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長大》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陪孩子長大》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陪孩子長大》讀後感

《陪孩子長大》讀後感1

《陪孩子長大》一書,裏提到的例子都很鮮活,給出的建議也很明確。如同一位心理專家,帶我走進了孩子的內心世界,解讀孩子成長的煩惱,給我講述與孩子溝通的技巧,爲我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淺。

孩子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禮物,我們只是代爲管理,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他們知道自己的路和方向在哪裏,而我們只是一個同路的陪護人,給他們自由、給他們安全。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要維護他們的權利,作爲父母我們必須做到爲孩子創設相應的空間和條件,還給他們應有的權利。父母必須瞭解幼兒的基本特點,按照適合他們的方式去養育他們。例如,兒童思維具體形象,我們要避免空洞地給他們講大道理;兒童的興奮過程強於抑制過程,活潑好動是健康兒童的標誌,我們應給他們留有充分活動的空間;孩子記得快,忘的也快,我們不能抱怨他們學習不用心…

孩子就像是一本書,我們要理解和寬容他們。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我們必須珍視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興趣。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保護孩子們的興趣就是保護他們可持續發展的後勁,忽視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一味追求"學有所成",甚至從小定向培養,以犧牲孩子童年快樂爲代價獲取某些特長是必造成兒童心理負擔過重。

孩子的健康發展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合理的約束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從小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使之學會約束自己,懂得遵守必要的規矩,隨年齡的增長,學會控制、調整自己的慾望,鍛鍊自己的意志,形成堅強勇敢的品質。

《陪孩子長大》讀後感2

《陪孩子長大》,這是我國著名的臨牀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一本專著的名字。經過仔細地閱讀,深感獲益匪淺,我被書中深入淺出的心理學講解撼動。那麼晦澀的原理和術語,在他的筆下,只是一個個案例,像是一個望遠鏡,一個小小的洞眼,卻瞧得見萬家燈火背後正在發生的故事

李子勳老師在《心理訪談》中做的一個案例——《我的兒子爲什麼冷酷無情》。很多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都會逐漸變得冷漠、叛逆、自私、主觀、不可一世。任何大人的話都抗拒接受,任何形式的說教都敏感地迴避。逃學、厭學、打架、早戀、沉迷網絡,這個複雜的社會環境催生了這些行爲問題的出現,把本來很簡單的叛逆心理演變出了許多品行問題。這是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引起重視的,我們給了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我們帶給了他哪些心靈的'力量?我們又有沒有教會他一些在面對困境時,可以給自己加油打氣的小祕訣?

如果,一定要給案例中的父母挑錯的話,癥結就在於一個“陪伴”二字。之前的父母太過於關注孩子生活表面的富裕,物質上的滿足,而忽視了以足夠的耐心去陪伴孩子的成長。而這種成長,主要是心理上的。

也許,孩子今天的問題,不是我們親手造成的。但是,作爲父母,我們責無旁貸的是什麼?是陪伴,是觀察孩子細微的變化。是抹去他眼角的淚珠,告訴他如何做個勇敢的孩子。我們可以拉着他的手,帶他到學校,找到老師,告訴老師他的心情。找到那些欺負他的同學,如果自己曾經做錯了什麼,自己先向人家道歉,然後再接受他們的歉意。

在這個過程中,記住,要緊緊牽着他的手。當他說話磕磕巴巴,詞不達意很緊張的時候,要緊握住他的手,給他傳遞去力量。讓他知道:孩子,別怕,媽媽陪着你……