濱遜漂流記》回來。閒暇時,我也“偷看”了一下。

書中講的是:主人公魯濱遜在一次出海時由於天氣的原因,被迫漂流到一座荒島上。當時他十分飢餓,島上又沒有食物,怎麼辦呢?難道餓死在這座島上?不行。他充分利用島上的自然資源,與大自然抗爭,自己種菜,種糧食,羊奶牛,利用地理條件搭建房屋,在島上生活了二十幾年。

是的,人的生存能力往往在最惡劣的環境下是最頑強的。在當今社會,我們雖然不像魯濱遜那樣整天爲吃穿而發愁,但是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需要具備各種能力。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挫折困難,只有想辦法客服它,才能獲得成功。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7

孤島生活我覺得十分困難,可在《魯濱遜漂流記》裏,我卻覺得魯濱遜在孤島上生活得自由自在,十分舒服。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他有一點做得非常好,那就是他總是儘量往好的地方去想,不往壞的方面去想,而且他也不貪婪。魯濱遜十分友好,遇到星期五也不大吼大叫。同時,看了插圖,我覺得魯濱遜一定是個酷酷的人。

那些野人可真可怕,跟食人族一樣要吃人,而且連白人都敢吃?!太可怕了!

我真的很嚮往魯濱遜那種驚險、刺激的生活!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8

很多人說魯賓遜漂流記這本書比較適合男孩子看,可我不這麼認爲,我反到覺得很精彩,我要爲這本書點個贊!

這本書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魯賓遜漂流記描寫主人公魯濱遜不從父命,天生愛冒險(跟我差不多),曾三次遠航,終於遇難漂上荒島。他以百折不撓的毅力、辛勤的勞動,不僅在荒島上生存下來,而且改變了生活環境,開墾出種植園和牧場,蓋起住所。24年後,魯濱遜救下鄰島的一個野人,給他取名叫“星期五”作爲自己的僕人。後來魯濱遜幫助一艘停泊在岸邊的英國船的船長制服水手的叛亂,奪回船隻,魯濱遜搭該船返回英國。

這本書的作者是笛福,歡迎大家看這本書。

魯濱漂流記讀後感200字9

人們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我們能從書中汲取大量知識與品德,而我就從《魯濱遜漂流記》中懂得了勇氣與樂觀的重要性。

這本書講了魯濱遜獨自一人在一個荒島上長達二十八年的困苦生活。

“上帝既用其神力救我一命,也一定會帶我回到故鄉。”這句話是魯濱遜上島後寫的一句話。從這句話就能看出魯濱遜對生活的樂觀。他從上島時對自己生活進行的規劃與對小島的仔細探索無不顯示出這個特點。因爲他

規劃生活說明他認爲他能活着回去,探索小島說明他覺得他要讓這一段生活成爲他精彩生活的一部分,這都是一定要樂觀才能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